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口腔医学》杂志创刊于1981年,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二种综合性口腔医学期刊。本刊由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江苏省常州口腔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和浙江口腔医学会联办。
    2003年杂志进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 ...更多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4-28
上一期   
基础与临床研究
10-MDP钙盐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增殖、凋亡及MMPs表达的影响
周吕惠, 吴雨旻, 陈晨
口腔医学. 2024, 44(4):  241-244.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01
摘要 ( 14 )   HTML ( 2 )   PDF (3142KB) ( 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10-MDP钙盐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研究调查了不同浓度不同结构的10-MDP钙盐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合成的三种不同比例10-MDP钙盐进行鉴定。使用CCK-8法检测10-MDP钙盐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增殖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2、MMP9表达。结果 XRD的结果证实三种合成方式均有不同结构10-MDP钙盐的产生;细胞增殖毒性CCK-8实验中仅有1.0 mg/mL MDP-1组在72 h后引起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各组培养72 h后均不诱导细胞凋亡;0.2 mg/mL和0.1 mg/mL MDP-2、MDP-1组均抑制L929细胞的MMP2和MMP9蛋白分泌。结论 10-MDP钙盐可能对牙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没有细胞毒性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抑制MMP2、MMP9蛋白的分泌减少牙周组织破坏。

不同关节盘状态下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发生退行性关节病的风险评估分析
陶星星, 王继周, 陈佩瑶, 马思维
口腔医学. 2024, 44(4):  245-249.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02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 (5475KB)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探讨不同关节盘状态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diseases,TMD)患者发生退行性关节病(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s,DJD)的风险及严重程度。方法 78例TMD患者共156个颞下颌关节,基于MRI图像被分为3组:正常关节盘位置、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R)和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NR)。CBCT或CT图像用于诊断DJD及评估髁突骨质变化严重程度。通过Logistic回归估计不同关节盘状态下DJD发生的OR(odds ratio),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估计不同关节盘状态下髁突骨质改变严重程度的回归系数。结果 与正常关节盘位置相比,ADDR组、ADDNR组发生DJD的OR分别为4.652(P<0.001)、16.739(P<0.001)。ADDR组髁突骨质缺损的回归系数为0.646(P<0.001)。ADDNR组髁突囊变、骨质缺损、骨赘形成、髁突变平、骨质硬化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41(P<0.05)、1.486(P<0.001)、0.759(P<0.001)、0.566(P<0.001)、0.381(P<0.05)。结论 TMD患者中ADDR及ADDNR均与DJD的发生有关,ADDNR较ADDR发生DJD的风险更高,ADDNR髁突骨质改变的程度较ADDR严重。

下颌切牙区种植相关影像学测量及分析研究
翟家彬, 吴雯丽, 沈铭, 陈盈盈
口腔医学. 2024, 44(4):  250-254.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03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 (1055KB)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影像数据研究连续多颗下颌切牙之间的近远中空间,为临床下颌切牙缺失修复及种植手术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50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对连续多颗下颌切牙间的近远中空间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并评估不同种植方案的可行性。结果 测量2颗中切牙之间近远中空间为(10.72±1.10)mm,单颗中切牙和同侧侧切牙之间近远中空间在左右侧分别为(11.33±1.00)、(11.45±0.98)mm;连续3颗下切牙近远中空间在左右侧分别为(15.69±1.25)、(15.79±1.26)mm;连续4颗下切牙近远中空间为(20.76±1.48)mm。下颌切牙区各牙位区段的近远中空间有性别差异,男性均略大于女性。结论 下颌切牙区近远中空间窄小,连续2颗切牙缺失时仅部分患者可植入2枚窄径种植体,其余只能选择种植悬臂修复,当2颗以上下颌切牙缺失时可植入2枚植体,实现种植固定桥修复。

下颌骨髁突骨折的三维形态学分析
王雅琪, 朱春晖, 虎小毅, 王继周
口腔医学. 2024, 44(4):  255-260.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04
摘要 ( 9 )   HTML ( 1 )   PDF (2803KB)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下颌骨髁突骨折三维骨折线分布进行三维形态学分析,揭示髁突骨折的分布及走行特点,为颌面外科诊疗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37例下颌骨髁突骨折行螺旋CT检查的病例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螺旋CT影像资料导入Mimics和3-matic软件中对下颌骨骨折体进行分离、建模和模拟复位,并在健康标准的下颌骨模型上临摹骨折线,获得髁突骨折线分布图。结果 冠状髁突骨折呈斜行走行,在上内部无明显骨折线,左右侧髁突骨折线无明显区别;水平髁突骨折线以外高内低环绕髁突颈部走行,上内部骨折线明显减少。结论 通过髁突骨折分析联合运用3D Mapping技术,得出髁突骨折主要集中在髁突外侧伴随骨折碎块的断裂和脱离髁突情况出现,常需手术螺钉固定治疗,运用3D Mapping技术可进行术前虚拟指导螺钉角度、方向及长度,为提高手术准确性提供方向。

