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2-28
基础与临床研究
大鼠生长发育过程中颅底软骨联合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黄优,王林,马俊青,张卫兵,潘永初
口腔医学. 2008, 28(2):  57-60. 
摘要 ( 6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大鼠生长发育过程中颅底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现象,探讨颅底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出生后4d、8d、16d、32d、48d、64d及128d的SD大鼠,取颅底软骨联合组织,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增殖细胞,末端脱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比较观察不同时间段大鼠颅底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出生后4d、8d及16d的大鼠可见大量的PCNA阳性细胞存在于软骨联合区,而32d、48d、64d及128d大鼠的软骨联合区仅有少量的PCNA阳性细胞,而在软骨联合区两侧的骨小梁之间的PCNA阳性细胞较多。在出生后4d、8d的大鼠软骨联合的肥大区,交界区发现少数细胞凋亡现象;而在出生后16d、32d、48d及64d的大鼠颅底软骨联合组织的肥大区、交界区和两侧的骨小梁之间发现较多散在的黄色荧光凋亡细胞,并随时间推移凋亡细胞逐渐增多;但在128d的大鼠又几乎未见凋亡细胞。结论 在大鼠颅底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存在特定的时空变化规律。
在多孔钛片表面固定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一种新方法
杨国利,何福明,赵姗姗,徐英,周庆,赵士芳
口腔医学. 2008, 28(2):  61-64,74. 
摘要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构建一种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固定方法 ,并与物理吸附和化学偶联法进行比较。方法 55片10mm×10mm×1mmTi-6Al-4V片经喷砂、双重酸和过氧化氢热处理后,30片应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固定RGD,并与物理吸附、应用CDI的化学偶联技术固定RGD相比较。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观察RGD固定过程中钛片表面形貌情况,荧光显微镜大体观察固定到钛片上的RGD数量。结果 FSEM显示物理吸附和新的固定方法 不会破坏钛片的表面形貌,而应用CDI的化学偶联则破坏钛片原有的表面形貌,大小不等的多极孔洞被完全破坏。荧光显微镜图片显示物理吸附固定到钛片表面的RGD较少,而应用CDI的化学偶联和新的固定方法 固定到钛片表面的RGD较多。结论 采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有利于将RGD固定到钛表面且不破坏种植体表面形貌,同时可保证数量和结合强度。
腭裂患者手术前后语音频谱特点的研究
施星辉,陈宁,邢树忠,袁冶,姚卫萍
口腔医学. 2008, 28(2):  65-66,69. 
摘要 ( 5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腭裂语音的频谱特点,提示其语音缺陷,为腭裂患者的语音评价及治疗提供理论及临床支持。方法 应用语音频谱分析系统分别对正常儿童、腭裂术前患者和腭裂术后患者的元音共振峰频率值和辅音嗓音起始时间(VOT)的频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发元音/a/时,正常组及腭裂患者手术前、后组的前3个共振峰频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元音/i/时,腭裂术前组F2、F3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腭裂术后组F2、F3低于正常组,高于术前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元音/u/时,腭裂术前组F2低于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VOT的出现率达100.0%,而腭裂术前组仅25.0%(9/36),腭裂术后组42.1%(16/38)。结论 声学频谱分析技术有助于找出腭裂患者的不良发音习惯及判断腭咽闭合的完善与否,从而对腭裂患者的语音评价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热压处理对Artglass玻璃瓷力学性能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李潇,汪维健,段建民,戴威林
口腔医学. 2008, 28(2):  67-69. 
摘要 ( 6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二期高温、高压处理对Artglass玻璃瓷材料力学性能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用Artglass DA3材料分别制作20个抗压强度和直径拉伸强度测试试件,每种试件随机分为等数的两组,一组在U-niXS频闪聚合机中常规聚合,另一组在聚合后用国产自控多用途牙用树脂聚合器进行二期热压处理,温度120℃,压力0.6MPa,时间7min;用Instron 1195万能拉力测试仪测得抗压强度和直径拉伸强度,对二期热压处理前后的测试值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进行比较。另外用傅立叶变换红外色谱仪,分别测试常规固化的Artglass DA3材料和二次热压处理后的材料,在标准基线方法 下得到各自的单体转化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二期热压处理后Artglass的抗压强度和直径拉伸强度都有了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16%和9%。常规固化和热压处理后材料的单体转化率分别为(73.2±2.2)%和(75.0±2.0)%,热压处理后单体转化率的提高幅度为2.5%。结论 二期热压处理可以提高Artglass玻璃瓷材料的单体转化率,并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
二次烧结温度对牙科纳米氧化锆陶瓷抗弯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孙蕾,张富强,高益鸣,靳喜海,高濂
口腔医学. 2008, 28(2):  70-71,77. 
