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5-28
述评
牙本质敏感症治疗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诺,卫彦
口腔医学. 2023, 43(5):  385-392.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01
摘要 ( 316 )   HTML ( 25 )   PDF (2438KB) ( 2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各类生物材料在牙齿脱敏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直接堵塞牙本质小管的矿化材料、引导矿化堵塞牙本质小管的大分子材料、高分子/矿化物复合堵塞牙本质小管的材料、降低神经敏感性材料以及电荷材料等。本文将系统评述用于牙本质敏感症治疗的创新生物材料,首次将其按作用机制具体分类并重点关注电荷材料的治疗机制,提出牙本质敏感症的离子电流传导机制,并期待创新生物材料能够为探索口腔疾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开拓新模式和新思路。

基础研究
Notch1P1641S突变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口腔鳞癌增殖
杨月美,宋晓萌,吴煜农
口腔医学. 2023, 43(5):  393-399.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02
摘要 ( 142 )   HTML ( 12 )   PDF (4855KB) ( 1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Notch1P1641S突变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与HSC3,构建Notch1N1(N1-N1)、Notch1WT(N1-WT)及Notch1P1641S(N1-P1641S)位点突变质粒,将质粒转染细胞系中。通过qPCR及Westen blot实验检测细胞系的转染效率。表型实验通过CCK-8、集落形成实验、划痕实验、EdU、Transwell实验检测P1641S位点突变后对口腔鳞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n blot检测转染突变质粒后对细胞通路的影响。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进一步验证突变质粒对口腔鳞癌的影响。结果 表型实验结果显示转染突变质粒后,相较于N1-N1组及N1-WT组,N1-P1641S组口腔鳞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增强。Weste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突变质粒后,N1-P1641S组PI3K/Akt相关指标表达上调。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显示转染突变质粒后,裸鼠成瘤体积增大,增殖相关指标Ki67表达增强。结论 Notch1P1641S表达位点突变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口腔鳞癌细胞增殖。

葡萄糖调节蛋白78对顺铂治疗舌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邱波,王冠楠,谷艳娇,黄克强,苏荣健,胡静
口腔医学. 2023, 43(5):  400-406.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03
摘要 ( 106 )   HTML ( 1 )   PDF (4346KB) ( 3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对舌鳞癌顺铂治疗后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舌鳞癌CAL27及舌鳞癌顺铂耐药CAL27DR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RNA干扰技术敲减CAL27DR细胞GRP78表达;应用0、2.5、5.0、10.0 μmol/L DDP处理CAL27DR及siGRP78细胞;EdU实验检测敲减GRP78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敲减GRP78表达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敲减GRP78表达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敲减GRP78表达对Cortactin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减GRP78表达对细胞ERK、p-ERK、AKT、p-AKT、FAK、p-FAK、N-cad和E-cad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CAL27细胞相比,CAL27DR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细胞相比,siGRP78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转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Cortac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RK、AKT和FA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N-cad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GRP78通过ERK、AKT信号通路上调细胞的增殖能力,导致舌鳞癌细胞对DDP的敏感性降低;GRP78介导舌鳞癌细胞EMT的发生并通过活化FAK激酶促进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升高。

