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5-12-28
基础研究
周期性牵张面颌致成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研究
车晓霞,罗颂椒,李小玉
口腔医学. 2005, 25(6):  321-323. 
摘要 ( 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牵张引起的成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探求口腔正畸功能矫形治疗中肌肉改建机制。方法 采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使体外培养的SD大鼠面颌部成肌细胞发生牵张变形后,测定加力后不同时段及在镜下给予乙酰胆碱(Ach)后成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牵张引起的成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的升高明显高于Ach的作用,并且在经历了体外的牵张加力后,Ach刺激并未使成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出现预先设想的叠加效果,在各个不同的实验组中Ca2+荧光强度反而略有下降。结论 牵张引起的骨骼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的机制不同于肌肉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出现的Ca2+浓度升高,Ca2+作为第二信使引发的细胞内各种结构和功能蛋白的改变可能参与了肌肉改建过程。
激光焊接对钛耐应力腐蚀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何惠明,朱娟芳,王少海,莫三心
口腔医学. 2005, 25(6):  324-325. 
摘要 ( 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激光焊接对钛耐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组激光焊接铸钛试样焊缝区加载后浸入37℃人工唾液中,浸泡90 d。实验前、后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焊接试样熔区表面形貌。在万能材料实验机上作拉伸实验,测出拉伸负荷,计算抗张强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不进行应力腐蚀试验的激光焊接铸钛试样作为对照组。结果 应力腐蚀试验后,激光焊接钛试件表面无变色,扫描电镜观察无腐蚀裂纹及腐蚀产物,实验组抗张强度为(657.06±54.04)MPa与对照组(609.81±37.24)MPa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激光焊接对钛的耐应力腐蚀性能无影响。
重组质粒pcDNA3/sTNFR(p55)转染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瞬时表达检测
徐艳,章锦才,张蕴惠,李谨,刘来奎,江宏兵,马骏驰
口腔医学. 2005, 25(6):  326-328. 
摘要 ( 3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重组质粒pcDNA3/sTNFR(p55)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瞬时表达。方法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并传代,重组质粒用脂质体包裹介导进行体外转染。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重组质粒在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产物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p55)]在基因转染24 h后开始表达,72 h最高,转染组细胞培养液和冻融液中sTNFR(p55)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1周后表达逐渐减弱,2周后仍有少量表达。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sTNFR(p55)在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系中具有表达功能,并且在细胞外及细胞内均具有特异性表达产物。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鳞癌中D9S1752微卫星位点变化的研究
王文梅,林昱,王亚平,张晓梅,段宁,黄政,黄晓峰,蒋文晖
口腔医学. 2005, 25(6):  329-331. 
摘要 ( 3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口腔白斑、红斑)及口腔鳞癌组织中染色体D9S1752微卫星位点改变的情况。方法 使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DHPLC)对35例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15例口腔鳞癌D9S1752位点上的杂合性缺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SI)进行分析。结果 50例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癌组织中10例标本出现LOH,9例标本出现MSI。经统计学处理,不同临床诊断及病理学分型之间的LOH或MSI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发生时D9S1752微卫星位点已经出现了改变,可能在部分口腔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牵张成骨延长下颌骨过程中血管生成数量的定量检测
李继华,胡静,王大章,祝颂松,应彬彬,韩立赤
口腔医学. 2005, 25(6):  332-334. 
摘要 ( 3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定量检测牵张成骨(DO)延长下颌骨过程中血管生成的数量,初步探讨DO过程中血管生成的时空模式。方法 用自行研制的牵张器将12只成年雄性山羊双侧下颌骨以1 mm/d的速率延长10 mm,在牵张开始当天,牵张第5天,牵张结束当天,固定第102、0和30天分别处死2只动物,另选取2只山羊不实施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获取牵张区骨组织标本并作相应的组织学处理后作JC70免疫组化染色,并用Chalkley血管计数法对血管生成数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①在间隙期末已有大量血管生成,牵张至第5天时达到峰值,随后呈梯度递减的趋势。②牵张结束时,血管密度由骨小梁形成区带(MCF)向纤维区带(FIZ)递减;随着固定时间延长,各区带血管密度均呈梯度减弱;固定后期,MCF阳性染色基本消失,血管密度由FIZ向MCF递减。结论 在牵张成骨延长下颌骨过程中,血管生成与新骨形成密切相关,两者具有空间联系性;牵张早期微血管的大量生成是向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再生提供充足血供的组织结构基础。
实验性牙移动过程中三叉神经节内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的改变
徐娟,刘洪臣,袁维秀,黄旭明
口腔医学. 2005, 25(6):  335-336. 
