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5-08-28
述评
实现牙周组织形态与功能重建是牙再生的关键科学问题
金岩
口腔医学. 2015, 35(8):  609-613. 
摘要 ( 6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组织工程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为成功实现牙再生带来了希望,但牙周组织疾病却阻碍了再生牙体内应用的脚步。目前临床对牙周病的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牙周功能重建的问题,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对维持牙周稳态的重要干细胞-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的认识不清。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十分相似的特性,但更容易被炎症因子破坏正常的再生功能。慢性炎症是诱发牙周病最主要因素,如何应对炎症因子的破坏作用,是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再生应用面临的难题。利用组织工程技术,牙周膜间充质干细胞聚合体可以成功在慢性炎症条件下实现牙周组织形态和功能的重建。另外考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炎症因子的耐受性,在一定的条件刺激下,动员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亦能实现牙周组织的修复重建。无论是上述外源性的,还是内源性的牙周重建再生方法的发展,对牙再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
基础研究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CD36和LOX-1表达的影响
岑胜丹 陈利娇 胡招玲 邓辉 胡荣党
口腔医学. 2015, 35(8):  614-618. 
摘要 ( 6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该文以THP-1源性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关键分子CD36、LOX-1表达的影响。 方法 以160 nmol/L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48 h,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建立P.g-LPS与THP-1源性巨噬细胞共孵育的体外模型,在负荷50 μg/m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条件下,分别用浓度为0.1、1.0、10.0 μg/mL P.g-LPS与巨噬细胞共孵育48 h;1 μg/mL P.g-LPS与巨噬细胞共孵育24、48和7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探讨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关键分子CD36和LOX-1表达变化。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P.g-LPS浓度的增加和1 μg/mL P.g-LPS孵育时间的延长,巨噬细胞内CD36 mRNA和蛋白表达均逐渐下降;LOX-1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P.g-LPS可促进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对LOX-1表达无影响,从而可能对巨噬细胞脂质代谢产生影响。
MTA对牙周膜干细胞RANKL/OPG表达水平的影响
周益翔 刘根霞 马姝 卢亚蝶 张光东 于金华
口腔医学. 2015, 35(8):  619-622. 
摘要 ( 6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MTA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PDLSCs,依据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筛选最佳MTA刺激浓度,将PDLSCs分别于对照组(普通培养基)和2 mg/mL MTA条件培养液培养3 d和7 d后,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RANKL、OPG蛋白表达。结果 MTA刺激3 d和7 d组,OPG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RANKL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MTA可通过调节RANKL/OPG系统,参与调节PDLSCs成牙/骨及破牙/骨活性。
青少年正畸治疗早期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牙龈蛋白K的变化研究
朱明珍 韩志强 张玉杰 肖水清 张丽
口腔医学. 2015, 35(8):  623-627. 
摘要 ( 6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牙龈蛋白K在青少年正畸治疗早期的变化。方法 随机收集青少年正畸牙龈正常者45例,分别取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1、2、3、6个月龈沟液标本,应用16S rDNA PCR技术检测各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牙龈蛋白K;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及牙龈蛋白K各组间检出率比较用χ2检验;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K的检出率与牙龈炎症之间的关系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矫治前与戴入后1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2个月、3个月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戴入后1个月与2个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龈蛋白K在矫治器戴入前与戴入后1个月、6个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戴入后2个月、3个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第2个月开始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龈蛋白K的检出率下降,到6个月时检出率已基本接近矫治器戴入前。结论 青少年正畸治疗过程中在矫治器戴入早期可引发牙龈卟啉单胞菌及牙龈蛋白K的增加,出现牙龈炎症反应,当增加到一定时间即2个月后开始逐渐下降,到6个月时已基本接近矫治器戴入前。
硅铝包覆纳米TiO2盖膜对赝复体硅橡胶色彩稳定性的影响
占适龙 江银华 贾安琦 程喆 叶建青
口腔医学. 2015, 35(8):  628-631. 