铜离子对牙髓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伍玉,杨磊婷,江飞,周芷萱,沈铭
口腔医学. 2023, 43(5):  407-414.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04
摘要 ( 139 )   HTML ( 7 )   PDF (4648KB) ( 5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铜离子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的牙髓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刺激DPSCs,CCK-8检测铜离子对细胞的增殖和毒性作用;活死染色检测水凝胶毒性;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色素框同源蛋白7(chromobox protein homolog 7, CBX7)以及干细胞特性相关指标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成管和迁移实验观察血管新生表型;制备负载DPSCs的含铜离子水凝胶并注射至裸鼠皮下,于术后14 d取材,应用苏木素-伊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在裸鼠皮下的自我更新和血管新生情况。结果 体外结果显示5、25、50 μmol/L铜离子能促进DPSCs增殖,对DPSCs无显著毒性作用;Western blotting和qPCR结果显示25 μmol/L铜离子组的HIF-1α、CBX7、Sox-2、Oct-4和Nanog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HUVECs成管和迁移实验中25 μmol/L铜离子能促进HUVECs的成管和迁移。体内结果显示负载DPSCs的含铜离子水凝胶可以在裸鼠皮下诱导新生血管样组织,显著增加Sox-2阳性细胞的比例。结论 铜离子能刺激DPSCs活化乏氧信号HIF-1α,增加CBX7表达,进而上调Sox-2、Oct-4、Nanog,维持DPSCs干细胞特性,同时能诱导血管新生,从而为实现牙髓组织再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钽涂层对hPDL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葛潇,于淼,武伟,毕秀婷,吴小燕,于晨,李倜
口腔医学. 2023, 43(5):  415-420.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05
摘要 ( 117 )   HTML ( 7 )   PDF (5211KB) ( 6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钽涂层表面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对hPDLSCs进行分离、培养和细胞鉴定。纯钛试件抛光清洗后,经喷砂、酸蚀处理,以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钽涂层。以抛光钛表面(P组)为对照组,喷砂酸蚀钛(SLA组)、钽涂层钛(Ta组)为实验组。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各组钛表面的微形貌、元素组成;将hPDLSCs接种于各组试件表面,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经成骨诱导培养后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茜素红染色,qPCR检测成骨基因表达。结果 在钛试件上成功制备了钽涂层;成功分离培养并鉴定hPDLSCs;CCK-8实验结果显示,在培养3、5、7 d后,Ta组OD值明显高于SLA组及P组(P<0.05);ALP检测结果显示,在第7天时,三组间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时,Ta组ALP活性明显高于P组和SLA组(P<0.01)。茜素红染色显示,三组材料表面都有红色钙化结节形成,SLA组和Ta组的矿化结节明显多于P组。qPCR结果显示Ta组表面细胞ALP、RUNX2、OCN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组(P<0.01),RUNX2、OCN基因表达显著高于SLA组(P<0.01)。结论 SLA钛表面钽涂层对hPDLSCs的增殖、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基于单轴压缩实验初探人牙槽骨不同部位松质骨力学性能
唐苗宁,吴斌,刘懋,史学明,袁乐,唐雯,曹丹,严斌
口腔医学. 2023, 43(5):  421-426.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06
摘要 ( 90 )   HTML ( 2 )   PDF (1743KB) ( 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牙槽骨不同牙位和牙根的不同层面松质骨力学性能,为建立精准的牙槽骨本构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新鲜尸体上下颌骨。按照不同牙位(前、后牙区)及牙根不同层面(根颈、根中和根尖部)进行切分,制成独立的牙槽松质骨立方体样本,再进行micro-CT影像学骨密度分析,然后在0.1 mm/min 加载速率下进行单轴压缩实验,通过拟合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弹性模量,并比较牙槽骨不同部位松质骨弹性模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在0.1 mm/min单轴压缩下,牙槽松质骨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呈非线性,上颌各部分牙槽松质骨的弹性模量为340~805 MPa,下颌各部分的牙槽松质骨的弹性模量为107~730 MPa。不同部位的牙槽松质骨弹性模量具有统计学差异,牙槽骨松质骨弹性模量前牙区>后牙区(P<0.05);上下颌牙槽松质骨弹性模量根颈部>根中部,且根中部>根尖部(P<0.01)。结论 上下颌牙槽松质骨弹性模量前牙区>后牙区;根颈部>根中部,且根中部>根尖部。人牙槽松质骨的力学性能受松质骨密度、牙根所在部位、牙根层面等影响。

铒激光对不同长度与弯曲度根管玷污层的清理效果研究
曲超杰,郭威
口腔医学. 2023, 43(5):  427-433.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07
摘要 ( 98 )   HTML ( 1 )   PDF (3891KB) ( 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3种功率Er:YAG激光对不同长度、弯曲度根管的玷污层清理效果及根管内壁的损伤情况。方法 将144颗恒磨牙上的某一单根管牙根,按根长不同分为短根组和长根组,每组按根管弯曲度不同分为轻弯组、中弯组和重弯组3个亚组,每亚组依据根管清理方法不同分为超声对照组及0.3 W、0.6 W、0.9 W PIPS组4组(n=6)进行根管清理。完成后将牙根一劈为二,随机选取一份于扫描电镜下( ×1 000)观察玷污层,按评分标准进行玷污层评估。结果 实验组(Er:YAG激光)玷污层清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超声)(P<0.05)。实验组中,①短根冠方,0.3 W时可见各组绝大多数牙本质小管开放;0.6 W时中、重度弯组清理效果明显增强(P<0.05);在0.9 W时各组清理效果不变,而重弯组出现微裂纹;短根根方,随能量增加清理效果增强,但明显弱于冠方(P<0.05)。②长根冠方,0.3 W时仍可实现轻、中弯组绝大多数牙本质小管开放,但根方较差,当达到0.9 W时可见轻、中弯组牙本质小管清理效果明显增强(P<0.05),但重弯组无明显改善同时于冠方再次出现微裂纹。结论 0.3 W可使短根轻度弯曲根管获得良好清理效果;中度弯曲根管则需达到0.9 W;长根在0.9 W时可达到较好的轻、中度弯曲根管清理效果;而对于重度弯曲根管不论长短,即使功率增加到0.9 W仍不能达到良好清理效果。

