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28
基础研究
三叉神经运动核在束缚应激致小鼠咬肌肌电变化中的调控作用
刘杨, 李强, 雷容, 陈永进, 赵雅娟
口腔医学. 2023, 43(10):  865-871.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01
摘要 ( 144 )   HTML ( 8 )   PDF (2823KB) ( 6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慢性束缚应激后,小鼠清醒状态下咬肌肌电水平以及支配咬肌运动的三叉神经运动核(trigeminal motor nucleus,Vmo)神经元的变化,为探究心理因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的相关中枢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2只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对应激组小鼠施加4 h/d、连续14 d的慢性束缚应激;对照组小鼠正常饲养。14 d后,通过旷场实验与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检测清醒状态下小鼠咬肌肌电水平;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Vmo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并利用免疫组织荧光技术观察Vmo内Ⅰ型、Ⅱ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1/2,VGLUT1/2)的表达情况。结果 应激组小鼠在旷场实验的中央活动时间(P=0.000 4)与中央活动路程(P=0.000 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应激组小鼠的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P=0.000 2)与滞留开臂时间百分比(P=0.001 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显示存在明显的焦虑样行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小鼠在应激开始前,咬肌累积肌电(integral electromyography,iEMG)(P=0.877 9)及振幅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P>0.999 9)均无明显差异;应激结束后,应激组小鼠咬肌的iEMG(P=0.000 4)和RMS值(P=0.000 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小鼠在应激前后的iEMG(P=0.798 9)和RMS值(P>0.999 9)比较无显著差异;应激组小鼠在应激结束后,其咬肌的iEMG(P=0.001 1)和RMS值(P=0.001 9)显著高于应激前水平。电生理结果显示,在电流钳模式下,当输入60、80、100 pA电流时,应激组小鼠Vmo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应激组小鼠Vmo神经元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P=0.003 0)与幅度(P=0.000 2)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组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应激组小鼠Vmo部位的VGLUT1(P=0.001 0)与VGLUT2荧光强度(P=0.001 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慢性束缚应激能够导致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及咬肌肌电活动水平的增高。应激后脑内Vmo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其受到的谷氨酸能兴奋性投射增多,可能是束缚应激造成咬肌肌电活动水平升高的中枢机制之一。

渗透树脂对早期釉质龋的防治效果观察
刘欣, 黄银珠, 金成日
口腔医学. 2023, 43(10):  872-877.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02
摘要 ( 226 )   HTML ( 20 )   PDF (6842KB) ( 2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渗透树脂防治早期龋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早期釉质龋防治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实验收集10~25岁患者由于正畸拔除的上下前磨牙110颗,采用酸凝胶法形成人工釉质龋后,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酸性溶液中的Ca2+含量,比较渗透树脂、氟保护漆以及氟化钠的应用对脱矿牙釉质表面抗酸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及纵剖面的超微结构,评价渗透树脂封闭釉质脱矿区的情况,从而深入探讨渗透树脂的抗酸性能及防龋效果。结果 Ca2+浓度测量结果显示,渗透树脂组、氟保护漆组及氟化钠组的Ca2+溶出量分别为(6.432±1.867)、(31.208±7.784)、(41.176±3.512)μg/mL,渗透树脂组明显低于氟保护漆组和氟化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EM观察结果显示:渗透树脂组可见釉质表面有完整、相对平滑的材料覆盖,树脂在釉质表层形成一薄层树脂膜,并能较好地渗入釉质脱矿产生的孔隙中呈密集的网筛状,氟保护漆及氟化钠组在釉质表层形成的漆膜,似碎玻璃状晶体结构,空隙直径明显大于渗透树脂组。结论 渗透树脂能有效抑制釉质的脱矿,增强人牙釉质表面的抗酸性能,明显优于氟保护漆及氟化钠。

新型镁合金黏膜刺激性、急性全身毒性及抗菌性能研究
储茂然, 刘娟, 修朝博, 孙宇
口腔医学. 2023, 43(10):  878-882.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03
摘要 ( 82 )   HTML ( 4 )   PDF (5041KB) ( 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测定新型镁合金(Mg-3Sn-0.5Mn)的黏膜刺激性、急性全身毒性及抗菌性能。方法 通过金黄地鼠黏膜刺激实验及小鼠急性全身毒性实验,测试新型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通过镁合金与菌液(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1 d和3 d后平板计数及扫描电镜观察合金表面细菌状态,测试新型镁合金的抗菌性能。结果 小鼠急性全身毒性实验:72 h观察期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均未出现任何急性毒性反应;黏膜刺激实验:14 d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金黄地鼠颊黏膜大体观察及HE染色无明显异常;抗菌实验:实验组镁合金与对照组316不锈钢相比,培养皿表面菌落数量明显较少,抗菌效果明显;扫描电镜观察:镁合金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形态呈明显皱缩状。结论 新型镁合金(Mg-3Sn-0.5Mn)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可初步满足作为医用材料的基本要求。

