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4-12-28
基础研究
下颌骨牵张成骨对下牙槽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
周诺,韦山良,蒙宁,覃迪生,梁飞新
口腔医学. 2004, 24(6):  321-324. 
摘要 ( 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狗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术中不同时间点的下牙槽神经的电生理功能及组织学结构的变化。方法 实验组 :12只狗行保留下牙槽神经的双侧下颌骨截断术 ,装上自制的口内牵张器 ,于术后第 8天开始牵张 ,1mm/d ,共 10d ,牵张长度约 10mm。分别在牵张中第 6天、牵张完毕后固定 2周及 8周时各处死 4只动物。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的不同时期用电生理方法检测双侧下牙槽神经的传导功能 ,并于处死前取出双侧下牙槽神经进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组织学检查。对照组 :4只狗 ,其中 2只狗作为对照组 ,未行手术 ;另 2只狗为手术对照组 ,进行与实验组相同的骨切开截断术 ,上牵张器 ,但未行牵张和固定 ,于操作完毕时取出双侧下牙槽神经作为术后的组织学结构标本。结果 实验组动物的下牙槽神经在光镜下显示部分神经纤维稍肿胀变粗 ;电镜下显示部分神经纤维髓鞘的板层松解及脱髓鞘现象 ;电生理结果显示 ,神经传导的速度于截断术后的不同时期均低于术前 ,但仅术后第 8天 (即牵张前 )的传导速度与术前的传导速度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对狗的双侧下颌骨进行牵张成骨时 ,可一过性引起下牙槽神经损伤。其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手术过程所致。在适当的牵张速率、牵张长度和牢固的固定条件下 ,下颌骨的牵张成骨术对下牙槽 还原。
临床报道
橡皮圈矫治上前牙间隙致牙齿松动1例
马俊林
口腔医学. 2004, 24(6):  324. 
摘要 ( 3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研究
“颞下颌关节-下颌骨-颏兜矫形系统”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周学军,赵志河,赵美英,樊瑜波
口腔医学. 2004, 24(6):  325-327. 
摘要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计算机上建立包括下颌骨、完整牙列、颏部软组织及颏兜的“颞下颌关节 (TMJ) -下颌骨 -颏兜矫形系统”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方法 采用活体人颅标本、CT技术离散模型、SuperSAP(93)系统建模 ,采用缆索元、受压间隙元等形式进行边界约束。结果 建立了“TMJ-下颌骨 -颏兜矫形系统”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 ,包括下颌骨的硬组织、颏部软组织及颏兜矫治器 ,同时采用柔索性质的缆索元模拟咀嚼肌、韧带对下颌骨的约束 ,用受压间隙元模拟对牙合牙和关节凹的约束 ;建立的颏兜结构便于模拟临床加载。结论 建立的“TMJ-下颌骨 -颏兜矫形系统”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相似性好 ,为下颌骨受力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抑龋相关基因/DNA片段的高通量筛选
郭丽宏,史俊南,郑建国
口腔医学. 2004, 24(6):  328-330. 
摘要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筛选含抑龋相关基因 /DNA片段的阳性克隆 ,为探究变形链球菌高、低毒力株致龋能力的差异奠定基础。方法 将抑制消减杂交方法获得的低毒力株特异的消减PCR产物与T/A载体pCR2 .1连接 ,将连接产物转化E .coliTOP10F′感受态细胞 ,进行蓝白筛选。对 96个转化子进行ClonyPCR ,将PCR产物点样于同一尼龙膜上 ,分别与地高辛标记的变形链球菌高、低毒力株基因组DNA -AluI酶切产物杂交 ,高通量筛选阳性克隆。结果 随机挑取了 96个白色或白色中央有蓝色的菌落 ,经过ClonyPCR ,其中有 4个转化子的扩增产物为双带 ,其余均为 0 .2~ 2 .0kb之间的单一条带 ,由原转化平板上另外挑取 4个白色菌落替代 ,其中 1个未扩增出产物。经过杂交 ,以与低毒力株基因组有杂交信号 ,而与高毒力株基因组无杂交信号或信号明显弱的转化子为阳性克隆 ,筛选的阳性率为 5 0 %左右 ,阳性克隆中含有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抑龋相关的基因 /片段。结论 对抑制消减杂交方法获得的变形链球菌低毒力株特异的消减PCR产物进行高通量筛选 ,获得了抑龋相关基因 /DNA片段
口腔鳞状细胞癌上皮型钙依赖黏附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意义
叶金海,邢树忠,吴煜农,周健,龚西騟,张陈平
口腔医学. 2004, 24(6):  331-333. 