冲洗液对标准牙根根管内粪肠球菌和白念珠菌混合感染的抗微生物作用比较
吕盈,徐瑞,张琴琴,史般若,吴翘楚,魏昕
口腔医学. 2023, 43(5):  434-438.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08
摘要 ( 138 )   HTML ( 4 )   PDF (1671KB) ( 9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2.5%次氯酸钠(NaClO)、2%氯己定(CHX)溶液作为冲洗液对标准牙根模型根管内粪肠球菌和白念珠菌混合感染的抗微生物效果。方法 在标准牙根模型内接种粪肠球菌和白念珠菌,混合感染根管28 d;ProTaper NEXT镍钛器械预备,用2.5% NaClO、2% CHX溶液分别冲洗,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通过比较每个样本冲洗前后的菌落形成单位(CFU)值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下观察冲洗液在牙本质小管内的渗透深度,比较不同冲洗液对标准牙根牙本质小管内混合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 2.5% NaClO和 2% CHX溶液对混合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和白念珠菌的清除率均高于生理盐水(P<0.05)。CLSM显示2.5% NaClO对于根上、根中、根尖部牙本质小管内混合感染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2% CHX。结论 2.5% NaClO对于混合感染根管的抗微生物作用较2% CHX更好,可以在临床中用于粪肠球菌和白念珠菌混合感染的冲洗。

临床研究
All-on-4种植固定修复的1~6年临床疗效观察回顾性研究
庞丽娇,陈雯佳,肖沛,黄琴,杨海萍,何福明
口腔医学. 2023, 43(5):  439-445.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09
摘要 ( 121 )   HTML ( 5 )   PDF (934KB) ( 10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回顾性研究分析无牙颌患者行All-on-4即刻负重种植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3年11月—2019年8月期间完成的30例All-on-4患者,共植入144颗种植体,对该治疗方案下1~6年种植体、修复体的留存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修复体机械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种植体留存率100%,修复体留存率100%。种植术后随访的各个时间段,垂直种植体和倾斜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边缘骨吸收在种植术后2~3年内趋于稳定,之后随访期内骨吸收量没有显著的变化。有13个修复体发生过1次或多次机械并发症,占43.3%(13/30),包括临时修复体折裂,修复体的基台螺丝折断、固位螺丝松动、修复体出现1次或多次崩瓷等。患者满意度和口腔健康量表得分方面,患者对修复完成后修复体的舒适稳定性、心理社交及咀嚼恢复满意度较高;而对于美观、修复后疼痛、发音效果、口腔卫生维护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结论 无牙颌患者采用All-on-4即刻种植修复技术的中短期临床效果确切可靠,该治疗的技术要点对修复效果的影响需要更多长期高质量的大样本临床观察。

基于锥形束CT的上颌窦解剖形态三维分析
朱婷婷,冷迪雅,王晶艳,顾培玉,周广超,张娟,吴大明
口腔医学. 2023, 43(5):  446-450.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10
摘要 ( 126 )   HTML ( 9 )   PDF (1239KB) ( 8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正常上颌窦的解剖形态,评价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变化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认识正常上颌窦的解剖结构,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所预判。方法 选择480例患者的CBCT数据,根据年龄分为4组:18~24岁组、25~39岁组、40~54岁组和≥55岁组。将CB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测量双侧上颌窦体积(maxillary sinus volume,MSV)、表面积,观察上颌窦底(maxillary sinus floor,MSF)的形态,使用SPSS软件分析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结果 左右侧MSV、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MSV和表面积均大于女性(P<0.05)。18~24岁组和25~39岁组MSV大于其他两组,且18~24岁组表面积的测量值最大(P<0.05)。性别与MSF形态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年龄与MSF形态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正常上颌窦的体积及表面积受年龄及性别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左右侧上颌窦的形态对称。

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在水平骨增量中的应用研究
何修全,李玉山,水宇豪,刘堃
口腔医学. 2023, 43(5):  451-455.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11
摘要 ( 105 )   HTML ( 4 )   PDF (2273KB) ( 5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单纯GBR应用于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需先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A组)为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对照组(B组)为单纯GBR。在术前(T0)、术后即刻(T1)和术后6个月(T2)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植骨区不同位点的牙槽嵴宽度,评价两组成功率、骨增量、骨吸收率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植骨术后6个月,两组成功率均为100%;骨宽度均明显增加,在嵴顶下1 mm和3 mm处A组相较B组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嵴顶下6 mm和9 mm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吸收率A组较B组在嵴顶下1 mm、3 mm和6 mm处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嵴顶下9 mm处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严重水平向骨缺损,应用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较单纯GBR在嵴顶和中段处吸收率低,可获得更佳的骨嵴顶轮廓。

