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10-28
基础与临床研究
颌骨骨岛的CBCT三维影像特点分析
闫世杰, 杨连丰, 王晶艳, 张娟, 朱婷婷, 冷迪雅, 周广超, 顾培玉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21-727.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01
摘要 ( 218 )   HTML ( 18 )   PDF (7514KB) ( 25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颌骨骨岛(bone island,BI)的三维影像特点。方法 选取4 000例患者的CBCT数据,用NNT 10.0软件进行CBCT数据重建,采用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图分析BI的三维特点,包括位置、形状、密度、边界、与骨皮质和牙根的关系、直径、累及的解剖结构及并发症,分析上述BI影像学特征的性别差异。结果 共803例有骨岛,总发生率为20.08%。其中男338例,共有骨岛389个;女465例,共有骨岛526个。男性和女性均以1个骨岛为主,发生骨岛的男女性别比为1∶1.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BI均多发于下颌前磨牙和磨牙区,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以高密度、半舌型最多见,大多位于根尖下方并且边界不清。男性和女性BI的近远中向平均最大径均大于颊舌向平均最大径(P<0.05),最常累及的解剖结构是下牙槽神经管、骨皮质浸润和颏孔。结论 中国人颌骨BI的三维影像特点无性别差异,CBCT能准确全面地分析BI的三维影像学特点及与周围牙和骨组织的关系。

成年人翼钩及其周围组织的CBCT影像学研究
王振婷, 李北, 季意, 张娟, 杨晨, 单华, 刘锐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28-733.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02
摘要 ( 139 )   HTML ( 4 )   PDF (1790KB) ( 1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CBCT影像下成年人翼钩结构形态及其与附近组织位置关系,建立成年人群翼钩解剖结构的参考数据,为临床辅助诊治翼钩综合征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省第二中医医院口腔科2020年8月—2023年12月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151人CBCT图像,其中男73人,女78人,通过CBCT的MIP和VR模式重建,观察统计151人302侧翼钩冠状面形态、长度、宽度、垂直高度、外展角度、翼钩表面黏膜厚度、翼钩到腭中缝的距离及翼钩到腭大孔的距离,分析翼钩及其附近组织在不同位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差异。结果 翼钩末端朝向内侧6侧,朝向外侧296侧;翼钩末端尖锐突出46侧,圆钝256侧。左右翼钩除宽度外,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男性翼钩长度、宽度、高度、翼钩到腭中缝的距离、翼钩表面黏膜厚度均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翼钩外展角度大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翼钩长度、高度先变长后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腔CBCT在检查翼钩相关疾病方面具有辐射量剂小、操作方便、图像清晰的优势,为临床翼钩相关疾病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褪黑素改性聚醚醚酮种植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结合的影响
罗桂生, 顾腾, 李俊俊, 王鹏来, 张成, 袁长永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34-741.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03
摘要 ( 137 )   HTML ( 3 )   PDF (5492KB) ( 8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涂层辅助的褪黑素(melatonin,MT)改性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种植体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结合的影响。方法 以PDA涂层作为载体将褪黑素黏附到PEEK种植体上,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水接触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蛋白吸附实验对所得材料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将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PEEK片的表面并培养,然后对细胞骨架染色并观察细胞黏附形态,使用CCK-8实验评估细胞增殖活性,ALP染色分析成骨分化关键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COL-1、Runx2、OPN、OCN、BMP-2、ALP的表达水平。此外,将种植体植入骨质疏松大鼠股骨中,使用Micro-CT检测并定量分析种植体表面的骨体积。结果 褪黑素成功负载在PEEK上,细胞黏附形态更好,增殖活性和成骨分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中,改性后的PEEK种植体周围有更多的新骨生成(P<0.01)。结论 褪黑素改性后的PEEK种植体生物相容性优异,并改善了骨质疏松环境下种植体的骨结合。