摘要 ( 3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实验性牙移动时,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三叉神经节内的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大鼠实验性牙移动后,三叉神经节内TrkA免疫阳性细胞的改变。结果 实验性牙移动加力24 h组3、d组、1周组,实验侧三叉神经节内TrkA免疫阳性神经元较对侧增多;2周组实验侧三叉神经节TrkA免疫阳性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实验性牙移动时,实验侧三叉神经节内TrkA免疫阳性神经元增多。
口腔治疗区微生物分布及构成的研究
俞雪芬,陈民栋,王芳,戴莉,吴刚
口腔医学. 2005, 25(6):  337-338. 
摘要 ( 3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口腔内科治疗区微生物的主要分布及菌种构成情况。方法 牙椅后、治疗台、距治疗台2 m处及近墙壁处分别放置普通琼脂平板及牛心脑浸出液培养基(BHI)平板,用自然沉降法收集5 min,进行需氧与兼性厌氧菌培养,分离鉴定。结果 治疗台与距治疗台2 m处菌株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牙椅后与治疗台、距治疗台2 m处与近墙处菌株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诊室内菌种构成主要为:链球菌60.7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2%,肠球菌7.95%。结论 操作者前后区域微生物分布浓度高于远离操作区域,须加强职业防护。
大锥度牙胶尖与两种镍钛机动根管预备锉的匹配性研究
曾志平,韦曦,黄湘雅,俞刚,范丽芸,胡慧珍
口腔医学. 2005, 25(6):  339-340. 
摘要 ( 4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大锥度牙胶尖与两种机动镍钛根管预备锉的匹配性。方法 选择40只离体后牙根管,根据初尖锉的号码和近远中向根管弯曲度分为2组,分别以ProTaper和ProFile两种机动镍钛根管锉完成根管预备,插入大锥度牙胶尖进行试尖,比较两者的匹配性。结果 ProTaper F1、F2、F3与0.06锥度/20、253、0号牙胶尖的匹配率分别为80%、88%、92%,均较同锥度大1号的牙胶尖匹配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ProFile 0.06锥度/30号和40号与0.04锥度同号牙胶尖的匹配率最高,分别为83%和96%,其次是0.06锥度小1号牙胶尖,而与0.06锥度同号牙胶尖匹配率最低,分别为35%和25%,3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大锥度镍钛机动器械预备的根管,与主尖锉同号而锥度减小或锥度相同且小1号的大锥度牙胶尖有良好的匹配性。
临床研究
牙本质基质蛋白1基因反义核酸对MDPC-23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逄键梁,吴补领,谢志海,张亚庆,吴纲,何文喜,郭鹏
口腔医学. 2005, 25(6):  341-344. 
摘要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基因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下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23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变化,揭示牙本质矿化机制。方法 以稳定表达DMP1的MDPC-23细胞为靶细胞,10μmol/L反义DMP1(AS-ODN)为阻断剂,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时间细胞DMP1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不同作用时间内MDPC-23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f]、总钙离子[(Ca2+)it]和细胞外钙离子[(Ca2+)e]的动态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DMP1蛋白在MDPC-23细胞的表达在AS-ODN加入后12 h时减弱,24 h后完全阻断。与正常组和正义核酸组(S-ODN)相比较(平均荧光值为87.46±39.60),AS-ODN组(Ca2+)if先升高(平均荧光值12 h处为104.10±27.06;24 h处为98.46±19.92),AS-ODN作用24 h后,(Ca2+)if又降低(平均荧光值36 h处为77.54±14.95;48 h处为68.43±22.11);(Ca2+)it明显降低,于24 h处至最低值(0.142±0.233)mmol/L(P<0.01);(Ca2+)e呈上升趋势,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反义DMP1能够影响MDPC-23细胞内(Ca2+)if和(Ca2+)it浓度,提示DMP1参与调节成牙本质细胞的钙离子代谢和转运过程,可能在牙本质矿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激光扫描在面部畸形三维重建及测量中的初步应用
刘林,许天民,张益,高涛,王勇,查红彬,冯洁
口腔医学. 2005, 25(6):  345-347. 