摘要 ( 6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硅铝包覆纳米TiO2硅橡胶盖膜对MDX4-4210 赝复体硅橡胶褪色过程的影响,探讨此方法对提高颜面赝复体硅橡胶色彩稳定性的有效性,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模拟日光老化条件下,以MDX4-4210 硅橡胶为基质,硅铝包覆纳米TiO2为遮色剂,镉红油画颜料为着色剂,观察老化前后加盖1 mm厚度、不同浓度(0、0.05%、0.10%、0.15%)硅铝包覆纳米TiO2硅橡胶膜试件的L*a*b*值。〖HTH〗结果〓〖HTSS〗4种浓度硅铝包覆纳米TiO2盖膜试件中,ΔE、ΔL*、Δa*、Δb*值随着硅铝包覆纳米TiO2 浓度升高逐渐降低,0.10%组最低,但0.15%组时升高,各浓度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盖不同浓度硅铝包覆纳米TiO2硅橡胶膜的方法对延缓赝复体硅橡胶褪色具有一定的作用,为提高赝复体硅橡胶色彩稳定性提供了新思路。
3种无氟儿童牙膏对乳牙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体外研究
陈俊宇 杜倩 刘琰 陆跃智 李晓箐
口腔医学. 2015, 35(8):  632-635. 
摘要 ( 6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3种市售无氟儿童牙膏即生物活性玻璃儿童牙膏、双黄连儿童牙膏、木糖醇儿童牙膏对乳牙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应用离体乳牙制备人工龋模型50例,随机分为5组:活性玻璃组、双黄连组、木糖醇组、NaF组、去离子水组。在体外进行pH循环后,测量各组乳牙的表面显微硬度,并结合偏光显微镜对乳牙的釉质龋损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活性玻璃组能显著提高乳牙早期釉质龋再矿化后的表面显微硬度(P<0.05),但其提高的程度不如NaF组(P<0.05),双黄连组、木糖醇组和去离子水组未能提高再矿化后的显微硬度(P<0.05)。偏光显微镜下,活性玻璃组与NaF组再矿化后乳牙表层釉质的脱矿深度明显变浅。结论 生物活性玻璃儿童牙膏能有效促进乳牙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但其再矿化能力小于含氟牙膏,双黄连儿童牙膏和木糖醇儿童牙膏在本次实验中未能体现出再矿化能力。
一种生物医用近β钛合金在人工唾液中表面色泽变化的研究
刘晓晨 李晓红 孙东涛
口腔医学. 2015, 35(8):  636-638. 
摘要 ( 6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钛合金在模拟口腔环境中的表面色泽的改变,为口腔内存在钛合金种植体或戴用钛合金义齿的患者给予临床指导。方法 将制备好的钛合金试件随机分为8组。每组试件于处理前以及处理后,分别测量色彩值CIE L*a*b*,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结果。结果 刷洗组试件相对不刷洗组试件表面色泽改变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含氟牙膏组的表面色泽改变略大于不含氟牙膏组,但两组改变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pH值和氟离子浓度两个因素的交互效应的统计学分析,提示两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β钛合金的腐蚀程度主要与是否刷洗,以及模拟口腔环境中氟离子浓度和pH值的交互作用有关。
5种液体对ProPex根尖定位仪准确性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王晓彦 耿发云 李红文 傅云婷 杜瑞钿
口腔医学. 2015, 35(8):  639-641. 
摘要 ( 6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5.25%次氯酸钠液、生理盐水、17% EDTA、3%过氧化氢液4种不同冲洗液以及血液对ProPex根尖定位仪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根尖孔发育完成的单根管离体牙45颗,记录理论实际值后在生理盐水琼脂凝胶上构建体外评价模型,根管内分别灌注5.25%次氯酸钠液、生理盐水、17% EDTA、3%过氧化氢液和血液,使用Propex记录测量值。结果 各组根管内容物对Propex测量值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1.959,P=0.090,P>0.05)。结论 ProPex测量牙齿操作长度的准确性不受根管内容物的影响。
临床研究
安氏Ⅰ类、Ⅱ类、Ⅲ类青少年的Bolton指数分析
钱国辉 周婷婷 王冬玥 马俊青
口腔医学. 2015, 35(8):  642-643. 
