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佳佳 陆文昕 赵志河 方婕. 牙槽骨微穿孔术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研究进展[J]. , 2022, 42(8): 732-736. |
[2] |
林雪芬 宁楠 马驰 陈沐寒 史晓扬 刘洪 张纯溪 刘东旭. 1例偏颌患者虚拟排牙的根骨关系研究[J]. , 2022, 42(3): 235-240. |
[3] |
张建云 李贵凤 张昆 郝静. 下颌第三磨牙长距离近中移动后牙根吸收的研究[J]. , 2022, 42(10): 900-904. |
[4] |
郭爱军 张珂绮 孙莲. 骨性安氏II类1分类成年患者拔牙矫治前后牙周表型的评估分析[J]. , 2021, 41(2): 159-164. |
[5] |
童丽 顾卫平 陈岗 王璨. 基于CBCT的下颌第一磨牙区即刻种植相关的影像学研究[J]. , 2020, 40(3): 227-231. |
[6] |
唐中元 姜欢 陈玉 胡敏. 双膦酸盐在正畸治疗中的新进展与展望[J]. , 2020, 40(3): 266-270. |
[7] |
郑小雯 袁玲君 房兵. 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牙根吸收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 , 2020, 40(12): 1088-1093. |
[8] |
司亚萌 孟箭 张兴 张爱侠 郑浩 魏景健 江宏兵. CBCT在牙根尖周炎源性上颌窦黏膜炎根管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 , 2019, 39(7): 612-615. |
[9] |
林男男 邓婧 付静 王楠 许海平. 根管治疗对椭圆形根管牙根抗折性的影响[J]. , 2019, 39(6): 561-564. |
[10] |
王雯 王鹏来 谢妮娜 吴翠 刘宗响. 不同器械预备根管对隐裂性牙髓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 , 2019, 39(5): 427-431. |
[11] |
秦琨 祝旭 张东坡 王琳丹. 下颌前磨牙牙根形态和根管系统的锥形束CT研究[J]. , 2018, 38(4): 346-351. |
[12] |
唐路 郑庆华 张岚 黄定明. 锥形束CT分析中国人群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及牙根与上颌窦位置关系的研究[J]. , 2018, 38(1): 23-28. |
[13] |
陆一平. 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对切牙牙根吸收影响差异的临床研究[J]. , 2017, 37(7): 635-637. |
[14] |
周昕 陈行素 耿忠楷 陈文静. PAOO技术辅助牙移动的临床应用进展[J]. , 2017, 37(5): 474-476. |
[15] |
杨秀义 张君 宫言虎 孙玮 李成龙 王旭霞. Btbd7基因在SD乳鼠牙根发育中的表达[J]. , 2017, 37(2): 1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