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2-07-28
基础与临床研究
侵袭性牙周炎牙骨质厚度和牙根表面形貌特点的研究
范晶,任秀云,葛学军,李霞,王翔宇,张并生
口腔医学. 2012, 32(7):  385-388. 
摘要 ( 6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的患牙牙骨质和牙根表面与正常健康者是否存在异常。方法 侵袭性牙周炎患牙18颗,慢性牙周炎(CP)患牙15颗和正常健康牙23颗,每个牙分切后,普通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牙根表面形貌特点。结果 AgP患牙牙根表面纤维较少且有较多孔隙,CP患牙牙根表面纤维较AgP多。AgP患牙牙骨质厚度:根尖(80.9±45.8)μm、根中(45.9±16.1)μm、根颈(32.3±11.7)μm;CP患牙牙骨质厚度:根尖(137.0±78.0)μm、根中(80.1±32.2)μm、根颈(45.3±29.7)μm;正常健康牙骨质厚度:根尖(29.5±11.4)μm、根中(21.5±16.2)μm、根颈(17.0±9.0)μm。结论 本研究显示,牙骨质的厚度可能不受病变的影响。侵袭性牙周炎与正常健康者的牙根表面形态不同。
粉体提纯对硅藻土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王春梅,吴晓波,章非敏,刘梅
口腔医学. 2012, 32(7):  389-392. 
摘要 ( 6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硅藻土粉体的提纯对陶瓷材料机械性能及颜色的影响。方法 将干压成型的硅藻土基陶瓷坯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结,测试烧结后陶瓷的弯曲强度、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SEM观察断面的显微结构,用ShadeEye NCC比色仪对陶瓷成品进行色度值测定。结果 不同最高烧结温度对提纯后硅藻土陶瓷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1 100℃表现出较佳的烧结性能,弯曲强度为(160.316±15.341)MPa、维氏硬度为(4.351±0.433)GPa、断裂韧性为(2.676±0.148)MPa.m1/2,较未提纯硅藻土陶瓷显著增加(P<0.05);线收缩率较未提纯组减小,为(13.027±0.131)%(P<0.05)。提纯后的色度值为L*=+(88.09±0.62),a*=-(1.87±0.09),b*=+(5.60±0.41),与未提纯组的色差值△E*ab达到了12.40±0.82。结论 对硅藻土粉体的提纯能够提高其力学性能,使其更接近正常牙齿颜色,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其各项性能以满足临床牙科陶瓷材料的要求。
应用PLANMECA数字化曲面体层机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密度变化
孙尚敏,潘亚萍
口腔医学. 2012, 32(7):  393-395. 
摘要 ( 4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应用PLANMECA数字化曲面体层机Dimaxis Pro 4.5.0(ZH)软件分析系统对比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密度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择中、重度牙周炎患者69例(慢性牙周炎50例,侵袭性牙周炎19例),利用PLANMECA数字化曲面体层机Dimaxis Pro 4.5.0(ZH)软件分析系统对牙槽嵴顶以及牙冠部分的灰度值进行测量,选定同一部位牙槽嵴及牙冠,对比治疗前后牙槽嵴/牙冠灰度比值的改变量。结果 采用配对t检验对基线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同一牙槽嵴顶的灰度比值进行比较,治疗后3个月的牙槽嵴灰度比值明显高于基线的牙槽嵴灰度比值;治疗后6个月的牙槽嵴灰度比值比基线时明显升高,而治疗后3个月的与6个月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是有效地控制牙周炎症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牙槽嵴顶部分的骨恢复,增加牙槽嵴顶部分的骨密度。
口服糖皮质激素患者骨代谢与下颌骨密度变化及相关性的研究
孙青,张遵,杨柳青,魏辰轩,王晓丽
口腔医学. 2012, 32(7):  396-398,,402. 
摘要 ( 5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患者血、尿骨代谢指标、全身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颌骨BMD的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检测30例患者口服GC前后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e enzyme,ALP)、血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血钙(calcium,Ca)、尿钙(urine calcium,UCa)及尿肌酐(urine creat-inine,UCr)值的变化;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全身BMD的变化;应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头面部曲面体层片,测定颏孔区下缘皮质骨厚度(cortical width,CW)、下颌骨平均灰度值(mean grey values,MGVs)。用SPSS17.0软件包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Ca与全身BMD、颏孔区下缘CW、下颌骨MGVs显著正相关。全身BMD、颏孔区下缘CW、下颌骨MGVs两两显著正相关。血、尿骨代谢指标、全身BMD、颏孔区下缘CW、下颌骨MGVs在服用GC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口腔曲面体层片的计算机灰度法可作为检测颌骨BMD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中口服GC患者未发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GIO),颌骨骨质疏松得到了预防。
236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锥形束CT影像的观察分析
王晶艳,魏婷,吴友农,孙超,汪婷婷,颜雯
口腔医学. 2012, 32(7):  399-402. 
