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2-08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与临床研究
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形态改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程鹏 刘昌奎 刘平 邓天阁 江欣 胡开进
口腔医学. 2013, 33(2): 73-77.
摘要
(
18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中对髁突形态改建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24只1岁龄成年绵羊,随机分成两组。采用截骨术造成动物髁突矢状骨折,并剪断关节盘前后附着并将其推向内侧。组A保留翼外肌在髁突内极的附着,保留其功能。组B在术中切断翼外肌在髁突内极的附着,阻断其功能。术后2周,4周,12周,24周,分别处死动物,并分离完整的TMJ大体下观察,按TMJ矢状方向分成内中外各1/3固定,HE染色和丽春红三色染色。结果 组A即保留翼外肌功能组,较组B髁突有更多新骨形成,髁突形态改变更严重。结论 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髁突形态改建的影响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Pitx2基因功能下调对斑马鱼牙齿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的影响
耿楠 张堃 李谨
口腔医学. 2013, 33(2): 78-83.
摘要
(
16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Pitx2-morpholino反义寡核苷酸显微注射方法沉默斑马鱼Pitx2基因,研究Pitx2基因早期功能下调对斑马鱼牙齿发育相关的基因的影响。方法 通过Morpholino反义寡核苷酸显微注射方法功能下调斑马鱼Pitx2基因,观察胚胎在72 h内的发育情况。并利用RT—PCR技术直接克隆Bmp4、Fgf8特异性基因片段,制作针对Bmp4、Fgf8的基因探针,对斑马鱼发育早期多个时段的胚胎进行整体原位杂交,观察Pitx2基因下调对Bmp4、Fgf8在斑马鱼腮弓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功合成Bmp4、Fgf8基因探针。显微镜下观察实验斑马鱼胚胎在72 h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经Morpholino显微注射斑马鱼胚胎出现发育迟缓或停止、心包水肿、脊索畸形、眼睛发育异常等形态学改变。原位杂交发现相对于野生型,Morpholino显微注射斑马鱼腮弓处Bmp4基因表达有所增强,Fgf8基因表达有所减弱。结论 了解Pitx2基因的表达下调对斑马鱼早期发育的影响及牙齿发育相关基因Bmp4、Fgf8表达的影响。
细胞色素C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康媛媛 闻妍 张英 孙妍
口腔医学. 2013, 33(2): 84-86.
摘要
(
17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CytC的表达水平,探讨CytC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方法对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22例非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唇腺组织中CytC蛋白和mRNA进行检测, 比较分析其在两组之间的差异。使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组织中CytC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干燥综合征患者,2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ytC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存在表达异常。
不同年龄组偏颌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面部对称性变化的研究
肖丽丽 王春玲 杨双艳 呼明燕 张建云
口腔医学. 2013, 33(2): 87-90.
摘要
(
23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偏颌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正位片和正面面像进行测量,分析偏颌患者颜面软组织及硬组织的对称性的变化。方法 选择年龄12~16岁(青少年组20例)和23~28岁(成年组20例)的2组偏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各半,计算治疗前后面部软硬组织的非对称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对治疗前后的测量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组畸治疗前,Mas、Max的非对称率低, Go、Ag的非对称率高于5%,Me偏斜大于3.0 mm。治疗后,Go、Ag的非对称率明显降低,正面面像测量结果与硬组织测量结果一致。成年组治疗前,Mas、Max、Go、Ag的非对称率异常,Me偏斜大于3.0 mm。治疗后,Go、Ag的非对称率稍有降低。面像测量数据显示,软组织对称性与硬组织一致,面部非对称率少小于硬组织。结论 偏颌患者面部的对称性从面中1/3到面下1/3依次降低,软硬组织的对称性一致,成年组的软组织对称性稍好于硬组织。青少年组经过正畸治疗,面部对称性改善较大,成年偏颌患者改善有限,提示偏颌畸形需尽早矫治。
临时冠单体释出对颊黏膜上皮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俞懿强 邹德荣 苏俭生
口腔医学. 2013, 33(2): 91-94.
