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1-11-28
基础与临床研究
骨缝间充质细胞体外成骨潜能及骨形成蛋白2对其成骨影响的研究
王尧,李婧,刘人恺,李钒,胡海琨,邹淑娟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41-643,646. 
摘要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骨缝来源的间充质细胞的体外成骨潜能及骨形成蛋白(BMP)2转染对其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 取10 d左右的SD乳鼠颅骨矢状缝及缝边缘2 mm骨组织,分离培养骨缝间充质细胞。取第三代细胞进行骨向诱导,培养1周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同时取第三代细胞进行BMP2转染,培养7 d和10 d时检测ALP活性。结果 ①骨缝间充质细胞在骨向诱导l周后,可见多数细胞开始呈簇状生长,大部分细胞呈ALP染色阳性;②BMP2转染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培养7 d和10 d ALP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该方法所获得的骨缝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具有很强的体外增殖活性和良好的成骨能力;BMP2能够诱导骨缝间充质细胞成骨。
两种方法去除正畸牙面树脂粘结剂的效果评价
陈 双,樊明月,涂世军,詹 黎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44-646. 
摘要 ( 6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两种去除正畸粘结剂及处理釉质表面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去除釉质粘结剂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正畸拔除的前磨牙30个,常规粘结托槽后去除托槽,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个,分别使用金钢砂车针和碳钨钻,磨除残留牙体表面粘结剂,记录操作所用时间,用抛光杯抛光后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釉质表面的粗糙度。 结果 金刚砂车针和碳钨钻去除正畸粘结剂操作时间无明显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用碳钨钻磨除粘结剂的釉质表面粗糙度明显小于金钢砂车针, 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碳钨钻去除金属托槽粘结剂方法对牙面的影响小于金刚砂车针。
J钩牵引方向对上颌切牙牙周膜初始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曹伟清,陈文静,郭玉杰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47-649,656. 
摘要 ( 4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J钩牵引方向变化对上颌切牙牙周膜应力分布的影响,探讨J钩牵引过程中的力学机制,为临床正畸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上颌牙齿及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弓丝定点上以1.5 N的力保持与矢状面颊向30°不变,与牙合平面角度从0°~90°之间每5°加载一次,描绘出上颌切牙牙周膜应力图。结果 随着牵引角度增大,上切牙牙周膜压应力区由腭侧近颈缘和唇侧近根尖逐渐变为腭侧近根尖和唇侧近颈缘;牵引角度65°~75°时,中切牙牙周膜应力比较均匀,牵引角度45°~55°时,侧切牙牙周膜应力较均匀。结论 随着角度的增大,切牙由舌倾趋势变为唇倾趋势。
不同植骨材料在上颌窦开窗提升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初期临床效果评价
王 申,张志勇,赖红昌,黄 伟,吴轶群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50-652,669. 
摘要 ( 4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不同植骨材料在上颌窦开窗提升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初期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上颌窦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3组:β-磷酸三钙(β-TCP)组;同种异体冻干骨组;β-TCP+同种异体冻干骨组。分别评估各组术后临床情况、修复时移植骨垂直高度保留率、修复时的种植体的稳定系数,并加以比较。结果 3组初期临床效果良好,无失败病例。β-TCP组垂直骨高度保留率(58.82±8.17)%,种植体的稳定系数75.36±3.72。同种异体冻干骨组垂直骨高度保留率(61.81±10.26)%,种植体的稳定系数78.20±3.77。β-TCP+同种异体冻干骨组垂直骨高度保留率(60.56±7.06)%,种植体的稳定系数75.06±4.20。各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3种不同植骨材料在上颌窦开窗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中均具有良好初期临床效果。
基于逆向工程的上颌第一恒磨牙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陆晓丰,吴凤鸣,董 宁,朱凯旋,陈晓峰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53-656. 
摘要 ( 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便捷、有效的建立高精度的上颌第一恒磨牙的有限元模型。方法 通过Micro-CT仪器扫描获取离体牙断层影像,由Mimics 10.01软件获得轮廓线点云,结合Goemagic Studio10软件逆向反求出曲面,导入UG NX 7.0软件生成各部件实体,装配成整体,最后在ANSYS12.0软件定义材料属性以及网格划分。结果 建立了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高精度有限元模型。结论 Micro-CT技术结合逆向工程软件是一种便捷、有效建立高精度有限元模型的方法。
微弧氧化前后AZ91D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检测
尤 乐,吴凤鸣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57-659. 