口腔癌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谵妄的相关因素及影响研究
沈梦圆, 张雪莹, 徐欣晨, 李晓东, 孟箭
口腔医学. 2024, 44(4):  261-267.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05
摘要 ( 10 )   HTML ( 1 )   PDF (897KB) ( 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口腔癌(oral cavity cancer,OCC)患者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并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与OCC患者PO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3年5月行游离皮瓣移植术且资料完整的OCC患者138例,其中男89例,女49例;年龄27~88岁,平均(60.04±10.89)岁。用SPSS 26.0软件包分析POD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以受试者的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及最佳临界值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检验模型效果。结果 POD发病率为10.9%(15/138)。单因素分析:年龄≥60岁、PNI、SII、总蛋白、手术时间、气管切开、术中输血、术后睡眠障碍、ICU监护时间、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PNI、SII、输血、睡眠障碍、疼痛是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NI<50.075,SII>754.308时POD风险升高;PNI&SII-预测模型AUC=0.919,约登指数为0.689,灵敏度=0.933,特异度=0.756。结论 PNI和SII是OCC皮瓣患者PO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POD发生的指标。PNI&SII-预测模型对OCC皮瓣患者PO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用于指导临床早期干预与治疗。

PTK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孙昕奕, 潘玥彤, 陆欣悦, 吕中静, 袁健, 李家锋, 石欢
口腔医学. 2024, 44(4):  268-275.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06
摘要 ( 9 )   HTML ( 2 )   PDF (7975KB) ( 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TK7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的表达水平、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quanti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TK7在OSCC细胞系和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利用siRNA干扰技术下调PTK7在HN6和Cal27细胞系中的表达,通过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PTK7下调后其对OSCC细胞系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组织中PTK7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的临床意义。结果 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K7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口腔鳞癌细胞系HN6和Cal27中高表达,并在6例新鲜口腔鳞癌标本中的表达高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下调PTK7的表达可抑制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功能;在75例口腔鳞癌组织中,PTK7的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的发病年龄、吸烟情况、病理分化程度等相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高表达PTK7的OSCC患者的预后较差。结论 PTK7是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的潜在癌基因,其表达水平影响OSCC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临床上可根据PTK7表达水平了解口腔鳞癌的特性,PTK7可作为口腔鳞癌预后判定的独立指标。

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梁梦晴, 李志萍, 孟箭
口腔医学. 2024, 44(4):  276-281.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07
摘要 ( 9 )   HTML ( 1 )   PDF (1245KB) ( 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22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根治手术。根据LDVT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24)和未发生组(n=200)。统计两组患者临床信息,通过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入组患者围手术期L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在是否患有高血压、术前是否抗凝治疗、D-二聚体(D-dimer)水平、术后卧床时间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有明显差异(P<0.05)。将多元Logistic回归获取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语言软件计算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4(95%可信区间0.778~0.849),提示其具有良好的判别和校准效果。决策曲线分析证实,在10%~75%的阈值概率区间内,预测模型的净收益较高。结论 基于高血压病史、术前预防性抗凝治疗、D-二聚体水平≥0.5 mg/L、术后卧床≥3 d、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176来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头颈部恶性肿瘤并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LDVT有良好的风险预测性,可用于提供个体化LDVT风险评估,指导治疗决策,减少LDVT并发症的发生。

不同热牙胶充填及根管预备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
任秀秀, 张晓丹, 于泽钦, 张磊
口腔医学. 2024, 44(4):  282-286.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08
摘要 ( 8 )   HTML ( 2 )   PDF (7495KB)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在两种根管预备理念下两种热牙胶充填技术的根尖封闭性。方法 收集离体恒前磨牙108颗,随机分为A、B、C、D 4个实验组(n=21),阳性、阴性对照组(n=12)。A组与C组根管预备至主尖锉50#02、B组与D组根管预备至主尖锉25#08,随后A组与B组传统式热牙胶充填、C组与D组改良式热牙胶充填。各实验组随机抽6颗在1、3、5 mm处制备切片,观察充填物与牙本质壁界面间隙。余牙在体视显微镜下用染料渗透法及透明牙技术观察根尖微渗漏。结果 改良式较传统式热牙胶充填渗漏值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尖锉为25#08预备时较50#02预备渗漏值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D组<A组,A组与各组、B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分别统计单根管和双根管时,发现染料渗漏平均值仍为B组<C组<D组<A组且A组与各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界面间隙在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 mm处间隙最小,在C、D组见较大间隙。结论 以25#08为主尖锉预备时采用传统式热牙胶充填较好,以50#02为主尖锉预备时采用改良式热牙胶充填可与以25#08为主尖锉预备一样产生较好结果。界面观察,在改良式热牙胶充填时易产生较大间隙。

