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2-09-28
基础与临床研究
一种釉质特异性生物矿化模板的构建
许小会,宁天云,杨聪翀,朱丽芳,徐晓华,祝小鹏,李全利,刘来奎
口腔医学. 2012, 32(9):  513-517. 
摘要 ( 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一种自组装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作为釉质仿生矿化的有机模板。方法依据釉原蛋白分子在釉质形成中自组装成“纳米球”超分子结构的机制,参照目前“自组装多肽类生物材料”的设计特点,通过对釉原蛋白分子功能性残基进行改性,构建“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生物矿化模板,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并纯化,经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鉴定。在寡肽溶液中加入1 mol/L的CaCl2溶液观察其能否自组装;将组装后的寡肽涂于透射电镜的铜网上,用2.5% 的戊二醛固定1 h后先置于常温或40 ℃下10 mmol/L 的CaCl2 溶液中1 h,去离子水漂洗后再置于5 mmol/L 的Na2HPO4 溶液中1 h,5个循环后取出自然干燥,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选区电子衍射(SAEDS)观察表征。结果 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序列为C18H35O-Thr-Lys-Arg-Glu-Glu-Val-Asp,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示多肽纯度为98.29%,质谱仪(MS)示肽的分子质量为1 142.41 u。通过Ca2+可使其自组装为纳米纤维超微结构的凝胶态。通过交替矿化发现组装后的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能摄取溶液中的钙磷离子,在寡肽纳米纤维表面成核矿化,形成磷灰石晶体。结论 成功构建了一种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可以作为釉质仿生的特异性生物矿化模板,用于诱导釉质再矿化研究。
IL-6、IL-6R和IL-4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关联研究
陈栋,魏宁,鲍晓妮,汪黎明,周春飞,张于凌,张洁
口腔医学. 2012, 32(9):  518-520,531. 
摘要 ( 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IL-6、IL-6R和IL-4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TaqMan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对128例牙周正常者和198例中度以上慢性牙周炎患者的IL-6 -572G/C、IL-6R 48892A/C和 IL-4 -590C/T等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这3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在牙周正常组和慢性牙周炎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IL-6 -572G/C、IL-6R 48892A/C和 IL-4 -590C/T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的慢性牙周炎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一种釉质特异性生物矿化模板的构建
许小会 宁天云 杨聪翀 朱丽芳 徐晓华 祝小鹏 李全利 刘来奎
口腔医学. 2012, 32(9):  521-525. 
摘要 ( 24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一种自组装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作为釉质仿生矿化的有机模板。方法 依据釉原蛋白分子在釉质形成中自组装成“纳米球”超分子结构的机制,参照目前“自组装多肽类生物材料”的设计特点,通过对釉原蛋白分子功能性残基进行改性,构建“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生物矿化模板,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并纯化,经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鉴定。在寡肽溶液中加入1 mol/L的CaCl2溶液观察其能否自组装;将组装后的寡肽涂于透射电镜的铜网上,用2.5% 的戊二醛固定1 h后先置于常温或40 ℃下10 mmol/L 的CaCl2 溶液中1 h,去离子水漂洗后再置于5 mmol/L 的Na2HPO4 溶液中1 h,5个循环后取出自然干燥,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电子衍射(EDS)表征。结果 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序列为C18H35O-Thr-Lys-Arg-Glu-Glu-Val-Asp,HPLC示多肽纯度为98.29%,MS示肽的分子质量为1142.41 u。通过Ca2+可使其自组装为纳米纤维超微结构的凝胶态。通过交替矿化发现组装后的的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能摄取溶液中的钙磷离子,在寡肽纳米纤维表面成核矿化,形成磷灰石晶体。结论 成功构建了一种类釉原蛋白两亲性寡肽,可以作为釉质仿生的特异性生物矿化模板,用于诱导釉质再矿化研究。
大鼠正畸牙牙周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陈莉花,许艳彬,侯伟
口腔医学. 2012, 32(9):  521-523. 