摘要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微弧氧化后AZ91D镁合金在人工唾液环境中耐腐蚀性能的改变。方法 采用微弧氧化方法对AZ91D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浸泡腐蚀及电化学腐蚀实验评价其在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浸泡试验中60 d内未处理试样平均失重是微弧氧化试样的11倍;而电化学腐蚀试验中,微弧氧化处理将镁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开路电压由-1.4511 V提高到-0.4416 V,腐蚀电流密度I0由8.4152×10-5 A/cm降低到2.0456×10-7 A/cm。结论 微弧氧化后的AZ91D镁合金在人工唾液中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微弧氧化陶瓷层能有效的保护镁合金基体。
多排螺旋CT在颌面外伤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谢 江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60-661,666. 
摘要 ( 4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比较64层多排螺旋CT在颌面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23例骨折患者,患处薄层CT扫描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重建(MPR、SSD、MIP、4D、SVR、CPR等),观察比较影像效果。 结果 三维CT重建对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颧弓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8%、97.6%、96.6%,而X线平片对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颧弓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0%、81.6%、75.3%。三维CT影像清晰,直观立体,多角度多方位观察骨折、脱位、病变及周围关系一目了然。 结论 多排螺旋CT多种重建功能丰富了影像信息,为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直观的可靠依据。
极坐标方法预测美貌人群软硬组织头影测量个体化特征的研究
赵俊杰,王 林,李青奕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62-666. 
摘要 ( 4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运用极坐标的方法实现对汉族美貌人群软硬组织标志点理想位置个体化预测。方法 选择62名某高校大一美貌学生,年龄19~22岁,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以Bolton(Bo)点为极点,Bo-N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分别测量颌面部软硬组织标志点的极坐标,测量结果通过Minitab 15和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得测量距离(极径)与Bo-N(极径L)和Lsinα有相关关系(P<0.01),所得测量角度(极角)与N-Bo-Sn(α角) 均有相关关系(P<0.05),所得测量颅颌面软硬组织标志点的位置均可通过与二者相关的回归方程来表示(P<0.01)。颏顶点Gn的极坐标具备以下特征:①极径Bo-Gn(L′)与Bo-N(L)成正相关关系:L′=2.067+1.111L-0.545Lsinα。②极角Sn-Bo-Gn(β)与N-Bo-Sn(α)成正相关关系:β=1.234α+21.749(P<0.01)。结论 任意患者,测量其Bo-N(L)和N-Bo-Sn(α),均可通过极坐标的回归方程得出其颌面部软硬组织标志点的理想位置。
2种烤瓷内冠牙龈刺激程度的比较研究
成 宏,俞律峰,邹德荣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67-669. 
摘要 ( 5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镍铬、金合金烤瓷牙修复后不同时期龈沟液IL-8含量水平。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测定各60例镍铬、86.2%金合金烤瓷牙制备前、修复后1周、修复后3 个月和修复后6个月烤瓷牙龈沟液IL-8总量和含量及龈沟液量。结果 2组合金IL-8总量、龈沟液量之间在修复后3、6个月存在显著差异(P<0.01),修复后3个月时IL-8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IL-8参与炎症的免疫调节,可作为评价合金对龈组织刺激程度的指标。镍铬合金对牙龈有刺激性,金合金对牙龈不存在刺激,可作为烤瓷牙内冠材料。
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在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中的疗效分析
刘海光,柏 宁,梅予锋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70-671. 
摘要 ( 4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collagen composite 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治疗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效果。方法 对诊断为Ⅱ度根分叉病变的41例患者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植入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通过术前、术后1年的牙松动度、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 PD)、附着水平丧失(attachment loss, AL)、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牙齿松动度(tooth moibility, TM)和X线上牙槽骨的表现进行评价。结果 患牙手术后均无疼痛等反应,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的牙周袋深度减少,临床附着水平的获得,X线片上可见牙槽骨增加。结论 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用于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引导组织再生术与联合应用植骨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研究
江强麟,陶江丰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72-674. 
摘要 ( 5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比较引导组织再生术(GTR)与联合骨移植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5例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的患牙,随机平均分为翻瓣术组、单纯GTR组及联合植骨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年记录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退缩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后自身比较,3组的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与翻瓣组相比,单纯GTR组及联合植骨组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减少更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龈退缩量无统计学差异。单纯GTR组与联合植骨组相比各项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与单纯翻瓣术相比,引导组织再生术与联合应用植骨术治疗垂直型牙周骨内缺损均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GTR联合植骨术稍优于单纯GTR术。
口周肌力在下颌支抗控制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林汤毅,许 衍,王震东,李 强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75-676. 
