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28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2018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牙周炎分期分级疾病定义系统临床应用体会
束蓉
口腔医学. 2020, 40(1): 1-6.
摘要
(
16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比1999年牙周病分类体系,2018年公布的牙周病和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有许多改变,其中构建牙周炎分期分级疾病定义系统,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牙周炎定义尤其受到国内外牙周学者的关注。本文将简要介绍牙周炎分期分级疾病定义系统提出的背景、具体内容以及临床意义,同时尝试结合中国国情,探索牙周病新分类风险评估与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
基础研究
联合VEGF-165和PDGF-BB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化的体内研究
毕翔宇 孙安 何惠宇
口腔医学. 2020, 40(1): 7-12.
摘要
(
2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在血管生成早期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共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包括细胞加入VEGF组(V组)、细胞加入PDGF组、细胞加入VEGF及PDGF组(V+P组)和单纯细胞植入组(D组)。于腹部正中作一1.5-2.0cm切口将加入因子的细胞植入大鼠腹部皮下,分别于术后2周和4周取出进行成血管相关基因的检测及组织学观察新生血管的面积、数量和直径。结果:术后2周V组的新生血管中可见过度扩张的血管瘤样结构,血管直径明显大于另外3组。VP组血管成熟度较高,成血管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各时间点VP组血管数量均高于另外3组。2周和4周时成血管基因表达量和血管面积、直径及数量间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与PDGF联合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协同作用,有效促进新血管的生成,有助于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db/db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的初步探究
杨亚楠 于时卉 闫香珍 罗礼君
口腔医学. 2020, 40(1): 13-16.
摘要
(
3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初步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对db/db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极化的影响。 方法 以Pg刺激野生型C57BL/6J及db/db小鼠BMDMs,检测M1、M2基因标志物的表达水平。 采用qRT-PCR法分别检测Tnf-α、Il-12以及Arg1、Ym1、Fizz1和Mrc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 结果 与野生型相比,在IL-4诱导下,Pg感染与否对db/db小鼠BMDMs表达基因Arg1、Fizz1和Mrc1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db/db小鼠BMDMs中Ym1的表达明显下降,M1极化标志基因Tnf-α无明显差异,Il-12的表达显著降低。 结论 在db/db小鼠中Pg诱导M2向M1转变的促进作用减弱。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及根管深度对玻璃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王玥 谢伟丽 李玥锟 施梦汝 徐 琳 于敬伟
口腔医学. 2020, 40(1): 17-21.
摘要
(
4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4种表面处理方法以及在根管内的深度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取25颗单根管前磨牙,常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五组。对25根POPO纤维桩分组进行表面处理:A组(对照组),B组(过氧化氢组),C组(硅烷组),D组(氢氟酸组),E组(乙醇钠组)。将纤维桩粘接于离体牙根管内并制作薄片试件,根据根管深度将试件分为根上部、根中部、根下部三个亚组,进行微推出试验测试粘接强度。扫描电镜下对各组纤维桩的外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 纤维桩粘接强度为B组>D组>E组>A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C组与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桩在根管不同深度的粘接强度为:根上部>根中部>根下部(P<0.05);SEM观察显示,经处理后的各组纤维桩表面形貌与对照组相比可见纤维束暴露量增加。结论 除硅烷偶联剂外,HF,H2O2,乙醇钠均能显著提高玻璃纤维桩的粘接强度;随着根管深度的增加,纤维桩粘接强度逐渐减小。
成釉细胞微环境对胚胎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宁芳
口腔医学. 2020, 40(1): 22-25.
摘要
(
3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胚胎干细胞诱导后成牙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成釉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及体外检测基因表达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成釉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诱导胚胎干细胞后,拟胚体的外周有鹅卵石样的细胞,类似于上皮样的细胞生成。同时,诱导组细胞中可检测CK14、AMBN以及AMGN mRNA 的表达,DMP1和DSPP表达阴性,进一步免疫表型分析显示,诱导组胚胎干细胞表达CK14、AMBN和AMGN阳性。结论 利用成釉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分泌的信号分子在体外模拟上皮的微环境,使得胚胎干细胞实现了向牙源性上皮细胞方向的表型转化。
PIGK与PCNA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与意义
赵尔杨 王姗 孟琰 施磊 强冬霞
口腔医学. 2020, 40(1): 26-30.
