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08-28
基础研究
初期釉质龋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
赵玮;汪说之;樊明文;陈智;于世风
口腔医学. 2003, 23(4):  193-195. 
摘要 ( 4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初期釉质龋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方法 应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技术对初期釉质龋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进行选定微区、线扫描及面扫描分析。结果 除病变区主要的Ca、P、O元素明显丢失外,Cl-的含量从病变表层至正常釉质区逐步降低,Al3+的含量未见明显改变;Mg2+、Na+含量也出现降低。结论 Mg、Na等微量元素与龋病相关,其中Mg是初期釉质龋病变中优先丢失的成分之一,可能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和静止密切相关。
牙列缺损的计算机三维建模
邱憬;蔡玉惠;卞晓东;秦文虎
口腔医学. 2003, 23(4):  196-198. 
摘要 ( 4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牙列缺损的计算机三维模型。方法 采用表面绘制法,依据CT扫描头颅骨标本获得的二维断层图像数据在3D Studio Max中沿牙体长轴放样、微调并赋以材质,得到牙列缺损的计算机三维模型。结果 能在计算机中方便快速地模拟任意类型的牙列缺损,并可全方位地旋转、放大和缩小。结论 提供了一种牙列缺损三维建模的新方法,有利于三维义齿专家系统的开发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对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23牙本质基质蛋白1表达的影响
逄键梁;吴补领;张亚庆;何文喜;刘 鹏;张敬雷;郭鹏
口腔医学. 2003, 23(4):  199-202. 
摘要 ( 3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2,rhBMP2)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小鼠成牙本质细胞系 MDPC-23牙本质基质蛋白 1(dental matrix potein,DMP1)合成分泌的影响。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TGF-β1和rhBMP2以及二者联合刺激培养MDPC-23细胞,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和图像分析观察分析结果。结果 2μg/L的 TGF-β1能够增强 MDPC-23细胞 DMP1的表达;不同浓度的 rhBMP2均可增强细胞 DMP1的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强;2μg/L的 TGF-β1和不同浓度的 rhBMP2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强 DMP1的表达。诱导的 DMP1主要表达于胞质和细胞突起中。结论 TGF-β1和rhBMP2单独和联合应用能够增强成牙本质细胞系MDW-23产生DMP1,二者联合应用作用更加显著,说明二者对成牙本质细胞的分泌和成熟有一定促进作用。
疲劳试验对两种口腔树脂的黏接耐久性研究
冯翠娟;包 扬;艾红军;永井正洋;宫入裕夫;安田登
口腔医学. 2003, 23(4):  203-204. 
摘要 ( 3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两种口腔黏接性树脂 Super-Bond C & B(SB)和 Panvia 21(PV)的黏接耐久性。方法 双臂牵张试验检测SB和 PV的 Mode Ⅰ破坏韧性,研究疲劳试验的影响。结果 SB的破坏韧性值(Gmax)与振动次数N的对数成近似直线的关系;而PV的Gmax分散度大,观察不到明显的趋势。结论 SB的破坏韧性值经疲劳试验后,有下降趋势,而PV的变化趋势不显著。Gmax可作为SB的损伤容许值,在需控制义齿疲劳寿命的修复设计中是有效的。
糖尿病患者唾液葡萄糖、钙、镁含量分析
孙慧斌;李宁毅;初开秋;钟德钰;王颜刚
口腔医学. 2003, 23(4):  205-207. 
摘要 ( 3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糖尿病患者唾液中葡萄糖、钙、镁含量,分析唾液成分含量的改变。方法 收集实验组及对照组受试者清晨非刺激状态下自然分泌的全唾液,应用 Beckman SYNCHRON 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葡萄糖、钙、镁含量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唾液葡萄糖、钙、镁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唾液中的葡萄糖、钙、镁含量增加,说明唾液腺分泌功能发生改变,可视为糖尿病这一全身性代谢疾病的口腔局部表现。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银染核仁组成区图像定量分析
宋晓陵; 祁兵
口腔医学. 2003, 23(4):  208-210. 
摘要 ( 3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癌细胞核仁组成区(NOR)的图像定量分析,评价不同分化程度的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增殖能力。方法 对30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进行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s)染色,应用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测定癌细胞核内AgNORs颗粒的各种形态参数,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的病变中,AgNORs颗粒均数、平均面积、形态及分布都有一定的差异。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AgNORs均数及面积逐级增多。结论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能力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AgNORs图像定量分析对其分级诊断有参考价值。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赵明;谷志远;徐钢梅;张银凯;胡济安
口腔医学. 2003, 23(4):  211-213. 
