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2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2-08-28
基础研究
Myo1h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初步观察
温士强, 孙榕榕, 时函, 李永明
口腔医学. 2022, 42(8):  673-680.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01
摘要 ( 168 )   PDF (303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Myo1h(Myosin 1H)基因与人同源的第30号外显子敲除模型小鼠(Myo1h小鼠)并验证其敲除效率。方法 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yo1h基因敲除 F0(the founder)代嵌合体小鼠,并进行配笼繁殖,经过基因型鉴定后获得纯合F2(the second filial generation,子2代)代实验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从mRNA水平和蛋白层面验证敲除效果;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小鼠髁突区域Myo1h的表达进行观察,从体内验证敲除效果;通过Micro-CT三维重建测量有效下颌骨长度,对F2代小鼠进行表型评估;采用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Myo1h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蛋白表达降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yo1h小鼠体内脑部、肺部以及髁突组织的Myo1h表达显著降低(P<0.05)。通过Micro-CT和身长测量分析进行表型评估后发现,Myo1h基因敲除后小鼠的有效身长比正常对照组短(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出Myo1h基因敲除小鼠,且该基因敲除小鼠与正常对照相比,身长发育受到抑制影响。随着Myo1h基因对发育影响研究的继续深入,或许能为颅颌面骨的生长发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生长激素释放肽对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
王婷, 杜令倩
口腔医学. 2022, 42(8):  681-687.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02
摘要 ( 117 )   PDF (509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增殖、凋亡的影响,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对培养的PDLSCs进行表面抗原鉴定,采用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鉴定PDLSCs多向分化能力。CCK-8检测Ghrelin对PDLSCs增殖效应的影响;活死细胞染色检测Ghrelin作用下细胞状态;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法、TUNEL染色分别检测Ghrelin及其受体GHS-R1α拮抗剂D-Lys3-GHRP-6(DLS)对饥饿诱导下PDLSCs凋亡的作用。结果 本研究中所培养的PDLSCs为间充质来源的多能干细胞。100、200 ng/mL Ghrelin能够显著促进PDLSCs的增殖(P<0.05)。Ghrelin可抑制饥饿诱导的细胞死亡及凋亡,且凋亡抑制效应可以被DLS所逆转。结论 Ghrelin促进PDLSCs增殖,抑制无血清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Ghrelin激活PDLSCs细胞表面受体GHS-R1α有关。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NCAPD2的表达水平及生物学功能
马萍, 程璐瑶, 金武龙, 王宁, 翟荣萍
口腔医学. 2022, 42(8):  688-693.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03
摘要 ( 159 )   PDF (247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SMC凝集素Ⅰ复合亚基D2(NCAPD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 首先应用数据库分析NCAPD2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中的表达,然后采用免疫组化法在OSCC标本中进行验证。应用高内涵筛选(high-content screening, HCS)、流式细胞仪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OSCC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NCAPD2在HNSCC中高表达,且与HNS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免疫组化显示OSCC组织中的NCAPD2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口腔组织(P<0.001),且NCAPD2表达与OSCC病理分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敲减NCAPD2能够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此外,BCL-2,p21表达下调,BAX,p53表达上调。结论 NCAPD2有望成为OSCC治疗的一个靶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BRONJ治疗的研究
龚雪, 钱文昊, 苏俭生
口腔医学. 2022, 42(8):  694-700.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04