摘要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分析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应用。方法 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136例(236颗牙)患者CBCT影像资料利用NNT图像分析软件通过容积再现、多层面重建和曲面重建等技术对第三磨牙阻生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36颗阻生下颌第三磨牙:高位垂直阻生最多(102颗),占43.22%,颊向阻生最少(1颗);15.68%与下颌神经管接触;与邻牙间隙>0、=0和<0分别为115、75和46颗;26.69%邻牙有龋坏;42.80%造成邻牙远中牙槽骨吸收。结论 CBCT扫描技术和分析软件的应用可提供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位置的准确数据,为拔除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应用PAR指数评价拔除龋坏第一恒磨牙的矫治效果
田玉楼,王鑫,王坤,刘芳
口腔医学. 2012, 32(7):  403-405,425. 
摘要 ( 5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应用PAR指数评价拔除龋坏第一恒磨牙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拔除1~4颗龋坏第一恒磨牙进行矫治的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PAR指数的规则对2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石膏模型进行测量、评估、分析。结果 20例病例PAR总分值矫治前、后为29.50±7.05、2.00±2.00,减少27.50±6.3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加权PAR总分值矫治前、后为24.00±9.25、1.94±2.54,减少22.06±9.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AR指数各项指标中包括牙齿排列、颊侧关系、覆盖、覆牙合等矫治前后分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中线矫治前后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PAR总分值减少百分率为(93.63±6.02)%;加权PAR总分值减少百分率为(87.90±24.69)%。结论 应用PAR指数评价认为拔除龋坏第一恒磨牙进行正畸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片段弓与微种植体支抗拉尖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徐晓静,沈云娟,秦燕军
口腔医学. 2012, 32(7):  406-408. 
摘要 ( 6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比较片段弓技术和微种植体支抗在拉尖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牙列拥挤,双侧对称拔除第一前磨牙且需将尖牙拉向远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尖牙远移时应用微种植体作为支抗,对照组则使用片段弓技术远移尖牙,测量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距离以及磨牙近中倾斜的程度。结果 试验组尖牙移动的速率为(1.428±0.072)mm/月,快于对照组(1.137±0.081)mm/月;试验组磨牙近中倾斜程度为(1.27±0.18)°,小于对照组(1.91±0.1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微种植体支抗拉尖牙向远中在牙齿移动速率以及控制磨牙近中倾斜等方面优于片段弓技术。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儿童第一恒磨牙缺损的临床观察
周铸民,丁桂聪,陈晶,宋宁,王骥
口腔医学. 2012, 32(7):  409-411. 
摘要 ( 6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观察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儿童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儿童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分别采用复合树脂嵌体技术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复合树脂嵌体技术组75颗,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78颗,1年后复诊检查,评价标准采用改良USPHS评价标准。结果 复合树脂嵌体技术组的临床成功率在固位情况、边缘密合度、继发龋、牙龈指数指标上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组,并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色泽协调性和磨耗程度指标上,临床成功率虽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术组临床效果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
MK1锁式附着体修复单侧游离端多数牙缺失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光,姚新南
口腔医学. 2012, 32(7):  412-414. 
摘要 ( 8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使用MK1锁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磨牙与前磨牙全部缺失的牙列缺损,观察探讨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MK1锁式附着体,为10例单侧磨牙与前磨牙全部缺失的牙列缺损患者制作锁式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结果 随访6~24个月,10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义齿损坏,经过简单修理后患者满意,其余9例患者均感觉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咀嚼良好。结论 MK1锁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磨牙与前磨牙全部缺失的牙列缺损患者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iBond粘结剂、Single Bond粘结剂用于比格犬直接盖髓术的组织学评价
吕川,张帅
口腔医学. 2012, 32(7):  415-417. 
