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4-28
基础研究
五种黏固剂下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桩钉固位力的研究
张文云;陈吉华;施长溪;贾安琦;杨立斗
口腔医学. 2003, 23(2):  65-66. 
摘要 ( 3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FRC)桩钉在5种黏固剂下的固位力。方法 将FRC桩钉用5种黏固剂(磷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聚羧酸水门汀、EB复合树脂、AB组份复合树脂)分别黏固于新鲜离体上前牙牙根内,在电子力学试验机上测试其固位力。结果 FRC桩钉在不同黏固剂下与根管的固位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组份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EB复合树脂>聚羧酸锌水门汀>磷酸锌水门汀。AB组份复合树脂的固位力最大,为(418.14±23.40)N。结论 新研制的FRC桩钉的固位力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PMMA树脂义齿表面沉积类金刚石碳膜改善耐磨性的研究
马丽丽;杨喜昆;李智刚;朱发坤;钱天才;刘磊;何祥
口腔医学. 2003, 23(2):  67-70. 
摘要 ( 3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PMMA树脂义齿表面沉积类金刚石碳(DLC)膜改善义齿的耐磨性能。方法 采用真空阴极镀膜方法在PMMA树脂及义齿表面沉积DLC膜,应用光电子能谱仪及喇曼光谱仪确定为DLC膜,通过沉积DLC膜及未沉积DLC膜树脂样品的显微硬度测试、耐磨试验及耐磨试验前后磨痕宽度的测定,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镀膜与未镀膜PMMA树脂试件显微硬度、磨痕宽度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经显微观察镀膜后PMMA树脂试件磨痕浅而窄,未镀膜试件磨痕深而宽。结论 PMMA树脂义齿表面沉积DLC膜能显著改善耐磨性。
计算机对颅颌面影像的自动识别
邵金陵;林珠;李东;赵荣椿;任金昌
口腔医学. 2003, 23(2):  71-73. 
摘要 ( 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采用现代图像处理技术,进行X线颅颌面影像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研究,为计算机对X线颅颌面影像的全自动识别、定点、测量分析奠定基础。方法 ①图像信息的获取:在头颅定位仪定位下,拍摄研究对象的正中咬合位时X线颅颌侧位片。拍摄的X线片通过扫描仪将图像信息输入计算机。②图像信息的处理:首先是图像增强,按照需要突出、削弱或去除图像中的某些信息;随后,进行图像分层,利用X线颅颌面侧位片图像灰度分布的特征,将原始图像分层;最后,进行图像重建。结果 图像信息的表达:提取了颅面软、硬组织外轮廓及部分颅颌面硬组织内部结构。结论 初步建立了计算机对X线颅颌面影像的自动识别,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透明质酸钠和泼尼松龙对兔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治疗效果的研究
刘爱良;李宁毅
口腔医学. 2003, 23(2):  74-76. 
摘要 ( 3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和泼尼松龙对兔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7只,随机分成4组。第1组:兔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全层损伤后局部应用泼尼松龙(12.5 mg),10只;第2组:兔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全层损伤后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5 mg),10只;第3组:兔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全层损伤手术对照组,5只;第4组:正常对照组,2只。分别于术后1、2、4、8、12周处死,对髁突软骨及其修复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第1、2组实验动物的髁突软骨损伤区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术后12周时,损伤区充满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排列有序,与关节面平行。修复组织的质量类似,但第2组髁突软骨的退行性改变较第1组明显减轻。结论 泼尼松龙和透明质酸钠都能促进髁突软骨损伤后的修复,在预防颞下颌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方面,透明质酸钠优于泼尼松龙。
体外研究人工唾液酸度对牙齿表面电位的影响
苏吉梅;张加理;乔亦男
口腔医学. 2003, 23(2):  77-78. 