摘要 ( 5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变化,探讨正畸过程中细胞增殖变化的机制。方法 选用幼年SD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加力后24 h、3 d、5 d、7 d、14 d、21 d处死动物,制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弱表达,实验组牙周膜中张力侧增殖细胞核抗原24 h时表达上调,3、5 d达最顶峰,7 d后逐渐下调,21 d趋于正常。结论 正畸力促进牙周组织中细胞增殖,从而完成牙周组织的改建。
多角度投照技术在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管识别中作用的研究
汪敏,孙虹,李桥,潘乙怀,邓辉,欧阳玉玲
口腔医学. 2012, 32(9):  524-527. 
摘要 ( 6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X线不同投照角度对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双根管的识别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拔除的上颌第一恒磨牙40个,在无诊断丝和存在诊断丝情况下分别进行X线投照,从0°到30°每间隔5°拍摄1张,每个牙齿拍摄14张X线片。将离体牙制成透明牙标本以提供金标准确定近颊根根管数目。结果 40个上颌第一恒磨牙MB2的发现率为67.50%;诊断丝投照对根管识别的正确率高于无诊断丝投照;诊断丝近中水平偏移15°与无诊断丝近中水平偏移20°投照具有最好的双根管检出率。结论 利用诊断丝及偏移角度X线投照能提高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双根管的检出率。
IL-6、IL-6R和IL-4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关联研究
陈栋 魏宁 鲍晓妮 汪黎明 周春飞 张于凌 张洁
口腔医学. 2012, 32(9):  526-529. 
摘要 ( 18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IL-6、IL-6R和IL-4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TaqMan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对128例牙周正常者和198例中度以上慢性牙周炎患者的IL-6 -572G/C、IL-6R 48892A/C和 IL-4 -590C/T等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这3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在牙周正常组和慢性牙周炎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IL-6 -572G/C、IL-6R 48892A/C和 IL-4 -590C/T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的慢性牙周炎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挥发性硫化物关系的研究
孙立洲,陈曦,冯希平
口腔医学. 2012, 32(9):  528-531. 
摘要 ( 6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胃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者口腔挥发性硫化物的含量及组成与无细菌感染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35名牙周健康的志愿者分别用GC-SCS检测口腔挥发性硫化物含量和14C呼气试验检测胃内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 胃内H.pylori阳性受试者口腔中二甲基硫[(CH3)2S]的含量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的受试者(P<0.05)。胃内H.pylori阳性受试者口腔中硫化氢(H2S)及甲硫醇(CH3SH)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提示口腔中(CH3)2S的比例过高可能与感染胃幽门螺杆菌有关。
大鼠正畸牙牙周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陈莉花 许艳彬 侯 伟
口腔医学. 2012, 32(9):  530-532. 
摘要 ( 18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变化,探讨正畸过程中细胞增殖变化的机制。方法 选用幼年SD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加力后24 h、3 d、5 d、7 d、14 d、21 d处死动物,制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弱表达,实验组牙周膜中张力侧增殖细胞核抗原24 h时表达上调,3、5 d达最顶峰,7 d后逐渐下调,21 d趋于正常。结论 正畸力促进牙周组织中细胞增殖,从而完成牙周组织的改建。
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的机制初探
何美英,刘向辉,张磊
口腔医学. 2012, 32(9):  532-534. 
摘要 ( 10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后根尖硬组织的组成,探讨根尖形成可能的机制,以指导临床上合理选择诱导剂。方法 用未成年家犬制作牙髓炎、尖周炎模型,再用Vitapex行根尖诱导术,分别于术后4周、8周处死实验犬,作组织切片,观察根尖部硬组织组成,分析其可能的来源,探讨根尖形成可能的机制。结果 牙髓炎组术后4周根尖有骨样牙本质、骨样牙骨质生成,术后8周牙根趋于封闭;尖周炎组术后4周牙根无延长,根尖炎细胞浸润,术后8周根尖有疏松的骨样硬组织生成。结论 通过诱导剂的消毒作用可恢复根尖牙髓或牙乳头活性,从而使牙根继续发育,若根尖牙髓、牙乳头活性丧失,可用氢氧化钙制剂诱导根尖骨组织再生。
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中的应用
刘玮珏 徐建萍 吴燕平 姜淑群 赵琴
口腔医学. 2012, 32(9):  533-535. 
