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28
院士专栏
我国数字化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史雨林, 李刚, 侯晓冲, 白石柱, 赵铱民
口腔医学. 2024, 44(1):  1-5.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01
摘要 ( 221 )   HTML ( 16 )   PDF (1449KB) ( 13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设计电子问卷、电话专访的形式,调研了全国94所口腔医学类本、专科院校的数字化口腔医学教育现状,显示近年来我国数字化口腔医学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大多数院校已逐步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部分院校已开展数字化口腔诊疗技术教学内容,但数字化口腔医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仍不普及,还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应用需求、数字化教育课程不丰富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快我国数字化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意见。

颞下颌关节病专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诊断及治疗进展
傅开元, 雷杰
口腔医学. 2024, 44(1):  6-10.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02
摘要 ( 302 )   HTML ( 20 )   PDF (837KB) ( 3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和诊断已基本取得共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种具有明显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特点的心身疾病,除了临床诊断外,还要评价疼痛相关的功能丧失和心理状况。尽管外科手术治疗的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要强调治疗首选是非手术的保守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症状体征轻微或完全没有任何症状体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应充分考虑其症状体征对患者的影响程度,而不是仅仅根据临床诊断和影像检查结果而作出是否需要治疗的结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MRI临床应用进展
魏丽丽, 李波, 程勇
口腔医学. 2024, 44(1):  11-15.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03
摘要 ( 127 )   HTML ( 5 )   PDF (875KB)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颞下颌关节影像检查手段的发展,磁共振成像逐渐成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由于其无电离辐射暴露风险且为非侵入性检查,可清晰显示关节盘、关节腔积液、髁突水肿、咀嚼肌、双板区及滑膜病变,在临床有较大应用价值。本文从关节盘位置及形态改变、关节腔积液、髁突水肿和翼外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相关性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以期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影像诊断提供思路。

成人下颌发育不足的外科矫治
祝颂松
口腔医学. 2024, 44(1):  16-19.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04
摘要 ( 83 )   HTML ( 9 )   PDF (3409KB) ( 8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下颌发育不足是牙颌面畸形的常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和咬合功能。外科矫治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改变下颌骨位置和形态,恢复患者正常面部外形。本文从外科治疗的角度,将颞下颌关节这一关键因素纳入成人下颌发育不足的诊疗设计中,阐述成人下颌发育不足的常用矫治方法,包括正颌外科手术、颞下颌关节外科手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和牵张成骨技术等,总结不同类型成人下颌发育不足的治疗流程。为临床医生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提高这一疾病的治疗水平。

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研究进展
赵宁, 房兵
口腔医学. 2024, 44(1):  20-23.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05
摘要 ( 143 )   HTML ( 4 )   PDF (813KB) ( 2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组影响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系统、牙齿咬合甚至全身多种结构的病症,因其病因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复杂,使其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临床难点之一。TMD是正畸初诊患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正畸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相关问题。因此正畸医生需要积极面对并通过深入地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TMD的分类、诊断及其发病机制并学习相关的治疗手段,积极应对临床中的TMD相关问题,并努力在TMD的多学科联合治疗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咬合异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关系再思考
朱锦怡, 龚衍吉, 郑芳杰, 于世宾, 尹德强, 刘洋
口腔医学. 2024, 44(1):  24-30.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06
摘要 ( 114 )   HTML ( 5 )   PDF (3858KB) ( 1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咬合异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过去的研究通过观察性和干预性临床研究、动物实验、机制研究以及三维有限元模拟技术等手段,试图揭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然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分歧,使得这种关系迄今仍不够清晰。最近的研究重新考察了此前的研究结果,发现静态的咬合异常与TMD关系确实不够明确。但牙列和髁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关节的生物力学性能和功能状态都有明显影响,这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治疗TMD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尽管咬合异常与TMD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以得到明确的证实,但对牙列和髁突之间相对位置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TMD,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式。

