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2-08-28
基础与临床研究
正畸可控的笑容特征指标对微笑美的影响研究
毛艳敏,王春玲,呼明燕,马晓蓓,李洋
口腔医学. 2012, 32(8):  449-452. 
摘要 ( 6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各项正畸可控的笑容特征指标与微笑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男女微笑时面下1/3照片各1张,利用Photoshop依据各指标(切牙暴露量、露龈量、笑弧、颊廊、上颌牙合平面倾斜度及上切牙下唇间距)分别进行变动,选择200名大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数据输入Spss 19.0 统计软件包,将每项指标对应各图得分与该指标的变化进行等级资料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男女笑容图的得分均与切牙暴露量、笑弧一致性成正相关(P<0.05),与露龈量、颊廊面积、上颌牙合平面倾斜度、上切牙下唇间距成负相关(P<0.05)。结论 唇齿龈的相对位置对笑容的美观有显著影响,正畸过程中应注意调控。
天然牙牙本质色度的相关研究
王亮,张燕萍,乔萍丽,翁四维,吴凤鸣
口腔医学. 2012, 32(8):  453-455,458. 
摘要 ( 5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天然牙牙本质色度分布情况、年龄和牙位对牙本质色度的影响及牙本质色度与牙釉质色度的相关性,为临床精确比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L*a*b*色度系统,选用ShadeEye NCC测色仪,对126例全瓷修复患者牙体预备前后分别进行牙釉质和牙本质色度测量、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牙本质L*值增大,a*值变小,b*值变大;上颌牙牙本质各色度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下颌牙牙本质除L*值外其余各色度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牙本质L*a*b*平均值与牙釉质L*a*b*平均值均有明显差异并且分别存在正相关。结论 天然牙牙本质随年龄增长明度变大,色度偏绿偏黄。同颗牙冠牙本质明度大于牙釉质,牙本质比牙釉质偏红偏黄。牙釉质的色度随着牙本质色度的变化成正相关变化。
Farnesol对变形链球菌脱矿作用的体外研究
徐双波,虞丽华,陈晓君,马鸣,谭军艳,魏昕
口腔医学. 2012, 32(8):  456-458. 
摘要 ( 5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Farnesol(法尼醇)对变形链球菌脱矿作用的影响。方法 BHI培养变形链球菌,将常规预备好的牙釉质切片放置于菌悬液中。实验组分别加入Farnesol浓度为0、50、100、200 μmol/L,对照组中加入无菌去离子水。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4、48及72 h)菌悬液中钙离子的浓度。结果 随着Farnesol浓度的递增,菌悬液中钙离子浓度逐渐降低,当Farnesol浓度为200 μmol/L时菌悬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与其余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arnesol可抑制变形链球菌对牙釉质的脱矿作用。
不同聚合方法对义齿基托树脂吸水性和溶解性的影响
马长柏,李金华,张雄,朱国庆
口腔医学. 2012, 32(8):  459-460,481. 
摘要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聚合方法对义齿基托树脂吸水性和溶解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两种常用热凝义齿基托树脂材料,分别采用传统水浴法和电热聚合法制作样本,测量各样本的吸水值和溶解值。结果 日进水浴组、日进电热组、贺利氏水浴组、贺利氏电热组的吸水值依次为(25.48±3.04) μg/mm、(22.96±4.6) μg/mm、(22.65±5.44) μg/mm(18.21±5.19) μg/mm,以上各组的溶解值依次为(0.62±0.17) μg/mm、(0.54±0.18) μg/mm、(0.56±0.10) μg/mm、(0.51±0.11) μg/mm。日进水浴组的吸水值稍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比较均无差别。结论 不同聚合方法对义齿基托树脂吸水性和溶解性并无显著影响,所制作样本均符合国家标准。
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与颅面形态关系的研究
王岩,张文君,郑颖,刘奕
口腔医学. 2012, 32(8):  461-464. 