摘要 ( 2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GuttaFlow 常温流动牙胶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需要治疗的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76例80颗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颗牙,实验组常温流动牙胶+牙胶尖充填根管,对照组碧兰糊剂+冷牙胶尖侧压充填根管。比较两组在充填时间、X线片根管充填质量、术后1周内疼痛以及术后1年复查疗效。结果 实验组充填时间平均每根管65 s,对照组425 s;实验组术后疼痛3例,对照组16例;实验组根管适充37颗牙(92.5%),对照组根管适充29颗牙(72.5%)。实验组成功39例(97.5%),对照组成功32例(8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常温流动牙胶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中充填简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
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中的应用
刘玮珏,徐建萍,吴燕平,姜淑群,赵琴
口腔医学. 2012, 32(9):  535-537. 
摘要 ( 12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GuttaFlow 常温流动牙胶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需要治疗的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76例80颗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颗牙,实验组常温流动牙胶+牙胶尖充填根管,对照组碧兰糊剂+冷牙胶尖侧压充填根管。比较两组在充填时间、X线片根管充填质量、术后1周内疼痛以及术后1年复查疗效。结果 实验组充填时间平均每根管65 s,对照组425 s;实验组术后疼痛3例,对照组16例;实验组根管适充37颗牙(92.5%),对照组根管适充29颗牙(72.5%)。实验组成功39例(97.5%),对照组成功32例(8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常温流动牙胶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中充填简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两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临床研究
陈正国 许少平 谷芳
口腔医学. 2012, 32(9):  536-538. 
摘要 ( 16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比较传统覆盖全口义齿和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需做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17例患者,每例患者均戴用传统覆盖全口义齿3个月后再改戴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分别在戴用两种覆盖全口义齿3个月时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的满意度和采用称重法测量咀嚼效率。结果 患者戴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3个月的满意度和咀嚼效率明显高于戴用传统覆盖全口义齿(P<0.05)。结论 患者戴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在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及咀嚼效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覆盖全口义齿。
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鳃裂囊肿
郑晓姣,徐中飞,孙长伏
口腔医学. 2012, 32(9):  538-540. 
摘要 ( 12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鳃裂囊肿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13例第一及第二鳃裂囊肿采用小切口进行切除的优缺点,总结手术方法,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患者,其中2例第一鳃裂囊肿,11例第二鳃裂囊肿,均治愈出院,无术后复发及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并达到了理想的美观要求。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鳃裂囊肿在临床应用中是可行的。
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骨钙素水平的影响
宗敏 杨丕山
口腔医学. 2012, 32(9):  539-541. 
摘要 ( 20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检测2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60颗牙齿牙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牙周临床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的骨钙素水平。并与20例牙周健康对照组的60颗牙齿对照。结果 实验组龈沟液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牙周治疗后实验组骨钙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能明显改善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指数,降低龈沟液OC含量。
两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临床研究
陈正国,许少平,谷芳
口腔医学. 2012, 32(9):  541-543. 
摘要 ( 11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传统覆盖全口义齿和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需做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17例患者,每例患者均戴用传统覆盖全口义齿3个月后再改戴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分别在戴用两种覆盖全口义齿3个月时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的满意度并采用称重法测量咀嚼效率。结果 患者戴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3个月的满意度和咀嚼效率明显高于戴用传统覆盖全口义齿(P<0.05)。结论 患者戴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在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及咀嚼效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覆盖全口义齿。
调查研究
盐城市妊娠妇女口腔保健意识及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孙晓娟 周广娣 葛建芬 张丽风
口腔医学. 2012, 32(9):  542-544. 
摘要 ( 24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盐城市妊娠妇女对孕产期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 对盐城市1 206名妊娠期妇女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口腔保健知识等共16个内容,同时对参加问卷调查的妊娠妇女一并进行常规的口腔健康检查。针对调查结果结合妊娠妇女的年龄、孕周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地妊娠妇女口腔保健知识较贫乏,91.34%的孕妇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状况较差, 妊娠期龋齿及牙龈炎的发病率分别为56.30%和75.04%;软垢及牙石的发生率分别为73.63%和51.33%。而妊娠期龋齿和龈炎的就诊率分别为1.37%和5.66%。结论 应针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及行为改进。
临床报道
口腔科高速手机在手外科急诊的应用
赖相军
口腔医学. 2012, 32(9):  543-543. 
摘要 ( 5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与临床研究
口腔科护士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的作用探讨
程春,张红
口腔医学. 2012, 32(9):  544-545. 
