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28
基础与临床研究
口内入路手术治疗进行性肌肉骨化症导致的开口受限
常世民,张海钟,柳春明
口腔医学. 2008, 28(1):  1-4. 
摘要 ( 5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解除进行性肌肉骨化症患者翼突至下颌骨骨性融合导致的完全开口受限。方法 采用口内入路,右下前磨牙龈颊沟向后至升支前缘邻近喙突部做切口,切至骨面,分离切口两侧软组织,暴露翼突至下颌骨体内侧面的骨性肿物并去除。自左翼下颌韧带内侧至硬腭后缘做切口钝性分离暴露翼突翼内外板,去除其末端骨化肌腱和附着于翼突内外侧板的骨化肿物至翼突根部。结果 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好,开口度2指,术后4个月无复发。结论 口内入路切除翼突至下颌骨骨性肿物术野暴露清楚,操作方便。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体外感染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赵洁,孙卫斌,王娟
口腔医学. 2008, 28(1):  5-8. 
摘要 ( 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体外感染人口腔上皮细胞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在体外利用非洲绿猴肾细胞大量扩增获得HSV-1,将此病毒体外感染人口腔上皮细胞,建立HSV-1体外感染人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并收集HSV-1感染人口腔上皮细胞后的上清液转移感染Vero细胞。利用倒置显微镜对病毒感染进行形态学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人口腔上皮细胞未观察到典型的细胞病变,上清液转移感染后的Vero细胞发生典型细胞病变。利用PCR法可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后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内检测到病毒核酸。结论 HSV-1可直接感染人口腔上皮细胞。
热休克蛋白70在两个年龄组前磨牙成牙本质细胞表达的比较研究
赵晓花,吴融,朱庆萍
口腔医学. 2008, 28(1):  9-11. 
摘要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在前磨牙成牙本质细胞表达的增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对HSP70在年老组(71~80岁)和年轻组(13~20岁)前磨牙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胞质中的表达强度进行比较。结果 年老组成牙本质细胞内总的HSP70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比年轻组降低,而胞质内HSP70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平均值比年轻组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年老患者成牙本质细胞抵御急性刺激的能力下降可能与胞核内HSP70表达强度下降有关。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上颌骨修复体的实验研究
邓润智,胡勤刚,王乾,俞青
口腔医学. 2008, 28(1):  12-14. 
摘要 ( 5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计算机辅助方法设计制作上颌骨个体化修复体。方法 通过CT扫描获取上颌骨三维数据信息,运用三维重建、镜像及快速原型技术获得模拟修复上颌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铸造法完成个体化上颌骨修复体的制作。结果 以CT扫描获取上颌骨三维解剖信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成功制作上颌骨个体化钛网修复体。结论 在CT扫描获取上颌骨原始解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过程能够成功构建上颌骨个体化功能性修复体。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颈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
张锋,谢志坚,宋恩,朱赴东
口腔医学. 2008, 28(1):  15-17. 
摘要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与颈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15例正常组织的MMP-2 mRNA的表达;对10个正常淋巴结、47例口腔鳞癌患者的335个淋巴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结果 口腔鳞癌MMP-2 mRNA的表达率为40.4%,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67%(P<0.05);47例患者中角蛋白阳性23例,阳性率为48.9%(23/47);以淋巴结微转移阳性、阴性分组,阳性组MMP-2 mRNA的表达率为84.2%,阴性组MMP-2 mRNA的表达率为25.0%,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MMP-2的表达与颈淋巴结微转移呈显著相关性。
人牙髓细胞在离体牙髓腔内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朱轶萍,张光东,吴友农
口腔医学. 2008, 28(1):  18-20. 