摘要 ( 3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头颈部鳞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GFR3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和40例头颈部鳞癌(其中高分化鳞癌21例,中分化鳞癌16例,低分化鳞癌3例)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FGFR3在头颈部鳞癌中呈阳性表达;高分化鳞癌细胞中FGFR3表达较强,低分化鳞癌细胞中FGFR3表达较弱;而角化中心则无FGFR3表达。正常口腔黏膜上皮中FGFR3呈阴性表达。结论 FGFR3可能与头颈部鳞癌的发病机制有关;FGFR3的表达状况与头颈部鳞癌分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银汞合金黏结充填的实验研究
王辉东;何萍;韦岩岩
口腔医学. 2003, 23(4):  214-215. 
摘要 ( 3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将窝沟封闭剂作为银汞合金充填的黏结剂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将新鲜离体牙经常规处理后分为A、B两组,A组(实验组)在充填银汞合金前洞壁周围涂以薄层黏结剂,随即充填银汞合金。B组(对照组)常规充填银汞合金。经处理后采用扫描电镜和次甲基蓝浓度测定的方法评价其疗效。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及次甲基蓝浓度测定,均证实实验组的微漏明显减少(P<0.05)。结论 窝沟封闭剂作为银汞合金充填的黏结剂可减少微漏。
临床研究
不同牙面处理剂在脱敏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秦晓虹
口腔医学. 2003, 23(4):  216-218. 
摘要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使用不同的牙面处理剂配合 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探讨牙面处理剂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86例257颗患牙随机分为4组。3个试验组分别用0.5mol/L EDTA、35%磷酸、10-3液处理牙面30s。对照组,用3%双氧水清洗牙面。4组均使用Gluma脱敏剂。观察治疗即刻与3个月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即刻与3个月的疗效,3个试验组之间无差异,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磷酸和10-3液组均有牙髓炎发生。结论 使用牙面处理剂可显著提高Gluma脱敏剂的疗效,选择0.5mol/L EDTA则更为安全可靠。
颌骨畸形600例正颌手术治疗
华泽权;宋九余;刘妍琼;贾立辉;张力;付松军;李响;陈志洪
口腔医学. 2003, 23(4):  219-221. 
摘要 ( 4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正颌外科矫正颌骨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600例颌骨畸形患者进行正颌外科手术,其中上颌Le FortⅠ截骨与下颌体部截骨术212例,单纯上颌Le Fort Ⅰ截骨56例,单纯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SSRO)30例,下颌体部截骨145例,行Downfracture或Wassmund法矫治112例,下颌前突伴偏颌畸形行下颌体部截骨45例。结果 60X例中术后部分复发28例,完全复发2例,下唇感觉异常9例,术后感染6例,其余术后面容和咀嚼功能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上颌Le Fort Ⅰ截骨与下颌体部截骨术能较好地矫正上颌后缩及下颌前突畸形,但牙颌关系恢复不良。前牙根尖下截骨是纠正双颌前突畸形的理想术式,SSRO矫正下颌前突畸形效果满意。
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84例临床治疗观察
范媛
口腔医学. 2003, 23(4):  222-223. 
摘要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试验组用制霉菌素片与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制霉菌素片进行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95.0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远期的复发率为17.65%,对照组为50.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率,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应积极配合全身调理。
心理诱导对成人拔牙患者收缩压乘心率值的影响
田明飞
口腔医学. 2003, 23(4):  224-225. 
摘要 ( 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心理治疗对减少拔牙患者术后心血管方面变化的作用。方法 将98例普通拔牙病人分2组,对实验组病人拔牙前进行心理诱导,并将该组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率、血压及收缩压乘心率值(rate-pressure product,RPP)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拔牙病人术后RPP值和对照组术后HPP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拔牙病人术前术中进行心理诱导,可以减少其术后心血管方面的反应。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儿童颌面部血管瘤疗效观察
施更生; 尹美女;颜德权;陈再鸿;屈道利
口腔医学. 2003, 23(4):  226-227. 