摘要 ( 6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口腔科护士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口腔科160名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80人。试验组采用人性化交流和沟通方法对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治疗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治疗和护理,由不参与试验的护士发放问卷,调查满意度和预约复诊情况并统计,作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满意度和预约复诊率比较,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掌握和运用好人性化沟通交流艺术,对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复诊率。
调查研究
芜湖地区5 352名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孙红
口腔医学. 2012, 32(9):  545-547. 
摘要 ( 18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芜湖地区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牙防工作。 方法 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方法,收集2011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5 352名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 352名中学生患龋率为38.5%,氟牙症指数为0.02,牙龈炎检出率19.1%。受检中学生的错畸形患病率为92.9%。统计分析表明无论市区还是城郊女生患龋情况比男生严重,(市区χ2=64.90,P <0.01 城郊χ2=16.26 ,P <0.01),来自城郊学生的患龋情况比来自市区的学生严重,有统计学差异(χ2=20.04,P <0.01);牙龈炎检出率市区高于城郊有统计学差异(χ2=60.01,P<0.01),男生高于女生(市区χ2=19.2 ,P <0.01 城郊χ2=11.5 ,P <0.01);错畸形患病率男女无统计差异(χ2=0.73,P﹥0.05)。结论 芜湖地区中学生患龋率与全国相近,口腔卫生状况好于全国水平,错畸形发病率偏高,口腔科就诊率低。
基础与临床研究
ProTaper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的临床效果分析
邹芳,徐天舒,路和平
口腔医学. 2012, 32(9):  546-547,557. 
摘要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ProTaper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00颗患牙(638个根管)随机分为ProTaper组和K锉组,分别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和K锉进行根管预备,采用χ2检验比较根管预备后的疼痛反应、根管充填效果及器械分离情况。结果 ProTaper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为6.00%,较K锉组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26.67%)少(P<0.01),ProTaper组根管恰填率为93.77%,较K锉组(88.64%)高(P<0.05),两组间的器械分离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roTaper机用镍钛锉能有效降低根管预备后疼痛的发生和提高根管充填质量,而且较为安全。
综述
串珠素在骨骼肌神经支配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朱莉 吴连俊 王彦亮
口腔医学. 2012, 32(9):  548-550. 
摘要 ( 18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串珠素(perlecan)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heparan sulphate proteoglycan,HSPG)家族中的一种,作为一种蛋白多糖,它广泛分布于细胞膜与细胞外基质中。许多研究表明,串珠素(perlecan)广泛参与上皮生长粘附、运动终板的恢复以及软骨的形成。本文就串珠素在骨骼肌神经支配恢复过程的作用作一综述。
基础与临床研究
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骨钙素水平的影响
宗敏,杨丕山
口腔医学. 2012, 32(9):  548-549,563. 
摘要 ( 5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及龈沟液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检测2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60颗牙齿牙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牙周临床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的骨钙素水平。并与20例牙周健康对照组的60颗牙齿对照。结果 实验组龈沟液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牙周治疗后实验组骨钙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能明显改善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指数,降低龈沟液骨钙素含量。
Beyond冷光美白在治疗氟斑牙和四环素牙中的临床应用
周吉武,夏惠丽
口腔医学. 2012, 32(9):  550-551. 
摘要 ( 7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Beyond冷光美白剂对氟斑牙和四环素牙患者的漂白效果。方法 对11例不同程度氟斑牙及8例四环素牙患者,采用Beyond冷光美白仪及配套的冷光美白剂进行漂白治疗,分别于漂白前用VITA-3D MASTER比色板(VITA Toothguide-MASTER,以下简称Vita比色板)对牙齿比色并记录,观察漂白效果。结果 使用Beyond冷光美白治疗氟斑牙11例,四环素牙8例,氟斑消失,牙面颜色接近正常。结论 Beyond冷光美白剂对氟斑牙及四环素牙患者的漂白效果可靠。
综述
慢性牙周炎和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反应
陈卫星 曹桂芬 李晓军
口腔医学. 2012, 32(9):  551-552. 
摘要 ( 24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由于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存在诸多病源因素及多种危险因素,从而导致治疗结果不尽相同。了解慢性牙周炎和侵袭性牙周炎对不同治疗的反应,有助于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调查研究
盐城市妊娠妇女口腔保健意识及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孙晓娟,周广娣,葛建芬,张丽风,程小云,曹培
口腔医学. 2012, 32(9):  552-554. 