摘要 ( 3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开发建立一套面部三维结构重建、测量及诊断分析系统。方法 应用系统建立标准石膏立方体试件以及石膏头像三维计算机模型并进行定点、测量,测量值与标准值比较获得系统建模误差以及定点误差范围;2例面部畸形患者进行了面部三维扫描建模,应用系统对患者面部计算机模型进行了定点、线距、角度测量以及初步对称性分析。结果 三维计算机模型的建模误差在0.2 mm以内,定点误差在0.5 mm以内。应用本系统可以完成三维计算机模型的定点、线距、角度测量及对称性分析工作,基本能够达到临床要求。结论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颌面部畸形患者面部软组织三维结构重建和非接触式测量提供了一种简便、精确、高效的方法。
程序化功能性腮腺切除术的初步探讨
吴煜农,武和明,陶震江,李明,邢树忠
口腔医学. 2005, 25(6):  348-350. 
摘要 ( 4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改良腮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从手术切口、耳大神经保留、面神经解剖、区域性腮腺切除、凹陷性畸形整复和端侧神经吻合术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对腮腺切除术进行改良。结果 随访肿瘤均未见复发,无面瘫及明显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周的感觉恢复正常,颌面部基本对称,无明显凹陷性畸形,瘢痕隐蔽。结论 可根据患者的个性化情况,程序化地采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
短篇报道
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浸润麻醉致面瘫1例
景葳
口腔医学. 2005, 25(6):  350-350. 
摘要 ( 3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研究
经颞浅动脉灌注氟尿嘧啶和卡铂治疗舌癌
曾东林,王国华,廖煜
口腔医学. 2005, 25(6):  351-352. 
摘要 ( 4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术前联合应用氟尿嘧啶、卡铂诱导化疗治疗舌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舌癌患者经颞浅动脉插管连续顺序灌注氟尿嘧啶和卡铂,比较化疗前、后原发肿瘤灶的大小,并记录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完全缓解(CR)18例(90%),部分缓解(PR)2例(10%),总有效率(CR+PR)100%;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经颞浅动脉插管灌注氟尿嘧啶和卡铂是治疗舌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袋内药物释放特征的体内研究
陈武,孙卫斌,耿晓文,李谨
口腔医学. 2005, 25(6):  353-354. 
摘要 ( 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应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后的局部药物释放特征。方法 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在牙周袋内置入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0.05 ml,于置药前及置药后不同时段用滤纸法取龈沟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药物含量,计算置药不同时段龈沟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用HPLC分析标准品盐酸米诺环素的药物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正相关,牙周袋中的盐酸米诺环素浓度可维持>1μg/ml达5 d。结论 确定了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后的药物释放特征,药物可在牙周袋内较长时间地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显示它是一种缓释制剂。
直丝弓带环在方丝弓矫正技术中的临床应用
田存美
口腔医学. 2005, 25(6):  355-356. 
摘要 ( 4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在方丝弓矫正技术中应用直丝弓带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组各18例患者分别使用直丝弓带环和方丝弓带环,均使用方丝弓托槽进行临床矫正。在矫治第2期末即精细调整前和固定矫治结束时测量第一磨牙中央窝与前磨牙颊尖延长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结果 矫治第2期末时方丝弓带环组测量值大于直丝弓带环组,磨牙偏于舌腭侧;固定矫治结束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方丝弓矫正技术中将带环替换为直丝弓带环,可以改善磨牙颊舌向位置增加磨牙支抗,关闭间隙时弓丝滑动更加容易。
儿童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及颞颌关节的对称性研究
倪琳,丁寅,罗颂椒
口腔医学. 2005, 25(6):  357-359. 
摘要 ( 3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儿童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及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 以26例替牙期单侧后牙反牙合患儿为试验组,28名正常牙合替牙期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摄定位颏顶位片及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比较。结果 替牙期单侧后牙反牙合患儿在下颌骨坐标系中DMP点更靠颊侧。在颅底坐标系中,反牙合侧DMP点更靠远中,DMP、MM、DM点更靠颊侧。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非反牙合侧关节前间隙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结论 相对于下颌坐标系,反牙合侧第一磨牙位置与对侧相比更靠远中及颊侧。在骨性结构上,未见下颌的不对称。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有差异,说明下颌发生功能性侧方移动。
提高护理水平 预防儿童牙科畏惧症
刘素君,吴友农,陆英群,曹灵
口腔医学. 2005, 25(6):  360-361. 