摘要 ( 5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二次烧结温度对纳米氧化锆陶瓷强度的影响。方法 经初步烧结的氧化锆瓷块,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第二次烧结,检测三点抗弯强度,X线衍射分析晶相,扫描电镜下观察试件的微观结构。结果 当第二次烧结温度为1325℃时,材料的三点抗弯强度最高,达到(932±63)MPa。陶瓷主晶相为四方相,晶体大小均匀,排列紧密。结论 经二次烧结的氧化锆瓷块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能够满足口腔全瓷修复材料的要求。
三维颅颌面测量器的实验研究
刘家武,刘磊,肖金刚,杨亮
口腔医学. 2008, 28(2):  72-74. 
摘要 ( 4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对颅面部测量的应用价值及可靠性。方法 男女各20个共40个成人头颅骨标本,每个标本选取34个点进行测量,采用SPSS10.0对各测量点的三维空间坐标数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参考值范围,并对双侧和性别差异进行比较。采用∧NSYS绘制各测量点的散点图。结果 采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成功获得各测量点的三维空间数值,SPSS10.0和∧NSYS分析、绘图得出各测量点参考值、两侧面部具对称性和男女性别差异。结论 正常成人颅面部具有对称,但是有性别差异,综合得出的正常人参考值范围,采用三维颅颌面测量器可能为复杂颅颌面骨折、颅颌面发育异常等颅颌面三维畸形提供治疗参考。
小剂量平阳霉素控制疗法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
杨耀武,孙沫逸,尚立芳,敖建华,周宏志,林成,吕菊红,雷德林
口腔医学. 2008, 28(2):  75-77. 
摘要 ( 5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小剂量平阳霉素控制疗法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平阳霉素配制浓度1~2g/L,每次治疗剂量4~8mg,根据患儿的年龄、病变大小、血供情况决定用药浓度、剂量。随访时间最长2年,最短5个月。结果 15例患者治疗前有10例B超检查示血循丰富,可见动静脉血流;MRI检查可见流空影像。4例患者伴有皮肤发青或皮肤表面红斑。多数患者一个疗程后结束治疗。15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面瘫、肺纤维化或其它并发症;10例达到面部对称,病变区血流消失或仅有少许血流;3例患者病变大部消退;2例患者病变部分消退,局部变硬。结论 小剂量平阳霉素控制疗法对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具有确实可靠的疗效,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控制,长期观察;不主张早期大剂量或短时间内反复治疗。
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曹金芳,邓辉,潘乙怀
口腔医学. 2008, 28(2):  78-80. 
摘要 ( 4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牙槽骨细胞与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组织块法培养人牙槽骨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到材料上,体外继续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牙槽骨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体外生长良好;扫描电镜下可见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人牙槽骨细胞伸出多个伪足样突起,紧密贴附在材料表面,细胞沿材料的孔隙边缘生长并连接成片。结论 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NS-398诱导舌鳞癌细胞凋亡及其对E2F-1蛋白表达的影响
杜一飞,陈宁,张双越,周薇娜
口腔医学. 2008, 28(2):  81-84. 
摘要 ( 3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诱导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及其对细胞核转录因子E2F-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NS-398作用于舌癌Tca8113细胞,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率的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OX-2和E2F-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NS-398可以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NS-398(50μmol/L)可引起Tca8113细胞G0/G1期细胞的逐渐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数减少,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上清液中PGE2含量降低,细胞中COX-2和E2F-1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NS-398可以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阻断细胞生长停滞于G0/G1期;该效应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和降低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有关;E2F-1蛋白可能参与了这些过程。
微量元素与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关系的研究
吴志芳,黄晓佳,苏吉梅,叶笑味,阮文华
口腔医学. 2008, 28(2):  85-86. 