摘要 ( 6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测不同安氏分类个体的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方法 收集1 276名青少年模型,测量牙齿,计算前牙和全牙Bolton指数,不同安氏分类分组之间间隙对比分析。结果 安氏Ⅲ类男性和女性的全牙Bolton指数均显著高于安氏Ⅰ类男性和女性。安氏Ⅲ类男性和女性的前牙Bolton指数均显著高于安氏Ⅰ类男性和女性,安氏Ⅱ类1分类男性前牙Bolton指数均显著低于安氏Ⅰ类男性,安氏Ⅱ类1分类女性和2分类女性的前牙Bolton指数均显著低于安氏Ⅰ类女性。结论 不同安氏分类患者的Bolton指数存在差异。
艾森克人格因素对正畸中植入微种植体支抗患者焦虑症和疼痛的影响研究
张庆 陈文静 马龙 顾鑫宇 侯伟 林汤毅
口腔医学. 2015, 35(8):  644-648. 
摘要 ( 7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艾森克人格因素对正畸中植入微种植体支抗患者焦虑症和疼痛的影响,分析正畸治疗过程中植入微种植体支抗的患者的心理反应。 方法 选择在正畸治疗中接受微种植体支抗植入的患者117例,在微种植体植入前由患者填写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并对微种植体植入前、中、后不同时期的疼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调查结束后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正畸治疗过程中植入微种植体支抗的患者艾森克人格因素标准分N分与牙科焦虑症呈正相关(P=0.000),与E标准分呈负相关(P=0.000),与P、L标准分无关(P=0.524,P=0.293)。E量表标准分同植入微种植体支抗过程中疼痛得分呈负相关(P=0.000),与P、N标准分呈正相关(P均为0.000),与L标准分无关(P=0.501),并对其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牙科焦虑症(MDAS≥11)和非牙科焦虑症患者(MDAS<11)的疼痛总分上有显著差异(P=0.000)。 结论 正畸治疗中不同人格倾向患者会影响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前的焦虑状态及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不同时期的疼痛敏感程度。对正畸治疗中需植入微种植体支抗的患者针对其性格特征应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成人正畸治疗后满意度评估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
蔡岫颖 邵玶 安钢辉 曲晓冬
口腔医学. 2015, 35(8):  649-653. 
摘要 ( 5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成人正畸治疗后满意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用口腔状况对日常生活影响(dental impact on daily living,DIDL)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来评估正畸后满意度和患者的心理特点。结果 27.0%的受试者完全满意,不满意的为11.5%。外倾性得分与总体满意度正相关。神经质得分与总体满意度、舒适度满意度、整体性能满意度呈负相关。结论 年龄、性别、矫正时间、拔牙与否对正畸治疗后满意度无影响。人格与满意度有相关性,互相之间相互影响。神经质得分高的正畸治疗患者常常对矫治结果满意度低。外倾性得分高者满意度高。
正畸治疗后复发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霍伶俐 彭静
口腔医学. 2015, 35(8):  654-657. 
摘要 ( 6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正畸治疗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回访2006年结束正畸治疗的患者128例,对性别、患者依从性、牙根位置颊舌向、矫治结束时年龄、牙槽骨高度和牙周膜炎症、矫治结束后医生对患者的管理、保持器类型、矫治结束时的咬合关系、矫治结束时的牙根情况,以及矫治时间1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把分析结果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显示3个因素相关:矫治结束后医生对患者的管理(OR=7.77)、矫治结束时的咬合关系(OR=4.54)、患者依从性(OR=3.53)。结论 矫治结束后医生对患者合理管理、矫治结束时咬合关系稳定、患者依从性好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后复发的风险。
关节盘锚固定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应用
刘登峰 孙仁义 肖进 胡孙强 刘捷凡
口腔医学. 2015, 35(8):  658-661. 
摘要 ( 8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行关节盘复位锚固定术,探讨关节盘锚固定术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 对根据临床症状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15例(20侧关节)行关节盘锚固定术。结果 15例20侧关节接受关节盘复位固定术,手术后MRI显示12例16侧达到优,2例3侧达到良,有效率为95%,仅有1侧为“差”,占5%。所有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术后3、6、12个月较术前的疼痛改善依次为90%、95%、90%,下颌最大侧向运动改善依次为0.4、3.2、5.9 mm,最大张口度改善依次为8.6、16.2、22 mm。结论 关节盘锚固定术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具有显著疗效。
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在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体会
杨惠民 刘正彤 刘海光 陆军 沈东
口腔医学. 2015, 35(8):  662-665. 
