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8-11-28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与临床研究
自制烤瓷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洪岩松;贾迎杰;战德松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61-563.
摘要
(
4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微核实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实验)检测自制烤瓷合金对小鼠的致畸作用及对染色体的突变作用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微核实验中将小鼠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及阴、阳性对照组,并将自制烤瓷合金与纯钛作比较,通过观察股骨骨髓玻片的微核标本,计算并比较P/N值。Ames实验取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TA98、TA100,按一定剂量加入不同浓度自制烤瓷合金及钛的生理盐水浸提液中,计数每皿回变菌落数。结果 各实验组的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与纯钛组相近。Ames实验中各剂量、各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故自制烤瓷合金的生理盐水浸提液Ames实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自制烤瓷合金对小鼠无致畸作用,对染色体亦无致突变作用。
颌间Ⅲ类矫形力作用下恒河猴髁突软骨组织学及白介素-1α 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尹康;徐芸;李松;李煌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64-567.
摘要
(
5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颌间Ⅲ类矫形力作用下恒河猴髁突软骨生长改建的组织学及分子学机制。方法 观察恒河猴髁突软骨在颌间Ⅲ类矫形力作用下组织形态的改变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恒河猴髁突软骨内白细胞介素(IL)-1α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颌间Ⅲ类矫形力作用下恒河猴髁突软骨后斜面增殖层、前肥厚层明显变薄,软骨生长受到抑制,前斜面出现一定程度的增生反应;后斜面IL-1α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增殖层和前肥厚层也出现较强的阳性表达。结论 适当的颌间Ⅲ类矫形力可以使髁突软骨发生积极地生理性改建;IL-1可能通过对软骨细胞增殖和钙化成骨的调控参与了颌间Ⅲ类功能矫形力作用下髁突软骨的生长改建过程。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成骨细胞骨架蛋白作用的研究
夏露;王培志;王国平;梁星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68-570.
摘要
(
3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成骨细胞骨架蛋白的作用。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bFGF F12培养基对成骨细胞进行24 h预孵后,将成骨细胞接种于喷砂处理的钛片上,第3天终止培养,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免疫荧光的方法对细胞骨架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荧光定量检测。结果 成骨细胞中的微丝骨架呈纤维状,以与细胞长轴平行的方向排列。9 ng/mL和27 ng/mL bFGF预孵成骨细胞,能增加成骨细胞中细胞微丝骨架蛋白F-actin的含量。结论 一定浓度的bFGF能促进成骨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
临床报道
似复发性口腔溃疡样寻常型天疱疮2例
沈晓云;刘晓松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70-570,611.
摘要
(
4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与临床研究
不同形状小型钛板在髁突骨折固定中的效果评价
袁冶;张栋华;王东苗;袁华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71-573.
摘要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3种不同形状小型钛板固定髁状突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1块小型钛板治疗22例29侧髁状突颈骨折患者,其中用I形钛板固定10侧,L形钛板固定8侧,X形钛板固定11侧。结果 在应用I板或L形板固定的病例中,2侧出现螺钉松动,5侧出现骨折段移位。而在应用X形板固定的病例中,未出现螺钉松动和骨折段的移位。结论 应用1块X形钛板行髁状突颈骨折内固定,不仅具有双板的固定效果,而且有创伤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相对减少,节省费用等优点。
临床报道
颈部皮脂腺囊肿误诊为鳃裂囊肿(瘘管)1例
高娴;刘建华;黄旭;林山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73-573.
摘要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与临床研究
分牙橡皮圈对健康第一恒磨牙牙髓电活力的影响研究
秦天牧;徐芸;穆锦全;冯慧;陈文静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74-576.