摘要 ( 5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盐城市妊娠妇女对孕产期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 对盐城市1 206名妊娠期妇女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口腔保健知识等共16个内容,同时对参加问卷调查的妊娠妇女一并进行常规的口腔健康检查。针对调查结果结合妊娠妇女的年龄、孕周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地妊娠妇女口腔保健知识较贫乏,91.34%的孕妇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状况较差, 妊娠期龋齿及牙龈炎的发病率分别为56.30%和75.04%;软垢及牙石的发生率分别为73.63%和51.33%。而妊娠期龋齿和龈炎的就诊率分别为1.37%和5.66%。结论 应针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及行为改进。
临床实践
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时种植的临床效果
高军 王朝俭 张雷 牛磊 赵德福 赵文艳 刘玉侠
口腔医学. 2012, 32(9):  553-555. 
摘要 ( 16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时种植的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0月在银川市口腔医院就诊患者中因骨量不足而采用短种植体植入术的65例患者,骨高度在6~9 mm之间,共植入105颗种植体。经过3~6个月的愈合期行二期修复。结果 经过1~6年的随访,65例患者105颗种植牙全部获得很好的骨结合并完成修复。在随访期间未发生种植体的松动、脱落,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组织炎。所以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短种植体是颌骨骨量不足时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简化手术,减轻患者术后反应,缩短治疗时间。
调查研究
芜湖地区5352名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孙红,陈文静
口腔医学. 2012, 32(9):  555-557. 
摘要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芜湖地区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牙防工作。方法 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方法,收集2011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5 352名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352名中学生患龋率为38.5%,氟牙症指数为0.02,牙龈炎检出率19.1%,受检中学生的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92.9%。统计分析表明无论市区还是城郊女生患龋情况比男生严重,(市区χ2=64.90,P<0.01 城郊χ2=16.26,P<0.01),来自城郊学生的患龋情况比来自市区的学生严重,有统计学差异(χ2=20.04,P<0.01);牙龈炎检出率市区高于城郊有统计学差异(χ2=60.01,P<0.01),男生高于女生(市区χ2=19.2,P<0.01 城郊χ2=11.5,P<0.01);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男女无统计差异(χ2=0.73,P>0.05)。结论 芜湖地区中学生患龋率与全国相近,口腔卫生状况好于全国水平,错牙合畸形发病率偏高,口腔科就诊率低。
临床实践
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大面积颊黏膜缺损
陈宽勇 孙源东 张竹涟
口腔医学. 2012, 32(9):  556-557. 
摘要 ( 2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用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大面积颊黏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术采用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9例大面积颊黏膜缺损,并通过观察术后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成活情况及张口度恢复情况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修复颊部黏膜侧缺损的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全部成活,张口度均能达到2.5 cm以上。结论 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联合移植是一种具有一定临床适用范围的修复大面积颊黏膜缺损的手术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因各种原因而不能行游离皮瓣修复的情况。
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32例的临床体会
苏勇
口腔医学. 2012, 32(9):  558-560. 
摘要 ( 23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开窗减压术在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运用开窗减压术及囊肿刮治术对32例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进行治疗,行开窗减压术者术后每三个月行全景片检查,与术前全景片进行比较,囊肿完全消失者不需Ⅱ期手术,否则通过Ⅱ期手术刮除缩小的囊肿来达到治愈囊肿的目的。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反复感染,27例行开窗减压术者颌骨形态良好,颜面畸形基本消除,未出现神经及邻近重要组织的损伤,术后6个月-2年随诊未复发;5例行囊肿刮治术者有2例下颌囊肿较大者面部形态发生改变,且出现下颌神经损伤。结论 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是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  述
串珠素在骨骼肌神经支配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朱莉,吴连俊,王彦亮
口腔医学. 2012, 32(9):  558-560. 
摘要 ( 4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串珠素(perlecan)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phate proteoglycan,HSPG)家族中的一种,作为一种蛋白多糖,它广泛分布于细胞膜与细胞外基质中。许多研究表明,串珠素广泛参与上皮生长粘附、运动终板的恢复以及软骨的形成。本文就串珠素在骨骼肌神经支配恢复过程的作用作一综述。
慢性牙周炎和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反应
陈卫星,曹桂芬,李晓军
口腔医学. 2012, 32(9):  561-563. 