摘要 ( 3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儿童配合牙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牙科畏惧症(DF)的评价标准进行分级,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一些护理措施。结果 577例患儿有575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疗,配合率达到99.6%。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儿在牙科中的配合率及治疗效果。
生物功能性活动义齿修复系统与传统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比较
李剑,戴均国,陈国平,江水清,殷之平,尤建中
口腔医学. 2005, 25(6):  362-363. 
摘要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应用生物功能性活动义齿修复系统(BPS)与传统方法修复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BPS系统和传统方法修复全口义齿各15例。于义齿完成3 d后复诊并检查压痛点,满3个月后复诊测咀嚼效率,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BPS较传统方法所修复的全口义齿压痛点数量少(P<0.01),咀嚼效率较高(P<0.05)。结论 BPS制作的全口义齿较传统方法为优。
控根辅弓在推磨牙远移中的应用
孙汉新,顾建平
口腔医学. 2005, 25(6):  364-365. 
摘要 ( 3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控根辅弓联合Ⅱ类牵引,应用于口内弓上施以镍钛簧推磨牙远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采用口内弓设置Niti簧,辅以反向控根辅弓及Ⅱ类牵引推磨牙往远中,治疗前后均摄X线头颅侧位片及治疗前后口内外X线片。结果 1.0~4.2个月(平均2.6个月)磨牙关系达到中性或偏近中,上切牙无明显唇倾、磨牙略有伸长。结论 控根辅弓配合Ⅱ类牵引的口内弓推磨牙往远中,方法简便易行,并能较好地控制好前牙唇倾。
改良固定式塑胶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垂直颏兜牵引对牙面结构的影响
段义峰,冯莉,熊莉,朱加林
口腔医学. 2005, 25(6):  366-367. 
摘要 ( 3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垂直颏兜牵引对牙面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70例恒牙列反牙合分别采用上颌快速扩弓及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垂直颏兜牵引矫正。在治疗前、治疗后拍摄头颅正侧位片,取模,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中,上颌相对于颅底前移、鼻底宽度、尖牙宽度、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上颌磨牙宽度和覆盖都增加,上颌磨牙颊向倾斜。单纯快速扩弓组下颌向下向后旋转,面下高度增加,覆牙合减少,联合治疗组则无。结论 联合治疗较单纯治疗对牙面结构改变更为有利。
研究生专栏论著
彩色不锈钢弓丝和托槽的细胞毒性研究
胡芳,樊新民,龚爱秀,顾永佳,邵胜,陈文静
口腔医学. 2005, 25(6):  368-369. 
摘要 ( 3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彩色弓丝和托槽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HGF)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彩色的和未染色的两种弓丝和托槽的浸提液与HGF细胞接触后,用MTT法测定各孔吸光度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用六级毒性分类法评级。结果 培养期不同浓度的两种材料浸提液培养的细胞均大量增殖,毒性评级为0~1级。两种材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这种彩色弓丝和托槽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新型L/DL聚乳酸接骨材料体内降解的初步观察
邓润智,胡勤刚,陈强,余国建,黄晓峰,王志勇
口腔医学. 2005, 25(6):  370-372. 
摘要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新型L/DL聚乳酸(PLDLA)接骨材料在实验动物体内的降解特性。方法 新西兰白兔下颌骨造成骨折,采用PLDLA接骨材料行内固定术。术后1、24、、8周分别观察PLDLA接骨板大体降解情况、测试三点弯曲强度、检测分子质量等,观察PLDLA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吸收速度。结果 实验动物下颌骨骨折断端均对位良好。随时间推移PLDLA接骨板出现明显降解,其降解过程与骨折的愈合过程基本符合。结论 PLDLA接骨板、螺钉对兔下颌骨骨折均具有良好的内固定作用,符合骨折内固定的基本要求。PLDLA的降解速度与骨折愈合速度基本相符,但相对于周围组织清除能力则降解稍显过快。
短篇报道
后牙牙体折裂417例临床分析
赵志平
口腔医学. 2005, 25(6):  372-372. 
摘要 ( 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性分化
涂小丽,刘宏伟
口腔医学. 2005, 25(6):  373-374. 
