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海洋 张卫兵. 骨性II类成年患者上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量的CBCT研究[J]. , 2019, 39(6): 510-513. |
[2] |
金晓明 陶海彪 江银华. 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生长因子在牙槽骨修复的应用进展[J]. , 2019, 39(1): 66-70. |
[3] |
徐志明 李媛 吴可 侯伟 潘永初 王林. 少年期上中切牙冠根指标的锥体束CT研究[J]. , 2019, 39(1): 30-34. |
[4] |
承峥 孙秋望月 葛昕 王晨星 李怀奇 叶金海 李中连. 前牙拔牙位点保存术后牙槽嵴软硬组织变化的临床研究[J]. , 2019, 39(1): 20-24. |
[5] |
熊依箐 曹志云. 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后戴塞治器疗效分析[J]. , 2018, 38(7): 628-631. |
[6] |
袁晓娟 盛丽 左婕 颜露 刘奕杉. JNK在牙囊细胞破骨细胞向分化的实验研究[J]. , 2018, 38(12): 1079-1083. |
[7] |
唐路 郑庆华 张岚 黄定明. 锥形束CT分析中国人群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及牙根与上颌窦位置关系的研究[J]. , 2018, 38(1): 23-28. |
[8] |
赵海礁 宋佳 潘亚萍. 东北地区绝经期慢性牙周炎妇女牙周状况初析[J]. , 2018, 38(1): 44-47. |
[9] |
赵宇骁 周延 浦丽飞 陈洁 丁旭 宋晓萌 滕荣林 吴煜农. 上颌中切牙牙龈生物型的相关因素分析[J]. , 2017, 37(7): 615-620. |
[10] |
杨鑫铭 柯杰. 上下颌联合扩弓对牙槽骨改建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 , 2017, 37(7): 660-663. |
[11] |
王晖 蒋勇. CBCT在评价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变化的应用研究[J]. , 2017, 37(5): 444-448. |
[12] |
刘 杨 孙大磊 王 毅 胡 磊 赵玺 曹卫彬. BMSCs和FG作为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修复大鼠牙槽骨缺损的效果[J]. , 2017, 37(4): 307-310. |
[13] |
邓师健 张旗. 影响牙萌出因素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J]. , 2017, 37(12): 1124-1127. |
[14] |
李乔 陈武. 同种异体骨材料及其在拔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J]. , 2017, 37(11): 1034-1037. |
[15] |
王辉 徐龙博 张月云 赵丽侠 熊世江. 变异式保持器治疗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临床应用[J]. , 2016, 36(8): 726-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