摘要 ( 3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人工唾液酸度对牙齿表面电位的影响。方法 用完整无龋的新鲜离体牙,以牙根部中点为参考点,在人工唾液不同pH时,用高内阻电位表测定牙冠部相对牙根中点的电位。结果 牙冠部相对牙根中点的电位为负电位,随着人工唾液pH值的减小,牙冠部相对牙根中点的电位逐渐负向增大,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结论 牙冠部相对牙根中点的电位随着冠部人工唾液pH值的减小而负向增大。
临床研究
涎腺肌上皮瘤3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杨耀武;毛天球;孙劲东;胡晓光;程晓兵;孙沫逸
口腔医学. 2003, 23(2):  79-81. 
摘要 ( 2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涎腺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ME)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3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E主要发生于腮腺及腭部。临床上表现为无痛性缓慢生长的包块,无面瘫及破溃。光镜下呈实性、黏液性、网状或混合性生长方式。肿瘤细胞有梭形、浆细胞样、透明细胞样、上皮样型或混合型。4例肿瘤细胞生长活跃,在侵袭性生长的病例中可见轻度的细胞异型性、有丝分裂增加及包膜浸润。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切除。28例患者术后无复发。3例肿物复发或恶变为肌上皮癌。结论 ME是一类少见的肿瘤,具有独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部分肿瘤侵袭性生长并具有潜在恶性的特点。
方丝弓技术平行近移第二磨牙的临床研究
段银钟;王静;杜英;付建宏;王海雪
口腔医学. 2003, 23(2):  82-83. 
摘要 ( 3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第一磨牙拔除后用方丝弓技术近中平移上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例,计24颗第二磨牙。使用0.017”×0.025”的不锈钢方丝,弯制T形曲并设计末端20°的后倾弯,应用180 g的力值,使第二磨牙近中平行到达第一磨牙的位置。每4周取模测量磨牙近移的距离。结果 上颌第二磨牙平均近移(9.66±1.12)mm,平均近移的时间为(6.84±0.86)个月,近移的速率(1.44±0.22)mm/月;下颌第二磨牙平均近移(10.30±1.15)mm,平均近移时间为(7.52±0.98)个月,近移的速率为(1.35±0.18)mm/月。儿童比成人牙齿移动快,上颌磨牙移动快于下颌磨牙。结论 方丝弓弯制T形曲和末端20°后倾弯,加上温和持久的力值可以达到临床平移的效果。
磁力矫治器矫治生长发育期AngleⅢ类骨性错
王曦;李锦标;李红
口腔医学. 2003, 23(2):  84-85. 
摘要 ( 3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磁力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Angle Ⅲ类骨性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 采用国产永磁体磁块对15例生长发育期的Angle Ⅲ类骨性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经X线头影测量、模型及面像分析,观察疗效。结果 15例患者的Ⅲ类面型均获得明显改善,上下(牙合)位均达Ⅰ类关系,疗效满意。结论 磁力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Angle Ⅲ类骨性错(牙合)有明显疗效,其制作简单,结构小巧,容易测量和控制矫治力,患者易于接受。
牙周炎患者唾液中多胺水平的改变
王去非;王佩;吴锡铭
口腔医学. 2003, 23(2):  86-88. 
摘要 ( 3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牙周炎患者唾液多胺水平的变化,建立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测定方法。方法 牙周炎患者唾液经纯化、丹磺酰氯衍生化后,用苯提取,以Hypersil BDS CN为正相色谱柱,丙酮-氯仿(2:98,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25 nm,流速1 ml/min。 结果 多胺中腐胺和精胺在50~1 000 nmol/ml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 1;r=0.999 2),本法回收率分别为94.65%和90.48%,RSD为1.6%和2.1%;牙周炎患者唾液中多胺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本法灵敏、稳定,重现性好,检测病人唾液中多胺含量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颞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心理学相关因素分析
李幼华;胡珍玉;杨生刚;陈珏英;陈冉冉
口腔医学. 2003, 23(2):  89-91. 
