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评价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联合自体骨移植对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比例 OAM与自体骨混合诱导、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选择39颗牙周骨缺损患牙,其中应用OAM/自体骨1∶1混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手术的13颗(A组)、OAM/自体骨2∶1混合GTR手术的13颗(B组),单纯应用OAM联合GTR手术的13颗(C组),术前、术后12周、24周分别观察记录各组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等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3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比基线时明显改善,A、B组与C组比较PPD和CAL,术后12周时显著减少(P<0.05),术后24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PPD和CAL减少无显著性差异、3组手术SBI降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术后根尖片或CBCT显示,A组、B组、C组骨缺损区均有新骨形成,12周时A组、B组骨密度增加较C组明显。结论 OAM联合自体骨移植是牙周组织再生修复较为理想的方法,与单纯的OAM相比,其牙周组织修复发生的更早;OAM联合自体骨移植诱导、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作用与混合比例无显著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