摘要
(
19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4种临时冠桥材料戴用后的单体释出对颊黏膜上皮细胞的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给狗的右侧后牙进行全冠牙体预备后,分别选用4种临时冠桥材料(自凝塑料、热凝塑料、DMG-TEMP树脂、松风SWIFT-TEMP树脂)进行临时冠修复。在牙备前、戴冠时及戴冠后1周、2周、1月5个时期,收集临时冠对应区域的颊黏膜上皮细胞,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检测颊黏膜上皮细胞的DNA损伤程度。 结果 自凝塑料组及热凝塑料组临时冠戴用后,颊黏膜上皮细胞的彗星百分率在戴冠1周>戴冠2周>戴冠1月>牙备前和戴冠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DMG-TEMP树脂组及松风SWIFT-TEMP树脂组的颊黏膜上皮细胞的彗星百分率在戴冠前后均维持较低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颊黏膜上皮细胞的DNA损伤程度(以彗星百分率反应)与临时冠材料中的有机叔胺及MMA单体的释出量呈正相关性。结论 自凝塑料及热凝塑料临时冠在戴冠后的早期均有残余单体释出,并导致对应区域的颊黏膜上皮细胞的DNA损伤。DMG-TEMP树脂及松风SWIFT-TEMP树脂临时冠戴用后,未有显著的颊黏膜上皮细胞的DNA损伤。
以Bio-oss胶原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初步实验研究以Bio-oss胶原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初步实验研究
赵健 黄远亮 刘阿贵 蒋欣泉
口腔医学. 2013, 33(2): 95-99.
摘要
(
20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以Bio-oss胶原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取4只小型猪设立自身对照,获取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成骨诱导培养液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进行I型胶原、骨钙素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将培养的第3代细胞同Bio-oss胶原构建BMSCs/Bio-oss胶原复合物,构建小型猪下颌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将复合物植入骨缺损处,通过影像学、能谱分析种植体-新骨界面Ca2+含量及组织学检测初步评价其促成骨作用。结果I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Von 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细胞生长附着于材料网孔内表面;8周时成骨组织学观察可见时BMSCs/Bio-oss胶原复合物植入组成骨量大于Bio-oss胶原植入组,能谱分析显示,2组Ca2+含量有统计学差异。16周时,组织学观察可见2组成骨量已无明显差别,能谱分析显示,2组Ca2+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利用BMSCs/Bio-oss胶原复合物修复小型猪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相对于植入Bio-oss胶原能够缩短种植体发生骨结合的时间。
应用OPA-K直丝弓矫治器单颌减数治疗安氏Ⅱ1类错的临床研究
王锐 宋颖韬 邱艳芬 刘英群 安晶涛 金星爱
口腔医学. 2013, 33(2): 100-101.
摘要
(
27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oriental preadjusted appliance-KOSAKA (OPA-K)直丝弓矫治器单颌减数治疗安氏Ⅱ1类错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和使用方法。方法 临床选择17~26岁安氏Ⅱ1类错患者28例,应用OPA-K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单颌减数治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矢状方向上,U1-NA和U1-SN分别减小16.93°和7.06°,U1-NA(mm)减小3.83 mm,U1-L1增加12.94°,L1-NB和L1-MP分别增加2.78°和4.62°,L1-NB(mm) 增加1.50 mm,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A、SNB、ANB的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垂直方向上,SN-MP和Y轴的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OPA-K直丝弓矫治器单颌减数治疗安氏Ⅱ1类错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上颌快速扩弓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潘虹海 王洁丽 黄 跃 杨四维
口腔医学. 2013, 33(2): 102-104.
摘要
(
18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建立上颌快速扩弓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利用螺旋CT扫描获取颅面复合体二维图像原始DICOM数据,结合Mimics10.0、ProE Wildfire 4.0、MSC. Marc.mentat 2005 R3和Geomagic studio10.0软件,建立包含上颌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及其牙周膜、带环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所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单元数达到522800,具有良好的几何和生物相似性,可以导入到CAD软件中进行处理。结论 应用螺旋CT结合Mimics10.0、MSC. Marc.mentat 2005 R3和Geomagic studio10.0软件建立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再生的研究
曹春雷 张红闯 万延俊 张阳 朱效萍
口腔医学. 2013, 33(2): 105-107.
摘要
(
19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种植体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种植的患者22例,共28颗种植体,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21~62岁 (平均43.8岁)。将28颗种植体植入患者的狭窄形牙槽嵴中,所有种植体的唇、颊侧面均有部分暴露,将羟基磷灰石珊瑚骨粉及自体骨混合物置于骨缺损处,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覆盖于骨粉表面。临床观察追踪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愈合情况。结果 1例患者于手术1个月左右因局部感染,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暴露被取出,另有1颗3年后因松动被取出。其余患者术后6个月Ⅱ期手术时见,所有种植体暴露部分完全被再生骨覆盖,种植体暴露部分长度为0。结论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临床上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上颌前方牵引与Pendulum矫治器联合应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研究
张倩倩 朱鲲 侯凤春
口腔医学. 2013, 33(2): 113-115.