摘要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平阳霉素(PYM)、地塞米松(DXM)联合注射治疗儿童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及其优点。方法 收集1997年9月至2001年9月,用PYM、DXM联合注射治疗儿童颌面部血管瘤41例(43个瘤体)。结果 经10~24个月随访,治愈23例(56.10%),基本治愈15例(36.59%),有效3例(7.31%)。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2.69%,有效率为100%。结论PYM、DXM联合注射治疗儿童颌面部血管瘤,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碘仿甲硝唑糊剂治疗智齿冠周炎疗效观察
邱宏亮
口腔医学. 2003, 23(4):  228-229. 
摘要 ( 3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评价碘仿甲硝唑糊剂与碘甘油治疗下颌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226例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在智齿龈袋内置入碘仿甲硝唑糊剂。对照组 114例给予碘甘油。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4%和77.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碘仿甲硝唑糊剂治疗智齿冠周炎临床疗效优于碘甘油。
温清饮对复发性口疮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海如;郑健
口腔医学. 2003, 23(4):  230-231. 
摘要 ( 4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温清饮对复发性口疮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温清饮治疗前后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清白介素2 (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温清饮治疗后显效者31例(64.6%),有效者13例(27.1%),无效者4例(8.3%)。治疗后复发性口疮患者血清IL-2水平升高(P<0.01),接近于对照组(P>0.05);sIL-2R、TNF-α水平下降(P<0.05,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清饮可以调节复发性口疮患者失常的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复发性口疮。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临床因素探
藕小平; 陈伟良;张胜
口腔医学. 2003, 23(4):  232-233. 
摘要 ( 3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病因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 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确诊,分期手术有效恢复了患者的面形。结论 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诊断较容易,治疗以手术修复为主,分期进行,形态和功能并重。
ProTaper机用镍钛技术在根管预备中的应用研究
曾志平;韦曦;董显进;俞刚
口腔医学. 2003, 23(4):  234-236. 
摘要 ( 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ProTaper机用镍钛技术预备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312例患者分成两组,镍钛根管锉(PT)组156例,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不锈钢K型根管锉(SS)组156例,采用常规ISO手用不锈钢根管锉和逐步深入技术预备根管。记录根管预备时间及断针情况。根充后即刻摄片观察根充效果,术后3d复诊,评估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根管预备时间PT组为(4.06±0.51)min,SS组为(6.11±0.56)min;根管恰填率PT组为89.25%,SS组为78.12%;根充术后疼痛率PT组为2.25%,SS组为9.05%;断针率PT组为5.64%,SS组为1.52%。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ProTaper机用镍钛技术具有良好的根管成形性能,根充效果好,操作简易。但断针率较手用不锈钢根管锉高。
调查研究
上海市某卫校学生口腔卫生习惯与患龋状况的调查分析
焦红卫;沈霖德;厚继续
口腔医学. 2003, 23(4):  237-239. 
摘要 ( 4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17~19岁学生龋齿发病基线资料,探讨龋病与口腔卫生习惯等相关性。方法 采用WHO标准检查1027名女学生牙齿,以DMFT评价龋状况,同时对学生进行口腔卫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患龋率为54%,DMFT为1.3;龋病与每日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所用时间及牙齿软垢指数没有显著相关性,而与经常使用含氟牙膏有显著相关性(P<0.05);有睡前吃零食习惯和经常喝碳酸饮料者在患龋人群中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龋人群(P<0.01);刷牙时出血者在有龋人群中的比例低于无龋人群(P<0.01);认为定期检查无所谓及治疗时疼痛者在有龋人群中的比例高于无龋人群;认为无必要定期检查及牙病能够忍受者在无龋人群中的比例高于有龋人群(P<0.01);评价自身牙齿健康者在无龋人群中的比例高于有龋者;对自身牙齿不满意者在有龋人群中的比例高于无龋者(P<0.01)。结论 加强学生口腔卫生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有益于降低龋齿发病率。
综述
氟对口内致龋菌代谢酶的抑制作用
魏华;石四箴
口腔医学. 2003, 23(4):  240-241. 
摘要 ( 3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氟制剂的适宜应用有效降低了龋病的发病率,被广泛用于临床。氟化物对致龋菌糖代谢酶的干扰作用也已为众人熟知,但其对致龋菌其他代谢酶的抑制作用常被忽略,就氟对致龋菌代谢所需酶的抑制作用作一综述。
乳牙外伤后遗症
李斌;石四箴
口腔医学. 2003, 23(4):  242-244. 