摘要 ( 12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存在诸多病源因素及多种危险因素,从而导致治疗结果不尽相同。了解慢性牙周炎和侵袭性牙周炎对不同治疗的反应,有助于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全瓷冠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研究进展
胡建,章非敏
口腔医学. 2012, 32(9):  564-566. 
摘要 ( 7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瓷冠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性能,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由于陶瓷材料较低的抗折强度,导致其临床应用的诸多限制。不少学者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分析了全瓷冠应力分布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作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就近年来全瓷冠应力分布的相关三维有限元研究进行综述。
临床实践
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时种植的临床效果
高军,王朝俭,张雷,牛磊,赵德福,赵文艳,刘玉侠
口腔医学. 2012, 32(9):  567-569. 
摘要 ( 6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短种植体在骨量不足时种植的成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0月在银川市口腔医院就诊患者中因骨量不足而采用短种植体植入术的65例患者,骨高度在6~9 mm之间,共植入105颗种植体。经过3~6个月的愈合期后行二期修复。结果 经过1~6年的随访,65例患者105颗种植牙全部获得很好的骨结合并完成修复。在随访期间未发生种植体的松动、脱落,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组织炎。所有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短种植体植入术是颌骨骨量不足时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简化手术,减轻患者术后反应,缩短治疗时间。
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32例的临床体会
苏勇,钱梅
口腔医学. 2012, 32(9):  569-571. 
摘要 ( 6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开窗减压术在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运用开窗减压术及囊肿刮治术对32例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进行治疗,行开窗减压术者术后每3个月行全景片检查,与术前全景片进行比较,囊肿完全消失者不需Ⅱ期手术,否则通过Ⅱ期手术刮除缩小的囊肿来达到治愈囊肿的目的。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反复感染,27例行开窗减压术者颌骨形态良好,颜面畸形基本消除,未出现神经及邻近重要组织的损伤,术后6个月~2年随诊未复发;5例行囊肿刮治术者有2例下颌囊肿较大者面部形态发生改变,且出现下颌神经损伤。结论 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牙源性颌骨囊肿是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成人前牙错牙合修复治疗的临床体会
汪姸,段义峰
口腔医学. 2012, 32(9):  572-573. 
摘要 ( 6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成人个别前牙错牙合的修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0例成人个别前牙错牙合病例,进行烤瓷冠修复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40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牙齿排列整齐,美观,与面型、邻牙协调。结论 成人个别前牙错牙合可采取烤瓷全冠修复治疗,疗效满意。
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大面积颊黏膜缺损
陈宽勇,孙源东,张竹涟
口腔医学. 2012, 32(9):  573-574. 
摘要 ( 7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用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大面积颊黏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术采用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联合移植修复9例大面积颊黏膜缺损,并通过观察术后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成活情况及张口度恢复情况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修复颊部黏膜侧缺损的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全部成活,张口度均能达到2.5 cm以上。结论 颊脂垫瓣与颈阔肌皮瓣联合移植是一种具有一定临床适用范围的修复大面积颊黏膜缺损的手术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因各种原因而不能行游离皮瓣修复的情况。
正畸牵引联合牙槽外科矫治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观察
冯莉,马松波,唐兵,段义峰
口腔医学. 2012, 32(9):  574-575. 
摘要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正畸牵引联合牙槽外科手术矫治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病例,利用正畸牵引联合牙槽外科手术进行矫治。结果 6例埋伏尖牙,经开拓间隙或减数助萌治疗,3~5个月后自然萌出;24例行牙槽外科开窗术配合正畸牵引,8~12个月后萌出。牙髓活力正常,牙龈形态美观,牙周情况良好。结论 正畸牵引联合牙槽外科手术,可快速有效地矫治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按压法在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复位中的应用
易鸿,朱晓康,刘敏
口腔医学. 2012, 32(9):  576-576. 
摘要 ( 5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按压法在颞下颌关节前脱位中的应用。方法 本组26例,采取大拇指按压髁突前上缘,对颞下颌关节前脱位进行复位。结果 3例患者经3次复位成功,其余23例患者均1次复位成功,复位时间1~2 min。结论 按压法对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具有复位速度快,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