摘要 ( 3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上皮型钙依赖黏附蛋白 (E cd)、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2 )在口腔鳞癌 (OSCC)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在 77例OSCC组织中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标记E cd和MMP 2。结果  77例OSCC中E cd蛋白表达与OSCC的WHO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P <0 .0 5 ) ;MMP 2蛋白表达与OSCC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P <0 .0 5 ) ;E cd蛋白表达与MMP 2表达呈负相关 ;多因素分析表明 ,E cd和MMP 2是影响OSC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结论 测定OSCC组织中E cd和MMP 2蛋白表达 ,对阐述OSCC浸润与转移机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且对临床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帮助
头位对乳牙期儿童牙弓两侧肌肉压力影响的研究
阮文华,苏吉梅,郭琦,谷志远,陆源
口腔医学. 2004, 24(6):  334-336. 
摘要 ( 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头位变化对乳牙期儿童牙弓两侧肌肉压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乳牙期牙弓两侧肌肉压力微机测量系统测定 30名乳牙期正常牙合儿童在自然头位 (NHP)、眶耳平面头位 (FHP)下口腔分别处于静息状态、吞咽状态时牙弓两侧的肌肉压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头位下 ,静息状态时 ,牙弓两侧的肌肉压力为 0~ 1.4 7g/cm2 ,吞咽状态时的肌肉压力为 9.6 0~ 2 0 .13g/cm2 。头位从FHP后仰到NHP时 ,上下切牙唇侧的肌肉压力缓慢升高 ,上颌后牙颊侧、下颌切牙及下颌后牙舌侧的肌肉压力缓慢下降。结论 头位变化可以引起牙弓两侧肌肉压力的改变 ,可能与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有关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过程中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吴国英,朱玲
口腔医学. 2004, 24(6):  337-340. 
摘要 ( 3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hTERTmRNA与PCNA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对口腔黏膜单纯性增生 (HP)9例 ,轻度异常增生 (LD) 11例 ,中度异常增生 (MD) 10例 ,重度异常增生 (即原位癌 ,CIS) 9例 ,鳞癌 (SCC) 11例 ,进行hTERTmR NA及PCNA蛋白检测 ,结果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 口腔黏膜上皮从HP、LD、MD到CIS、SCC ,hTERT、PCNA蛋白的阳性细胞面积指数及吸光度 (A)值均逐渐上升 ,鳞癌最高。在HP及LD ,hTERT、PCNA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基底层 ,但随着细胞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 ,阳性表达细胞从基底层向角化层进展。在高分化鳞癌中 ,主要分布在癌巢周边 ,分化较差的鳞癌则散布于整个肿瘤组织中。PCNA与hTERTmRNA表达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hTERT与PCNA均参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PCNA与hTERTmRNA表达的正相关 ,表明hTERT激活细胞多处于高增殖状态。
临床报道
严重龈退缩根暴露错牙合病例的矫治体会
姜世同,王宝兰,刘芹
口腔医学. 2004, 24(6):  340. 
摘要 ( 3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研究
表面状态对乙醇-水基黏接剂强度和界面的影响
李潇,施长溪,赵信义,牛书铭
口腔医学. 2004, 24(6):  341-343. 