摘要 ( 5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与颅面形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33例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作为实验组,分别对其牙齿缺失的类型、骨面型、Bolton指数及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33例患者的矢状骨面型构成比分别是Ⅰ类60.6%,Ⅱ类30.3%,Ⅲ类9.1%;垂直骨面型构成比分别为均角型66.7%,高角型30.3%,低角型3.0%。Bolton指数统计结果显示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的前牙比和全牙比明显小于对照值。头影测量分析数据显示,男女两组组间比较,L1-NB距离及L1-N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两组与对照值比较,L1-MP角、L1-NB距离及L1-NB角均明显小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的生长发育方式有性别差异。患者颌骨矢状向、垂直向发育均基本正常。下切牙牙轴明显舌向倾斜。
临床报道
2 088例拔牙原因分析
陈志军,韩琳琳
口腔医学. 2012, 32(8):  464. 
摘要 ( 5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与临床研究
头位及体位对无鼾人群用力吸气流量的影响
林艺华,张玮
口腔医学. 2012, 32(8):  465-467. 
摘要 ( 5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无鼾人群的用力吸气流量(forced inspiratory airflow, FIF)是否受到头位及体位变化的影响,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的睡眠体位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氧减饱和指数测量结果筛选出15名无鼾人群,在下颌正中位和下颌前伸位分别进行下列5种头位及体位的FIF测量:直立位、仰卧位、侧卧位、仰卧-头偏转位和俯卧-头偏转位。测量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各项分析的检验水准均为α=0.05。结果 在下颌正中位和下颌前伸位,直立位均比其他4种头位及体位获得更高的FIF。在其他4种头位及体位中,仰卧-头偏转位可以得到相对较高的FIF。相同头位和体位下,下颌正中位和下颌前伸位的FIF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无鼾人群的各种睡眠体位中,仰卧-头偏转位可以获得较高的FIF,改善气道通气,此头位和体位可以作为OSAS患者的参考睡眠体位。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乳牙瘘管型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周淑,李静,汤根兄
口腔医学. 2012, 32(8):  468-470. 
摘要 ( 6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乳牙瘘管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根尖周炎的患儿分为两组:A组根管预备后,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开放期生理盐水饭后漱口,B组根管预备后双氧水+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开放期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漱口。结果 A组充填后有效率为84.46%,B组充填后有效率为93.6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复查,A组有效率为89.38%,B组有效率为94.7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具有较强的抗菌和促进瘘管愈合的作用,是临床根管冲洗及开放期含漱临床用药的一个较好选择,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碘甘油引起口腔铸造用银铟合金表面腐蚀的初步研究
聂敏媛,党平,崔三哲,迟豪军,杜风贞,施生根
口腔医学. 2012, 32(8):  471-473. 
摘要 ( 5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分析合金的表面腐蚀产物,考察不同腐蚀反应时间碘甘油对口腔铸造用银铟合金的腐蚀情况。方法 制作口腔修复铸造用银铟合金测试件,对照组不与碘甘油接触,实验组浸入碘甘油发生腐蚀反应,反应时间分别为5 s、10 s、15 s、30 s、1 min、5 min、10 min、30 min,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貌,再以X线能谱分析银铟合金表面腐蚀产物。结果 SEM结果显示:腐蚀是在整个金属表面上均匀进行的。对合金表面银、铟、锌、钯等离子质量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对照组与10 s组及其以后所有实验组分别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10 s组及其以后各实验组之间两两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腐蚀特征为均匀腐蚀。腐蚀与腐蚀时间不呈线性增长关系,具体表现为腐蚀层银、铟、锌、钯离子含量在10 s显著减低,之后随时间的增加各离子含量基本稳定。
Empower双核自锁矫治器矫治双牙弓前突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
陈金林,朱斌,刘正彤
口腔医学. 2012, 32(8):  474-476,504. 
摘要 ( 5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Empower双核自锁矫治器一步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研究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选择双牙弓前突病例16例,男5例,女11例,平均年龄16.5岁,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应用Empower双核自锁矫治器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后上下切牙切缘分别向后移动(7.85±1.26)mm、(5.31±1.16)mm,根尖分别向后移动(1.52±1.38)mm、(1.32±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磨牙分别向前移动(1.80±0.21)mm、(1.90±0.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1/SN,U1/PP角在治疗后分别减小(16.00±4.64)°和(15.21 ±4.55)°,L1/MP角上下唇一审美平面距在治疗后也明显减小,Z角增大(6.5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SNB,MP/SN无显著差别。结论 Empower双核自锁矫治器能有效矫治双牙弓前突,上下前牙回收明显,而磨牙前移较少,软组织侧貌改善显著,在没有借助口外力及其他附加装置的条件下,可以很好地支抗控制。
牙周病孕妇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关系的临床研究
崔巍巍,刘英奇,朱曚曚,张学强,史东晔,巩兰平,刘红霞
口腔医学. 2012, 32(8):  477-478,512. 