摘要 ( 110 )   PDF (385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大鼠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BRONJ)的治疗效果。方法 SD大鼠每周给予尾静脉注射唑来膦酸(80 μg/kg),用药2周后,在全麻下拔除两侧上颌第一磨牙,之后继续用药至12周,构建大鼠BRONJ模型。取第3代大鼠外周骨BMSCs与骨粉支架在体外构建细胞支架复合体以备用。将BRONJ大鼠随机分为4组,在全麻下进行局部去骨清创,分别移植入细胞支架、支架,并设立清创组和对照组,最后缝合创口。移植术后4周和8周分批处死,分离并收集骨组织样本。Micro-CT和组织学分析各组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ELISA法检测信号通路相关因子NF-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表达。结果 Micro-CT和组织学染色显示,细胞支架组成骨修复效果最佳,支架降解快,新骨生成多,骨矿化密度最高(P<0.05)。支架组成骨修复效果居其次,支架降解较慢,类骨质和矿化骨基质生成较慢,骨矿化密度较低。清创组成骨修复效果最差,凹坑状骨缺损明显,骨面暴露,死骨形成,且缺损范围较清创术后呈现扩大趋势。对照组拔牙创黏膜未愈合或延迟愈合,未愈合的黏膜下方可见暴露坏死骨,结缔组织内有明显的炎症浸润,骨质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为典型的BRONJ表现。细胞因子检测显示,术后4周和8周,细胞支架组、支架组和清创组RANKL/OPG含量比值依次增高,细胞支架组和支架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清创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外周骨BMSCs对BRONJ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促进BRONJ大鼠清创后的骨缺损修复。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可能在BRONJ病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
不同清洗方式对ZOE水门汀污染车针清洗效果的研究
叶莺, 徐晶洁, 李瑾, 鲍文丽, 祁文, 江飞
口腔医学. 2022, 42(8):  701-706.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05
摘要 ( 155 )   PDF (262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针对口腔临床表面粗糙的小器械,使用中黏附氧化锌丁香酚(ZOE)水门汀后难以有效清除的问题进行改进。方法 在TR-13金刚砂车针表面负载ZOE水门汀模拟临床使用后ZOE水门汀污染。以不同清洗方式处理,通过称重残余质量、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车针表面情况以及短时间内抑菌效果分析各实验组清洗效果。结果 对比清水浸泡组、多酶浸泡组、保湿剂浸泡组、丁香酚浸泡组结果,丁香酚浸泡后ZOE水门汀清除效果显著好于其他实验组。若丁香酚直接超声清洗,效果无差异,但抑菌效果较差。使用丁香酚超声清洗后再经多酶浸泡,抑菌效果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丁香酚超声清洗ZOE水门汀污染器械,配合多酶清洗液浸泡,可有效清除器械表面黏附的ZOE水门汀同时抑制病原菌的增殖。该清洗方式简便易行、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一种单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远移的新方法及其临床疗效评价
赵明璨, 王秀丽, 郝新青, 李小兵, 齐慧川, 黄洋
口腔医学. 2022, 42(8):  707-712.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06
摘要 ( 198 )   PDF (315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介绍一种单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远移的新方法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混合牙列期下颌前牙拥挤,单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前移病例15例,应用一种新型下颌磨牙远移矫治器远中移动近移的第一恒磨牙,进行矫治前后模型测量及X线测量分析,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经过3~7个月的治疗,患侧第一恒磨牙远中移动(4.85±2.07)mm,下前牙拥挤度减小(1.25±1.32)mm,矫治前后患侧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长轴与基准平面所形成的前下交角(SA)减小(10. 40°±4.70°),L1-NB增加(2.51°±3.33°),前牙覆盖减小(0.92±1.7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单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远移的新方法能较快地远中移动下颌第一恒磨牙,但是在临床应用该装置远移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同时也可以导致目标牙的远中倾斜以及下颌切牙的唇向倾斜。
下颌后牙区骨皮质厚度对牙种植精度的影响
陈雨妍, 张志宏, 刘红红, 韩倩, 陈佳, 段琳娜
口腔医学. 2022, 42(8):  713-716.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07
摘要 ( 158 )   PDF (121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下颌后牙区局部骨皮质厚度(cortical bone thickness,CBT)对牙种植精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12月间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的下颌后牙区牙种植患者30例,平均年龄43.1岁,共植入种植体37枚。于术后CBCT中测量种植体颈部颊、舌侧CBT并计算均值,将均值分为两组(A组为CBT≥1.5 mm;B组为CBT<1.5 mm)并分析各种植体植入顶点、末端及角度偏差。结果 CBT≥1.5 mm组的牙种植精度在植入顶点、植入末端及植入角度方面均优于CBT<1.5 mm组(P<0.05)。结论 种植区骨皮质厚度较低时,牙种植精度可能降低,因此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应更加谨慎对待。
单纯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应用于后牙区严重骨高度不足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冬雷, 郝丹, 葛维燕, 孔琴, 郭海波
口腔医学. 2022, 42(8):  717-722.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08
