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06-28
基础与临床研究
转录抑制因子Snai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多因素的关系
郑阳玉 张涛 刘来奎 张智泓
口腔医学. 2014, 34(6):  401-404. 
摘要 ( 1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转录抑制因子Snai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口腔鳞癌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的方法检测83例术前未接受放、化疗或其他特殊治疗的原发性口腔鳞癌患者标本中Snail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3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Snail的表达率为89.2%,其中,高表达率为49.4%,低表达率为39.8%。口腔鳞癌组织中Snail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Snail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的复发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3)。结论 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中Snail的高表达与肿瘤复发及预后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因此,Snail有可能作为口腔鳞癌患者复发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IL-17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RANKL表达的影响
林丹萍 王威栋 李璐 叶宇 孙颖 徐艳
口腔医学. 2014, 34(6):  405-408. 
摘要 ( 11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IL-17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IL-17调控牙周炎骨改建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0、10、25、50 ng/mL)的IL-17处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选择最佳刺激浓度,用该浓度的IL-17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12、24 h)。通过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细胞中骨吸收相关因子RANKL的表达水平。结果 IL-17可显著提高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RANKL的表达水平,并随着浓度的提高和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IL-17可上调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RANKL表达,提示IL-17可通过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骨吸收相关因子的表达参与牙槽骨的改建。
薄龈生物型患者前牙区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
贺刚 张晓真 赵毅 汤春波
口腔医学. 2014, 34(6):  409-413. 
摘要 ( 14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美学区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软组织增量技术在薄龈生物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例薄龈生物型患者,上颌中切牙或侧切牙无法保留,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4个月后进行软组织移植,再过3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修复后随访1年,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情况,统计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唇侧骨板厚度、种植修复体与邻牙唇侧牙龈的协调性和患者主观满意度。结果 在观察期内,所有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整合,存留率100%。CBCT测量,3例种植体唇侧骨板厚度大于1.5 mm,9例大于2 mm。10例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位置与邻牙协调无差异,2例轻度差异;全部12例种植修复体与邻牙牙龈颜色质地协调无差异。患者主观满意度VAS平均值为95。结论 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软组织增量是针对薄龈生物型患者美学区种植的有效技术,能减少美学并发症,获得稳定的美学效果以及很高的患者满意度。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钙、磷分析
赵雪 潘亚萍
口腔医学. 2014, 34(6):  414-416. 
摘要 ( 12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是否存在血清钙、磷水平的异常。 方法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择牙周健康者40例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钙、磷水平,对两组血清结果进行比较,检查试验组附着丧失和牙齿松动度,与血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试验组血清钙(1.9±0.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2.3±0.4)mmol/L(P<0.05),试验组血清钙低于正常值者24人,明显高于对照组17人(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磷与牙齿松动度存在相关性(P<0.05)。 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组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血清钙降低与侵袭性牙周炎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钛合金种植体表面生物活性因子缓释涂层的构建及生物学评价
吴雪林 何浩 刘柳 黄浩原 陈科屹 牟雁东
口腔医学. 2014, 34(6):  417-422. 
摘要 ( 11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纯钛及其合金种植体表面构建生物活性因子缓释涂层的可行途径。 方法 通过模拟体液仿生沉积法在钛合金种植体表面构建钙磷离子/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复合涂层,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检测厚度,声发射划痕仪检测结合强度; ELISA法检测涂层所含NGF的总量及体外缓释规律;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释出的NGF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成骨细胞分化诱导的影响。 结果 本实验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粗糙的表面,平均厚度为(11.2±0.26)μm,平均临界载荷为(6.8±0.37)N;所含的NGF可在体外缓释2周以上,并具有生物活性。 结论 模拟体液仿生沉积法可在钛合金种植体表面成功构建具有缓释生物活性因子能力的复合涂层,其释出的NGF可促进成骨。
运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后呼吸功能的变化
陈洁 杨学明 黄媛媛 吴煜农
口腔医学. 2014, 34(6):  423-426. 
摘要 ( 1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正颌手术尤其是下颌升支后退手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变情况。 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9月施行正颌手术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分别在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数据:平均血氧饱和度值、最低血氧饱和度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 结果 术前术后患者的AHI指数均发生变化,术后的平均AHI指数(4.0±0.7)高于术前(0.82±0.69),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阻塞性呼吸暂停或者低通气为主;所有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术后比术前略低,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下颌后退有限的距离中,患者的平均血氧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说明将下颌后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达到既能改善面型,纠正畸形,又能有效防止术后呼吸道阻塞的问题。
122例外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
黄国伟 陆薇 程志鹏 王小凤 何福明
口腔医学. 2014, 34(6):  427-431. 