摘要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口周肌力在下颌支抗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临床上应用多曲不锈钢丝唇挡配合方丝弓固定矫治器对13例恒牙早期轻度牙列拥挤患者进行矫治,分析治疗前后支抗磨牙位置变化,观察支抗丧失情况。结果 利用口周肌力可以对支抗磨牙进行控制,防止支抗丧失。结论 可以在矫治过程中采用多曲唇挡来增强支抗。而且多曲唇挡制作简单,患者戴用舒适、隐蔽,容易获得患者的配合。
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的临床安全使用次数探讨
刘 艳,陈玉荣,路和平,徐天舒,范 琳,储殷佳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77-680. 
摘要 ( 5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ProTaper机用镍钛锉(后简称ProTaper锉)预备根管流程的改良,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临床安全使用次数。方法 选取患牙162颗,其中前牙、前磨牙和磨牙分别为23颗、28颗和111颗,按照探查根管、确定工作长度、初步疏通根管、GG钻预敞开根管上段以及ProTaper锉扩大成形的流程预备根管,侧方加压充填根管,通过术前、中、后X片来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 ProTaper锉能很好的维持根管的形态,术后反应少而轻。使用的9套ProTaper锉最多预备51个根管,最少预备35个根管,平均预备41个根管;SX、S1、S2、F1、F2、F3分别平均用了19.4、43.3、43.3、43.2、38.3、6.7个根管;有2套锉最终出现F1折断,2套出现S1和F1解螺旋,其余5套表现为锉柄、锉刃的老化。结论 根管预备流程的改良、熟练的操作、详细的使用记录和妥善保管是提高ProTaper锉安全使用次数的保障,建议使用ProTaper锉混合预备前后牙根管总数不超过35个。
调查研究
宁波某石化企业员工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潘恒标,陈 晖,周 娜,金 丹,张 静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81-684. 
摘要 ( 4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宁波某石化企业员工的牙周健康状况,为企业提供口腔职业保护信息。方法 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所采用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第4版)的调查方法和标准, 2008年3—9月,对宁波某石化企业2 108名抽样员工,进行检查牙周状况, 结果 ①2 108名抽样员工的牙周健康率为20.5 %,牙周炎患病率52.3%[95% CI:(52.3±2.1)%];牙龈出血检出率为61.5%,人均患牙(1.20±1.93)颗;牙结石检出率为64.2%,人均患牙(5.96±7.80)颗;牙周袋检出率为26.2%,人均患牙(0.94±2.37)颗;牙周附着丧失≥4 mm者的检出率为51.0%,人均患牙(5.63±6.88)颗。② 65~74岁组的员工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率为76.9%,高出全国东部的73.6%。结论 宁波石化企业员工牙周健康状况均好于全国东部同类地区的居民;35~59岁组的男性员工应成为牙周附着丧失的重点监控对象,加强口腔健康宣教和改进不良刷牙方式。
牙周健康状况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汤利芳,章燕珍,徐菁玲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85-688. 
摘要 ( 4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大量调查以探讨牙周健康状况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流行病学关系。 方法 从2009年9月10日至2010年3月14日,杭州市部分干部及知识分子共计1 945名接受了口腔健康检查(CPI指数和附着丧失量AL)和全身状况评价(年龄、吸烟程度、体重指数和全身系统疾病情况)。 结果 1 945名受检者中共有253名患者被确诊为COPD,患病率13.02%。COPD组各区段AL均值普遍高于非COPD组。 结论 ①杭州市高层次高收入人群COPD患病率为13.02%,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② 杭州市高层次高收入人群的牙周情况与全国水平相比相对较差,其人群的牙周保健意识仍待提高。③ COPD与牙周病存在联系,最高牙周附着丧失量是可能造成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OR=1.512)。④ 造成AL与COPD相关性的可能因素为a.两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吸烟、营养不良、基础性疾病等);b.两者具有共同的免疫反应机制。
异常牙根形态对正畸治疗前后前牙根吸收的影响
徐科峰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89-691. 
摘要 ( 10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异常牙根形态在正畸治疗前后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经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的病例153例,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全口曲面断层片,将前牙按根形态分为正常组、短根组、钝根组、弯根尖组及滴管状根组5组,以Levander和Malmgren的牙根吸收分级法记录每个前牙牙根根吸收程度,将牙根根吸收程度及其改变的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前牙中异常根形态的发生率为16.92%,以弯根尖与钝根最为常见;根形态异常组与正常组的根吸收均值间在正畸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畸治疗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短根组根吸收值最高,其次为滴管状根组;根形态异常组在正畸治疗前后的根吸收发生率均较正常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异常牙根形态能显著增加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临床实践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上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徐建平,沈佩明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92-693. 