摘要 ( 192 )   PDF (309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上颌后牙区严重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不足,即RBH在4 mm左右时应用单纯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2019年期间于南通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进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46例(51枚种植),分为不植骨组(21枚)、植骨组(15枚)、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组(15枚),对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1年、2年的骨增量变化、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 ISQ)、种植体机械及生物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并进行了术后即刻和术后2周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运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术后、6个月的IS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骨增量方面,三组和术前相比,骨增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和CGF组增量大于不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问卷中,患者对于单纯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具有更高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颌后牙区RBH约4 mm左右时,单纯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更易得到患者的认可。
比较三联/二联抗生素糊剂用于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疗效及bFGF、VEGF水平变化研究
王珏, 包炯
口腔医学. 2022, 42(8):  723-726.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09
摘要 ( 263 )   PDF (722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比三联抗生素糊剂与二联抗生素糊剂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及bFGF、VEGF水平。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的牙髓炎患者共116例(116颗患牙),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分别应用三联抗生素糊剂(三联组)和二联抗生素糊剂(二联组)进行根管封药。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根管内感染率等。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但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术前,两组术后6个月的龈沟液bFGF、VEGF水平均明显提高,根管壁厚、牙根长度明显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与二联组相比(9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与二联组术后的填充材料脱落、根尖周炎、根管内感染、根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联组的牙体变色率明显高于二联组(P<0.05)。结论 三联抗生素糊剂与二联抗生素糊剂用于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均能获得良好的血运重建效果,二者的疗效相当,安全性好,但二联抗生素糊剂的牙体变色率更低,患牙的美观性更好。
病案分析
游离端缺失牙周炎患者通过种植修复联合游离龈移植术恢复口腔功能1例
卢丽杰, 苗磊, 邓禹, 潘亚萍
口腔医学. 2022, 42(8):  727-731.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10
摘要 ( 188 )   PDF (373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软硬组织增量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修复适应证越来越广。Ⅳ期牙周炎患者由于失牙数多和软硬组织破坏,在进行种植修复时,需要临床医生全面考量,对软硬组织量充分评估,以实现种植后植体周健康。本文报道1例Ⅳ期C级牙周炎患者上下颌游离端缺失,通过牙周系统治疗、种植修复以及游离龈移植术恢复患者口腔功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述
牙槽骨微穿孔术加速正畸牙齿移动的研究进展
彭佳佳, 陆文昕, 赵志河, 方婕
口腔医学. 2022, 42(8):  732-736.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11
摘要 ( 186 )   PDF (1247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槽骨微穿孔术(micro-osteoperforations,MOPs)是一种创伤小、操作安全、费用低,正畸医生可以独自在椅旁完成的辅助正畸牙齿移动的干预措施。其理论基于区域加速现象(regional accelerated phenomenon,RAP),手术破坏骨组织导致术区周围骨密度降低,创伤刺激细胞调节机制使骨重建加速,达到加快正畸牙齿移动的目的。目前大部分研究验证其能够有效加速牙齿移动且可重复操作,但效果仍然存在争议,与其他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干预措施相比有其优缺点,本文就牙槽骨微穿孔术的提出、生物学反应、应用现状、目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作一综述,为该技术的最新发展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FAM20C在牙齿形成中的局部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宁, 谢晓华
口腔医学. 2022, 42(8):  737-740.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12
摘要 ( 134 )   PDF (73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齿发育是上皮和间充质相互诱导的一个复杂过程,并涉及到多种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FAM20C是参与牙齿发育的主要分子之一,它能磷酸化分泌性钙结合磷蛋白(SCPP),促进成牙本质细胞、成釉细胞、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以及釉质和牙本质的矿化,维持牙周的正常形态和健康。现对FAM20C在牙齿形成中局部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外泌体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及其在牙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张淑婷, 吴亚星, 刘翠翠, 李晨晨, 张静