摘要
(
6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分牙橡皮圈是否会引起健康第一恒磨牙牙髓病变。方法 使用数字式全自动无痛牙髓活力测试仪对30例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应用分牙橡皮圈分牙前及分牙后2 h、1 d、3 d、5 d和取出分牙圈后的牙髓电活力测试,并对受力前后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120颗受检健康第一恒磨牙分牙后第1天90.0%表现为敏感,分牙后第3天敏感率为68.3%,此后逐渐降低。分牙后第1天第二恒磨牙已萌出的第一恒磨牙敏感率为93.5%,而第二恒磨牙未萌出的敏感率为61.5%。结论 临床使用的分牙圈不会导致第一恒磨牙牙髓病变,但可使牙髓处于敏感状态。
临床报道
髁状突骨折耳垂后下径路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储志强;张兴安;马祥平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76-576.
摘要
(
4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与临床研究
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后切牙移动和唇组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苏盈盈;王春玲;李红;张倩倩;董仁萍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77-579.
摘要
(
3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后牙齿移动与唇组织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生长发育期女性患者,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结果 治疗后上下唇的变化与切牙倾斜度的变化之间呈现相关性,上切牙的唇向移动和前牙正常覆盖的建立分别与上唇突点的前移和上唇倾角的变化相关(P<0.01;P<0.001);上下中切牙角的变化与下唇突点的后退和下唇倾角的减小呈相关性(P<0.01);同时上下唇厚度的变化与上下切牙倾斜度的变化亦有相关性,随着上切牙的前移,上唇厚度代偿性变薄,而下唇厚度则随着下切牙的舌倾而代偿性增厚。结论 软组织侧貌及厚度均与牙齿的位置密切相关;上下唇位置的变化与上下切牙的变化不是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成年大鼠牙槽骨成骨细胞侵入的观察
张文怡;刘洪臣;吴霞;吕燕;张健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80-583.
摘要
(
5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能否侵入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牙槽骨成骨细胞及其侵入能力。方法 采用SA菌株ATCC 25923与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牙槽骨成骨细胞,按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0∶1的比例即100个细菌比1个细胞侵入15~60 min,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的菌落计数(colony forming unit,CFU),了解细菌侵入情况。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30、45、60 min组有侵入成骨细胞现象,以60 min侵入最多,其次分别为45、30 min,SA ATCC25923对成骨细胞的15、30、45、60 min侵入菌落数分别为(13±5)、(435±31)、(803±95)和(1 800±175)CFU/孔。结论 SA能侵入成骨细胞内,其侵入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口腔癌术后的上颌骨缺损
张森林;孟昭业;曹罡;董震;刘锐;杨震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84-586.
摘要
(
5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例上颌牙龈癌和1例腭部腺样囊性癌分别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遗留的缺损用4 cm×5 cm~5 cm×7 cm大小的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其中钛网用于恢复上颌骨前外侧面、牙槽突和腭部形态,前臂皮瓣用于修复腭部口腔面黏膜缺损,颊脂垫用于修复腭部鼻腔面黏膜缺损。术后通过临床检查及CT和鼻内窥镜检查评价其效果。结果 随访1~3年,肿瘤无复发,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面部外形及牙槽突和腭部形态恢复良好,鼻腔面钛网被软组织覆盖,佩戴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后,语言和进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上颌骨缺损效果理想。
临床报道
牙周病导致前牙间隙正畸治疗后的保持
王爽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86-586.
摘要
(
5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与临床研究
不同处理方式对热压铸造增强陶瓷的双轴弯曲强度影响的研究
王辉;陈吉华;赵三军;王迎捷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87-589.
摘要
(
6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白榴石增强陶瓷的双轴弯曲强度的影响。方法 试件的蜡型制作采用将融化的铸造蜡灌注于机械加工模具内,制成厚度和直径一致的蜡型。厚度为2.0 mm、直径为18 mm圆片,共40个。实验分组按照不同处理方式即:打磨和抛光、上釉和离子交换组。以不做打磨、上釉和离子交换的为对照组。根据ASTM标准F394-78.1991(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测试试件的双轴弯曲强度。经one-way ANOVA统计分析各实验组。同时辅以扫描电镜、X线衍射仪和能谱分析观察其结构的变化。结果 不同处理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双轴弯曲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处理方法组内的比较双轴弯曲强度,差异有显著(P<0.01)。结论 热压铸陶瓷的不同处理均可以增加陶瓷的双轴弯曲强度,而以离子交换处理的影响最大。
临床报道
髁状突软骨瘤致颞颌关节脱位样改变1例
胡学森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89-589.
