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5-07-28
述评
显微根管治疗的设备和技术
侯本祥
口腔医学. 2015, 35(7):  513-516. 
摘要 ( 585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手术显微镜和显微根管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显微根管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显微镜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放大的视野,使医师能更清晰地观察髓腔和根管内的形态和结构,提高操作的精确性和治疗质量。本文从显微根管治疗的设备、器械着手,对显微根管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基础研究
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对BMP-2的体外吸附和释放
许正元 常阳阳 伍翔 谢广平
口腔医学. 2015, 35(7):  517-520. 
摘要 ( 693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研究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HANPs)对BMP-2的吸附和释放,探讨HANPs作为BMP-2药物载体的应用潜能。方法 采用Iodogen法对BMP-2进行125I标记,将HANPs分散于不同浓度的BMP-2溶液中,利用ITLC/SG对溶液进行展开,通过γ计数仪检测HANPs对BMP-2的吸附量。将吸附有BMP-2的HANPs(HANPs/125I-BMP-2)分散于生理盐水溶液中,15 d内每天利用ITLC/SG对溶液进行展开,通过γ计数仪检测BMP-2的释放量。结果 在BMP-2浓度为31.25~1 000 μg/mL时,HANPs对125I-BMP-2的吸附量与125I-BMP-2的浓度成正比,1 mg HANPs最高可吸附BMP-2达70 μg(70 μg/mg)。在15 d内, BMP-2能持续性从HANPs/125I-BMP-2释放,累计释放率能达到43%。结论 HANPs对BMP-2具有良好的体外吸附和释放效果,提示HANPs作为BMP-2的药物载体在骨组织工程具有极大应用潜能。
大鼠颏舌肌成肌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丁王辉 陈晓燕 李文 施洁珺
口腔医学. 2015, 35(7):  521-524. 
摘要 ( 697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颏舌肌成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观察成肌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新生3 d内SD大鼠,机械法分离颏舌肌组织,应用胶原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获得成肌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α-sarcomeric actin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来源。结果 成功获得大鼠颏舌肌成肌细胞,超过90%的细胞α-sarcomeric actin染色阳性,证明其为骨骼肌细胞来源。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呈现良好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在生长培养基中细胞的倍增时间为4~5 d,高密度时细胞相互接触融合形成肌管。结论 消化法与差速贴壁法结合能够获得足量、纯净的颏舌肌成肌细胞,所得细胞增殖力强,能表达骨骼肌特异性蛋白。
Ⅰ、Ⅳ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产生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李文军 贾惠杰 葛颂
口腔医学. 2015, 35(7):  525-531. 
摘要 ( 719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刺激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及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man umbilic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HUASMCs)共培养体系产生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方法 用ⅠfimA型P.gingivalis(ATCC 33277)和ⅣfimA型P.gingivalis(W83)分别刺激HUVECs-HUASMCs共培养体系,于2、8、24、48 h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反应检测ET-1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含量。各组均设阴性对照组(纯培养基)及阳性对照组(1 μg/mL E.coli-LPS)。结果 HUVECs-HUASMCs共培养体系在Ⅰ、ⅣfimA型P.gingivalis刺激作用下产生ET-1和NO的量以及ET-1/NO水平,与阴性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ⅠfimA型P.gingivalis刺激细胞共培养模型分泌ET-1和NO情况的总趋势与阴性对照组相似、而ⅣfimA型P.gingivalis的刺激作用总趋势则与阳性对照组相似,ⅣfimA型P.gingivalis较ⅠfimA型P.gingivalis刺激共培养细胞可分泌更多的ET-1、而NO量减少,ⅣfimA型P.gingivalis感染48 h的细胞共培养模型表现出明显的ET-1/NO的失衡。结论 不同fimA型P.gingivalis刺激共培养模型后产生ET-1及NO的情况及ET-1/NO的水平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其本身毒力相关,ⅣfimA型P.gingivalis比ⅠfimA型P.gingivalis更易引起内皮功能紊乱。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王小禹 罗红霞 郭冬梅 郭晓川 李鹏
口腔医学. 2015, 35(7):  532-537. 