摘要 ( 5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种植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至2012年上颌后牙区20例牙槽骨高度不足种植患者,采用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技术,同期植入27颗种植体,随访至少12个月。选择20例条件相近病例,行开放式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作为对照组。结果 随访期间,26枚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枚种植体二期手术时,被纤维组织包裹,松动。种植体成功率96.30%。实验组植入骨吸收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合宜的外科操作技巧,在上颌萎缩后牙区采取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法能大大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取得很高的成功率以及良好的临床效果。
球帽固位下颌双种植体覆盖义齿修复效果的前瞻性研究
张仁国 张太梅 解永富 顾静怡 施晓玲
口腔医学. 2015, 35(8):  666-669. 
摘要 ( 6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球帽固位的下颌双种植体覆盖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及其修复并发症。 方法 对下颌牙槽骨重度萎缩的10例无牙颌患者,在前牙区与中线等距平行植入2枚种植体,3个月后采用球帽附着体固位方式制作下颌种植覆盖义齿。在覆盖义齿戴入后1周、1年、2年、3年进行随访,评价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患者满意度及义齿并发症情况。 结果 10例两球帽固位的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经过3年观察,种植体存留率100%,边缘骨吸收<1 mm,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且维持稳定,义齿无重衬或折断现象,义齿并发症主要是球帽附着体O型圈的置换或固位金属簧的固位力再激活,修理频次0.67次/(年·人)。 结论 在种植体植入位置、方向合适的情况下,球帽附着体固位的下颌双植体覆盖义齿,可获得长期稳定的临床修复效果。
镍钛器械Waveone治疗磨牙根管的临床效果
吴迪 徐文娣 王伟
口腔医学. 2015, 35(8):  670-672. 
摘要 ( 6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使用机用镍钛器械Waveone预备磨牙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新型单根根管预备锉Waveone采用冠向下法预备67颗磨牙,不锈钢K锉采用逐步后退技术预备54颗磨牙。均使用侧方加压技术进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根管预备所需时间、器械分离情况和根管充填效果。结果 使用Waveone进行根管预备根管充填恰充率为91.1%,高于不锈钢器械组的66.7%(P<0.01),预备时间为(17.76±1.96)min少于不锈钢器械组的(33.82±2.37)min(P<0.01)。结论 使用Waveone进行根管预备时间短,预备锥度好根管充填密合度强。
牙周病与糖尿病足临床相关性研究
李平 李萍 韩会民 肖丽英
口腔医学. 2015, 35(8):  673-676. 
摘要 ( 5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糖尿病足的风险是否与牙周病(PD)相关。方法 选择110例糖尿病足伴牙周病患者,及项目协作组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条件相近的102名非糖尿病的牙周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对本研究中所见的PD危险因素如:高龄、糖尿病病程、口腔保健和患者受教育水平等,采用SPSS 12.0作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糖尿病病程、口腔保健和教育水平具统计学意义。在调整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口腔保健和教育后,PD和牙列缺损与糖尿病足有独立相关。结论 糖尿病足的风险与牙周病高度相关。
头颈部癌放疗患者口腔念珠菌毒性变化的体外研究
张媛媛 王宁宁 李爱芹 刘莉娜 崔继丽
口腔医学. 2015, 35(8):  677-680. 
摘要 ( 5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从口腔念珠菌本身毒性变化的角度探讨头颈部癌放疗患者口腔念珠菌的致病机理。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从磷脂酶活性、溶血性和对颊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力三方面比较放疗对口腔念珠菌致病性改变的影响。结果 放疗后口腔念珠菌致病菌和定植菌与正常口腔念珠菌三者之间,磷脂酶活性和粘附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口腔念珠菌致病菌的溶血性较放疗后口腔念珠菌定植菌及正常口腔念珠菌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口腔念珠菌定植菌与正常口腔念珠菌之间的溶血性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颈部癌放疗患者口腔念珠菌的溶血性改变可能是其口腔念珠菌病易感的致病因素之一。
新型上颌窦提升工具在开窗式上颌窦外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
陶江丰 刘建良 许建军 朱海英 张凯
口腔医学. 2015, 35(8):  681-684. 