摘要
(
3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IGK与PCNA蛋白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HE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5例成釉细胞瘤中PIGK与PCNA的表达,统计学分析染色指标与疾病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及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 在成釉细胞瘤中,PIGK只在3例中呈现阳性表现,且与病理分型不相关(P>0.05),PCNA在所有成釉细胞瘤中均出现阳性表达,但也与病理分型不相关(P>0.05);由于病例数限制不认为PIGK与PCNA的表达存在相关性。结论 PIGK与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成釉细胞病理分型不存在相关性,两指标之间表达不存在相关性。
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对楔状缺损患牙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于敬伟 谢伟丽 施梦汝 陈钱 王玥 焦海斌 徐琳
口腔医学. 2020, 40(1): 31-34.
摘要
(
3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楔状缺损及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以期为临床嵌体修复楔状缺损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通过CBCT扫描取得牙体原始数据,借助Mimics 17.0,Geomagic Studio 13.0等软件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楔状缺损模型及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进行树脂嵌体(A)、瓷嵌体(B)、金合金嵌体(C)修复,以未进行修复的楔状缺损模型作为对照组,再利用Abaqus 6.14有限元软件进行牙颈部的应力分析。结果 从应力分布来看垂直载荷楔状缺损后剩余牙体组织及嵌体修复后模型均出现两个应力集中区,其中楔状缺损后剩余牙体组织模型主要应力集中在楔状缺损处,嵌体修复后模型主要应力在牙颈部,并发现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最大主应力值均明显降低。结论 不同材料嵌体修复楔状缺损后可使缺损附近的应力集中明显改善,其中瓷嵌体(B)和金合金嵌体(C)与树脂嵌体(A)相比相对理想。
铒激光备洞对牙体与充填体间纳米渗漏和粘结强度的影响
宋召龙 李艳萍 李思宁 张琳
口腔医学. 2020, 40(1): 35-38.
摘要
(
3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铒(Er:YAG)激光和高速涡轮手机备洞对牙体与充填体间纳米渗漏和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32颗离体拔出的前磨牙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用高速涡轮手机备洞;实验组用Er:YAG激光备洞,随后进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两组各取8颗,进行纳米渗漏测试,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ic,SEM)观察渗漏情况。其余样本,检测微拉伸强度。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各组微拉伸强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在牙体与充填体间,实验组几乎没有纳米渗漏产生,对照组则产生纳米渗漏带。微拉伸强度:对照组(16.10±4.91)Mpa,实验组(26.53±3.61)Mpa,实验组微拉伸强度大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涡轮手机相比,Er:YAG激光备洞的纳米渗漏程度更低,粘结强度更好。
酪蛋白磷酸多肽钙磷复合体的应用顺序对乳牙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
袁月 朱颐馨 杨晓丹 刘英群
口腔医学. 2020, 40(1): 39-42.
摘要
(
3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酪蛋白磷酸多肽钙磷复合体(Casein phosphopetide-amorphic calcium phosphat, CPP-ACP) 应用顺序对乳牙牙本质粘结强度及对乳牙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56颗无龋乳磨牙,磨除牙合面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将其中48颗乳磨牙随机分3大组(n=16)。A组:仅酸蚀15s。B组:涂CPP-ACP后酸蚀15s。C组:酸蚀15s后涂CPP-ACP。各组分为2小组(n=8),其中AN,BN,CN组使用Prime&Bond NT(NT)全酸蚀粘结剂,AS,BS,CS组使用Single bond 2(SB2)全酸蚀粘结剂。制作树脂粘结试件,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剪切强度(SBS值)。其余8个乳磨牙随机分成4组(n=2),分别为空白组(S1组)、酸蚀组(S2组)、酸蚀后涂CPP-ACP组(S3组)、涂CPP-ACP后酸蚀组(S4组)分别用扫描电镜观察粘结前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结果 剪切实验结果为AN组,BN组,CN组剪切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S组,BS组,CS组剪切强度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AN组>AS组,BN组>BS组,CN组>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结果为S3组中牙本质小管封闭数目最多。 结论 在酸蚀后应用CPP-ACP处理乳牙牙本质不影响NT和SB2两种全酸蚀粘结剂的粘结强度;可以达到有效的牙本质小管封闭;Prime&Bond NT(NT)全酸蚀粘结系统的粘结强度高于Single bond 2(SB2)。
核受体共激活因子7在槟榔碱诱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生物学功能
刘清辉 何黎明
口腔医学. 2020, 40(1): 43-47.