基础与临床研究
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研究
唐路, 薛栋, 杨文文, 张献丽, 陆夏, 赵颖
口腔医学. 2024, 44(1):  31-35.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07
摘要 ( 88 )   HTML ( 7 )   PDF (1000KB) ( 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龈下菌斑中的牙周致病菌分布。方法 选取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50例,按照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重度狭窄组(36例)和完全闭塞组(14例)。收集术中分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龈下菌斑,采用16S rRNA PCR检测伴放线聚集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ctinomycetemcomitans)、福赛坦纳菌(Tanerella forsythia, T.forsythia)、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 T.denticola)、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ucleatum)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ingivalis)5种牙周致病菌的分布。结果 P.gingivalisT.denticolaT.forsythiaF.nucleatum在完全闭塞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71.4%、64.3%、42.9%和14.3%,高于在重度狭窄患者中的检出率,其中两组间P.gingivalisT.denticola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ctinomycetemcomitans在完全闭塞组斑块中未检出,低于在重度狭窄组的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ingivalisT.denticolaT.forsythia在完全闭塞组患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5.7%、71.4%和64.3%,同样高于在重度狭窄患者中的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P.gingivalisT.denticolaT.forsythi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F.nucleatumA.actinomycetemcomitans(P<0.05)。结论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龈下菌斑中P.gingivalisA.actinomycetemcomitansF.nucleatumT.denticolaT.forsythia分布具有差异性。P.gingivalisT.denticola在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检出率明显较高,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腭正中旁区支持组织厚度和腭穹窿形态相关性的三维评估
周举, 马俊青
口腔医学. 2024, 44(1):  36-40.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08
摘要 ( 71 )   HTML ( 3 )   PDF (1773KB) ( 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测量不同腭穹窿形态的正畸患者在腭正中旁区域腭部支持组织厚度,分析腭正中旁区种植支抗钉植入的安全区域,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招募青少年正畸患者72例(男36例,女36例),根据腭穹窿高宽比分为高穹窿组和低穹窿组,使用CBCT图像分析法测量受试者上颌腭正中旁区各位点的支持组织厚度。结果 第三腭皱襞处的黏膜厚度均高于其他位点,腭部黏膜由内向外呈逐渐增厚的趋势,高穹窿组腭部黏膜普遍厚于低穹窿组;腭部骨和总支持组织厚度从前后方向上均呈现中间高、两侧低的特点,在第三腭皱襞后2 mm处腭部骨组织厚度最大,在第三腭皱襞前4 mm及其前方部位,从内向外骨组织厚度逐渐增高,其后的部位反之,低穹窿组骨支持组织厚度普遍高于高穹窿组;腭部总支持组织在第三腭皱襞处及其后方2 mm内腭部总组织厚度最大,从内向外总支持组织厚度逐渐增加,低穹窿组骨支持组织厚度稍高于高穹窿组。结论 在低穹窿组患者腭部植入微种植支抗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距腭中缝旁5~9 mm、第三腭皱襞及其后方2 mm的范围内更适合高穹窿组患者植入微种植支抗。

种植体中央螺丝扭矩衰减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虞颖娟, 朱文卿
口腔医学. 2024, 44(1):  41-45.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09
摘要 ( 89 )   HTML ( 4 )   PDF (1128KB) ( 5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种植体中央螺丝扭矩衰减的临床影响因素,探讨预防中央螺丝松动的适宜加力时机。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于常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奥齿泰种植固定修复术后复查的患者。测量并记录中央螺丝扭矩衰减值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牙位,种植体直径,种植体负荷天数,共同支持的种植体数、牙冠数和负重比。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皮尔森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73例患者的125颗种植体。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显示,种植体负荷天数对中央螺丝扭矩衰减值有显著影响(r=0.616,P<0.001),其余自变量与扭矩衰减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据此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R2=0.475,P<0.001)。结论 奥齿泰标准型种植体在正常负荷下,种植体负荷天数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中央螺丝扭矩衰减值。

3种带蒂瓣修复牙龈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任露露, 俞沁, 龚寅, 朱敬慈, 王丽雅, 朱丽芳
口腔医学. 2024, 44(1):  46-49.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10
摘要 ( 98 )   HTML ( 2 )   PDF (1750KB) ( 5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向复位瓣术、侧向转位瓣术、双乳头瓣术修复牙龈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收集23例牙龈瘤患者,术中切除牙龈瘤后,根据软组织缺损情况分别采用冠向复位瓣术、侧向转位瓣术、双乳头瓣术行软组织修复。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量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gingival width,KGW)、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龈乳头充填指数(papilla fill index,PFI),记录牙龈瘤切除术后形成的牙龈退缩类型及术后2周患者自主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以评价3组修复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3组患者牙龈瘤均无复发。与术前相比,采用3种带蒂瓣修复后GI、GR均显著改善(P<0.05);KGW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侧向转位瓣组及双乳头瓣组术后KGW明显宽于冠向复位瓣组(P<0.05);冠向复位瓣组及侧向转位瓣组PFI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种带蒂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和美学效果,术后角化龈明显增宽,其中侧向转位瓣术及双乳头瓣术优于冠向复位瓣术。