摘要 ( 11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错牙合的有效性。 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上颌前突错牙合患者12例,在上颌使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结合MBT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项目进行配对t检验;12例患者共计植入27颗微螺钉种植钉,其中3例患者因单侧种植钉在使用过程中松动,另行选择位置再植入后稳固。 结果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后,SNA、ANB减小,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B、U6-Ptm增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1-L1、MP-FH角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I-SN、L1-MP、覆盖、覆牙合减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上前牙整体内收,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明显减小, 患者颜面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操作简便灵活、可靠性好。
方丝弓矫治器联合快速扩弓器临床应用研究
吴成勇,张 兵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93-694. 
摘要 ( 10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方丝弓矫治器联合快速扩弓器尽早治疗上颌狭窄、牙列拥挤、前牙局部反牙合、后牙反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运用螺旋快速扩弓器,直接打开腭中缝,纠正宽度不调和促进上颌骨发育,同时尽早戴上、下牙弓方丝弓矫治器。结果 对20例早期恒牙列错牙合患者,以方丝弓矫治器联合快速扩弓器进行联合尽早治疗,通过对矫治前后牙尖测量比较,观察牙弓、基骨的宽度的变化。结论 方丝弓矫治器尽早联合快速扩弓器,是治疗上颌狭窄、牙列拥挤、前牙局部反牙合、后牙反牙合畸形一种快捷、高效、稳定的方法。
三维锥形束CT在下颌后牙区牙种植术中的应用体会
陈建荣,吴燕平,周文清,丁水清,潘拥军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95-696. 
摘要 ( 9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三维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下颌后牙区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下颌后牙缺失患者采用CBCT 进行种植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得到下颌骨多层面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影像,了解拟种植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形态及相邻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骨结合情况。结果 CBCT检查显示种植区三维影像,对种植区骨量、骨质进行准确的测量分析,为种植体直径、长度等的选择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为50例下颌后牙区种植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帮助,成功植入种植体67颗。所有病例均无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CBCT可准确评估种植牙术前下颌后牙区的牙槽骨骨量,并可在术后检查中更清晰地反映种植体周围骨质。
腮腺深叶肿瘤的手术径路的选择与预后
邱建平,刘思玉,郭爱军,谢 乐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96-698. 
摘要 ( 10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腮腺深叶肿瘤的手术径路选择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9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5例腮腺深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肿瘤术前常规CT检查以确定病变具体部位及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口内径路手术者5例,口外径路手术者40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通过1~12年随访观察,34例良性肿瘤患者均无复发;1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4例复发,其中3例死亡。结论 腮腺深叶肿瘤应根据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采用不同手术径路:口内径路只适合突向咽侧、腭部的较小良性肿瘤;经耳屏前至颌后区"S"型切口径路适合突向咽旁间隙的较小良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经颈-腮腺联合下颌角劈开主要用于腮腺深叶肿瘤巨大或较大的恶性肿瘤患者。腮腺深叶恶性肿瘤手术径路的选择会影响患者预后。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钴铬合金铸造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抗折性能的临床评价
沈正权
口腔医学. 2011, 31(11):  698-699. 
摘要 ( 5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钴铬合金铸造桩核修复上颌前牙的抗折性能。方法 收集临床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25 例,326颗患牙,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B组采用钴铬合金铸造桩核修复,并按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进行分层。观察1~2年内出现上颌前牙牙体折裂和桩折的情况。结果 在不同牙位的三组间,这两种修复方式的牙体折裂和桩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牙体缺损程度不同的两组间,这两种修复方式的牙体折裂和桩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上颌前牙的抗折性能明显优于钴铬合金铸造桩核。
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陈 淑,蒋春梅,马骏驰,管兆兰
口腔医学. 2011, 31(11):  700-701. 
摘要 ( 5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口腔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48例牙周炎患者共计64颗患牙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时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护理外,进行完善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别。 结果 48例牙周炎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护理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护理干预对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是积极的,有效地增强了老年牙周炎患者治疗的效果。
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
万桂芹
口腔医学. 2011, 31(11):  701-702. 
摘要 ( 4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的手术方法与护理经验。方法 103例埋伏多生牙根据临床检查,结合X线定位投照,确定其在颌骨内的位置。准确定位后,充分做好患者的术前沟通及围手术期的准备工作,医护密切配合采用不同的手术进路拔除埋伏多生牙。结果 10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损伤邻牙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对医护过程满意。结论 准确的术前定位与完善的术前准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及熟练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多方面配合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创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临床疗效
徐 茅
口腔医学. 2011, 31(11):  703-704. 
摘要 ( 4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纤维桩用于不同程度前牙缺损的修复治疗的疗效。 方法 选择196例前牙缺损患者,共有患牙279颗,按照缺损程度分为A、B、C三组。均使用纤维桩和全瓷冠修复。 结果 牙体缺损越多,患者两年修复成功率越低,主要失败原因为患牙纤维桩松动脱落。 结论 纤维桩用于前牙残冠残根修复效果良好,但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