摘要 ( 12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并讨论外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建议的治疗方法。方法 122例上后牙缺失并且骨量不足的患者于2010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15日接受了外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均已完成上部修复。测量记录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记录所有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比如过量出血、上颌窦底黏膜穿孔、感染、创口裂开、急性上颌窦炎、移植骨吸收,以及统计种植体存留率。结果 术中8例发生窦底黏膜穿孔,术后3例当晚少量鼻出血,术后1~2周3例伤口裂开,术后2周1例急性上颌窦炎伴化脓性感染;术后6个月内,有6例患者的移植骨出现部分吸收,6颗种植体发生松动或自行脱落。结论 外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相关的并发症有黏膜穿孔、感染、创口裂开、移植骨吸收以及种植体松动、脱落,可通过术前周密检查、术中控制手术操作、修补穿孔黏膜、术后适当加大抗生素剂量、缝合裂开创口并配合使用漱口水及系统性抗生素治疗等方法预防及治疗相关并发症。
控制症状下颌智齿冠周炎初期拔牙的疗效评价
李明 胡明 叶金海 张栋华 李冰
口腔医学. 2014, 34(6):  432-434. 
摘要 ( 1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控制症状前提下,下颌智齿冠周炎初期拔牙的有效性。 方法 智齿冠周炎初期患者,牙根为融合根或分叉不大的二根智齿作为试验组,进行拔牙治疗;低位近中阻生或水平阻生智齿作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48 h后肿痛症状缓解情况。 结果 试验组的258颗牙中,85.27%完全缓解,11.24%好转,3.48%加重;对照组的109颗牙中,21.10%完全缓解,68.80%好转,10.09%加重。试验组中48 h后治疗有效率为96.52%,对照组为89.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智齿冠周炎初期,在能够控制症状的前提下,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预防腮腺术后Frey综合征的临床比较研究
周建华 邱建忠 陈正岗 童磊 王莉莉
口腔医学. 2014, 34(6):  435-437. 
摘要 ( 1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腮腺肿瘤术后预防Frey综合征常见方法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05—2010年住院行腮腺浅叶或部分切除的患者153例,分为4组:A组(对照组)51例,传统的不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手术;B组(保留咬肌筋膜组)18例,采取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保留腮腺咬肌筋膜手术;C组(胸锁乳突肌瓣组)23例,不保留腮腺咬肌筋膜,采取胸锁乳突肌瓣覆盖创面;D组(ADM组)61例,不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使用异种脱细胞真皮覆盖创面。所有术后患者随访,采取主观及客观评价方法对其预防Frey综合征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A、B、C、D四组Frey综合征主观症状的发生率为39.22%(20/51)、5.56%(1/18)、13.04%(3/23)、4.92%(3/61);客观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72.55%(37/51)、16.67%(3/18)、17.39%(4/23)、8.20%(5/61);经统计学分析, B、C、D组与A组间Frey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两两比较Frey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方法简单,对预防Frey综合征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Cercon CAD/CAM系统氧化锆全瓷冠桥2 238例的返工分析
关昌俊 陈小冬 赵佳明 战德松 刘洋 李振春 李晓娜 邢文忠
口腔医学. 2014, 34(6):  438-440. 
摘要 ( 11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预防Cercon氧化锆全瓷冠桥返工的预防方法。 方法 通过我院2 238例Cercon全瓷氧化锆冠桥的制作,氧化锆全瓷冠桥制作后出现的返工进行回顾,并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 结果 2 238例患者进行了18个月到5年的质量调查,出现返工共98例,返工率4.37%,其中内冠冠桥断裂原因返工29例,单冠断裂返工10例,崩瓷原因返工39例,由于适合性的原因返工10例,因患者要求改变颜色和形态等原因返工10例。 结论 氧化锆修复过程中的每一步要严格遵循基牙形态设计原则,细致地进行临床操作及技工制作以及合适的适应证选择,可提高修复的成功率。
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实现埋伏牙可视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仲伟洁 潘永初 张卫兵 严斌 赵春洋 王林
口腔医学. 2014, 34(6):  441-443. 
摘要 ( 1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利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系统实现埋伏牙完全可视化的新技术。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埋伏牙患者17例,采用锥体束颅面CT 对患者头面部扫描后,将CBCT 数据转化成DICOM 格式保存。使用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系统,在计算机中建立三维数字牙颌面模型。结果 17例患者CBCT 数据经Dolphin软件处理后,均重建出所需牙颌三维数字图像,充分显示埋伏牙的位置、结构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实现了埋伏牙充分可视化。结论 Dolphin三维影像处理技术可将CBCT 信息转化成三维数字模型,快速、简便的实现埋伏牙可视化,为制定正确完善的治疗方案和外科开窗助萌操作以及有效的医患沟通提供帮助。
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移动的临床应用
阮晓慧 代海涛 刘海霞
口腔医学. 2014, 34(6):  444-446. 