摘要 ( 5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人牙髓细胞在离体牙髓腔内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人牙髓细胞接种至处理过的离体牙髓腔内,2周后固定、脱钙、包埋、切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及分化情况。结果 牙髓细胞在牙本质表面生长良好,部分细胞伸出胞质突伸入牙本质小管中,表现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的形态。结论 牙本质可以诱导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可为组织工程化牙髓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
利用旧的全口义齿制作新义齿的临床研究
许卫星
口腔医学. 2008, 28(1):  21-22,27. 
摘要 ( 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用旧的全口义齿制取新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0例牙列缺失患者,利用其旧义齿,重新恢复垂直距离及正中关系后,采用闭口式制取全口义齿的功能性印模。参照旧义齿的颌型和牙齿排列情况排牙,尽可能恢复患者的面形。随访1~3年,观察患者的使用效果。结果 新义齿戴用后异物感小,固位力强,咀嚼效率高,比较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结论 用旧义齿取功能性印模制取全口义齿是一种见效快、效果好的修复方法。
改良式Hyrax扩弓器矫治上颌牙弓狭窄的临床观察
程红江
口腔医学. 2008, 28(1):  23-24. 
摘要 ( 6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改良式Hyrax扩弓器对生长发育期上颌牙弓狭窄的矫治作用。方法 选择14例恒牙早期上颌牙弓狭窄病例,应用改良式Hyrax扩弓器进行扩弓。通过测量扩弓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和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例上颌牙弓狭窄患者经2~3周扩弓后,后牙反牙合全部解除并过矫治2~3mm,间出现间隙2~4mm。上颌正中咬合片显示:腭中缝打开,低密度阴影出现。结论 改良式Hyrax扩弓器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经济实惠的扩弓装置。
肿瘤术后下颌骨缺损的成型钛板即刻修复重建
卢保全,张凯,胡浩
口腔医学. 2008, 28(1):  25-27. 
摘要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下颌骨肿瘤切除后成型钛板即刻修复重建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下颌骨缺损范围及有无软组织缺损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纯钛自动压缩重建固定板4例,纯钛下颌人工关节14例,并对不同缺损骨段修复重建后的面部形态和咬合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14例一侧下颌骨缺失成型钛板即刻重建取得良好的效果;而4例超越中线的下颌骨体缺失患者的效果不佳。结论 成型钛板是修复一侧下颌骨缺失的良好的替代材料。
口腔科临床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行为及教育依从性调查研究
董艳丽,沈凤英
口腔医学. 2008, 28(1):  28-30. 
摘要 ( 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口腔科临床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个人防护及教育依从性的现状。方法 根据口腔科工作性质、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和自身防护的要求,设计了调查表,对24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资料,工作情况,过去一年中锐器伤及上报情况;教育情况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身防护的依从性较差。结论 加强口腔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在工作中自身防护的依从性,及时预防接种疫苗,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医护人员不被血源性疾病感染,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
临床报道
80颗前磨牙畸形中央尖的治疗体会
张恒联
口腔医学. 2008, 28(1):  30-30. 
摘要 ( 5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与临床研究
灼口综合征心理药物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李幼华,胡珍玉,杨生刚,陈冉冉,吴伟
口腔医学. 2008, 28(1):  31-34. 
摘要 ( 5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对40例灼口综合征(BMS)患者心理药物综合治疗疗效。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BMS患者采用氯硝西泮加盐酸氟西汀和心理疏导治疗,对口腔症状、躯体化症状、心理量表进行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为95%,其中治愈和显效为67.5%。躯体化症状大部分明显减少或消失(P<0.01),SAS、SDS、SCL90量表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 心理药物对精神性BMS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坚持长期、持续、程序性治疗原则,医患的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研究生专栏论著
金属烤瓷全冠两种颈缘设计对龈下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刘劲松,张大风,唐琳,梁志红,麻健丰
口腔医学. 2008, 28(1):  35-37. 