摘要 ( 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40例非咬合因素引起的颞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进行心理学研究,了解TMD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方法对40例TMD患者进行心理学病因、心因性躯体化症状观察,并对与TMD患者相配对的正常组进行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分析。结果40例TMD患者主要的心理学病因有恐癌症、疑病症,工作紧张,生活事件,家庭矛盾。所有患者均存在心因性躯体化症状,最常见为睡眠障碍;存在中、重度的焦虑(75%)和抑郁(90%);SCL90量表主要是焦虑、抑郁、敌对和躯体化(P<0.01)。结论 非咬合因素引起的TMD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学病史、躯体化症状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心理量表分析可进一步明确心理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心理行为治疗对这类TMD有一定的帮助。
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临床应用
李东振;余卫星;蔡现良
口腔医学. 2003, 23(2):  92-93. 
摘要 ( 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位于腮腺浅叶直径小于2 cm的多形性腺瘤行区域性切除术。在距肿瘤0.5~1.0 cm的正常腺体组织中切除肿瘤。结果 58例经2—7年的随访未见复发,患侧腮腺导管唾液分泌流畅,术区无凹陷畸形。结论 区域性切除术在治疗体积较小的多形性腺瘤中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切缘,保存腺体功能,预防面部凹陷畸形,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弹弓式磨牙远移器的临床应用
胡遒生
口腔医学. 2003, 23(2):  94-95. 
摘要 ( 3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口内支抗法远中移动磨牙的方法。方法 使用弹弓式磨牙远移器,以Nance弓为支抗,弹力链状圈为矫治力来源,借助钢丝支架远中移动磨牙。共治疗8例患者。结果 磨牙每月可向远中移动1.46mm。结论 弹弓式磨牙远移器能有效地利用口内支抗远中移动磨牙,并具有加力方便、磨牙不易旋转、易于清洁的优点。
牙隐裂的临床观察和病因分析
姜利伟;李伟力
口腔医学. 2003, 23(2):  96-97. 
摘要 ( 4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牙隐裂的致病因素。方法 对102例牙隐裂患者的128颗患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牙隐裂的好发年龄为40-60岁,好发牙位为上颌磨牙,其中以第一磨牙最为多见。结论 创伤性(牙合)力是牙隐裂的重要致病因素,牙尖斜面是隐裂发生的易感因素,牙齿本身结构薄弱区和发育缺陷是牙隐裂发生的内在条件。
脉冲微波理疗在冠周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俞雪芬;夏冰;沈静仁
口腔医学. 2003, 23(2):  98-99. 
摘要 ( 2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脉冲微波理疗在冠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冠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0例单用药物治疗,治疗组20例在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微波理疗,分别于治疗后3、5 d对疼痛和张口度评估分级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疼痛减轻和张口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脉冲微波理疗对冠周炎有明显的疗效。
专栏论著
O.4%硫酸锌溶液对口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浓度的影响
曹灵;俞未一;俞海英;吴友农;刘卫红;朱玲;朱庆萍;陈武;于金华;马骏驰
口腔医学. 2003, 23(2):  100-101. 
摘要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0.4%硫酸锌溶液漱口前后口气中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s)浓度的变化,研究硫酸锌用于口臭的疗效。方法 根据相关标准筛选出口臭患者12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0.4%硫酸锌溶液、成品漱口水和蒸馏水漱口,使用口气测量仪检测各组患者漱口前和漱口后0、1、2、3 h的VSCs值。结果 漱口后0 h,3组VSCs值均有所下降,硫酸锌组与蒸馏水组差异显著(P<0.001);漱口后1、2、3 h,硫酸锌组VSCs值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01);漱口后3 h时,硫酸锌组的VSCs值仍明显低于漱口前的VSCs值(P<0.001)。结论0.4%硫酸锌溶液漱口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消除口臭,可以用作口臭的辅助治疗。
关节冲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实验研究
胡建;殷新民
口腔医学. 2003, 23(2):  102-104. 