摘要 ( 4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儿童复发性腮腺炎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39例(2~11岁)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患儿及40例(2~11岁)健康儿童,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微量元素锌、铜、铁、镁的含量,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患儿平均血清微量元素锌含量(73.98±8.69)μg/dl和铁含量(106.46±22.701)μg/dl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85.20±7.70)μg/dl和(124.84±19.80)μg/d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血清铜、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与微量元素锌铁的缺乏有密切关系。
大蒜素对变形链球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王去非,蒋培森,郭红樱
口腔医学. 2008, 28(2):  87-88. 
摘要 ( 6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含变形链球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大蒜素、头孢拉定和乙酰螺旋霉素,培养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浊度,计算各组相对增殖率和抑菌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大蒜素、头孢拉定与乙酰螺旋霉素对变形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三组间的抑菌效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蒜素对变形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其他抗生素作用类似,且不良反应少,可以替代抗生素。
临床常用4种烤瓷合金耐蚀性的比较
刘清辉
口腔医学. 2008, 28(2):  89-91. 
摘要 ( 5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临床上4种常用烤瓷合金(Ni-Cr、Ni-Cr-Ti、Co-Cr合金和高贵Au合金)的耐腐蚀特性。方法 模拟临床烤瓷修复体的制作,将4种受试合金分别与口腔茸毛链球菌共同培养10周后,用电化学方法 对合金行动电位极化扫描,corrview2腐蚀分析软件分析自腐蚀电位(Ecorr)和临界破裂电位(Etp)。结果 各合金相比,空白组和实验组Ecorr从大到小顺序分别为Au>Ni-Cr>Ni-Cr-Ti、Co-Cr以及Au>Co-Cr>Ni-Cr、Ni-Cr-Ti,Etp从大到小顺序分别为Au>Co-Cr>Ni-Cr>Ni-Cr-Ti和Au>Co-Cr>Ni-Cr-Ti>Ni-Cr,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贵Au合金耐蚀性明显优于非贵金属合金,Co-Cr合金优于Ni-Cr-Ti和Ni-Cr合金。
3种路径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刘超,周正国
口腔医学. 2008, 28(2):  92-94. 
摘要 ( 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3种路径射频温控热凝术(RFT)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探讨RFT的方法 、技巧和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2001年7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别采用眶下孔入路法、侧入路法、前入路法进行RFT治疗的2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3种路径进行RFT治疗,首次止痛率分别为眶下孔法100.0%、侧路法90.6%、前路法94.0%,首次射频治疗总有效率95.5%,复发率23.4%,经再次射频治疗或手术治疗均获得完全止痛。结论 3种路径的选择一定要在诊断明确、定位准确的前提下进行,眶下孔法容易穿刺,首次止痛率100%,侧路法、前路法由于医生熟练程度不同以及病人解剖原因,穿刺不能达到100%的成功。射频手术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相对较少、适应症广。
不同方法 固定外伤性松动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陆晓丰,汤惠忠
口腔医学. 2008, 28(2):  95-96. 
摘要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金属丝结扎法、牙弓夹板法、钢丝-釉质黏合剂法、方丝弓正畸法4种固定方法 治疗外伤性松动牙的疗效,寻求一种较为美观有效的固定方法 。方法 选择因外伤导致牙齿Ⅱ~Ⅲ度松动的病人146例共计243颗患牙,随机采用金属丝结扎法、牙弓夹板法、钢丝-釉质粘合剂法及方丝弓正畸法进行固定,观察疗效。结果 使用钢丝-釉质粘合剂法与方丝弓正畸法的两个治疗组与其他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钢丝-釉质粘合剂法较为美观。结论 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是一种无牙周刺激性,更清洁、更美观、更高效的松动牙或脱位牙固定方法 。
髁突矢状骨折的特征和治疗
王靖虓,方一鸣,邓勇,王莹,朱形好,谷志远
口腔医学. 2008, 28(2):  97-99. 
摘要 ( 5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髁突矢状骨折(SFMC)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对21例SFMC患者(23侧)的外伤情况、治疗方式、影像学资料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随访。结果 SFMC的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颞下颌关节区的疼痛(21/21)、张口受限(18/21)、前牙开牙合(13/21)、咬合偏斜(12/21)。SFMC在2D-CT和3D-CT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对SFMC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下颌均能进行良好的前伸运动、侧向运动及开颌运动。结论 SFMC应根据骨折片的移位情况和患者的年龄选择治疗方式,通过有效的治疗,髁突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
综  述
糖尿病与根尖周炎骨质破坏关系的研究进展
顾明燕,梅予锋
口腔医学. 2008, 28(2):  100-101,104. 