摘要
(
5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与临床研究
骨质疏松症患者颌骨骨密度与全身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林梓桐;王铁梅;葛久禹;林华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90-592.
摘要
(
5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症患者颌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全身BMD的相关性。方法 对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骨和髋关节骨密度,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检测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stan-dard digital panoramic tomograph,SDPTG)下颌骨下列指标:牙槽骨BMD、下颌骨下缘皮质厚度(cortical width,CW)、曲面体层下颌指数(panoramic mandibular index,PMI)、下颌骨吸收指数(mandible resorptionindex,MRI),使用SPSS12.0进行参量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腰椎及髋关节BMD与CW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PMI中度相关;与牙槽骨BMD及MRI没有相关性。结论 下颌骨下缘皮质厚度改变与全身骨代谢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弹弓式磨牙远移器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
张国兴;胡遒生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93-595.
摘要
(
4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使用弹弓式磨牙远移器治疗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替牙期不可逆性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6.8~9.5岁,平均8.6岁。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第二乳磨牙远中根吸收。采用弹弓式磨牙远移器标准型或简化型矫治器治疗,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动,使第一恒磨牙与第二乳磨牙远中面脱离接触并最终萌出到正常位置。结果 所有病例第一恒磨牙牙冠均向远中移动并竖直,与第二乳磨牙脱离接触。治疗时间1.5~4.0个月,平均2.2个月。结论 弹弓式磨牙远移器是治疗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有效方法。
临床报道
弹性树脂卡环铸造部件结合式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
林聪;邹亚楠;强艳丽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95-595.
摘要
(
3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与临床研究
塞克硝唑片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尹林;桂冠;许扬;朱声荣;丁俊清;于浩;梅亚宁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96-598.
摘要
(
5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塞克硝唑片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44例患者分成塞克硝唑片组(A组)和替硝唑片组(B组),各72例。分别在用药前后进行临床观察和细菌学检查。结果 症状、体征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痊愈率:A组83.33%,B组82.86%,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事件:A组4.17%,B组2.82%,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细菌学检查:A组清除率100%,B组清除率95.45%,差异无显著性(P>0.05)。塞克硝唑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低于替硝唑。结论 塞克硝唑片是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安全有效的一种药物,抗菌活性优于替硝唑。
伴有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护理116例分析
万桂芹
口腔医学. 2008, 28(11): 599-601.
摘要
(
8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分析伴有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电监护拔牙术的护理配合的作用。方法 对116伴有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电监护拔牙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安全手术,术中、术后血压、心率均有升高但无明显异常波动。结论 拔牙前对伴有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和必要的口腔知识讲解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保证患者安全。这类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拔牙是相对安全的。
临床报道
下颌第三磨牙121颗引起邻牙龋坏的临床分析
马斌;江珉;刘玉柱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01-601.
摘要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 述
正畸牙齿移动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现状
冯冬菲;张苗苗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02-603.
摘要
(
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畸牙齿可以将外力这一物理刺激转变为化学信号,进而指导细胞完成各方面的功能,进行牙周改建。研究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的信号传导机制有助于对牙周重建这一复杂过程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临床实践
115例儿童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回顾分析
谢树理;廖怀章;吴汉江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04-605.
摘要
(
5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儿童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致伤因素、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收治115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儿,根据临床症状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术后1年随访观察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 治疗1年后复查:优101例,良10例,差4例,优良占96.52%。结论 正确选择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颌面部钛板内固定随访观察与分析
丁季元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05-606.