艾司氯胺酮与七氟烷对不插管全麻下儿童牙科治疗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吴波,刘莉,黄晨嘉,余伊
口腔医学. 2023, 43(5):  456-459.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12
摘要 ( 94 )   HTML ( 4 )   PDF (715KB) ( 5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与七氟烷吸入方案对全麻下口腔日间手术儿童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7月期间患有龋病的儿童136例,患儿因牙科恐惧症均拟实行全麻下日间牙科治疗,将其依照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艾司氯胺酮麻醉,研究组实施非插管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围术期各时刻MAP、HR、SpO2指标、CHIPPS评分、PAED评分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1时刻MAP、HR及SpO2水平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研究组T2时刻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T1、T2、T3各时刻SpO2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苏醒后15、30 min,研究组儿童CHIPPS评分及PAE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明显(P<0.05);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总发生率2.90%(2/68),低于对照组的11.76%(8/68),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与艾司氯胺酮相比,七氟烷用于全麻下口腔日间手术儿童的价值及安全性更佳,麻醉起效快且苏醒质量好,同时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呼吸抑制及呕吐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风险,更具推广价值。

采用两种不同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研究
杨任,马巧玲,林爽,李贵凤
口腔医学. 2023, 43(5):  460-464.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13
摘要 ( 135 )   HTML ( 7 )   PDF (2601KB) ( 8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前方牵引和双阻板磁力矫治器早期治疗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前方牵引组(n=20,男9例,女11例);Ⅱ组:双阻板磁力组(n=20,男10例,女10例)。另外选择暂时未开始治疗但处于定期随访的16例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患者(男7例,女9例)作为对照组(Ⅲ组),患者平均年龄9岁5个月。选择20项相关头颅测量数据进行测量,使用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结果 Ⅰ组和Ⅱ组与Ⅲ组相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Ⅰ组和Ⅱ组两组比较中有7项头影测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Ⅰ组中上颌切牙唇倾度加大,前牙覆盖增加,磨牙关系矫正量增加。Ⅱ组A点向下移动较少,下颌平面(SNL-ML)顺时针旋转较少,上颌切牙垂直萌出较多。结论 前方牵引和双阻板磁力矫治器都可以促进上颌骨发育(促进A点前移),但抑制下颌骨的作用有限。在预防前牙唇倾及支抗磨牙近中移动中,双阻板磁力矫治器较前方牵引矫治更具有优势。

综述
免疫细胞调控颌骨稳态及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钟嘉伟,潘剑,郭雨晨
口腔医学. 2023, 43(5):  465-470.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14
摘要 ( 116 )   HTML ( 11 )   PDF (788KB) ( 3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颌骨在生命周期中不断地更新重塑,是口颌系统的关键部分。颌骨的稳态和损伤修复受到多种细胞、分子调控。其中,免疫细胞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多种直接、间接途径调控骨稳态和重塑过程。本文针对免疫细胞调控颌骨稳态和修复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后牙区种植义齿食物嵌塞影响因素和治疗对策
邵湘庭,邓淞文,张思思,张正仪,傅柏平
口腔医学. 2023, 43(5):  471-475.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15
摘要 ( 178 )   HTML ( 9 )   PDF (751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食物嵌塞为种植修复后常见并发症。为预防水平型食物嵌塞,除了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种植修复适应证,制定合适的种植手术方案和修复方案。同时,加强患者口腔保健意识,定期行种植体周维护也十分重要。垂直型食物嵌塞经常发生在种植义齿与邻接天然牙的邻接触丧失后,种植修复后应定期随访患者,评估邻接关系和咬合关系并及时调整,以预防垂直型食物嵌塞。

种植体周围骨上软组织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陈京京,李舒雅,刘腾达,王淑红
口腔医学. 2023, 43(5):  476-480.  doi:10.13591/j.cnki.kqyx.2023.05.016
摘要 ( 150 )   HTML ( 8 )   PDF (742KB) ( 2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0年Avila-Ortiz提出的种植体周围“骨上软组织高度(supracrestal tissue height,STH)”由龈沟上皮、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组成,黏附在种植体表面,形成了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封闭。种植体植入深度、基台的连接和种植体表面不同的结构和化学成分都能够影响STH的高度和黏附。本文将对骨上软组织的形成、附着以及促进软组织黏附的相关临床方法进行回顾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