摘要 ( 576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寻求一种安全高效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 采集兔胫骨骨髓组织,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B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5代细胞成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 原代和传代的 BMSCs 贴壁生长,呈漩涡状排列生长;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活性持续高,有钙结节形成并茜素红染色阳性;CD29、CD44、CD105分子呈阳性, CD45、C-kit、CD34分子呈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兔BMSCs 体外分离纯化、培养的有效方法,扩增的 BMSCs 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根管预备程度对中国人牙根强度的影响
王轲 许可 耿楠 李谨
口腔医学. 2015, 35(7):  538-541. 
摘要 ( 60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根管预备程度对中国人牙齿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成人离体单根管下颌前磨牙40颗,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预备至0.04锥度#25、0.06锥度#25、0.04锥度#30、0.06锥度#30,全部常规侧方加压充填根管。置于万能力学实验机加压,记录牙根折裂时最大载荷。结果 A组(182.17±49.22)N与B组(146.28±56.54)N、C组(98.14±12.25)N与D组(86.10±29.44)N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根管预备时锥度和号数增加均会引起牙根强度的降低,但号数的变化对牙根强度影响更大。
生长激素对大鼠牙齿移动及牙周组织影响的研究
鞠华龙 安晶涛 杨莉苹 孙婷婷 唐林
口腔医学. 2015, 35(7):  542-545. 
摘要 ( 827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对大鼠牙周膜、牙槽骨和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 40只7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和实验组(E),每组20只。实验组每只大鼠每天接受腹部皮下注射GH0.15 IU/(kg·d); 对照组每天接受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所有大鼠的上切牙和左侧上颌第一磨牙间放置一力值0.49 N镍钛拉簧,以使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加力后3、7、10和14 d处死大鼠。游标卡尺测量第一磨牙移动的距离。上颌骨切片做HE染色。结果 10 d和14 d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牙齿移动距离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7 d有更多的破骨细胞,同时在7和10 d表现出更多的血管。结论 短期注射GH会影响骨改建及加快正畸牙齿移动,缩短治疗时间。
临床研究
开窗减压术结合牵引矫治方法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的疗效观察
高鹏飞 徐万林 徐镭 程杰 李怀奇 江宏兵 吴煜农 王震东 刘立满 叶金海
口腔医学. 2015, 35(7):  546-549. 
摘要 ( 773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观察开窗减压术式结合牵引矫治方法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的治疗效果。〖HTH〗方法〖HTSS〗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7~2012年收治的12例替牙期颌骨含牙囊肿病例,采取开窗减压手术治疗保留囊肿涉及的恒牙、佩戴塞制器保持引流口通畅并进行间隙保持,结合后期的固定矫治器正畸牵引治疗,术后随访2~3年观察颌骨内囊肿骨组织愈合及恒牙萌出情况。结果 本组12例含牙囊肿患儿经开窗减压术结合牵引矫治方法治疗后12~15个月后,所有患儿囊肿包含的恒牙全部牵引出龈且经治疗后牙齿排列整齐,面部形态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显示囊腔低密度影消失,术后随访2年以上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对儿童替牙期颌骨含牙囊肿采取开窗减压术结合正畸治疗是一种能够最大程度保留病变区恒牙及颌骨组织的有效方法。
不同边缘设计椅旁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的对比研究
陈岗 陈志飞 顾卫平 钟园
口腔医学. 2015, 35(7):  550-552. 