双矩形附件对透明矫治器磨牙近中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周妍, 彭友俭
口腔医学. 2023, 43(10):  883-888.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04
摘要 ( 79 )   HTML ( 2 )   PDF (2574KB) ( 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透明矫治器中双矩形附件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力学影响。方法 通过锥形束CT(CBCT)获得患者下颌骨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 Wrap、Unigraphics Nx 和Ansys Workbench等软件建立透明矫治器推下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的4组有限元模型,即模型A(颊侧近中5 mm长水平矩形附件),模型B(颊侧近中、舌侧近中3 mm长水平矩形附件),模型C(颊侧近中、颊侧远中3 mm长水平矩形附件),模型D(颊侧近中、颊侧远中3 mm长垂直矩形附件),分析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移模式、牙周膜应力分布和牙槽骨应力分布。结果 ①4组模型中下颌第一磨牙均为近中倾斜移动。下颌第一磨牙的总位移和倾斜度均表现为模型B组>模型C组>模型D组>模型A组,附件的固位力与磨牙的位移量和磨牙的倾斜度成正比,其中模型A、C、D三组各方面差值较小;②下颌第一磨牙牙周膜近远中面应力值最大值与牙槽窝近中内表面Von Mises应力值最大值均表现为模型B组>模型C组>模型D组>模型A组,与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移结果相印证。结论 ①透明矫治器中磨牙近中移动时,仅添加矩形附件磨牙均发生了近中倾斜移动;②附件可以增加透明矫治器中磨牙的固位力,附件的固位力与磨牙的位移量和磨牙的倾斜度成正比;③颊侧5 mm长水平矩形附件、颊侧3 mm长双水平矩形附件与颊侧3 mm长双垂直矩形附件此三种附件的固位力适中,磨牙的位移量与倾斜度适中,实际磨牙移动更符合矫治器预期设计,矫治器不易脱套,建议透明矫治器中磨牙近中移动时在磨牙上设计以上三种附件。

盐酸小檗碱通过调节自噬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的研究
肖金枝, 余伟, 张昊
口腔医学. 2023, 43(10):  889-893.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05
摘要 ( 97 )   HTML ( 3 )   PDF (1735KB) ( 3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H)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对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60、90、120、240 μmol/L)作用于口腔鳞癌细胞Cal-27 24、48、72 h后,CCK-8实验检测其对Cal-27细胞存活率的作用;单克隆实验(colony formation)检测其对Cal-2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盐酸小檗碱对Cal-27细胞增殖、自噬蛋白表达的作用。设置分组:对照组(0),单独药物组(90 μmol/L BH),雷帕霉素组(50 nmol/L RAPA)以及盐酸小檗碱+雷帕霉素共同处理组(90 μmol/L BH+50nmol/L RAPA)。以此分组进行CCK8实验、单克隆实验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盐酸小檗碱抑制细胞自噬与抑制Cal-27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 CCK-8结果示,盐酸小檗碱作用于Cal-27细胞后其存活率逐渐降低;克隆形成实验结果示,经盐酸小檗碱处理后,Cal-27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削弱;Western Blot结果示,随着盐酸小檗碱浓度的增加,增殖蛋白PCNA的表达量逐渐降低,且自噬家族蛋白Beclin-1及LC3Ⅱ/Ⅰ的表达也逐渐降低。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与盐酸小檗碱共同处理组,与单独药物组对比,其细胞活性及克隆形成能力增强,PCNA、Beclin-1及LC3Ⅱ/Ⅰ的表达上调。结论 盐酸小檗碱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自噬反应,并通过抑制自噬进一步抑制其增殖。