摘要
(
3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与Pendulum矫治器联合应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的疗效。方法 选择恒牙早期前牙反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9~12岁,平均10.7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上颌牙列拥挤。先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3~6个月,然后使用改良型Pendulum矫治器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2~6个月,提供间隙供上颌牙列排齐,最后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治疗。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矫治结束后,12例患者均建立正常覆、覆盖关系,ANB增加2.57°,前牙覆盖增加6.32 mm;上中切牙唇倾度增加8.58°,前移5.22 mm;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倾斜3.17°,远中移动2.87 mm。结论 对于伴有上颌拥挤的恒牙早期前牙反患者,上颌前方牵引联合Pendulum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临床选择病例应慎重,避免上颌切牙过度唇倾。
前牙种植义齿修复美学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春晶 傅其宏
口腔医学. 2013, 33(2): 116-118.
摘要
(
18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前牙种植义齿修复美学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前牙种植固定修复的134例患者,随访种植义齿情况,且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种植牙冠美学指数(ICAI)评价修复体的美学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回访,种植体成功率98.26%,患者VAS评分为(89.21±3.12)分,医生ICAI总评分为(1.81±0.11)分,说明种植义齿美学效果令人满意。种植方法、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处理方法和骨吸收与修复美学效果成正相关(P<0.05);采用切开翻瓣方法与修复美学效果成负相关(P<0.05)。结论 影响种植义齿美学因素较多,在修复过程中不但需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而且需加强医患沟通,及时纠正影响美学效果的因素,从而提高患者对种植义齿美学效果的满意度。
包裹型颈动脉体瘤手术严重并发症救治
李然 卢向阳 杨震 曹罡 董震
口腔医学. 2013, 33(2): 119-121.
摘要
(
18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手术并发症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12例(13侧)包裹型颈动脉体瘤病例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4例术中颈动脉分叉处破裂,迷走神经部分切除1例,单侧舌咽、迷走、舌下神经损伤2例,其中1例伴发癫痫,双侧舌咽、迷走、舌下神经严重损伤1例,无偏瘫、死亡病例。结论 充分理解颈动脉体瘤生长方式,术中娴熟的手术操作,是彻底切除肿瘤,保全动脉血管完整性,避免脑缺血的关键所在,但术后神经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切勿忽视。
灼口综合征心理治疗循证医学研究
杨艳杰 许韩美 翟晓媛 马杰
口腔医学. 2013, 33(2): 122-124.
摘要
(
16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评价近年来心理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情况和研究质量,为灼口综合征心理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计算机检索CMB、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 MEDLINE、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 ,检索时限为1991—2011 年,收集发表的所有有关心理学治疗灼口综合征的文献,按照纳入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1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论著。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论著数量较少, 研究质量不高, 无法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就目前而言,心理学治疗灼口综合征有较好疗效。结论 目前心理学治疗灼口综合征疗效研究文献的数量及质量均不能满足临床要求,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为灼口综合征的心理治疗提供最佳证据。
调查研究
上海地区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临床冠中心高度的比较研究
陈捷 康 璐 乐 群 费 瑛
口腔医学. 2013, 33(2): 125-127.
摘要
(
19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上海地区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各牙临床冠中心高度差异,得出临床冠中心高度平均值。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角、均角、低角上海地区成人各50例,测量3组人群各同名牙临床冠中心高度并对3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角组各同名牙临床冠中心高度大于均角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角组及均角组各同名牙临床冠中心高度均大于低角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直丝弓托槽应粘结在临床冠的中心位置,高角及均角患者粘结高度大于低角患者,正畸医师需根据患者的垂直骨面型对托槽粘结高度做适当调整。
病案分析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王东苗 施卫兵 吴煜农 丁旭
口腔医学. 2013, 33(2): 128-129.
摘要
(
15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因食道癌骨转移使用双膦酸盐治疗而导致下颌骨坏死的病例一例,介绍其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复习文献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防。患者停用药物,漱口液含漱,接受清创术及抗生素治疗后,预后良好。
综述
泡沫硬化剂治疗脉管性疾病新进展
李凯 董立新 刘少华
口腔医学. 2013, 33(2): 130-132.