摘要
(
2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NCOA7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在口腔黏膜角质细胞株HOKs间充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OSF组织30例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5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COA7、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标记物在OSF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以western blot法检测槟榔碱刺激后HOKs中NCOA7、上皮及间充质标记物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NCOA7在30例OSF组织高表达(P<0.05);同时在细胞基底层出现间充质标记物的阳性表达。NCOA7在槟榔碱刺激的HOKs中高表达,且具有槟榔碱浓度依赖性(P=0.0043);随着槟榔碱浓度的升高,上皮标志物表达逐渐下调,而间充质标记物表达逐渐升高。结论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织中高表达的NCOA7,可能参与调控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过程,进一步促进纤维化进程。
临床研究
Foley加压水囊在治疗颧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张杰 孟箭 郑浩 李志萍
口腔医学. 2020, 40(1): 48-51.
摘要
(
2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Foley加压水囊在颧弓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评价并分析其临床优势。方法:对37例颧弓骨折患者选择口内前庭小切口,并采用Foley加压水囊支撑填塞固定,不需额外使用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之后从患者的面部对称性、开口度等方面评价此法的优缺点。结果:37例患者采用Foley加压水囊治疗颧弓骨折的术后成形效果好,面部基本对称,张口度基本正常,副反应轻微,治愈率达97.3%,且患者术后取出水囊方便,不会造成再次创伤。结论: 采用Foley加压水囊治疗颧弓骨折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术后效果显著、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高、经济实用的特点。
釉质内肩台预备加直接树脂充填修复前牙切端切角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孙晨雨 李倜 朱洪光 郭文丽 刘鹏辉 白建文
口腔医学. 2020, 40(1): 52-54.
摘要
(
4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釉质内肩台预备加直接树脂充填修复前牙切端切角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4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牙科行前牙切端切角缺损修复患者60例,共98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9颗患牙制备釉质内肩台后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49颗制备釉质短斜面后复合树脂修复,在修复后3、6、12个月对树脂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牙修复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后6个月及1年,对照组的修复体脱落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釉质内肩台预备加直接树脂充填修复前牙切端切角缺损的方法术后脱落率低且并发症少。
上颌磨牙龋源性残冠截根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古智豪 徐莉
口腔医学. 2020, 40(1): 55-58.
摘要
(
3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上颌磨牙龋源性残冠截根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患者知情同意后,选择上颌磨牙龋源性残冠30颗,行截根术治疗后,常规根管治疗、牙周系统治疗,术后3个月及6个月评价患牙的治疗效果。结果:截根术后6个月复查,30颗患牙中28颗行截根术治疗有效,其中1颗出现根折,1颗出现牙周脓肿。结论:上颌磨牙龋源性残冠经截根术治疗后有效果。
综述
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KRISTINE SUN 宋忠臣
口腔医学. 2020, 40(1): 59-62.
摘要
(
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性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破坏性疾病,牙周炎不仅影响口腔健康,也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慢性肾病被认为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病之间有密切联系。本文就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脱细胞外基质支架材料在骨再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张艳珉 杨国利 姜治伟 王慧明
口腔医学. 2020, 40(1): 63-66.
摘要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近年来,因肿瘤、创伤、发育畸形、感染等原因造成骨缺损的修复材料包括自体骨或异体骨、人工合成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然而,这些材料因取骨量限制、免疫排斥、成骨活性低、支架降解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理想的骨缺损材料应具备三个要素,募集种子细胞、缓释生长因子、提供模拟微环境的支架。随着骨组织工程不断发展,脱细胞外基质材料(decellularuzed Extracellular Matrix,dECM)作为生物活性支架材料因其无免疫源性、良好的成骨性能、缓释生长因子、促进种子细胞的粘附、干性的维持等优点而倍受关注。本文围绕脱细胞外基质材料(dECM)在骨再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高压蒸汽灭菌对镍钛根管器械物理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程 王晓春
口腔医学. 2020, 40(1): 67-70.