摘要 ( 3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干燥或湿润的牙本质表面状态对乙醇 -水基黏接剂黏接强度与黏接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探讨黏接强度与黏接界面微观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用两种含有乙醇和水的湿黏接系统OptiBondSolo和SingleBond ,将Chrisma树脂分别黏结在干燥或湿润的人牙本质表面 ,测试各组试件的微拉伸强度 ,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和比较各组试件黏接界面超微结构的异同。结果 湿黏接时黏接剂对牙本质表面的渗透较为充分 ,混合层均匀 ,厚度为 4~ 5 μm ,并可观察到牙本质小管和侧支小管中均有明显的树脂突形成 ;干燥黏结时形成的界面形态与湿黏接时没有明显区别。干燥黏接时 ,两种黏接系统的微拉伸强度均降低 ,下降幅度最高为 2 3% ,微拉伸破坏的方式主要是黏接界面的破坏。结论 微拉伸强度测试可客观反映黏接强度的大小
4种临床用烤瓷合金材料细胞毒性研究
孙平,盛祖立,张正仪,周峰,吴刚,严杰
口腔医学. 2004, 24(6):  344-346. 
摘要 ( 3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选择 4种临床用烤瓷合金 ,对其细胞毒性进行检测和比较。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MTT法 )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来测定合金析出离子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影响 ,比较不同合金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评定 4种烤瓷合金的毒性作用。结果 镍铬烤瓷合金抑制细胞增殖最明显 ,含钛的镍铬烤瓷合金、钴铬烤瓷合金次之 ,金合金基本不影响细胞增殖。结论 应根据临床情况和合金细胞毒性情况合理选用烤瓷合金材料
临床报道
面部Merkel细胞癌1例
殷治国,殷之平
口腔医学. 2004, 24(6):  346. 
摘要 ( 3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研究
慢性牙周炎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护骨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蛋白表达
刘琪,David Haynes,Mark Bartold
口腔医学. 2004, 24(6):  347-349. 
摘要 ( 4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处肉芽组织中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 (RANKL)、护骨素 (OPG)和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的水平 ,研究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与这些调节因子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半定量分析及数字成像技术分析慢性牙周炎组织中RANKL、OPG和TNF α的蛋白表达。结果 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处肉芽组织中有较高的RANKL和TNF α蛋白表达 ,OPG蛋白表达相对较低 (P <0 .0 5 ) ;非牙周炎组织中显示较强的OPG蛋白表达和较弱的RANKL和TNF -α蛋白水平 (P <0 .0 5 ) ;OPG蛋白表达与牙周组织中内皮细胞相关。结论 RANKL可能与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相关 ;RANKL和OPG平衡的变化在慢性牙周炎骨吸收的分子机制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TNF α可能协同参与牙槽骨的吸收
临床报道
复方替硝唑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234例疗效观察
余勇明
口腔医学. 2004, 24(6):  349. 
摘要 ( 5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研究
NS牙面涂料对牙本质过敏症治疗机制研究
朱冰生,杨桂虹,周楠
口腔医学. 2004, 24(6):  350-351. 
摘要 ( 4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NS牙面涂料对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机制。方法 用扫描电镜观察NS涂料应用结果。结果 NS牙面涂料在牙本质表面形成结晶 ,覆盖乃至堵塞牙本质小管。结论 NS牙面涂料通过形成结晶堵塞牙本质小管 ,降低了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 ,起到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作用
临床研究
中国人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黄吉娜,徐钢梅
口腔医学. 2004, 24(6):  352-354. 
摘要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制适合中国人牙牙合特征的滑动直丝弓矫治器 ,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国人正常牙合的牙牙合特征并参考国外同类直丝弓矫治器 ,研制出符合中国人牙牙合特征的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器 ;随机选择 13~ 17岁错牙合畸形患者 4 0例进行临床使用 ,并对矫治后的模型进行测量。结果 使用该矫治器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但上颌尖牙的转矩及下颌第二前磨牙的底板厚度尚可适当增加。结论 该矫治器可使矫治结果更符合中国人的牙牙合特征 ,个别数据尚可进一步修正。
临床报道
拔牙术后引起一过性嗜睡1例
肖红勤
口腔医学. 2004, 24(6):  354. 
