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庄海 张金灿 张怡雯 尤莹 朱榴宁 卜寿山. 理论髁突距的研究及其在颌骨复位重建中的初步应用[J]. , 2021, 41(5): 445-449. |
[2] |
依沙克江·买买提 迪力努尔·迪力夏提 余西江 吴俊. 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在颧眶上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 , 2019, 39(7): 620-623. |
[3] |
白露 张丽丽 吴琳. 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颌面部疼痛的影响[J]. , 2019, 39(5): 472-476. |
[4] |
李康 谢春 周姮 武斌. 伴与不伴糖尿病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治研究[J]. , 2019, 39(3): 231-234. |
[5] |
丁磊 曹俊 鲁勇 胡黎萍 徐明耀. 311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 , 2019, 39(2): 121-125. |
[6] |
李国威 邓天阁 薛洋 刘平 胡开进. 翼外肌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 , 2018, 38(3): 211-216. |
[7] |
薛徽 孙瑶. 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因素研究新进展[J]. , 2018, 38(11): 1043-1047. |
[8] |
姚正廷 王育新 赵 军 马志方. 面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J]. , 2017, 37(4): 356-360. |
[9] |
任笑春 李运峰 刘尧 叶斌 祝颂松. 运用新分类法指导髁突囊内骨折的治疗[J]. , 2017, 37(2): 121-125. |
[10] |
贺祖武 王雨新. 半冠状切口联合前庭沟切口治疗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分析[J]. , 2016, 36(8): 729-732. |
[11] |
杨何平 张洪武 陈海蒂 杨书雄 王君 胡达旺. 股前外侧穿支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术后缺损[J]. , 2016, 36(3): 228-232. |
[12] |
刘华联. 着色性干皮症继发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治疗[J]. , 2016, 36(2): 150-153. |
[13] |
吕冬 顾鑫宇 沈慧婕 陈文静. 压力痛阈测试在口腔颌面部疼痛研究的应用[J]. , 2015, 35(9): 797-800. |
[14] |
汤晶 葛自力 祝华珺 高洋. 牵引钉植入与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固定治疗单纯髁状突骨折的疗效比较[J]. , 2015, 35(6): 468-472. |
[15] |
阎学军 王丽珍 张陈平 何悦 方早. 5年13例颌面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回顾性研究[J]. , 2015, 35(4): 282-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