摘要
(
17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泡沫硬化剂是液体硬化剂与气体混合所形成的具有表面活性的泡沫。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Tessari法为代表的制备泡沫硬化剂的成熟方法。硬化剂的种类、气体种类及与液体的比例、制备的方法、泡沫的直径、制备与使用的时间间隔等因素会影响泡沫硬化剂的稳定性以及临床应用的效果。目前泡沫硬化剂主要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症以及静脉畸形等领域,并取得了较液体硬化剂更为满意的疗效。泡沫硬化治疗所产生的并发症少且轻微,已经成为治疗脉管类疾病的一种新手段。
蛋白组学研究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书芳 郑建金 卢恕来 董刚 李涛 吴双燕
口腔医学. 2013, 33(2): 133-134.
摘要
(
16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类基因图谱绘制完成后,人类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蛋白组学成为人们关注及研究的热点。主要在蛋白水平对疾病的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进行分析,对众多疾病的机制阐明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就蛋白组学研究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颌骨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段青云 贾暮云
口腔医学. 2013, 33(2): 135-137.
摘要
(
15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颌骨结构独特,解剖复杂,其病变复杂多样,可以来源于牙组织、骨组织及其他间叶组织,以良性病变多见,各种病变的生物学特性及侵袭范围不同,且通常比较隐匿,诊断通常需要依靠影像学手段。本文就颌骨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及发展进行综述,以期有利于临床应用。
临床实践
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观察
王会平 马树泽 贾情 徐欢 孟岩
口腔医学. 2013, 33(2): 138-139.
摘要
(
17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与评价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对2008-03—2011-03通过微创拔除患牙后行即刻种植的68例患者共100颗种植体进行回顾性总结,所有病例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3~6个月后进行永久修复。随访时间为2~3年,定期进行临床和放射学检查。通过查阅病例资料,搜集术前、术中及术后定期复查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电话随访获取所需信息。结果 68例100颗种植体均达到良好的初期稳定性。随后2~3年内,共有3例4颗种植体失访;另发生种植体周围炎2颗、松动1颗、进行性骨吸收1颗、随访期内种植体的存留率为92.0%。结论 微创拔牙即刻种植时,只要严格选择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种植系统,操作方法正确,术后患者严格遵从医嘱,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20例临床体会
张进军
口腔医学. 2013, 33(2): 140-141.
摘要
(
17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错。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对替牙期16例,恒牙早期4例的骨性Ⅲ类错进行矫治。结果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具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患者矫治前后的侧貌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建立了基本正常的前牙覆、覆盖关系。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矫治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有明显效果。
2例印模技术用于前牙潜行性龋治疗
李虎 朱玲
口腔医学. 2013, 33(2): 141-142.
摘要
(
19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研究印模技术用于前牙潜行性龋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例前牙患有潜行性龋的患者采用印模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患牙形态色泽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印模技术治疗前牙潜行性龋,可节省大量临床操作时间,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10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监护下拔牙的临床分析
蒋勇联 杨沛蕾 季玉花
口腔医学. 2013, 33(2): 143-144.
摘要
(
16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经心血管专科确诊为慢性心血管疾病的106例老年拔牙患者,在麻醉前10 min、麻醉后5 min、拔牙时和拔牙后10 min分别测量心率和血压,并描记心电图检查(Ⅰ、Ⅱ、Ⅲ、avF、avR、V1、2、3、5等导联)进行监察。结果 106例患者在拔牙中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均有变化:拔牙中平均收缩压上升7.2 mmHg,舒张压上升1.5 mmHg,心率平均增加4.5次/分,拔牙中新出现和加重的心电图异常中,有房室传导阻滞12例,房颤8例,S-T段改变15例,T波改变20例,窦性心动过速28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在心血管医师指导下给予口服药物缓解后,106例中有100例安全顺利完成拔牙手术,有6例因血压和心脏变化而暂停拔牙。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拔牙应重视术前检查,消除精神紧张因素,术中加强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监护以顺利完成拔牙手术。
编辑部公告
2024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5-02-13)
2023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4-01-30)
编辑部电话变更通知
(2023-09-08)
《口腔医学》被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
(2023-03-30)
2022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3-01-13)
关于假冒本刊工作人员与作者联系的声明
(2022-07-28)
《口腔医学》杂志荣获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2022-02-16)
2021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2-01-26)
2020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1-01-22)
《口腔医学》杂志荣获2020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
(2020-12-31)
更多...
下载中心
介绍信模板
专家操作指南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论著类稿件模板
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表
作者贡献声明表
更多...
友情链接
南京医科大学
玛格泰克公司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生物医学杂志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