病案分析
钛网植骨联合上颌窦底提升术改善上颌磨牙区严重骨缺损病例1例
田野, 石晓璐, 王济朋, 翟少博, 刘洋, 杨征, 吴毓川, 储顺礼
口腔医学. 2024, 44(4):  287-291.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09
摘要 ( 8 )   HTML ( 1 )   PDF (2855KB)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面对上颌磨牙区偏离牙弓曲线水平向严重缺损伴骨高度不足,本病例尝试选用钛网作为支架,联合上颌窦底提升术实现局部区域的水平向和垂直向骨增量。方法 患者术前CBCT显示,26牙位处剩余骨宽度约3.3 mm,高度约4.9 mm,27牙位处剩余骨宽度约5.2 mm,高度约5.1 mm。病例治疗采用了钛网维持颊侧水平向成骨空间,采集自体骨混合人工骨植骨,并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同时联合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改善垂直向骨量。结果 术后5个月,取出钛网,CBCT显示,26牙位处较术前骨宽度增加了2.0 mm,高度增加了3.2 mm;27牙位处较术前骨宽度增加了1.2 mm,高度增加了4.0 mm,获得了理想的骨增量效果。术后6个月,进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和种植体植入术,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良好。术后1年,种植修复完成,CBCT显示,26牙位处较术前骨宽度增加了2.9 mm,高度增加了4.5 mm;27牙位处较术前骨宽度增加了0.9 mm,高度增加了6.6 mm,结果显示骨增量效果稳定,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功能,并取得一定的美学效果改善。结论 该病例结果表明,钛网植骨联合上颌窦底提升术可以获得较为充分稳定的骨增量效果,是一种可靠的用来改善上颌磨牙区骨量不足的方法。

综述
中性粒细胞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雪奎, 孙瑶
口腔医学. 2024, 44(4):  292-296.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10
摘要 ( 8 )   HTML ( 2 )   PDF (717KB) ( 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慢性炎症,宿主因素是其致病机制之一。作为数目最多的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可影响牙周免疫稳态,其数量或功能改变可通过多种机制加重牙周炎症,基于中性粒细胞的牙周炎干预措施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较好的牙周炎治疗前景。本文综述了中性粒细胞在牙周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展望目前靶向中性粒细胞的治疗手段,以期为牙周炎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无托槽隐形矫治附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苏敬媛, 肖天, 雷婕, 郭杰
口腔医学. 2024, 44(4):  297-302.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11
摘要 ( 7 )   HTML ( 1 )   PDF (741KB)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附件是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重要部件,正确使用附件有助于提高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牙齿移动效率,从而更好实现矫治目标。本文回顾了附件类型、附件设计中的考量因素和与附件精确度及脱落率相关的因素,以期为临床正畸医生提供参考。

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术对牙周软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江静, 冯剑颖, 周佳赟, 陈梦含, 轩东英
口腔医学. 2024, 44(4):  303-306.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12
摘要 ( 8 )   HTML ( 1 )   PDF (68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术是选择性牙槽骨骨皮质切开联合局部颗粒骨移植促进正畸的一项临床治疗技术。其生物学理论基于区域加速现象(regional acceleratory phenomenon,RAP)。大量临床研究表明,PAOO术有缩短正畸疗程、增加牙槽骨量、降低牙根吸收风险的临床效果,但目前尚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综述来分析PAOO术对牙周软组织预后的影响。本综述旨在评价PAOO术在可能改善牙周软组织方面的有效证据,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青少年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影像学测量诊断与正畸治疗的相关性
姚成靓, 武秀萍
口腔医学. 2024, 44(4):  307-311.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13
摘要 ( 8 )   HTML ( 1 )   PDF (1212KB) ( 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腺样体肥大是青少年儿童时期的常见病,长期不愈可致患儿出现上颌骨狭窄、下颌骨变长、腭盖高拱、开唇露齿、缺乏表情等典型的“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程度与正畸治疗效果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此临床上对腺样体肥大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畸医生可利用影像学图像中的不同参数指标进行分析,做出诊断,最后评估矫治的可行性并制定矫治计划。本文主要对腺样体肥大的影像学测量方法及诊断进行综述总结,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及其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王辽辽, 杨尧瑶, 吴江
口腔医学. 2024, 44(4):  312-315.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14
摘要 ( 7 )   HTML ( 1 )   PDF (67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化印模技术已经是临床较为常用的印模方式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领域。该文介绍了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数字化印模技术的应用,并对数字化口内印模技术准确度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种植固定修复义齿邻接丧失的研究进展
阳可欣, 王柏翔
口腔医学. 2024, 44(4):  316-320.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4.015
摘要 ( 7 )   HTML ( 1 )   PDF (69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邻接丧失是口腔种植修复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且具有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征。邻接丧失容易引起食物嵌塞,引发种植体周围组织创伤及邻近牙齿的龋病或牙周组织炎症,且治疗方式有限,影响种植修复的预后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对种植义齿邻接丧失进行研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