摘要 ( 4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乳牙外伤是儿童牙科的常见病之一,对患儿的美观、发音以及后继恒牙的发育、萌出和排列等均可能造成影响,并有损于患儿心理。就乳牙外伤所致的乳牙牙冠变色、牙髓坏死、牙根吸收异常以及乳牙再萌出障碍、早失、永久性移位等后遗症及其处理方法作一综述。
临床经验
下颌骨缺损30例即刻修复重建的临床分析
王志刚;陈新
口腔医学. 2003, 23(4):  245-245. 
摘要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30例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重建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不同修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均有其优点,但在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上存在差异。结论 根据下颌骨缺损情况,术者技术水平及患者本身条件选择适应证,游离腓骨瓣移植值得临床推广。
电兴奋穴位治疗咀嚼肌痉挛120例疗效分析
尹通广
口腔医学. 2003, 23(4):  246-247. 
摘要 ( 4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电兴奋穴位治疗咀嚼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353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用电兴奋穴位治疗,第2组用采用药物口服加超短波理疗治疗,第3组采用红外线加离子导入治疗,并经X~2检验。结果 第1组总有效率96.67%,第2组56.78%,第3组68.70%,第1组与另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电兴奋穴位治疗咀嚼肌痉挛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便于推广应用。
牙再植21例失败原因分析
苏益民;石英姿;杨桢宇;卢燕
口腔医学. 2003, 23(4):  247-248. 
摘要 ( 3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影响牙再植成功率的各种原因,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127例共172颗牙的再植手术进行再植原因及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后经1~5年随访观察,再植成功率为87.8%,失败率为12.2%。结论 影响牙再植成功的原因较多,但严格遵守操作常规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86例临床分析
陈德厚;王尧森;毛玉虎;王新铭
口腔医学. 2003, 23(4):  248-249. 
摘要 ( 3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提高颌面部骨折复位后固定的可靠性,总结颌面部骨折坚固内固定治疗的经验。方法 采用微型钛夹板对86例颌面部骨折进行坚固内固定。结果 86例坚固内固定术后,84例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关系及张口度,占97.7%。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较传统方法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莫清波;何静
口腔医学. 2003, 23(4):  249-250. 
摘要 ( 3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寻找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根管治疗失败患牙2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根管治疗失败患牙常见有欠充、超充、遗留根管等8点因素。结论 为了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须针对性处理上述8点失败因素。
下颌骨骨折治疗的近期并发症分析
印德明
口腔医学. 2003, 23(4):  250-251. 
摘要 ( 4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97例下颌骨骨折治疗的近期并发症,以避免在临床治疗中出现类似错误。方法 对97例单纯性下颌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颌间结扎,颌间结扎加穿骨丝固位,小型接骨板内固定3种治疗方法。结果 3种治疗方法的近期并发症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不同的治疗方案产生的并发症及其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
下颌骨骨折后非颌间固定的疗效分析
吴刚
口腔医学. 2003, 23(4):  251-252. 
摘要 ( 4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后非颌间固定的疗效。方法 68例下颌骨骨折根据不同类型,其中56例采用非颌间固定,12例行颌间固定后疗效对比。结果 非颌间固定组在颌关系恢复、体重改变、张口度恢复及面形恢复方面效果满意。结论 下颌骨骨折复位后,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条件下,非颌间固定可避免颌间固定的并发症又可获得满意疗效。
5%碘酊注射治疗56例舌下腺囊肿
童信生
口腔医学. 2003, 23(4):  253-253. 
摘要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用5%碘酊行囊腔内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的效果。方法 用5%碘酊治疗56例单侧舌下腺囊肿。结果56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治愈率为94.6%,其中1次治愈率85.7%。结论 5%碘酊用于囊腔内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诊所论坛
民间资本开设口腔门诊的前期工作
陈彤;宋志坚;娄铁赢
口腔医学. 2003, 23(4):  255-256. 
摘要 ( 3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国家医疗卫生执业许可的相关规定,从开设前准备、地点选择、确定医疗机构的性质和类型、申办程序等方面介绍了民间资本开设口腔门诊的前期工作。重点突出可行性分析、人员及资金配备,为投资者提供政策法规和经验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