摘要 ( 6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新型上颌窦提升工具在开窗式上颌窦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4例患者共51颗上颌磨牙缺失病例进行开窗式上颌窦提升术,其中22例患者使用新型上颌窦提升工具作为实验组,12例患者使用普通球钻作为对照组,进行上颌窦开窗,黏膜提升至足够高度,填人工骨粉,同期植入种植体,人工生物膜覆盖。比较2组术中上颌窦前壁开窗时间,术中上颌窦黏膜穿孔率,术中患者主观感受及术后3天内患者反应,术后6个月进行上部结构修复时上颌窦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①实验组术中上颌窦前壁开窗耗时(7.34±0.72)min小于对照组(17.84±1.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上颌窦黏膜穿孔率为0,对照组上颌窦黏膜穿孔率为16.7%。③术中主观感受实验组患者较于对照组不适程度更加轻微。实验组术后3天内患者出现疼痛、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④所有病例在术后6个月行修复时均无上颌窦炎症,种植体稳固,骨吸收均小于1 mm。结论 应用新型上颌窦提升工具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术较普通球钻手术时间明显缩短,黏膜穿孔率低,患者术后反应轻,高效安全。
再治疗根管再预备过程对根管壁损伤的影响
张凌 朱琳琳 文成超 张梦龙
口腔医学. 2015, 35(8):  685-687. 
摘要 ( 7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再治疗术根管再预备对根管壁损伤的影响。方法 160颗正畸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为2组,各80颗,分别在拔除1个月(A组),半年后(B组)行根管治疗、再治疗; A组再随机分为根管治疗组(A1组)再治疗组(A2组),每组40颗,B组同样分为根管治疗组(B1组)再治疗组(B2组);A2和B2组又分为单独ProTaper再治疗锉组(A21、B21)、ProTaper再治疗锉辅助使用氯仿组(A22、B22)。牙根在显微镜下切断并检查。结果 再治疗组的根管壁损伤明显高于根管治疗组;与ProTaper再治疗锉单独使用比较,辅助使用氯仿组有明显的差异,使用氯仿可以减少再预备过程对根管壁的损伤。结论 根管再治疗会比根管治疗造成更多的根管损伤。当评估根管再治疗时,应考虑牙壁损伤的潜在风险。
病案分析
牙龈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杨艳艳 贾景坤 王静 袁颖 张雪芹
口腔医学. 2015, 35(8):  688-690. 
摘要 ( 6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或交界型血管肿瘤,本文通过分析1例牙龈EH患者的症状、体征、病例特点、免疫组化结果及随访结果,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探讨E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
综述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研究及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许方方 刘斌
口腔医学. 2015, 35(8):  691-693. 
摘要 ( 8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是含有丰富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类似天然血凝块的浓缩体。因有助于修复组织缺损,在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该文就PRF的制备、生理特性、组织修复的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E-Learning 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探索应用
付水霆 何悦
口腔医学. 2015, 35(8):  694-696. 
摘要 ( 7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教育的发展,E-Learning在医疗教育行业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理念。然而在口腔颌面外科专业教学中还很少提及。E-Learning 以其强大的更新学的发展,特点以及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探索应用,为医学高校开展E-Learning教学提供参考。
细胞因子与牙槽骨重建关系的研究进展
郭冲冲 杜启翠 孟春秀 高传飞 张惠民
口腔医学. 2015, 35(8):  697-701. 
摘要 ( 8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槽骨是牙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口腔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牙槽骨具有高度可塑性,可随着牙齿的生长、脱落及咀嚼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大量国内外研究证明,许多细胞因子也对牙槽骨的重建有重要影响,在骨吸收和骨再生方面有不同的刺激作用。BMP-2、PTH等可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进而促进新骨形成。而IL-1、TGF-β等又可以促进单核细胞分化,破骨细胞增多,从而引起骨质吸收。该文即针对不同细胞因子对牙槽骨的作用作一综述,通过对这些细胞因子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完善骨重建过程。
CBCT在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诊断应用研究现状
唐建方
口腔医学. 2015, 35(8):  702-704. 
摘要 ( 6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根吸收作为正畸治疗中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医生的关注。早期诊断根吸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常规二维X线检查由于其敏感性较低,不适于早期诊断。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BCT的出现,根吸收的精确诊断成为可能。该文从近几年的研究情况着手对正畸治疗中根吸收的影响因素及CBCT的诊断应用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