摘要 ( 898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研究对接式和凹面肩台式边缘设计在椅旁CAD/CAM中的应用。方法 将144颗临床根管治疗术后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对接式CAD/CAM高嵌体修复,B组行凹面肩台式CAD/CAM高嵌体修复,分析其边缘密合性,牙体、修复体折裂和脱落情况。结果 对接式边缘垂直间隙为(80.90±15.99)μm,凹面肩台式垂直间隙为(82.21±15.39)μm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6~12个月内随访,对接式和凹面肩台式高嵌体的修复体折裂率分别为0%和4.17%;两组牙体折裂率和修复体脱落率均为0%。结论 对接式和凹面肩台式边缘在临床上均为高嵌体的可适设计形式,而对接式设计既利于牙体保存又更为简便、易用。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牙弓宽度及颊廊变化的对比研究
余国建 陈付蓉 李琥 严斌 邵胜 林汤毅 侯伟 李媛
口腔医学. 2015, 35(7):  553-556. 
摘要 ( 1305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比较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及颊廊的影响,并探讨颊廊与牙弓宽度改变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符合要求的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患者各50例,用石膏模型测量牙弓宽度,用正面自然微笑相测量颊廊宽度,比较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及颊廊宽度的改变量、非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及颊廊宽度的改变量,研究拔牙对牙弓宽度及颊廊宽度的影响,并通过分析牙弓宽度的改变量与颊廊宽度的改变量之间的关联性来探究拔牙与否对牙弓宽度及颊廊宽度的影响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①拔牙组矫治后的上尖牙牙弓宽度增加,非拔牙组无明显增加;②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矫治后前磨牙宽度均有所增加,但拔牙组增加量大于非拔牙组;③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矫治后上颌第一磨牙间的宽度均有所增加,但非拔牙组增加量大于拔牙组;④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矫治前后的颊廊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⑤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矫治前最后可视磨牙的宽度、矫治后尖牙牙弓宽度与颊廊宽度有相关性。结论 ①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改变与拔牙与否有关;②矫治前后颊廊的改变与拔牙与否无关;③牙弓宽度的改变与颊廊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无直接的相关性。
牙科高速手机辅助微创拔牙的冷却水选择初探
何芸 陈俊良
口腔医学. 2015, 35(7):  557-559. 
摘要 ( 792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临床常用的消毒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方法:次氯酸钠法消毒效果的评价,初步探讨牙科高速手机辅助微创拔牙的冷却水选择。方法 随机选择10台独立水源口腔综合治疗台,分别采集其水路经700 mg/L次氯酸钠消毒后接诊患者前(8:00)、中午下班前(11:30)和下午下班前(17:30)3个时间点高速手机出水口水样,检测并计算总菌落数。所得数据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时间点水样微生物总菌落数不同。未接诊病人时,水样中未检测出细菌。下午时间点细菌数量最多,中午时间点细菌数量次之。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测量时间点上的微生物菌落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次氯酸钠消毒剂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具有良好消毒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综合治疗台使用过程中,水路系统会遭到污染,达不到拔牙手术无菌要求,需要选择其他方式的手机冷却水系统。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语音的声学研究
许腾 施星辉 万林忠 杜一飞
口腔医学. 2015, 35(7):  560-564. 
摘要 ( 790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对其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正颌联合矫治中心诊断为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合患者26名,根据病史及专科检查分为两组:唇腭裂组(A组)10例,为先天性唇腭裂患者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非唇腭裂组(B组)16例,均为单纯发育性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采集语音信息,对语音清晰度和6个元音(/a/、/o/、/e/、/i/、/u/、/ü/)的前三个共振峰频率进行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语音清晰度、/i/F1、/i/F2、/o/F2、/u/F2手术前后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语音清晰度的下降程度与上颌骨块前移的距离呈较好的相关性(r=0.8125);B组患者手术前后语音清晰度及各元音共振峰频率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颌手术会加重唇腭裂继发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程度,语音功能进一步恶化。单纯发育性畸形患者代偿性好,影响不明显。
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温从生 刘丽 费雪芬
口腔医学. 2015, 35(7):  565-569. 