摘要 ( 5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取材简便,来源丰富,被较多应用于组织工程研究,其中包括骨组织工程和牙周组织工程等,该文从骨髓基质细胞概述及其生物学特性、成骨潜能、成牙骨质潜能等方面作一综述。
临床经验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10例临床分析
刘玉学,王国庆,郭俊梅,王晓军,郭琦
口腔医学. 2005, 25(6):  375-376. 
摘要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10例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行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类型下颌骨的缺损采用腓骨肌皮瓣的设计、复合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10例患者游离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血管化的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骨愈合快、成活率高等优点。
孟氏溶液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临床观察
卓建,吴新,夏金星
口腔医学. 2005, 25(6):  376-377. 
摘要 ( 4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孟氏溶液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随机选择需拔除下颌两侧阻生第三磨牙患者120例,分次拔除,一侧为观察组,拔牙创内放入浸有孟氏溶液明胶海绵,一侧为对照组,拔牙创常规处理后咬消毒棉卷。结果 观察组120例拔牙创未见干槽症发生,对照组120例拔牙创有13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10.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孟氏溶液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效果良好。
固定义齿修复老年人牙合重度磨耗的咀嚼效能分析
刘根娣,牟永斌,李斌
口腔医学. 2005, 25(6):  377-387. 
摘要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牙合重度磨耗的老年患者一次性升高咬合,固定修复后的咀嚼效能变化。方法 17例患者采用吸光度法在修复前及修复后3、6个月分别进行咀嚼效能定量分析。结果 牙合重度磨耗经修复治疗后,其咀嚼效能均高于修复前,且随着戴牙时间的延长,咀嚼效能亦逐渐提高。结论 对牙合重度磨耗且修复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可以在正确的颌位上一次性适当增加咬合高度。
改良小平导在深覆牙合矫治中的应用
李玉如,徐芸,刘爱群
口腔医学. 2005, 25(6):  378-379. 
摘要 ( 4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介绍改良小平导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56例深覆牙合患者,采用改良小平导与固定矫治器联合应用进行矫治。结果 青少年组平均戴用时间少于成年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小平导可用于多种深覆牙合的矫治。
锥形双套冠的临床应用
原双斌,秦永生
口腔医学. 2005, 25(6):  379-380. 
摘要 ( 4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锥形双套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牙列缺损患者,设计、制作锥形双套冠,并和活动义齿作比较。结果 锥形双套冠具有美观、舒适、咀嚼效率高等优点。结论 锥形双套冠为牙列缺损理想的修复体。
3种不同金属烤瓷修复体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朱亚君,钱冬冬
口腔医学. 2005, 25(6):  380-381. 
摘要 ( 3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镍铬合金、含钛镍铬合金及金合金烤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病例134例,其中47例患者制作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53件,45例患者制作含钛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51件,42例患者制作金合金烤瓷修复体55件。修复完成时和完成后12个月随访,检查修复体颜色、颈缘变色、颈缘适合性、瓷损坏及探诊深度、牙龈指数(G1)6项指标。结果 金合金烤瓷修复体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其余两组。结论 在3种烤瓷修复体中,金合金烤瓷修复体性能最佳。
VKS-OC按扣式附着体17例临床应用
徐春华,耿建平,任煜光
口腔医学. 2005, 25(6):  382-383. 
摘要 ( 3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VKS-OC按扣式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 对17例保留残根的牙列缺损患者采用VKS-OC按扣式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结果 经过1~6年随访,患者对该义齿的固位性能、咀嚼效能基本满意。11例义齿的VKS-OC按扣式附着体帽套老化进行更换,占65%。结论 VKS-OC按扣式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效果较好,但附着体帽套需要根据老化情况,随时更换。
头帽式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26例临床应用
王世兴,赵俊杰
口腔医学. 2005, 25(6):  383-384. 
摘要 ( 4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头帽式肌激动器治疗替牙期及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患儿26例,年龄9~12岁,采用Van Beek改良型头帽式肌激动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制取分析模型、拍摄头颅侧位片及正侧位照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治疗后26例患儿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颜面侧貌明显改变,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SNA角平均减小1.3°,SNB角平均增大2.9°,U1-SN平均减小8.6°。结论 早期应用头帽式肌激动器可以有效治疗替牙期和恒牙列初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阻断重度上颌前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