摘要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对第七代牙本质粘接剂iBond和第五代牙本质粘接剂Single Bond及VLC Dycal的体内细胞毒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4只比格犬共72颗健康牙齿,在颊面制备Ⅴ类洞并在洞底做人工穿髓孔,然后分为3组,第1组和第2组分别用Single Bond和iBond,第3组用VLC Dycal盖髓作为阳性对照组。选取比格犬口内剩余健康牙齿24颗,不做处理作为阴性对照组。所有实验牙齿分别在盖髓后的第7、30天拔出,并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 7 d时,3组材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紊乱,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 d时,iBond和VLC Dycal两组的炎症反应较Single Bond组弱,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紊乱,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样本未见有牙本质桥形成。结论 iBond对牙髓的刺激性较小;Single Bond对牙髓的刺激性较大。
氧化亚氮/氧气混合气吸入镇静镇痛在口腔门诊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桑磊,李宏卫,刘思玉
口腔医学. 2012, 32(7):  418-420. 
摘要 ( 4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氧化亚氮/氧气混合气吸入镇静镇痛在口腔门诊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对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分别采用氧化亚氮/氧气混合气吸入配合局麻和单纯局部麻醉,进行治疗。通观察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注射局麻时的VAS疼痛评分比较,术中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氧化亚氮/氧气混合气吸入配合局麻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对于复杂牙拔除、阻生牙拔除等口腔门诊小手术具有很好的辅助效应。
低矮磨牙与全冠固位力关系的实验研究
周贯华,肖越红,李武伟
口腔医学. 2012, 32(7):  421-422,432. 
摘要 ( 5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低矮磨牙铸造全冠的固位力,探讨能满足基本固位力的最低牙冠高度。方法 实验组:制备4个冠高度分别为1.0、1.5、2.0、2.5 mm,内聚角均为0°的金属磨牙代型;对照组:制备1个冠高度为4.0 mm,内聚角为6°的金属磨牙代型。每组各制作6个金属铸造全冠。使用万能实验机分别测粘结前、后的固位力值,采用Dunnett-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力值差异。结果 实验组固位力依次为:粘结前(11.38±2.55)N、(19.20±2.52)N、(30.60±4.17)N、(48.41±3.65)N;粘结后(109.20±21.76)N、(195.52±28.32)N、(263.55±44.53)N、(357.90±19.85)N;对照组的固位力粘结前(28.89±4.17)N;粘结后(303.33±27.81)N。粘固前、后实验组1.0、1.5、2.5 mm冠的固位力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2.0 mm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当内聚角为0°、冠高度大于或等于2.0 mm时,固位力能基本满足需要,行铸造全冠修复是可行的。
树脂粘接法固定牙周松动下前牙的临床观察
金冬梅,王维倩
口腔医学. 2012, 32(7):  423-425. 
摘要 ( 4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观察用4-META/MMA-TBB树脂固定因牙周炎松动下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得到控制,下前牙松动达Ⅱ°以上的患者,用4-META/MMA-TBB树脂在牙齿邻面直接粘接固定,定期观察2年,记录牙周检查指数并对患牙牙周临床检查效果及粘接固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4-META/MMA-TBB树脂固定牙周炎所致松动下前牙3、12、24个月后,患牙的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显著降低(P<0.05);固定2年牙周临床检查有效率为92.9%,粘接固定有效率为89.3%。结论 4-META/MMA-TBB树脂粘接固定牙周炎所致的松动下前牙2年,对患牙牙周状况的改善效果显著且粘接效果稳定。
Ankylos种植系统多牙固定修复短期临床疗效评价
郭照中,张恒,杨旭,周婷婷,刘学
口腔医学. 2012, 32(7):  426-428. 
摘要 ( 5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评价Ankylos种植体用于固定修复多牙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21例多牙缺失患者完成An-kylos 68枚种植体进行潜入式种植手术,部分骨量不足的患者,同期使用膜引导骨再生术、上颌窦内提升术或上颌窦外提升术。Ⅱ期手术两周后,按照常规方法完成金钯合金烤瓷冠修复。术后随访,检查修复体与基台的稳定性,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的健康状况;通过X线检查观察骨组织的吸收情况及基台的密合程度;调查患者对种植义齿咀嚼、美观功能的主观满意度。种植后及义齿修复后的临床观察期为1~2.5年。结果 冠桥修复后,1例患者的1枚种植体在种植修复后1个月时,发生种植体周围炎;1例在修复后1年烤瓷冠崩瓷;其余种植体均稳定,无明显骨吸收,种植体基台界面密合,牙龈组织健康。按种植成功标准,修复成功66枚,成功率97.1%;失败2枚,占2.9%。结论 Ankylos种植体用于多牙缺失的固定修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调查研究
正畸治疗对口腔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凌爱华,陈文静
口腔医学. 2012, 32(7):  429-432. 