摘要 ( 1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2种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支抗装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0例因上颌磨牙前移所致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微种植体支抗结合磨牙推进器组(A组)和Nance腭托支抗结合磨牙推进器组(B组)。对矫治开始之前与磨牙远移到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及磨牙远移速率进行比较,评价磨牙远移后颅面硬组织变化的结果。结果 A组与B组治疗前后SNA、SNB、ANB值变化量均无明显差异;B组U1-NA、U1-SN值在治疗前后变化量均较A组大;2组在磨牙移动距离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月平均移动速率明显大于B组。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表明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向远中移动能更好地控制支抗,移动速率快,异物感小,易清洁,治疗效果更佳。
6种正畸粘结剂粘结强度的比较研究
郑闱颖 叶衡峰 周峰
口腔医学. 2014, 34(6):  447-449. 
摘要 ( 15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使用6种不同粘结剂在模拟口腔环境的体外实验中,抗剪切力的大小及托槽表面粘结接剂残余量。 方法 选择健康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6组,分别使用6种正畸托槽粘结剂:4款光固化型树脂粘结剂,1款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结剂和1款化学固化牙釉质粘合树脂。6种粘结剂严格按说明操作粘结托槽,置于37 ℃的人工唾液中24 h后,用万能测力仪以1 mm/min的速度,记录托槽脱落的剪切力值,算出粘结剂的抗剪切力强度,结果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托槽的底板上残留粘结剂量,并进行ARI评分,将结果进行Kruskall-wallis H检验。 结果 Transbond XT光固化型树脂粘结剂组,Medicept光固化型树脂粘结剂组以及西湖巴尔公司产的光固化型树脂粘结剂组和非调拌型化学固化牙釉质粘合树脂组之间粘结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GC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组和Prime-Dent光固化型树脂粘结剂组之间粘结强度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前4组粘结剂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粘结强度相对较小;ARI评分结果进行Kruskall-wallis H检验显示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6种正畸粘结剂的粘结强度存在差异,但能够满足正畸临床工作需要。
正畸医生与正畸患者对面部美学的评价及其差别
周丝思 林新平
口腔医学. 2014, 34(6):  450-453. 
摘要 ( 10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Q分类法来调查正畸医生与正畸患者对面部美学的评价及其差别,同时调查男性与女性对面部美学的评价及其差别。 方法 将96例正畸完成后的患者(男、女各48例)临床照片由20名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男7名,女13名)和25例正畸患者(男13例,女12例)用Q分类法进行评价。Kappa检验和McNemar检验用来评估正畸医生和正畸患者之间,以及男女之间对面部美学评价是否一致和其差别。 结果 在对男性面部美观调查中,正畸医师与正畸患者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男性与女性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对女性面部美观调查中,正畸医师与正畸患者的评价的一致性较差,男性与女性评价的一致性也较差。 结论 正畸医师与正畸患者对面部美观的评价基本一致;男性与女性对面部美学的评价基本不一致。
免疫磁珠筛选大鼠牙髓干细胞、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研究
王亦菁 张晓东 孙淏海 金岩 史俊南
口腔医学. 2014, 34(6):  454-456. 
摘要 ( 1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磁珠分离细胞STRO-1+的DPSC、EMSC中HNK-1、Nestin的表达,进一步了解DPSC的表型特点及与EMSC的相关性,为今后研究提供较为纯化的细胞来源。 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磁珠分离法获得DPSC、EMSC,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抗原HNK-1、Nestin的表达。 结果 磁珠分离前后进行细胞计数,大约有5%的DPSC为 STRO-1+的细胞,大约有1%的EMSC为STRO-1+的细胞;STRO-1+的DPSC免疫荧光检测同时表达HNK-1(++)、Nestin(+),STRO-1+的EMSC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也同时表达HNK-1(++)、Nestin(++)。 结论 免疫磁珠分离法获得STRO-1+阳性的DPSC共表达EMSC的标记HNK-1和Nestin,进一步说明二者作为间充质来源的干细胞,细胞表型具有继承性。
应用相关性分析评价两种功能矫治器的治疗效果的研究
任继业 史建陆 林艺翚
口腔医学. 2014, 34(6):  457-460. 