临床研究
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作用力值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周佳琦, 吴栋, 吴樱仪, 周力, 李宇
口腔医学. 2023, 43(10):  894-898.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06
摘要 ( 133 )   HTML ( 1 )   PDF (1573KB) ( 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双牙合板式矫治器作用力值测量的新方法,测量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产生的作用力值,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初期纳入使用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进行矫治的骨性Ⅱ类患者,利用薄膜压力测试仪分别测量左右两侧的作用力值。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作用力值的影响因素,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作用力值的回归方程。后期纳入新样本,验证回归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基于初期纳入的15例样本,前导量2.6~7.4 mm范围内,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单侧作用力值为(2.51±0.51)N,与前导量呈正相关,与咬合打开量呈负相关。生成作用力值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Y= 0.963+0.319X(X为前导量)。经后期新纳入8例样本检验,预测力值与实测力值间一致性较好(ICC=0.79)。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双牙合板式矫治器作用力值的测量方法,为其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临床工作中记录该力值提供了工具;初步报道了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的作用力值、影响因素,并建立了作用力值预测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HSB色彩模型的右上颌中切牙各区域颜色变化规律的研究
杨洁, 汤春波, 邵水易, 芮娜, 薛昌敖
口腔医学. 2023, 43(10):  899-902.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07
摘要 ( 91 )   HTML ( 3 )   PDF (1156KB) ( 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基于HSB色彩模型,测量牙齿各区域的色相(H)、饱和度(S)、亮度(B)数值,探寻牙齿各区域颜色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65例患者的65颗右上颌中切牙。利用拾色器工具避开反光区对右上颌中切牙的颈部、中部、切缘牙体颜色进行测量,按公式计算总体色彩参数及各区域色彩参数与总体的相对差异。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寻找牙齿各部位颜色变化规律。结果 结果显示,在同一颗右上颌中切牙,颈部、中部、切缘的色相、饱和度、亮度较牙齿总体色彩参数均有所区别。在同一颗右上颌中切牙,颈部与中部的色相差异以及中部与切缘的色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颈部、中部、切缘的饱和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颈部与切缘、中部与切缘的亮度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上颌中切牙各区域的色彩具有差异性。在同一颗右上颌中切牙,中部色相最偏黄,颈部和切缘色相偏红;颈部的饱和度最高,中部次之,切缘饱和度最低;切缘亮度最低。

上牙槽前神经管及其副管形态特征的锥形束CT研究
程傲然, 王珏, 范亚伟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03-909.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08
摘要 ( 118 )   HTML ( 4 )   PDF (2628KB) ( 5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上牙槽前神经管(canalis sinuosus,CS)是从眶下神经管延伸至上颌骨前部的骨管,内含有上牙槽前神经血管束,CS在上颌骨前部出现的解剖变异分支称为副管(accessory canals,ACs)。准确识别CS及其ACs可以降低上颌前部手术时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改善预后。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CS及其ACs的主要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特征,以便为种植手术提供解剖学指导。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至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36例患者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利用NNT viewer软件测量CS及其ACs的形态计量学特征,根据性别、年龄和鼻腭管(nasopalatine canal,NPC)类型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BCT测量分析显示ACs发生率为46.73%(157/336),ACs多呈双侧分布,垂直走行,侧切牙(51.77%)和中切牙(22.70%)的腭侧是ACs分布的主要区域。CS距中切牙根尖距离与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2=0.353,P<0.001)。圆柱型NPC患者的CS直径明显大于香蕉型(P<0.05)、沙漏型(P<0.01)和漏斗型(P<0.01)NPC的患者。沙漏型NPC患者与香蕉型NPC患者对比,CS距中切牙根尖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ACs在山西人群上颌骨前部有很高的发生率, NPC类型对CS及其ACs的形态计量学特征有显著影响。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同时评估CS及其ACs和NPC是合理的,并有助于预防种植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临床医师在术前应更加仔细评估风险并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

数字化导板引导CGF联合Bio-Oss骨粉充填颌骨囊肿的临床研究
张浩, 张新风, 祁雨晨, 胥加斌, 司亚萌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10-914.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09
摘要 ( 118 )   HTML ( 2 )   PDF (2074KB) ( 4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数字化导板引导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结合Bio-Oss骨粉充填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区的疗效。方法 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60例行颌骨囊肿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实验组术前制作数字化导板术中定位囊肿并填充CGF联合Bio-Oss骨粉至骨腔中,对照组1术前制作数字化导板术中定位囊肿并填充Bio-Oss骨粉至骨腔中,对照组2常规手术术中填充Bio-Oss骨粉至骨腔中。检测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72 h血液CRP、WBC水平及手术时间,评估术后疼痛程度,测量术后3个月、6个月骨密度值。结果 三组术后CRP、WBC均较术前显著上升,实验组和对照组1术后炎症反应、手术时间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且实验组术后炎症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1;术后3个月、6个月三组骨缺损区骨密度均高于术前,实验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数字化导板引导CGF联合Bio-Oss骨粉充填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区,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及疼痛不适、促进骨愈合、提高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更快恢复颌骨形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病案分析
数字化模型辅助全麻下S-ECC患儿牙齿治疗1例
崔飞艳, 孙秀, 张春利, 孟箭, 陈帅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15-919.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10
摘要 ( 91 )   HTML ( 3 )   PDF (3570KB) ( 5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使用数字化模型辅助重度低龄儿童龋患儿全身麻醉手术下牙齿治疗1例。方法 术前使用数字化口腔扫描仪进行患者口腔扫描,电子牙合架确定正中牙合位咬合关系后以此关系通过三维打印制作数字化树脂模型,在模型上修整预成冠,在术中牙齿治疗后直接佩戴修整好的预成冠。结果 使用数字化模型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更好地恢复患儿牙齿外形及咬合关系,患儿术后无咬合不适。结论 数字化模型的使用能够提升全麻下S-ECC患儿牙齿治疗效果。