摘要 ( 829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和咬合力、咀嚼肌肌电幅值的关系,为临床上确立正常垂直距离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0位老年无牙牙合患者,用常规法确定垂直距离,以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为基准位(M位),间隔0.5 mm形成13个咬合垂直距离。应用咬合力计测量患者不同垂直距离的咬合力,同时用记录双侧颞肌前束、咬肌的肌电活动,对垂直距离、咬合力和肌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 ①无牙颌患者的咬合力与垂直距离呈正相关(P <0.05)。②标准化咬肌(NMM)和标准化颞肌前束肌电幅值(NATM)与垂直距离呈负相关(P <0.05)。③颞肌前束肌电/咬合力(ATM/BF)、咬肌肌电/咬合力(MM/BF)比值与着垂直距离呈负相关(P <0.05)。结论 ①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加,最大咬合力增大,正常咬合垂直距离并非产生最大咬合力的区域。 ②随着咬合垂直距离的增加,咬肌的肌电活动明显下降,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变化则不及咬肌明显。③咬肌肌电/咬合力、颞肌前束肌电活动/咬合力比值均随着咬合垂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④在正常咬合垂直附近有一稳定区,该区内最大咬合力、咬肌以及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均不出现明显变化。
改良摆型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疗效分析
陈敏
口腔医学. 2015, 35(7):  570-573. 
摘要 ( 656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分析改良摆型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例牙源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采用改良摆型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矫治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分析。 结果 4~6个月两侧磨牙平均远移5 mm,获得足够间隙。结论 改良摆型矫治器是一种经济,简便的远移上颌磨牙装置,效果可靠。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马科院 李新 牟雁东
口腔医学. 2015, 35(7):  574-576. 
摘要 ( 60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观察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1年8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150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50例,实验组给予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对照组1给予钛合金铸造支架可摘义齿修复,对照组2给予Ball Type附着体义齿修复。以治疗前及治疗后 3、6、12、24个月为时间节点,测定3组患者的咀嚼效率与基牙牙周指数(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3组的咀嚼效率、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各个时间节点,3组的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时间的延长,两对照组的咀嚼效率有所下降,而实验组下降不明显;治疗后各时间节点,3组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对照组升高程度较实验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牙列缺损采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具有良好的咀嚼功能,并且对基牙牙周组织影响小,组织相容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锥形束CT与数字化根尖片对根充效果的评价
何辰菲
口腔医学. 2015, 35(7):  577-580. 
摘要 ( 64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比较锥形束CT(CBCT)与根尖片对根管充填后效果的评价,进一步探讨CBCT在根管治疗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临床诊断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100颗患牙(221例根管),根管充填后同步拍摄根尖片与CBCT,术后分别由2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从根管充填的有效长度与严密程度两方面进行读片,运用卡方检验比较2种方法是否在评价结果上存在差异性。结果 总计充填根管214例,充填遗漏7例,在根管充填长度、严密程度及满意程度评价方面,分别约有34.58%、30.48%和37.58%的根管在数字化根尖片与CBCT的评价结果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经过统计学检验,数字化根尖片与CBCT在上述三方面的评价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CBCT较根尖片在根管治疗术的长度及严密程度评价方面更为灵敏及准确,在复杂或疑难的根管治疗术中拥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同年龄组正畸患者腭骨不同部位皮质骨密度的测量
朱鲲 张倩倩 王娟
口腔医学. 2015, 35(7):  581-583. 
摘要 ( 805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测量青少年与成年患者腭骨皮质骨密度,为临床微螺钉种植体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30例青少年患者(平均年龄(13.2±1.2)岁),30例成人患者(平均年龄(23.2±4.9)岁),其中男女各半,分别拍摄CBCT。对所有患者的腭骨进行皮质骨密度测试,腭骨被分为72个测试区域。结果 成年人组的骨密度((736±5)hu)大于青少年组((613±28)hu);(P <0.01)。男性患者的骨密度大于同组的女性患者骨密度。所有患者的腭骨侧面骨密度都明显小于中间骨密度(P <0.01)。结论 成人组的腭骨骨密度高于青少年组,女性的腭骨骨密度低于男性。
调查研究
山东地区错畸形早期预防的关注度调查
杨婧 王春玲 王兵 王娟 张文旗 张凯丽
口腔医学. 2015, 35(7):  584-586. 