摘要 ( 3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关节冲洗对兔颞下颌关节滑膜炎和骨关节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基质金属蛋白酶-1腔内注射制备兔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动物模型,分为滑膜炎组和骨关节病组,分别行左侧关节上腔冲洗治疗,在不同时期观察关节各成分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滑膜炎组左侧关节各时期病变均明显轻于右侧。骨关节病组左侧关节各时期病变均与右侧同步,仅程度稍轻。结论 冲洗治疗对兔颞下颌关节的急性滑膜炎有良好的疗效,对早期骨关节病可抑制其病变发展,促进其自身修复。
微波热凝用于骨骼肌缩积术的实验学研究
张晓旻;邢树忠;武和明
口腔医学. 2003, 23(2):  105-106. 
摘要 ( 3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微波热凝(microwave coagulation)作用于骨骼肌时,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与作用部位组织温度的关系。方法 将微波热凝时的功率分别设定为50、70、100 W,作用时间分别为10、20、30 s,将单头直径1.5 mm微波天线置入兔胫前肌,测量微波热凝局部组织的温度。微波热凝部位取材做组织学观察。结果 50W 30 s、70W 10 s、70W20 s、70W 30 s、100W 10 s、100W20 s时组织平均温度均在45—70℃,但仅70W20 s时最高与最低温度均在45~70℃,组织学显示70W20 s时可见一界限清晰的凝固坏死区域。结论 微波功率70 W作用20 s时,可以达到低热能蛋白凝固的安全温度。
调查研究
上海市闵行区1650名城镇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邓耀羚;严玉洁;曹莉莉;王跃
口腔医学. 2003, 23(2):  107-108. 
摘要 ( 3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方法 以问卷形式调查上海市闵行区1 650名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随后进行口腔知识宣教,半年后再次口腔知识问卷调查,进行对比。结果 口腔健康教育后,居民正确刷牙率提高,口腔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就医行为改观。结论 积极开展口腔预防工作对口腔健康有深远影响。
上海市长宁区160户家庭口腔健康问卷调查与分析
蔡蔚;花庙荣
口腔医学. 2003, 23(2):  109-110. 
摘要 ( 3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学生和成人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和求医行为。方法 对2个街道160户家庭进行口腔健康问卷入户调查。结果 学生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85.94%,成人组80.23%,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组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掌握率78.47%,成人组75.8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学生和成人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普遍较高,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增强,应继续加强龋病和牙周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南通市1080例老年干部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的调查
蔡颖;陈辉;范冬梅
口腔医学. 2003, 23(2):  111-112. 
摘要 ( 3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南通市1080例老年干部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方法 对1 080例老年干部进行问诊及口腔检查。结果1 080例老年干部中缺牙者939例,患病率86.94%。缺牙修复者509例,修复率54.21%,其中不良修复体149例,占29.27%。结论 牙列缺损患病率高,患者修复率低,且义齿合格率也低。因而要及时修复缺牙,修复体要适应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综述
骨髓基质细胞及其在牙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涂小丽;刘宏伟;覃昱;李毅
口腔医学. 2003, 23(2):  113-114. 
摘要 ( 2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周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重建牙周结构、建立新附着关系,达到其功能和结构的理想恢复,但因牙周组织自身细胞数量少、获得困难、来源受限而制约着其治疗。随着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的深入,骨髓基质细胞因其巨大潜力的逐渐发掘而日显独特的优势。设想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来源,结合组织工程技术运用于牙周组织的再生以期弥补传统治疗的缺陷,也为未来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国内龋齿的防治动态
王引童
口腔医学. 2003, 23(2):  115-116. 
摘要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国内龋齿发病的特点、原因及预防治疗的现状,旨在引起对龋病预防的重视,降低龋齿发病率。
临床经验
牙髓炎及根尖周炎不典型体征分析
王湘琦;吴士英
口腔医学. 2003, 23(2):  117-118. 