摘要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微型和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223例颌骨骨折患者跟踪随访,分析总结随访到的162例。结果 3例因钛板暴露而被拆除,主动要求拆除钛板19例,其中无牙颌全口牙修复需要2例。162例患者除3例咬牙合关系欠佳,其余病例的张口度、咬牙合关系恢复良好,未发现钛板断裂。部分患者有不适感觉,不影响工作生活。结论 微型和小型钛板治疗颌骨骨折效果理想,不适感觉小,是否取钛板视情而定,没有特殊情况,可以不取。
下颌骨角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式的改进和比较
陆蔚平;邹荣海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06-607.
摘要
(
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下颌骨角部骨折两种术式对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 常规术式采用口内加颌下切口,在外斜嵴和下颌骨下缘各放置1块钛板作固定;改进术式仅取颌下切口,外斜嵴不放置钛板改放置在下颌角区,并加用颅颌绷带作补偿固定。按术式分组,比较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在骨折一期愈合,二期愈合及延期愈合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常规手术方式相比,改进术式操作较简便,创伤小,疗效基本相同。
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易鸿;毛治芳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07-608.
摘要
(
5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20例,静滴阿昔洛韦5 mg/kg,1次/d,联合复方甘草酸苷80 mg静滴,1次/d,连用10 d;对照组20例,仅用阿昔洛韦,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后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治疗组(5%)明显低于对照组(20%)。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上颌前方牵引结合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成人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观察
宋洁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08-610.
摘要
(
4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结合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成人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1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成人患者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测量项目的 对比以观察其颌面部的变化。结果 12例患者在矫治后上颌及上切牙前移,面中部前移,下颌向后下旋转,下切牙后移,患者的咬合及凹陷型侧貌均发生了明显改变。结论 成人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只要病例选择得当,上颌前方牵引结合直丝弓矫正技术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根管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
牟夏萍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10-611.
摘要
(
4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期间发生疼痛、肿胀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2003—2006年510例560颗根管治疗的牙齿,对病人的年龄、性别、牙位、治疗史、有无瘘管、消毒药物、根充的质量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 69颗(12.32%)发生不同程度的术中或术后疼痛,23颗(4.10%)发生术中或术后肿胀。其中死髓牙、无瘘型根尖周炎、后牙、超充牙、根管再治疗发生疼痛、肿胀的比例较高。应用甲硝唑、地塞米松糊剂作根管内暂封可预防根管治疗期间疼痛、肿胀的发生。结论 对于死髓牙要有足量、柔和的根管冲洗,酌情增加复诊次数,局部性牙髓炎、外伤牙和根管恰充牙不易发生根管治疗期间疼痛、肿胀。应用甲硝唑、地塞米松糊剂作根管内暂封可减少其发生率。
圆锥型套筒冠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许正龙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12-612.
摘要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要点。方法 牙体预备制作内冠,内冠试牙合后取印模,制作外冠和修复体,义齿初戴时再对内冠、外冠和修复体进行试牙合,合适后直接将内冠粘固固定。结果 47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是修复牙列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陆金星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13-615.
摘要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报道
3M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冠折的临床应用
费春艳;郑岩;张青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15-615.
摘要
(
4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周病维护期治疗中牙线的使用与牙周炎症的临床观察
白敛薇;刘颖婷
口腔医学. 2008, 28(11): 616-616.
摘要
(
4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编辑部公告
2024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5-02-13)
2023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4-01-30)
编辑部电话变更通知
(2023-09-08)
《口腔医学》被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
(2023-03-30)
2022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3-01-13)
关于假冒本刊工作人员与作者联系的声明
(2022-07-28)
《口腔医学》杂志荣获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2022-02-16)
2021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2-01-26)
2020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1-01-22)
《口腔医学》杂志荣获2020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
(2020-12-31)
更多...
下载中心
介绍信模板
专家操作指南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论著类稿件模板
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表
作者贡献声明表
更多...
友情链接
南京医科大学
玛格泰克公司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生物医学杂志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