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牙釉质脱矿情况的临床调查
胡丹艳, 陈慧芬, 吴峻青, 李琥, 严斌, 韶青华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42-746.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04
摘要 ( 147 )   HTML ( 5 )   PDF (1434KB) ( 10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及脱矿严重程度,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2022年于我院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151例患者(3 507颗牙齿),对比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牙釉质脱矿情况,使用釉质脱矿指数(enamel decalcification index,EDI)评估脱矿程度,对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和脱矿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牙位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过程中有84例患者出现釉质脱矿,发病率为55.63%,性别及治疗时间对发病率无影响,青少年患者发病率高于成年患者。在被调查的3 507颗牙齿中有601颗出现釉质脱矿,发病率为17.14%,其中上颌前牙和下颌后牙的发病率较高,右侧牙齿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左侧牙齿,粘接附件后釉质脱矿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88%的牙釉质脱矿病损程度为1~2度,男女患者釉质脱矿程度相似,青少年的釉质脱矿程度显著高于成年患者,上颌前牙的平均EDI值明显大于下颌,上颌后牙的平均EDI值明显小于下颌,右侧的平均EDI值明显大于左侧。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较高,且青少年是易感人群,不同牙位之间的脱矿情况有显著差异,粘结附件会增加牙齿釉质脱矿风险。因此医护人员应在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不同温度条件下5种流体树脂微渗漏程度的对比研究
郭欣欣, 荆雪, 马思雨, 赵莎, 李涛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47-752.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05
摘要 ( 137 )   HTML ( 8 )   PDF (1983KB) ( 2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温度对Beautifil Flow Plus F00、FiltekTM Z350 XT、SDR、Tetric® N-Flow、Constic这5种流体树脂微渗漏的影响,为临床选择较理想的流体树脂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因正畸拔除的成人离体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10组(n=12),根据是否经过冷热循环老化实验,分为F00A组、Z350A组、SDRA组、TetricA组、ConsticA组,F00B组、Z350B组、SDRB组、TetricB组、ConsticB组,共10组。每颗离体牙咬合面预备成宽2 mm、长4 mm、深2 mm的Ⅰ类洞,分别用所属组别流体树脂充填,A组试件亚甲基蓝染色实验,B组试件先进行5 000次冷热循环老化实验后再进行亚甲基蓝染色实验,之后将所有试件牙冠部沿颊舌(腭)方向平行于牙体长轴纵向剖开,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微渗漏情况,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 ①F00A组、Z350A组、SDRA组、TetricA组、ConsticA组5组微渗漏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DRB组、TetricB组的微渗漏程度大于F00B组、Z350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温度对Beautifil Flow Plus F00、FiltekTM Z350 XT、SDR、Tetric® N-Flow、Constic这5种流体树脂之间的微渗漏程度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①未经过冷热循环老化实验时,Beautifil Flow Plus F00、FiltekTM Z350 XT、SDR、Tetric® N-Flow、Constic这5种流体树脂的即刻微渗漏程度无明显差异。②经过冷热循环老化实验后,SDR流体树脂、Tetric® N-Flow流体树脂微渗漏程度较高,边缘密合性不佳;Beautifil Flow Plus F00流体树脂、FiltekTM Z350 XT流体树脂微渗漏程度较低,边缘密合性较优。③冷热循环老化实验加重了Beautifil Flow Plus F00、FiltekTM Z350 XT、SDR、Tetric® N-Flow、Constic这5种流体树脂的微渗漏程度。

Theracal LC与MTA用于复杂冠折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吴翠, 李长顺, 张昕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53-758.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06
摘要 ( 139 )   HTML ( 6 )   PDF (4065KB) ( 10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Theracal LC在复杂冠折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9例牙外伤青少年患者共33颗患牙(男13例,15颗牙;女16例,18颗牙)。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照所使用盖髓剂的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为Theracal LC组(n=17),对照组为MTA组(n=16),同名对侧牙或邻牙作为空白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检查情况,并对比4年内的随访结果。结果 4年的随访中, MTA组与Theracal LC组临床不适症状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和消失。两组短期(6个月)临床成功率均为100%。MTA组第12个月时临床成功率为93.7%。Theracal LC第12个月及第24个月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4.1%和88.2%。两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TA组牙冠均发生变色,而Theracal LC组则无变色情况。在影像学方面,Theracal LC组的牙本质桥的形成速度相对快于MTA组,两组远期均可见牙本质桥的形成。Theracal LC组的牙本质桥形态复杂,而MTA组多形成线形均匀牙本质桥。结论 Theracal LC作为盖髓剂临床疗效良好及生物安全性良好,可以作为MTA的代替品之一。

4种抛光套装对cercon氧化锆抛光后表面粗糙度的对比研究
韩雨希, 张伟峻, 徐晶, 姚梦婷, 曲哲, 张翔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59-764.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07
摘要 ( 136 )   HTML ( 4 )   PDF (16663KB) ( 9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4种不同抛光套装的抛光效果。方法 选择合适的氧化锆试件50个,表面使用蓝色金刚砂车针处理至无瑕疵,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试件。A组为阴性对照组,B组为EVE组,C组为SHOFU组,D组为道邦组,E组为NAIS组,进行逐级抛光。所有试件每级进行一次处理后,均测量试件表面粗糙度Ra值。每组每一级处理后随机选取一个试件放入真空镀膜仪进行表面喷金,在扫描电镜中抽真空后进行表面形貌观测。结果 最终Ra值:阴性对照组((1.677±0.066)μm)>SHOFU组((0.357±0.037)μm)>EVE组((0.248±0.051)μm)>道邦组((0.115±0.039)μm)、NAIS组((0.123±0.029)μm)。扫描电镜观察:使用金刚砂车针在试件表面留下的划痕最深且长,使用抛光套装依次处理试件表面可使试件表面逐渐光滑。经过NAIS组及道邦组抛光后的试件表面在镜下划痕最少且较浅。结论 道邦及NAIS氧化锆抛光套装的抛光效果最好。