摘要 ( 4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研究
颞肌瓣修复上颌骨及腭部缺损的语音功能评价
施星辉,邢树忠,陈宁,陶震江,刘杰
口腔医学. 2004, 24(6):  355-356. 
摘要 ( 3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颞肌瓣即刻修复上颌骨及腭部术后缺损患者的语音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通过对 19例应用颞肌瓣修复上颌骨及腭部缺损的患者进行腭咽闭合功能、头颅腭咽侧位X线片测量和语音清晰度测定 ,分析评价颞肌瓣即刻修复上颌骨及软腭部术后缺损患者的语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9例患者中 ,有 15例 (78.0 0 % )为完全腭咽闭合 ,3例 (15 80 % )为边缘性腭咽闭合 ,1例 (5 2 6 % )为腭咽闭合不全 ,平均语音清晰度为 94 3% ,接近正常人语音清晰水平。结论 颞肌瓣修复上颌骨及腭部缺损能够较好地重建口腔发音结构 ,维持腭部功能 ,较好地恢复术后语音功能
采用髂骨骨松质行齿槽嵴裂植骨46例临床分析
万延俊,吴刚,张红闯
口腔医学. 2004, 24(6):  357-358. 
摘要 ( 3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影响齿槽嵴裂修复术效果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 4 6例 (5 2侧 )齿槽嵴裂植骨的术后X线影像进行分析 ,观察临床愈合情况。结果 齿槽嵴裂的植骨成活率为 98% ,临床成功率为 92 %。结论 髂骨骨松质是齿槽嵴裂植骨的良好供骨源。恰当处理与骨移植手术相关的环节 ,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临床与病理研究
陈菲,陆东辉,陈湘华,王三锡
口腔医学. 2004, 24(6):  359-360. 
摘要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 (C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CF 4 3例 ,对其临床表现、X线影像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临床表现为颌骨局部肿物 ,以 10~ 19岁、30~ 4 9岁年龄组女性好发 ,下颌骨多见。X线呈界限清楚的单囊或多囊透射区 ,其内有密度增高的斑点状影。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中有散在的牙骨质小体 ,其中 9例同时伴有化骨趋向 (牙骨质 -骨化纤维瘤 ,COF)。结论 该瘤易与其他病变混淆 ,病理检查是确诊依据 ,CF(COF)和骨化纤维瘤属于同种病变
舌骨下肌筋膜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应用初探
张园,杨建荣,赵卫平,虞同华,武和明
口腔医学. 2004, 24(6):  361-362. 
摘要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舌骨下肌筋膜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  15例口腔癌、口咽癌患者在常规行根治术后采用舌骨下肌筋膜瓣修复术后缺损 ,并对其进行 0 5~ 5 0年的临床随访。结果  15块舌骨下肌筋膜瓣全部成活 ,颈部取瓣切口采用常规颈淋巴清扫切口 ,术后颈部切口均一期原位关闭。结论 舌骨下肌筋膜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具有成活率高、颈淋巴清扫切口不受取瓣影响、可直接关闭颈部切口等优点 ,但因舌骨下肌筋膜瓣组织量少、筋膜菲薄、术后有部分挛缩 ,故适用于口腔内小范围的缺损
下颌第二恒磨牙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初步探讨
马迎春,王海宁,贡燕萍
口腔医学. 2004, 24(6):  363-364. 
摘要 ( 4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下颌第二恒磨牙解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 10 6 2颗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 ,对其牙根形态、颈部釉突及龋坏情况进行分类统计 ,结合文献探讨相关临床意义。结果 下颌第二磨牙多为双根型 ,变异根型占 4 7.6 5 % ,以槽状根居多 ,占 31.6 4 %。牙颈部釉突发生率高达 74 .4 8% ,以颊面及舌面I级者居多。受检牙有 4 3.6 0 %龋坏 ,累及 6 17个牙面 ,其中以远中面受累最多。结论 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变异率高 ,远中面龋坏多见 ,防治时应当注意 ,该牙颈部釉突发生率高与单独牙周病变相关
调查研究
开封市12岁学生恒牙龋齿情况调查分析
侯斐盈
口腔医学. 2004, 24(6):  365-366. 