摘要 ( 7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分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LBW)的孕妇与足月妊娠正常分娩新生儿(NBW)孕妇的牙周状况及牙周病的发生率,探讨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分娩PLBW的孕妇20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分娩NBW的孕妇209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的牙周状况,记录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出血指数(BI),并计算牙周炎位点率(PD>3 mm,CAL>2 mm)及牙周病的发生率。结果 分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孕妇牙周炎位点率(3.3%)和牙周病发生率(81.1%)明显高于对照组(1.4%,35.9%),差异有显著性(P<0.01);牙周炎位点率与孕周和新生儿体重均呈负相关系(P<0.05)。结论 牙周病可能是PLBW发生的危险因素。
MBT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变化的模型分析研究
张良
口腔医学. 2012, 32(8):  479-481. 
摘要 ( 5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牙列拥挤患者不拔牙与拔牙的MBT矫治对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正畸科2008—2011年MBT矫治器治疗的牙列拥挤患者40例。其中轻中度牙列拥挤患者20例,使用MBT矫治器进行不拔牙正畸;中重度牙列拥挤患者20例,使用MBT矫治器进行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拔牙正畸。测量术前术后石膏模型的牙弓宽度,对矫治前后不拔牙组和拔牙组的测量数据分别进行组内、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前后不拔牙组: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大,有统计学意义;拔牙组: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大,上下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间宽度变小,有统计学意义。矫治前2组上下颌尖牙、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相近,无统计学差异;矫治后不拔牙组上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大于拔牙组,有统计学意义,2组上下颌尖牙间牙弓宽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拔牙矫治牙弓宽度变化与拥挤部位、拥挤程度有关,拔牙矫治牙弓宽度变化主要与牙齿移动方向有关。拔牙矫治后尖牙间宽度不会减小。
螺旋CT在上颌窦底壁分型及内提升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江银华,占适龙,叶再挺,徐慧琴
口腔医学. 2012, 32(8):  482-485. 
摘要 ( 6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上颌窦螺旋CT扫描,初步对上颌窦底壁进行分型,并为种植牙上颌窦内提升术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55例(110侧)健康成人的鼻窦CT影象,对上颌窦进行螺旋CT连续容积扫描、三维重建,在选取的截面上观察上颌窦底的形态。结果 110侧上颌窦底中,平坦型、凹面型、凸面型各有50侧、53侧、7侧,所占比例分别为45.5%、48.2%、6.3%。其中平坦型与凹面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凸面型与另两种分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左右侧以及不同年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观察窦底形态对评估手术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两种桩核修复系统对上前牙抗折性能的临床对比
朱丽
口腔医学. 2012, 32(8):  486-487. 
摘要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钴铬合金铸造桩核修复对上颌前牙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收集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 251 例,326 颗患牙,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B 组采用钴铬合金铸造桩核修复。随访观察2~3年内出现上颌前牙牙体折裂的情况。结果 两种修复方式的牙体折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上颌前牙的抗折性能明显优于钴铬合金铸造桩核。
上颌前牙早期种植的临床应用
蒋锋,沈铭,张双越,傅成扬,陈宁
口腔医学. 2012, 32(8):  488-490,498. 
摘要 ( 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缺牙区行早期种植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 对22例上前牙病变患者行微创拔牙,术后4~8周共植入种植体28枚,其中10例伴骨缺损者采用GBR技术,同期植入人工骨粉及胶原膜,严密关闭切口,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2个月)。在此期间检查种植体稳固性,牙龈及龈乳头外形;X线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评价临床成功率及美学修复效果。结果 28枚种植体存留率为100%。牙龈形态良好,色泽正常,无明显探诊出血,与对侧同名牙牙龈形态基本对称。复查X线片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吸收均小于1.5 mm。结论 上前牙早期种植应用于临床方法可行,修复缺牙美学效果良好。
无痛微创法与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观察
李然,唐小剑,杨震,朱正宏
口腔医学. 2012, 32(8):  491-494. 