摘要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镍钛根管器械由特殊镍钛合金加工而成,凭借其优良的柔韧性和根管成形能力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根管预备中。临床工作中,镍钛根管器械在重复使用时,通常使用高压蒸汽灭菌进行消毒。近年来,高压蒸汽灭菌对镍钛根管器械物理性能的影响备受学者关注。本文就高压蒸汽灭菌对镍钛根管器械表面形貌、抗折断性、切割效率的影响、高压蒸汽灭菌与热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Hippo-TAZ/YAP信号通路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邵伟华 李晋 龚炜韬 俞张红 韩兴怡 章馨钰 杨建荣 李中武
口腔医学. 2020, 40(1): 71-77.
摘要
(
4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Hippo 信号通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级联通路。其中,TAZ/YAP是该信号通路中核心的效应分子。大量研究证实,TAZ/YAP与人类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或生长密切相关,其异常活化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增强化疗耐药及获得干细胞样特性。近年来研究表明,TAZ/YAP异常活化与头颈部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有可能作为头颈部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综述Hippo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的是该通路中的TAZ/YAP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调控作用,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完全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修复
梁艺 康非吾
口腔医学. 2020, 40(1): 78-82.
摘要
(
4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数完全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由于紧邻第二磨牙,拔除术后常会出现相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质缺损,且多为拔除术前原有骨质缺损的进一步显现及加剧,故拔除术后可能出现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形成,甚至远中牙根吸收、龋坏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第二磨牙松动以致拔除的情况,故术后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意义。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拔除术前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状态、手术方式等。目前针对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不同影响因素有多种预防方式及修复方式,主要为骨及骨替代材料移植、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细胞活性成分移植等,不同修复方式均有不足之处,或经济成本高,或导致骨吸收影响新骨生成量,本文针对目前拔除完全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后,相邻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影响因素、预防及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牙周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岳轶云 丁小函 刘东宁 李艳 夏博园 于维先
口腔医学. 2020, 40(1): 83-86.
摘要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引起肝脏不同程度的病变,从脂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到纤维化,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诸多研究表明,系统性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参与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牙周炎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可能通过牙周致病菌和炎症介质等方式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影响肝脏健康。本文就目前牙周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期待从口腔医学视点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开辟新思路。
新型快速硬固型根尖倒充填材料的研究进展
屠美洁 宿凌恺 何福明 邓淑丽
口腔医学. 2020, 40(1): 87-91.
摘要
(
4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三氧化矿物聚合物 ( 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根尖倒充填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封闭性,而且具有很好抗菌和成骨效果。然而MTA存在着硬固时间长和操作性差的缺点。近年来,为缩短MTA的硬固时间,一些新型快速硬固型硅酸钙基根尖倒充填材料相继出现,本文将对这一类新型材料的种类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囊肿塞在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中的应用
陈玥 胡建
口腔医学. 2020, 40(1): 92-96.
摘要
(
4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囊肿塞是颌骨囊肿进行开窗减压术治疗中常用的辅助治疗器具,近年来,随着材料和技术的发展,不同形式的囊肿塞层出不穷。本文回顾了目前临床常见囊肿塞的种类、制作方法及其适应证,探讨了各类囊肿塞在制作及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
编辑部公告
2024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5-02-13)
2023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4-01-30)
编辑部电话变更通知
(2023-09-08)
《口腔医学》被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
(2023-03-30)
2022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3-01-13)
关于假冒本刊工作人员与作者联系的声明
(2022-07-28)
《口腔医学》杂志荣获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2022-02-16)
2021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2-01-26)
2020年度《口腔医学》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2021-01-22)
《口腔医学》杂志荣获2020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
(2020-12-31)
更多...
下载中心
介绍信模板
专家操作指南
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论著类稿件模板
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表
作者贡献声明表
更多...
友情链接
南京医科大学
玛格泰克公司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生物医学杂志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