摘要 ( 719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调查山东地区家长对儿童错 畸形早期预防的关注度。方法:随机选择752名自2014年3—10月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就诊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乳牙期445名,替牙期307名。结果:①家长对遗传因素的关注度偏低,其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家长关注度高于无家族遗传史的家长 ②在早期预防的可控环境因素中,家长的关注度依次为饮食习惯、口腔不良习惯、乳牙疾病,呼吸系统疾病③从美观与心理方面,家长更加关注对美观的影响④乳牙期家长更关注儿童的饮食习惯,而替牙期家长更关注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心理健康。结论:山东地区家长对错 畸形早期预防的关注度偏低,普及预防知识、加强家长的早期预防意识十分必要。
江苏省8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吴晓晗 周红艳 沈红 刘怡然 沈家平
口腔医学. 2015, 35(7):  587-591. 
摘要 ( 765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8岁儿童龋病流行状况,为开展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提供基线资料,为制定防龋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市区和19个县级市共4 416名8岁儿童。结果 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17.50%和0.33,县级市儿童显著高于省辖市市区,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4.08%和2.35,县级市儿童显著高于省辖市市区,男女间无显著差异。恒牙充填率为4.37%,乳牙充填率为5.21%,省辖市市区儿童显著高于县级市。结论 江苏省8岁儿童乳恒牙患龋率均较高且充填率较低,应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家长和教师的口腔健康知识,采取有效的龋病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患龋率,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病案分析
全部前磨牙畸形中央尖1例
司海燕 吴友农 陈慧芬 郭晓钰
口腔医学. 2015, 35(7):  592-595. 
摘要 ( 756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畸形中央尖( central cusp deformity) 是一种牙齿形态异常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一般位于牙合面中央窝处,呈圆锥状突起,多见于下颌前磨牙,尤以第二前磨牙最多见。本文报告了1例,除因正畸原因已拔除的2个前磨牙外,剩余的6个前磨牙均有畸形中央尖的病例,结合文献回顾,对其相关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进行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综述
钛表面微形貌影响成骨细胞行为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敏 邱憬
口腔医学. 2015, 35(7):  596-600. 
摘要 ( 64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钛具有骨整合特性,被认为是最适合的口腔种植材料。然而钛作为一种惰性金属,缺乏足够的生物活性。为了获得更快更好的骨结合,学者们通过各种表面改性技术改变钛表面微形貌,提高其生物活性,增强成骨能力。而对于钛表面改性促进骨结合的内部分子机制,国内外学者已进行大量研究。本文针对钛表面微形貌影响成骨细胞行为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牙酸蚀症指数的研究现状
于阗 陶丹英 冯希平
口腔医学. 2015, 35(7):  601-604. 
摘要 ( 578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牙酸蚀症患病率的增长,此疾病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不少针对酸蚀症的评估指数也被提出并应用到临床检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中。本文就几种当前主要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的酸蚀症指数作一综述。
齿垢密螺旋体双组分调控系统的研究进展
周素平
口腔医学. 2015, 35(7):  605-608. 
摘要 ( 84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口腔密螺旋体是健康牙周人群口腔细菌的成员之一。但牙周袋菌群一旦失调,密螺旋体会大肆繁殖并成为牙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目前,关于密螺旋体适应口腔微生态环境并介导牙周疾病的分子机制广泛引起研究学者的青睐。研究密螺旋体的基因序列和双组分调控系统可能为解释上述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本综述将集中讨论齿垢密螺旋体基因组学中双组分调控系统的特征,以期为寻找控制齿垢密螺旋体繁殖、治疗牙周疾病的新靶点和新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