摘要 ( 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无痛微创法和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 306颗下颌阻生智齿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无痛微创法(实验组)和凿骨劈冠法(对照组)拔除患牙,记录2组平均拔除时间、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颞颌关节痛、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拔牙的畏惧感。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拔除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颞颌关节痛、干槽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术前畏惧在术后的消失率和术前不畏惧在术后出现的畏惧率,均表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拔牙手术正由传统的凿骨劈冠法向着无痛、微创、安全、规范、舒适、愉悦等人性化方向发展。
病案分析
口咽部神经内分泌癌一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张玉超,宋晓陵,陶震江
口腔医学. 2012, 32(8):  495-498. 
摘要 ( 5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神经内分泌癌为一种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和组织,而原发于口腔颌面部黏膜的神经内分泌较为少见。本文报道发生于左侧咽旁神经内分泌癌一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研究,对这类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相关介绍。
综  述
上气道在正畸学中的研究进展
邹茵,潘永初,王林
口腔医学. 2012, 32(8):  499-501. 
摘要 ( 6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上气道是人体颅颌面的重要结构,与呼吸、发音、吞咽等密切相关。该文对上气道解剖形态、研究手段和方法、影响因素及其与正畸临床相关的研究内容作一综述。
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
姚国栋,江银华
口腔医学. 2012, 32(8):  502-504. 
摘要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尚无明确定论。正畸治疗相关的牙根吸收是多因素的,包括患者相关因素与正畸治疗因素。正畸过程中牙根吸收的预防是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控制来实现的。治疗期间定期的影像学检查观察牙根吸收是否发生并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是有必要的。
临床实践
MTwo机用镍钛器械在后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常志敏
口腔医学. 2012, 32(8):  505-506. 
摘要 ( 5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Two机用镍钛器械对后牙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MTwo机用镍钛器械,采用同步技术预备方法,预备后牙126颗,并与不锈钢锉预备的后牙84颗进行效率和质量的对比。结果 使用MTwo机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质量好,效率高,复诊次数少,患者满意率更高。结论 使用MTwo机用镍钛器械质量和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高频电刀在伴牙龈息肉颈部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邹群
口腔医学. 2012, 32(8):  506-507. 
摘要 ( 6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高频电刀在伴牙龈息肉颈部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患有牙颈部龋伴牙龈息肉的患者72例,共有患牙81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实验组患牙39颗,对照组患牙42颗。实验组以电刀切除牙龈息肉,对照组以高速钻或刮匙去除牙龈息肉。观察两组患牙去除息肉后即刻止血效果、充填过程中二次出血情况以及1年后的充填效果。结果 实验组即刻止血效果良好,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后续操作中二次出血例数较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1年后实验组充填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高频电刀去除颈部龋牙龈息肉能减少出血,且有精确控制修整范围和局部消毒的作用,可取得更好的充填效果。
Beyond冷光美白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杨晨
口腔医学. 2012, 32(8):  508-509. 
摘要 ( 4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Beyond冷光美白牙齿的护理及效果。方法 对就诊于我院综合科的48例患者采用beyond冷光美白处理,观察其美白效果和舒适度。 结果 除四环素牙外,均提高5个色阶以上,配合护理,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冷光美白完善细致的护理是牙齿美白的关键,不仅治疗效果好,病人满意度也高。
156例隐裂牙治疗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燕小勤
口腔医学. 2012, 32(8):  509-510. 
摘要 ( 5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牙隐裂的临床特点和病因分析。 方法 以132例牙隐裂患者的156颗隐裂牙为研究对象,对牙隐裂患者牙位分布特点、口内两侧同名牙牙隐裂现象进行分析。 结果 156例隐裂牙中,发生于上颌第一磨牙59例,占38%;近远中向隐裂68例,占44%。 结论 创伤性牙合力是牙隐裂的重要致病因素。
改良式双牙合垫与全牙列软牙合垫治疗磨牙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夏慧贞
口腔医学. 2012, 32(8):  511-512. 
摘要 ( 5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改良式双牙合垫与全牙列软牙合垫在治疗磨牙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用改良式双牙合垫与全牙列软牙合垫对53例磨牙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 29例和24例)。依据一定的疗效标准追踪随访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式双牙合垫治疗磨牙症的总有效率为93.10%;全牙列软牙合垫治疗磨牙症的总有效率为79.16%;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改良式双牙合垫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全牙列软牙合垫,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