病案分析
10例种植体折裂病例的临床分析
陈思, 陈星霖, 马文杰, 杨萌, 童昕
口腔医学. 2024, 44(1):  50-55.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11
摘要 ( 104 )   HTML ( 1 )   PDF (4743KB) ( 6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口腔种植修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种植体失败的情况也逐渐增多。种植术后感染、骨结合不良以及机械并发症均可导致种植失败。虽然种植体折裂在临床中不多见,但引起种植体折裂的原因值得临床医生的重视。种植体折裂主要与种植体直径、种植体连接方式、修复体牙位及修复设计、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等相关。本研究通过典型病例对种植体折裂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口腔医学教育
基于临床病例的虚拟仿真训练在口腔修复科实习的实践和评价
劳镇涛, 朱新宇, 李章彧, 沈曼静, 黄雪清
口腔医学. 2024, 44(1):  56-59.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12
摘要 ( 80 )   HTML ( 2 )   PDF (1292KB) ( 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介绍一种将临床实际病例与虚拟仿真牙体预备训练相结合用于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衔接临床前实验室教学与临床实习,提升实习医师牙体预备的技能和质量,并作为临床操作前牙体预备和准入控制的重要环节。方法 采集临床上需行前牙冠修复患者的修复前数字化口扫印模,经数字化美学设计后导入虚拟仿真系统。带教老师指导实习医师行术前牙体预备训练,并参考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术者牙体预备技能和质量满足临床操作要求后,复诊时为患者进行牙体预备并完成诊疗全过程。结果 在基于临床病例的虚拟仿真牙体预备训练后,实习医师的牙体预备精确度更高,耗时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 基于临床病例的虚拟仿真牙体预备训练能使实习医师的牙体预备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争鸣
口腔正畸学中与力学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辨析
王勇, 王林
口腔医学. 2024, 44(1):  60-62.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13
摘要 ( 122 )   HTML ( 4 )   PDF (836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腔正畸学与力学密切相关,在口腔正畸学相关教科书中涉及一些与力相关的概念,正畸医生正确理解这些概念对临床应用矫治力进行牙齿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力学角度对正畸学涉及的有关力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以期规范学术概念的表述,有利于口腔医学生的学习理解以及交叉学科的交流。

综述
口腔HPV感染的研究现状
侯政瑶, 王可心, 王庆梅, 杨小琛, 宋凯
口腔医学. 2024, 44(1):  63-68.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14
摘要 ( 118 )   HTML ( 4 )   PDF (758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口腔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HPV)的储存库,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等多种途径促进了口腔HPV感染的流行。低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口腔黏膜良性病变,而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诱发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关于口腔HPV感染的研究工作并不深入,国人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不足,这不利于相关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口腔HPV感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口腔HPV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丝素蛋白作为口腔组织再生屏障材料的应用进展
郑雨欣, 丁榆德, 陈枫, 杨帆
口腔医学. 2024, 44(1):  69-74.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15
摘要 ( 89 )   HTML ( 6 )   PDF (754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控的降解率、合适的机械强度与可载药的特性,已逐渐成为口腔组织再生的新兴屏障材料。该文通过分析、总结丝素蛋白作为屏障材料在口腔组织再生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目前应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MXene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中促成骨的机制研究
朱昕妍, 靳牧涵, 严菁菁, 王美琪, 张一玲, 马俊青, 袁俊
口腔医学. 2024, 44(1):  75-80.  doi:10.13591/j.cnki.kqyx.2024.01.016
摘要 ( 107 )   HTML ( 3 )   PDF (777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MXene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活性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已被用于各类组织工程和再生的研究。目前发现MXene纳米复合材料能够促进成骨相关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调控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和相关信号通路,促进缺损部位血管生成,从而促进骨缺损修复。这使其成为骨组织再生领域的热门研究材料。本文就MXene纳米复合材料促进骨再生作用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为其基础及临床研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