口腔医学. 2022, 42(8):  741-744.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13
摘要 ( 120 )   PDF (73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泌体是多种细胞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分泌到细胞外的纳米级囊泡,富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间信息交流传递和物质交换转移的重要介质。研究证实,外泌体可通过蛋白、miRNAs等调控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炎性环境下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生物学性能及其在成骨分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所致骨缺损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先天性髁突畸形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丁羽, 俞律峰, 邹德荣
口腔医学. 2022, 42(8):  745-749.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14
摘要 ( 187 )   PDF (75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先天性髁突畸形(congenital condyle deformity)常见于第一、二鳃弓综合征中,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已有报道。了解先天性髁突畸形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助于进一步预防疾病,明确诊断,提高术后疗效,为随后的正颌外科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本文就先天性髁突畸形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髓腔固位冠抗折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刘香玲, 王秋月, 张令波
口腔医学. 2022, 42(8):  750-753.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15
摘要 ( 130 )   PDF (78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微创理念逐渐深入,髓腔固位冠作为根管治疗后的修复方式,因可以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不切削根管内过多健康牙本质,简便快捷,受到很多医生青睐。髓腔固位冠的强度对牙齿存活率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一系列实验对其进行研究。该文主要从髓腔固位冠的材料、预备方式、髓腔延伸长度、修复体牙冠厚度等方面对抗折强度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慢性哮喘对口腔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艺灵, 冯淑琦, 曹力仁, 吴丹, 彭怡然
口腔医学. 2022, 42(8):  754-758.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16
摘要 ( 141 )   PDF (75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患者可出现咳嗽、喘息及可逆的气流受限等症状。已有研究表明,哮喘不仅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还对口腔微生态及健康产生影响,如导致口腔唾液流量、pH值、缓冲能力、唾液成分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患者口腔内菌群变化,增加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等。哮喘用药、哮喘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哮喘相关继发疾病也是影响哮喘患者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就哮喘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作一综述,为哮喘患者及口腔医生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义齿软衬材料抗菌改性的研究进展
朱炳震, 李碧榕, 苏屹坤, 伍韩雪, 王景云
口腔医学. 2022, 42(8):  759-763.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17
摘要 ( 136 )   PDF (75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义齿软衬材料是一种树脂基或硅基弹性衬垫,可以帮助均匀分配咬合载荷,减轻局部过大应力,提高患者舒适度,常用于活动义齿修复。然而,软衬材料自身表面结构和性能易导致微生物的黏附定植,尤其是白念珠菌,进而引发义齿性口炎。因此,软衬材料的抗菌改性可以大大提高其临床使用价值。目前主要措施有添加抗菌填料(如传统抗菌药物、天然提取物、无机金属抗菌剂),光动力抗菌化疗,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该文概述了目前义齿软衬材料抗菌改性的主要措施和研究进展,探讨了其抗菌机制和对材料理化性能的影响。
新型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粘接性能的研究进展
杜亚鑫
口腔医学. 2022, 42(8):  764-768.  doi:10.13591/j.cnki.kqyx.2022.08.018
摘要 ( 178 )   PDF (751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AD/CAM技术在口腔修复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CAD/CAM材料是玻璃陶瓷或树脂,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它结合了树脂和陶瓷的优势,成为间接修复体一种新的材料选择。修复材料的粘接性能是评价其能否满足临床需要的一项重要指标,间接修复体的粘接成功对修复体的使用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将根据现有文献对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粘接性能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