综述
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进展
汪存艺, 胡济安, 施洁珺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20-924.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11
摘要 ( 150 )   HTML ( 6 )   PDF (762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是将下颌引导至治疗性前伸位来重建生理性的关节盘-髁突-关节窝关系。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是最常用的矫治器,可促进症状缓解和发挥颞下颌关节结构重塑作用。最近,各类活动或固定功能矫治器也逐渐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病的下颌前伸再定位治疗,但其效果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对不同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且分析其中盘突关系恢复的意义。

3D打印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展
许嘉宁, 金作林, 刘佳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25-929.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12
摘要 ( 152 )   HTML ( 5 )   PDF (756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D打印技术契合了口腔正畸个性化强、精度高和器械结构复杂的需求,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概括介绍口腔正畸常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就其近年来在口腔正畸的应用及相关问题研究的进展作了综述。牙颌模型、微型种植体导板、咬合板、下颌前伸类口腔矫治器和扩弓装置已可通过数字化流程结合3D打印进行制作,并展现出独有的显著优势,新材料的问世使得3D打印热塑性矫治器正成为可能。然而,3D打印间接粘接托盘口内放置托槽的准确性还需更多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基于磁共振影像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模型重建的研究现状
钱敏, 吴梦婕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30-934.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13
摘要 ( 142 )   HTML ( 21 )   PDF (1145KB) ( 15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疾病,详细了解生理病理状态下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空间解剖结构能够帮助临床医师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观察关节盘等软组织的优势,但通常局限于二维平面。基于MRI进行颞下颌关节三维重建可以通过三维模型更好地展现颞下颌关节的空间结构。但目前MRI三维重建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方法各异,且尚无统一评价标准,故本文对基于MRI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模型重建研究做一总结,期望有助于TMD的临床诊疗。

一氧化氮在牙周炎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曲尼色珍, 周延民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35-938.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14
摘要 ( 105 )   HTML ( 7 )   PDF (735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氧化氮是一种半衰期较短的小分子自由基,可穿透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号传递。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在牙周组织中发挥双重作用:生理条件下可促进血管扩张、刺激细胞因子表达、调节骨稳态和血小板聚集;病理条件下可引起结缔组织破坏和牙槽骨吸收。本文就一氧化氮在牙周炎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牙周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牙周炎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李凤丹, 陈敬儒, 江银华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39-944.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15
摘要 ( 118 )   HTML ( 9 )   PDF (778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相关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是牙周炎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有文献表明牙周炎与DR也存在相关性。本文就牙周炎与DR的流行病学研究、共同影响因素、机制等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牙周炎以及DR的防治提供研究思路。

Er:YAG激光拆除种植牙全瓷冠修复体的研究进展
蔡娉娉, 卓盈颖, 林玲, 林捷, 郑志强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45-949.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16
摘要 ( 151 )   HTML ( 3 )   PDF (758KB) ( 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瓷修复体在口腔临床特别是种植修复中应用广泛,但临床上粘接固位的种植冠部修复体拆除较为困难。传统拆除采用磨除、敲击等机械破坏的方法,不仅增加临床诊疗时间和费用,同时给患者带来恐惧和不安。近年来有学者着手于研究使用Er:YAG激光作为替代传统机械拆除种植全瓷修复体的新方法,全瓷修复体的材质和厚度、水门汀类型、激光参数设置等多种因素均对拆除结果存在影响。该文对Er:YAG激光拆除种植牙全瓷冠修复体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医师的临床操作提供相关参考。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口腔种植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琛, 高莺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50-954.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17
摘要 ( 91 )   HTML ( 11 )   PDF (754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静电纺丝技术是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利用可溶性或易熔性聚合物制备出纳米级直径纤维的方法。这些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与细胞外基质高度匹配、易于表面功能化等优势,同时在静电纺丝过程中还可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或加入无机粒子、抗菌剂、酶等添加剂对纳米纤维进行修饰,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该文就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骨性Ⅲ类患者正颌手术后上气道变化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龚依玲, 樊蓉, 常新
口腔医学. 2023, 43(10):  955-960.  doi:10.13591/j.cnki.kqyx.2023.10.018
摘要 ( 76 )   HTML ( 2 )   PDF (781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性Ⅲ类患者在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正颌手术时后退下颌骨对气道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小医源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的概率。术前有效预测气道的变化,选择正确的术式,在整个治疗计划中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骨性Ⅲ类患者上气道结构特点、上气道常用测量方法的优缺点、正颌术后气道的变化和现有的气道预测方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