汉族人群睡眠质量与牙周炎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吴程宇, 叶宇, 薛昌敖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65-769.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08
摘要 ( 148 )   HTML ( 1 )   PDF (721KB) ( 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睡眠情况和牙周状况进行横断面研究,进一步分析睡眠质量与牙周炎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0月就诊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口腔科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00例,按照2018年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将患者分为牙周炎Ⅰ~Ⅳ期。记录患者一般信息,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睡眠情况,常规牙周检查记录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周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数量,统计分析睡眠质量和牙周炎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的平均PSQI得分为(7.01±3.17)分,平均PD、AL分别为(3.52±0.67)、(3.84±1.58)mm,平均BI为(3.15±1.26)。其中Ⅳ期牙周炎患者的PSQI得分最高;Ⅲ、Ⅳ期牙周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睡眠质量差牙周炎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睡眠质量正常的牙周炎患者(P<0.000 1)。以PSQI得分为自变量,牙周炎分期为因变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刷牙频率、白细胞计数后,回归分析得到OR为1.480 2(95%CI:1.248 5~1.755 0)。结论 睡眠质量和牙周炎之间存在关联性,睡眠质量差可促进牙周组织炎症的发生发展。

综述
图像配准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谢玉婷, 唐雯, 吴玥, 曹立波, 马家俊, 陈艳, 曹丹, 严斌, 朱琳琳, 谢理哲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70-774.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09
摘要 ( 196 )   HTML ( 9 )   PDF (719KB) ( 2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影像学、内窥镜技术、手术治疗、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们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是一个包含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复杂结构,在TMJ中,颞下颌关节盘是连接下颌骨和颅骨之间的软组织结构,为关节运动提供缓冲和稳定的作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在TMD诊疗中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因此,利用图像配准技术对关节盘的状况与位置进行评估,为评估TMD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或有助于TMD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回顾了TMJ成像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各种图像配准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TMD诊疗中的应用及前景。文章结合国内外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和笔者的临床经验,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由外泌体介导的牙髓再生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陈子荣, 涂画, 陈乐怡, 徐稳安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75-779.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10
摘要 ( 131 )   HTML ( 2 )   PDF (722KB) ( 13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泌体属于细胞外囊泡的一种,通过受体介导的交互作用直接刺激靶细胞,或通过向靶细胞转移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在细胞与其微环境之间的细胞间通信中起关键作用。牙髓再生是指从组织工程的角度,将支架、干细胞及信号因子相结合植入到经过适当处理后的牙髓腔里,在支架和信号因子的作用下,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牙髓牙本质复合物,恢复牙髓的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p38MAPK信号通路、TGF-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其他一些相关信号通路是外泌体调控牙髓再生的重要信号通路,在牙髓再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该文基于外泌体调控牙髓再生的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LIPUS的协同作用及在口腔中的运用
赵飘, 管晓燕, 刘建国, 向明丽, 肖琳琳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80-785.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11
摘要 ( 118 )   HTML ( 2 )   PDF (755KB) ( 1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由于其安全有效和无创伤性被引入临床,最早用于骨折的治疗,随后,大量研究将LIPUS作为协同因素作用于骨、软骨、关节、癌症的治疗以及口腔的临床研究中,共同揭示了LIPUS的强大协同效应,本文总结了LIPUS在以上研究领域中的协同作用,以期拓宽LIPUS 可能的临床运用范围。

拉曼光谱在口腔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戚琳珑, 秦子睿, 滕健赢, 张书旸, 王媛, 邓淑丽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86-790.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12
摘要 ( 136 )   HTML ( 7 )   PDF (723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腔细菌与龋病、牙周病、口腔癌等多种口腔疾病相关,部分致病菌还在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菌病原体的快速鉴定有助于口腔疾病的诊断和精准治疗。拉曼光谱是一种简单、快速、无创的新型检测技术,可以提供大量详细的细菌信息,能快速鉴定细菌,但该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目前较少,仍需进一步的探索。本文总结了拉曼光谱在鉴定口腔细菌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临床应用的前景和挑战。

小檗碱、口腔菌群、系统性疾病三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郭钒逸, 王汝玉, 杜一飞, 王羽立, 周其冈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91-795.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13
摘要 ( 147 )   HTML ( 4 )   PDF (726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檗碱具有抗菌、抗炎作用,是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小檗碱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系统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口腔菌群也与这些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就小檗碱、口腔菌群、系统性疾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治疗系统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三维影像重叠在正畸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向雨林, 梁颖, 郑之峻
口腔医学. 2024, 44(10):  796-800.  doi:10.13591/j.cnki.kqyx.2024.10.014
摘要 ( 142 )   HTML ( 8 )   PDF (721KB)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同一对象不同时间点颅颌面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资料重叠分析,是颅颌面生长发育研究、正畸治疗及正颌手术治疗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三维影像技术克服传统二维影像常见缺点的同时,提供了更全面的颅面部信息以及更精准的牙齿和骨骼数据。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验证并探索三维影像重叠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从三维影像数据源、重叠方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正畸领域三维影像重叠技术提供科研及临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