摘要 ( 5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研究正畸治疗对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在不同的人群以及在各个维度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正畸治疗患者182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口腔相关生活质量调查表OHIP-14(中文版)》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对他们在量表上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正畸治疗对口腔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在治疗第1个月时影响最大,对功能障碍、生理疼痛、心理不适、社交障碍等维度的影响均较明显。在性别和安氏分类方面得分没有显著差别,成年组较未成年组在总分及各分维度上均有明显差别,是否拔牙的患者之间在总量表得分、生理疼痛、心理障碍和社交障碍等维度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 正畸治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矫治的第1个月尤为明显,成年人和拔牙患者受到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影响妊娠妇女孕前口腔检查的多因素综合分析
成凡平,林焕彩,武玉海
口腔医学. 2012, 32(7):  433-436. 
摘要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综合分析影响妊娠妇女孕前口腔检查的因素。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按照样本纳入标准选取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514例产检妇女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设计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口腔健康态度、孕前进行口腔检查的情况、未进行孕前口腔检查的原因、看牙费用支付途径;通过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4例调查对象中共有121名进行了孕前的口腔检查,占25.5%,孕前是否进行口腔检查与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相关(P<0.001),与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和看牙费用是否报销之间明显相关(P<0.001),和口腔健康态度间相关性不明显。383例孕前未进行口腔检查的主要原因依次是牙齿没有问题、没有必要,没有时间及害怕看牙疼痛,仅仅有6.5%认为是因为经济因素。结论 广州市花都区妊娠妇女孕前进行口腔检查的比例偏低,建议将孕前口腔健康检查严格纳入孕前保健的基本项目中并为妊娠妇女提供特殊口腔保险项目。
综述
管间峡区的研究进展
朱丽娜,洪瑾
口腔医学. 2012, 32(7):  437-440. 
摘要 ( 5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管间峡区在常规根管治疗和牙髓外科治疗中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影响治疗的长期疗效。因此如何准确定位,彻底清理以及严密充填管间峡区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临床报道
上颌第三磨牙拔除146例临床体会
赵应楼,魏莉
口腔医学. 2012, 32(7):  440. 
摘要 ( 6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六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颜琳,汪饶饶,徐远志,唐小山,蒋晓蓉
口腔医学. 2012, 32(7):  441-442. 
摘要 ( 5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随着口腔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在原有的四手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六手操作的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六手操作的优越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医生的疲劳,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在口腔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口腔种植领域中再生医学的研究进展
陶江丰,陈宁,周芷萱
口腔医学. 2012, 32(7):  443-442. 
摘要 ( 6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再生医学作为一门旨在修复、替换或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全新学科,在口腔种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日趋深入,从牙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再生到牙周组织的再生,以及各种生物材料的研发和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再生医学将为口腔种植领域提供更为崭新有效的技术方法。本文就再生医学在口腔种植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临床实践
利用近中阻生智齿联冠修复第二磨牙的临床观察
张浩
口腔医学. 2012, 32(7):  446-447. 
摘要 ( 5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观察近中阻生智齿联冠修复第二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3例下颌智齿近中阻生且第二磨牙严重龋坏患者,联冠修复,随访观察继发龋发生和修复体使用情况。结果 联冠脱落率较低,咀嚼功能良好,无继发龋发生。结论 近中阻生智齿联冠修复第二磨牙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前牙根管治疗后牙齿变色的临床观察
郑幼洋,张加理,陈奔,孙伟莲,章洁
口腔医学. 2012, 32(7):  447-448. 
摘要 ( 6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比较根管治疗术对前牙颜色的影响。方法 观察记录210颗根管治疗后变色前牙的髓室情况及原治疗病因,分析与牙变色的关系。结果 髓室内的残留物(牙髓组织和根充材料)可增加牙齿变色(P<0.05),残余的牙髓组织作用更明显(P<0.01)。牙外伤与牙髓炎较根尖炎更容易导致牙变色(P<0.01)。结论 规范根管治疗操作、彻底清理髓室内牙髓组织与根充材料、正确处理血性分泌物,可预防或减轻术后牙齿的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