摘要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瓷颈缘与金瓷颈缘对金属烤瓷全冠龈下微生物影响有无差异。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双侧上颌中切牙分别采用两种颈缘设计的镍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10例。检测修复前、修复后72h、1周、1个月和3个月全冠唇侧龈下可培养细菌总量及革兰阴性菌构成比的变化。结果 两组全冠修复后72h龈下微生物总量减少,1周、1个月和3个月递增。革兰阴性菌构成比在72h、1周、1个月递增,3个月和1个月无显著差异。各时间点两组修复体龈下可培养细菌总量及革兰阴性菌构成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瓷颈缘与传统金瓷颈缘对龈下微生物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两者都会导致龈下微生物总量及革兰阴性菌增加。
临床报道
急性牙髓炎JMD糊剂一次性根管治疗术288例
林海金
口腔医学. 2008, 28(1):  37-37. 
摘要 ( 4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生专栏论著
一种香精油漱口水抑制菌斑和牙龈炎症作用的研究
王艳,冯希平
口腔医学. 2008, 28(1):  38-39,45. 
摘要 ( 5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一种香精油漱口水抑制菌斑和牙龈炎症的作用。方法 将67名改良牙龈指数(MGI)≥1.5且改良菌斑指数(MPI)≥2.0的受试者纳入试验,指导其在每天早晚刷牙后含漱20ml香精油漱口水30s,持续13周之后,检查受试者的MGI、MPI和牙龈出血指数(GBI),与基线值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香精油漱口水13周之后,与基线值相比,受试者的MGI下降了26.52%,MPI下降了61%,GBI下降了30.6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日常刷牙的同时,配合使用香精油漱口水能够抑制菌斑和牙龈炎症。
综  述
前牙开牙合矫治后的长期稳定性和保持
李国永,蔡斌,廖贵清
口腔医学. 2008, 28(1):  40-42. 
摘要 ( 5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牙开牙合的成功矫治被正畸医师认为是最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而且随后的保持也是正畸医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因此,临床上开牙合的长期稳定性成为正畸医师关心的焦点问题。该文就开牙合矫治后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保持作一综述。
MR涎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向国林,朱声荣
口腔医学. 2008, 28(1):  43-45. 
摘要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R涎管成像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涎腺造影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快速、准确和三维成像的特点,将有可能替代传统侵入性的X线涎腺造影。该文就MR涎管成像的成像原理、技术及其在涎腺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临床实践
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1例
林轶,王慧明
口腔医学. 2008, 28(1):  46-47. 
摘要 ( 4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黑色素神经外胚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报告病例和文献回顾分析其组织发生、病理表现、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本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表现符合黑色素神经外胚瘤的特点。结论 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是罕见的肿瘤疾病,属于良性肿瘤,需经组织病理确诊,临床上需与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等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种植体支抗及口外弓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李惠山,刘红彦,吴海燕
口腔医学. 2008, 28(1):  48-49. 
摘要 ( 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后的临床效果并与口外弓推磨牙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恒牙初期牙列轻中度拥挤患儿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8~11岁,随机分成A、B2组,A组采用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置在两前磨牙间或第二前磨牙与磨牙之间根方,4周后加力;B组用头帽口外弓,4周后力值恒定为2.94~3.92N。结果 B组有1例患儿因不合作,治疗7个月后停止口外弓改为拔牙矫治,其余均在治疗10个月后基本达预期效果;A组患者在治疗后3~6个月均达预期效果,且下牙轴较治疗前直立,ANB角改变,面型更和谐。结论 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矫形变化;采用种植体支抗推磨牙组临床疗效、各项指标均好于口外弓组,头影测量分析差别无显著性,但种植体支抗组不依赖于患者配合,疗效迅速。
3种方法用于三用枪消毒的效果比较
刘琴,吴燕敏
口腔医学. 2008, 28(1):  49-50. 