摘要 ( 6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糖尿病与根尖周炎时牙槽骨炎症性破坏关系密切,可影响骨吸收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多个方面。但糖尿病时骨破坏量增加的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就糖尿病对根尖周炎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平衡、炎症因子表达及活性的影响作一综述。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与成牙骨质细胞
马锋,魏奉才,赵华强
口腔医学. 2008, 28(2):  102-104. 
摘要 ( 5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成牙骨质细胞主要位于牙骨质表面,是由牙囊细胞分化而来。牙骨质覆盖于牙根表面,具有保持牙周组织平衡的作用。能否促进成牙骨质细胞形成新的牙骨质是评价牙周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研究对多肽类生长分化因子调控成牙骨质细胞生物活性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新的进展,该文对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对成牙骨质细胞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临床实践
上颌平面导板在方丝弓矫治器打开咬合中的临床应用
周文功
口腔医学. 2008, 28(2):  105-106. 
摘要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上颌平面导板在打开咬合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例前牙深覆牙合达Ⅲ度及以上的正畸患者,在矫治中配戴前牙平面导板,协助打开咬合,并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上颌平面导板能有效地打开深覆牙合,使上下颌磨牙升高,改善面下1/3高度,利于前牙内收。结论 上颌平面导板应用于方丝弓矫治深覆牙合,能快速有效地打开咬合,调节面部比例,改善面型。
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
黄文,涂晓宁
口腔医学. 2008, 28(2):  106-107. 
摘要 ( 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2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进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按照颞下颌关节Fricton指数进行治疗前后临床功能障碍指数评价。结果 22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治疗前功能障碍指数0.358,治疗后功能障碍指数0.144(P<0.05);治疗前疼痛指数5.96,治疗后疼痛指数1.62(P<0.05)。结论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34例磨牙折裂患者的修复体会
张玉森
口腔医学. 2008, 28(2):  107-108. 
摘要 ( 4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折裂磨牙保存治疗的修复效果。方法 对34例因牙体折裂引起的不同程度牙体缺损,采用牙髓、牙周联合治疗和全冠修复,并进行了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31例患者取得满意修复效果,成功率91.18%。结论 临床上常见的磨牙牙体折裂患者,通过牙髓、牙周联合治疗,及时进行全冠修复,可以恢复患牙的形态和功能。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膜植入治疗根分叉病变疗效分析
刘泉,覃燕玲,熊颖铭,周柳艳
口腔医学. 2008, 28(2):  109-110. 
摘要 ( 5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国产BME-l0X型医用胶原膜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8例根分叉病变患者施行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膜(nHAC),观察其疗效。结果 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nHAC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nHAC治疗根分叉病变有一定应用价值。
调牙合对根管预备后疼痛的影响
申恩荣,孔庆华,李增建
口腔医学. 2008, 28(2):  110-111. 
摘要 ( 4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调牙合对于根管预备后疼痛的影响,寻找对于调牙合这一治疗措施比较敏感的症状和体征。方法 150例需进行根管治疗的磨牙病例,随机分成3组:调牙合组、非功能尖调牙合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就根管预备后疼痛情况完成问卷调查。χ2检验,分析3组疼痛程度有无差异,并按照患者术前体征和症状的不同,分析不同条件下3组间的疼痛差异。结果 调牙合组和非功能尖调牙合组及空白对照组间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牙存在叩痛、自发痛、根尖无透射区和活髓牙的条件下,调牙合组与其他两组的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调牙合能够减少患牙根管预备后疼痛的发生。对于调牙合这一治疗措施较为敏感的术前因素包括叩痛、自发痛、根尖无透射区和活髓。
根管切削器械安全使用的探讨
蒋晓蓉,徐远志,唐小山,张正虹,徐福英,倪春秀,蔡耀遥
口腔医学. 2008, 28(2):  111-112. 
摘要 ( 5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防止根管切削器械损耗的处理。方法 抽取200枚后牙根管切削器械分成2组,将粘贴纸贴于器械柄部以记录使用的次数,分别进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观察根管切削器械的形态。结果 根管切削器械干热灭菌法与高压蒸汽灭菌法损耗率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蒸汽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法,建议根管切削器械处理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另外根据根管切削器械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其损耗的机会相应增大,故通过粘贴纸记数方法,可杜绝根管切削器械无限制使用,从而使根管切削器械折断意外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