摘要 ( 3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导致牙髓炎及根尖周炎误诊的不典型临床体征进行剖析。方法 临床观察牙髓错觉定位34例,活力测定误差26例,瘘管异位22例。结果 牙痛错觉定位的机制有解剖因素,亦有心因性原因。热诊方法对牙髓活力判断是有限的,电测对残存有活髓的牙反应最正确。根尖周炎瘘管口的位置与根尖孔的开口位置及侧副根管的存在有关。结论 对不典型体征的牙髓炎、根尖周炎应慎重诊治。
乳牙龋损无损伤性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
王旭;李曼曼
口腔医学. 2003, 23(2):  118-119. 
摘要 ( 3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选择适合儿童的无损伤性修复(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actment,ART)技术,评价ART技术修复乳牙龋损的效果。方法 89例118颗乳牙龋洞,采用ART技术修复,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窝洞。1年后复查充填物情况。结果 根据标准判断105颗牙为成功,成功率为88.98%;失败13颗,占11.02%,主要见于充填物边缘缺损、磨损及脱落。结论 ART技术是一种只用手动器械去除龋坏组织,并用黏接性修复材料修复龋洞的治疗技术,在预防和治疗早期龋损中具有实用价值。
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骨折切开复位治疗体会
程瑞修;黄良平;王玉刚;王润求
口腔医学. 2003, 23(2):  119-120. 
摘要 ( 3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颧骨骨折复位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15例住院病例,经冠状或半冠状切口,部分加口内或眶下切口切开复位。结果 术后随访0.5~1年,所有患者颧面部畸形等症状均得以矫正。结论 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骨折复位可获得满意效果。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面中份骨折复位中的应用
董宝英
口腔医学. 2003, 23(2):  120-120. 
摘要 ( 3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双腔气囊导尿管治疗伴有上颌窦前壁骨折的颧骨粉碎性骨折之可行性。方法 将双腔气囊导尿管植入 上颌窦内,复位固定上颌骨、颧骨粉碎性骨折。结果 术后3个月随访,骨折愈合好,面容对称,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双腔气 囊导尿管即期复位上颌骨、颧骨粉碎性骨折在临床有推广意义。
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灼口综合征
莫朝阳;刘谨
口腔医学. 2003, 23(2):  121-121. 
摘要 ( 4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维生素B1(Vit B1)、维生素B12(Vit B12)穴位注射的疗效。方法 将38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用Vit B1+Vit B12穴位注射,二组口服Vit B1+Vit B-co+谷维素,两组均治疗3周。结果 一组穴位注射痊愈9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84.62%,疗效高于二组。结论 Vit B1、Vit B12穴位注射治疗灼口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中重度牙周病的保守治疗及保健
孙林琳
口腔医学. 2003, 23(2):  122-122. 
摘要 ( 3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牙周病的保守治疗与术后保健的重要性。方法 彻底的牙周洁刮治;钢丝结扎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夹板固定松动患牙;术后定期进行预防保健。结果 本组80例中,治疗效果优者50例,良者20例,成功率87.5%,失败10例占12.5%。结论 牙周病的治疗与术后定期预防保健需同步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60例年轻恒牙外伤脱位的再植
祝旭
口腔医学. 2003, 23(2):  123-124. 
摘要 ( 3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年轻恒牙外伤脱位再植前处理、牙髓治疗时机、固定方法及固定时间。方法60例完全脱位的年轻恒牙在离体20 min~3h内植入,均未进行牙髓处理,再植后采用正畸托槽及不锈钢片段弓丝固定,固定时间2-3周。结果 60例再植的年轻恒牙中,成功58例,占96.7%;无效2例,占3.3%。成功58例中,显效54例,占90%;有效4例,占6.7%。结论对因外伤导致脱落的年轻恒牙再植成功率高,临床效果好。
复合树脂嵌体失败32例原因分析
白建文;李月军;李倜;任有忠;王峰
口腔医学. 2003, 23(2):  124-125. 
摘要 ( 3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32例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失败的临床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复合树脂嵌体完整脱落10例,牙齿折裂7例,复合树脂嵌体破碎4例,继发龋3例。结论 导致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失败的原因有隔湿不完全,固位型欠佳,垫底不当,嵌体破碎以及继发龋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