摘要 ( 3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开封市区 12岁学生恒牙龋发病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第 2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对随机抽取的 10 33名 12岁学生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果  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为 19 6 5 % ,龋均为 0 32 ,符合我国规定的口腔保健目标要求。恒牙龋中 ,牙牙合面患龋率高于其他牙面 ,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最高。结论 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普及较好 ,但有待进一步加强 ,建议推广应用窝沟封闭防龋 ,并提高龋齿的充填率
临床报道
上颌埋伏牙伴多畸形牙17颗1例
陈贤龙,刘桂英,陈聪
口腔医学. 2004, 24(6):  366. 
摘要 ( 3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调查研究
无锡市中学生龋病的发生、未治率和牙科畏惧症的调查分析
吴友农,汤惠忠,杨淑琴,闵淘,徐仪平,陈晨
口腔医学. 2004, 24(6):  367-368. 
摘要 ( 3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初步掌握龋病的发生、未治率和牙科畏惧症三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无锡市 5 5所中学中抽出 7所 ,每校各年级中再抽出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龋病的检查 ,牙科就诊和畏惧情况的询问。结果  1998名学生 (男 10 4 8,女 95 0 )中 ,龋病发病率为 30 90 % ,男性 (31 5 8% )稍高于女性 (30 2 0 % )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一年牙科未就诊率 6 2 2 1% ,女性 (6 4 11% )稍高于男性 (6 0 5 0 % )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为 2 9 0 3% ,女性(38 4 2 % )高于男性 (2 0 5 1%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牙科畏惧症对龋病的早期就诊率可能有一定影响
南京市秦淮区4483名2~7岁儿童龋齿情况调查分析
刘彩云
口腔医学. 2004, 24(6):  369-370. 
摘要 ( 4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南京市秦淮区 2~ 7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南京市秦淮区 2 0所幼儿园 ,2~ 7岁儿童患龋齿情况 ,以视诊为主。结果  2~ 7岁儿童乳牙龋齿总患病率为 34 37% ,龋齿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龋齿均数也随之增加。结论 要针对儿童各个生长时期的年龄特点 ,做好龋齿的防治工作
综述
牵张成骨对骨骼肌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国永,廖贵清,蔡斌
口腔医学. 2004, 24(6):  371-373. 
摘要 ( 4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牵张成骨已在口腔颌面外科界得到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为一系列常规手术难以矫治的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手段。由于牵张成骨过程中周围软组织受到牵拉并发生改变 ,特别是骨骼肌出现的并发症及适应性改建是影响治疗效果和术后长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该文对此作一综述
临床实践
口外弓推磨牙远移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12例临床分析
吴成勇,陈斯军
口腔医学. 2004, 24(6):  374. 
摘要 ( 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口外弓推上颌磨牙远移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后的组织变化。方法 用口外弓推磨牙远移治疗 12例安氏Ⅱ类错牙合。通过治疗前后X线测量及模型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磨牙关系均被纠正至安氏Ⅰ类关系。结论 口外弓推磨牙远移配合方丝弓矫治器是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颌面及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诊断体会
郭晔
口腔医学. 2004, 24(6):  375. 
摘要 ( 3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颌面及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 6 4例颌面及颈部淋巴结结核病例术前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为结核者 16例 ,仅占 2 5 %。结论 淋巴结结核临床诊断应通过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 ,并与急、慢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混合瘤、腺淋巴瘤、颌面部转移癌、恶性淋巴瘤等相鉴别。
后牙纵折保存修复的疗效观察
刘礼华
口腔医学. 2004, 24(6):  376. 
摘要 ( 3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后牙冠根纵折保存修复的疗效。方法 对 5 9例 6 0颗纵折牙立即复位环扎固定 ,经降牙合、备洞及完善根管治疗后予全冠修复。结果 对其中 5 4例 5 5颗牙经 3个月至 5 .5年的随访观察 ,优良率达 83 6 %。结论 本法操作实用可行 ,效果满意
球帽式和沟槽式附着体义齿的临床应用
杨煦,路和平
口腔医学. 2004, 24(6):  377. 