摘要 ( 9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Dynamax和Twin block(TBA)治疗中骨龄变化与下颌骨形态变化的相关性及对下颌骨形态的影响。方法 设计制作新型Dynamax和TBA,随机应用于临床选择的符合实验组纳入条件的病例各15例,治疗9个月后,去除功能矫治器,观察3个月后收集资料进行测量。结果 两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o-Gn、Co-Go、Go-Gn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实验组骨龄与下颌骨形态变化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没有。结论 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时,Dynamax可以使下颌骨发生向后的旋转,髁突不但发生垂直向的生长还发生矢状向的生长。骨龄变化与下颌骨的矢状向生长和垂直向生长都有相关性。而TBA主要发生垂直向的生长,骨龄变化与垂直向的变化有相关性。
病案分析
粒细胞缺乏症首发口腔黏膜症状1例报道及分析
石晶 鲍喆煊 郝梅
口腔医学. 2014, 34(6):  461-463. 
摘要 ( 10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血液系统的危重疾病。该疾病病因复杂,合并严重感染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该文报道1例以口腔黏膜弥漫性肿胀及坏死为首发症状的粒缺患者,并进一步探讨口腔科医生在该类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应该履行的职责。
综述
“手术优先”正颌正畸治疗成人骨性牙颌面畸形的研究进展
许沐馨 程杰
口腔医学. 2014, 34(6):  464-466. 
摘要 ( 10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正颌正畸治疗成人骨性牙颌面畸形包括术前牙齿矫正、正颌手术和术后牙齿矫正,具有适应证范围广、治疗效果明确可靠等优点。然而,这一传统治疗方式也存在治疗周期较长和因术前去代偿所致的暂时性面容丑化等不足。近年来,“手术优先”正颌正畸治疗理念(即先进行正颌手术然后进行正畸治疗)被学者提出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该文就其基本理念、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等方面作一综述。
EphB4-EphrinB2通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袁长永 朱绍跃 王鹏来 张成飞
口腔医学. 2014, 34(6):  467-469. 
摘要 ( 9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EphB4-EphrinB2通路引起了各学科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EphB4-EphrinB2通路在血管分化、重塑和新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肿瘤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在眼科中有可能成为未来抗视网膜病的药物作用靶点,并且维持着骨质平衡和参与调节骨质改建。该文阐述了该通路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白细胞介素-6与口腔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徐晓满 张瑞敏
口腔医学. 2014, 34(6):  470-472. 
摘要 ( 10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多效能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效应,主要参与机体免疫反应、诱导炎症以及促进癌症发展等。近年来研究发现IL-6与口腔疾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在一些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IL-6与口腔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IL-23/IL-17炎性轴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方絮 林晓萍
口腔医学. 2014, 34(6):  473-476. 
摘要 ( 1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周病是以牙周致病菌为始发因素的一种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疾病,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组织的破坏一方面由细菌产生的各种破坏性酶、细菌的直接入侵及代谢产物等造成直接的破坏,另一方面,因牙周细菌引发的机体免疫,造成继发性的免疫破坏,而且目前观点认为,免疫性继发性破坏是牙周组织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对IL-23及IL-23/IL-17炎性轴在牙周病理性损伤中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可对牙周病的病理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牙周炎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临床实践
不同类型牙外伤的治疗效果分析
黄宏宇
口腔医学. 2014, 34(6):  477-478. 
摘要 ( 10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外伤牙治疗失败的原因。 方法 回顾分析有外伤史曾在我院治疗患牙,通过追问病史或离体牙解剖情况,了解不同类型外伤牙治疗后被拔除原因,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 136例患者348颗牙,拔除61颗牙,拔除率为17.5%,其中外伤脱位再植牙拔牙率32.7%,根折牙19%,冠折牙11.4%,冠根折牙23%,牙齿震荡或隐裂牙8.3%,脱位再植牙及冠根联合折牙治疗后拔除率高于震荡或隐裂牙、冠折牙,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牙外伤后准确判断、及时、规范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
410例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失败的临床分析
卜冬平
口腔医学. 2014, 34(6):  479-480. 
摘要 ( 10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失败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410例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失败病例,从最初治疗机构、失败原因、再次就诊主诉、再次就诊时间、再次就诊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小型私人治疗单位的患者充填后失败率远大于就诊于大型专业机构的患者;继发龋和咀嚼外力是最常见的失败原因,Ⅴ类洞患者更容易在充填后短时间内失败,Ⅳ类洞患者更容易因咀嚼力影响而失败;患者再次就诊多以牙痛、咀嚼硬物后疼痛或充填物脱落为主诉;树脂充填失败后可导致冠折、牙髓炎、根尖周炎等严重后果。结论 应选择大型专业机构进行初次树脂充填治疗,针对不同的窝洞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治疗后应向患者宣教如何保护充填物,定期复诊观察以便及时进行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