摘要 ( 5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3种方法用于三用枪消毒的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用消毒剂表面擦拭消毒、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和高温高压蒸气灭菌法灭菌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消毒剂表面擦拭消毒法,三用枪细菌总数超标率为9.09%;使用戊二醛浸泡消毒和高温高压灭菌法消毒,三用枪全部无菌生长。结论 消毒剂表面擦拭法的消毒效果较差;高温高压蒸汽灭法消毒临床应用最为方便,效果最好。
ELETE SMILE超冷光牙齿美白临床效果观察
张为新,姜伟,胡大元
口腔医学. 2008, 28(1):  50-51. 
摘要 ( 9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ELETE SMILE超冷光牙齿美白技术的漂白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ELETE SMILE超冷光牙齿美白技术对23例患者进行漂白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色的改变,记录术中及术后出现牙髓酸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除1例中度四环素变色牙外,其余病例均取得了令患者和医生满意的疗效。增龄性着色牙的漂白效果优于轻度四环素牙和氟斑牙;切牙的漂白效果优于尖牙及第一前磨牙。仅有2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轻度牙髓酸痛症状,发生率为8.6%。结论 增龄性着色牙、轻度四环素及氟斑牙应用ELETE SMILE超冷光牙齿美白技术均可获得满意的美白效果,且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Cortisomol永久性根充材料根管充填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胥晓丽,黄达鸿,刘东辉
口腔医学. 2008, 28(1):  51-52. 
摘要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不同的根充材料与根充后疼痛的相关性。方法 在2002年1月-2004年1月,选用112颗因龋病所致的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等的患牙,随机分组,采用不同的根充材料进行侧压法根充,观察根充后疼痛的发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根充材料根充后的疼痛发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Cortisomol根充材料由于其中含有泼尼松龙,根充后较其他种类的充填剂疼痛的发生率低。
应用Carisolv(伢典)凝胶去腐技术治疗乳牙龋病的临床观察
孙衍龙,田蕊,席茹
口腔医学. 2008, 28(1):  52-53. 
摘要 ( 6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Carisolv(伢典)凝胶去腐技术治疗乳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98例127颗中、深龋患牙作研究。Carisolv组:应用Carisolv(伢典)凝胶化学-机械去腐技术。对照组:常规牙钻去腐、制备洞型。结果 治疗过程中无疼痛率、患儿合作率,Carisolv组优于对照组(P<0.01)。Carisolv组充填3个月及1年后充填成功率及继发龋发生率分别为97.06%、85.24%、9.84%。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arisolv(伢典)凝胶去腐技术治疗乳牙龋病减少了牙钻和麻醉的使用,减轻了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临床报道
预调金属托槽再次黏结前底板处理方法的探讨
何丽,叶蕾,李岚,郭树梅
口腔医学. 2008, 28(1):  54-55. 
摘要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预调金属托槽重新黏结前底板的不同处理方法作一探讨。方法 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离体前磨牙30颗,首次黏结预调金属托槽,24h后予以去除,以此离体牙齿和托槽为实验标本,将牙齿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A组黏结新托槽;B组和C组黏结旧托槽,其中B组托槽底板经火烧后超声波清洗处理;C组保留底板槽沟内的黏结剂而将底板磨平。0.5h后比较3组的剪切强度及ARI评分。结果 3组之间的抗剪切强度无显著性差异,3组黏结剂残留指数比较显示C组样本在去除托槽后黏结剂残留在牙面上较少。结论 预调金属托槽再次使用前保留底板槽沟内黏结剂的处理方法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方法。
对位不良颌骨骨折患者11例咬合重建的修复治疗
杨煦,路和平,徐天舒
口腔医学. 2008, 28(1):  55-56. 
摘要 ( 5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应用固定或可摘式修复形式来重建颌骨骨折后的咬合关系的疗效。方法 对11例颌骨骨折对位不良导致咬合紊乱的患者采用固定或可摘修复方法进行咬合重建,并分别于修复前和修复后进行咀嚼效率测试。结果 修复前后咀嚼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本法咬合重建效果好。修复中应重视不同病例修复方式的选择以及咬合关系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