摘要 ( 4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 2种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球帽式附着体 7副 ,沟槽式附着体 11副 ,分别修复 15例牙列缺损患者。结果 经 6~ 2 0个月观察 ,90 %以上患者认为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咀嚼有力。结论 冠外附着体义齿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微波和封闭剂联合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临床疗效观察
王令訚
口腔医学. 2004, 24(6):  378. 
摘要 ( 4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微波和封闭剂联合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5 0例患有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症的 2 0 6颗牙分别应用 75 %氟化钠甘油糊剂、微波和封闭剂联合进行脱敏并观察。结果  75 %氟化钠甘油糊剂脱敏的显效率为10 6 8%、总有效率为 6 3 11% ;微波和封闭剂联合脱敏的显效率为 31 0 7%、总有效率为 85 4 4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微波和封闭剂联合脱敏效果优于 75 %氟化钠甘油糊剂
颧上颌骨骨折42例临床分析
王翔
口腔医学. 2004, 24(6):  379. 
摘要 ( 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颧上颌骨骨折手术切口、固定部位和骨折复位的时机。方法  4 2例颧上颌骨骨折 ,通过口内前庭沟切口、颞部发际切口结合下睑下缘切口和眉弓外 1/ 3切口暴露骨折线使其解剖复位 ,采用微型钛板在颧牙槽嵴、颧额缝及眶下缘处坚固内固定。骨折复位后用人工材料重建眼眶 ,恢复功能和外形。结果 本组病例经半年随访 ,2例颧弓区轻度外凸 ;1例眼球凹陷改善不明显 ,其余病例的功能和外形均较满意。结论 根据骨折类型采用口内外联合切口复位骨折 ,坚固内固定 ,并用人工材料重建眼眶 ,可有效地治疗颧上颌骨骨折。
儿童牙病治疗中的心理治疗探讨
吴新,卓建
口腔医学. 2004, 24(6):  380. 
摘要 ( 4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在儿童配合牙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VeerkampJ(1993)标准将 876例儿童牙病治疗前牙科畏惧症 (DF)状况进行分级 ,针对不同分级的儿童采用不同的心理治疗。结果  876例患儿中有 85 3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疗 ,配合率达到 97 2 %。结论 心理治疗是帮助儿童配合牙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固定正畸患者75例牙周状况分析
李阳飞,徐宏志
口腔医学. 2004, 24(6):  381-382. 
摘要 ( 3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固定正畸时口腔卫生宣教和牙周洁治对维护患者口腔卫生、减少牙周组织疾病的作用。方法 选择75例错牙合畸形患者 ,随机分成 3组 :口腔卫生宣教组、口腔卫生宣教加牙周洁治组和对照组 ,分别在矫治前、矫治 1个月、矫治6个月时对其进行临床牙周检查。结果 接受固定矫治后 ,口腔卫生宣教组与口腔卫生宣教加牙周洁治组的临床牙周指数低于对照组 ;接受固定矫治 6个月时 ,口腔卫生宣教加牙周洁治组的临床牙周指数低于口腔卫生宣教组。结论 应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 ,有条件的可以定期进行牙周洁治 ,以减少固定正畸矫治患者牙龈炎的发生和发展
颌面部损伤患者265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华月影
口腔医学. 2004, 24(6):  382-383. 
摘要 ( 3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颌面部损伤患者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 2 6 5例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根据颌面部损伤患者的特点 ,做好 4项重点护理。结论 把握好抢救时机 ,做好急救处理 ,严密观察伤情 ,重视整体护理 ,对使患者转危为安 ,获得良好的预后和康复非常重要
埋伏牙46例临床分析
徐宏志,李阳飞
口腔医学. 2004, 24(6):  383-384. 
摘要 ( 3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埋伏牙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 4 6例埋伏牙临床综合分析 ,探讨埋伏牙的治疗方法、治疗要点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结果  4 6例埋伏牙根据情况分别采用手术导萌、手术再植、拔除、临床观察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埋伏牙的治疗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