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9-11-28
隐形矫治专题
中国青少年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
李小兵
口腔医学. 2019, 39(11):  961-966. 
摘要 ( 3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隐形矫治技术是对错禾的数字化分析、诊断及制定错禾矫治方案、预成透明活动矫治器,矫治错禾畸形的正畸矫治新方法,是百年来正畸学发展的一大突破。临床应用隐形矫治技术矫治错禾畸形时,专业正畸医生关心的是隐形矫治技术能不能有效矫治错禾畸形、隐形矫治技术在错禾矫治的临床上和传统活动或固定矫治在错禾诊断、方案设计、临床复诊、疗效评价等方面有哪些不同。青少年隐形矫治是隐形矫治技术的发展方向,它体现出临床特点包涵了青少年颅颌面生长的特性,使错禾矫治出现更多的变化。本文就中国青少年隐形矫治的内含、现状及发展方向提出粗浅的看法,希望从青少年颅颌面发育、错禾阻断矫治等方面总结我国青少年隐形矫治的发展特点,梳理青少年隐形矫治体系,更好的应用隐形矫治技术,为我国广大错禾儿童服务。
安氏II类拔牙病例的隐形矫治策略
赖文莉
口腔医学. 2019, 39(11):  967-973. 
摘要 ( 3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问世以来,因其美观舒适,受到患者的欢迎。随着时间推移,隐形矫治材料的不断发展,软件设计的不断更新,矫治病例的难度越来越高。正畸医生有必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掌控隐形矫治技术的特点,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舒适美观且有效的治疗技术。本文重点讨论II类患者的拔牙矫治的原则,垂直向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临床相关注意事项,包括拔牙牙位的选择,拔牙间隙的分配,支抗的控制,前牙转矩的控制,后牙的远中备抗等,为广大正畸医生进一步学习掌握这项新技术提供指导。
安氏II类错合畸形的隐形矫治
施洁珺
口腔医学. 2019, 39(11):  974-977. 
摘要 ( 3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治作为一种新兴的矫治技术,在治疗II类错合畸形时有其独特优势。本文将从贴近临床的角度,阐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II类错合畸形的特点,着重介绍磨牙远移、咬合跳跃和拔牙矫治三种治疗方法,以期读者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有更全面的认识。
透明矫治器的减数正畸治疗
潘晓岗
口腔医学. 2019, 39(11):  978-981. 
摘要 ( 2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透明矫治器美观、舒适、卫生和方便,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计算机三维辅助方案设计,临床操作的简便而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口腔数字化技术和材料学的发展,临床医生经验的不断地积累,透明矫治器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另外,透明矫治器也存在对长距离牙移动控制力不足,牙移动实际情况和计算机矫治器方案存在差异等问题。本文从病例选择和治疗计划出发,阐述透明矫治器在减数正畸病例中应用的生物力学、支抗控制,矫治器设计,以及矫治风险,为正畸医师在使用透明矫治器矫治减数正畸病例提供参考。
成人非拔牙隐形矫治前后骨开窗/开裂初析
姜婷 杨一鸣 游清玲 唐国华
口腔医学. 2019, 39(11):  982-986. 
摘要 ( 4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比较成人牙列拥挤非拔牙隐形矫治前后骨开窗/开裂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选取单纯使用隐形矫治器(Invisalign)完成第一序列矫治的成人非拔牙患者治疗前后的全牙列CBCT,应用软件Mimics 19.0和Magics 21.0分离和计算骨开窗/开裂的体积,使用卡方检验和Wilcoxon检验在α=0.05水平分别检测治疗前后骨开窗/骨开裂发生率和体积的差异。结果:获得30例成年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4.9±3.8岁。共对840颗牙齿作测量分析,牙槽骨缺损主要发生在颊侧(99.64%),治疗前累及牙数为219颗(发生率为26.07%),治疗后的发生率为35.24%,主要是上颌磨牙和下颌前磨牙的骨开裂发生率有显著增加(P<0.05);治疗前人均牙槽骨缺损体积为83.67±63.33mm3,治疗后为97.16±73.79mm3,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其中治疗后上颌尖牙骨开窗体积有显著减少(P<0.05),但下颌切牙骨开裂体积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牙列拥挤的成人患者治疗前就存在明显的骨开窗/开裂,使用隐形矫治器非拔牙矫治有增加这些牙槽骨缺损的趋势。提示在隐形矫治中应充分评估牙槽骨的三维完整性,合理设计矫治方案以减少骨开窗/开裂的发生或加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的阶段性研究
吴迪 张苗苗 向美玲 唐林 孙婷婷 张琳
口腔医学. 2019, 39(11):  987-992. 
摘要 ( 4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三维方向上的移动量及表达效率。 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的成人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其中安氏Ⅰ类组9例,患者平均年龄23岁,向远中移动上颌下颌磨牙,安氏Ⅱ类组10例,患者平均年龄24岁,向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根据矫治前和推磨牙结束后拍摄的头颅侧位片,计算出磨牙三维方向上的移动线距,角度,远中移动效率,前牙支抗变化情况,将所有数据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三维方向上的移动量及表达效率。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的成人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其中安氏Ⅰ类组9例,患者平均年龄23岁,向远中移动上颌下颌磨牙,安氏Ⅱ类组10例,患者平均年龄24岁,向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根据矫治前和推磨牙结束后拍摄的头颅侧位片,计算出磨牙三维方向上的移动线距,角度,远中移动效率,前牙支抗变化情况,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Ⅱ类组: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65.86%,第二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71.68%;安氏Ⅰ类组,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73.88%,第二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77.73%,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69.1%,第二磨牙远中移动表达率为75.03%。磨牙远中移动过程中有轻度压低,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远中倾斜。前牙支抗无明显丧失(P>0.05)。结论:利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够有效的远中移动磨牙,但伴有一定程度的磨牙远中倾斜,垂直向上的压低,前牙支抗基本无丧失。结论:利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够有效的远中移动磨牙,但伴有一定程度的磨牙远中倾斜,垂直向上的压低,前牙支抗基本无丧失。
基础研究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两种粗化处理的二硅酸锂陶瓷的粘接性能评价
冯路 何峰 许少平
口腔医学. 2019, 39(11):  993-997. 
摘要 ( 2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喷砂和氢氟酸酸蚀两种方式粗化处理的二硅酸锂陶瓷的粘接强度及耐久性。材料和方法:制作二硅酸锂瓷片183个,烧结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氢氟酸酸蚀和喷砂,随后根据粘接策略的不同分为RU(RelyX Unicem)、RU200(RelyXTM U200)以及RV(silane+RelyX Veneer) 3个亚组分别制作粘接试件。各组试件一半于37℃下水储24h,另一半进行20000次冷热循环,随后测试剪切粘接强度。氢氟酸酸蚀、喷砂及未进行粗化处理的陶瓷试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结果:氢氟酸组产生显著高于喷砂组的粘接强度(p<0.05);单纯应用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组的粘接效果与传统树脂水门汀结合硅烷预处理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7);所有组的粘接强度在老化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氢氟酸酸蚀可以获得较氧化铝喷砂处理更佳的粘接效果;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在无需硅烷预处理的条件下用于二硅酸锂陶瓷的粘接可获得较好的粘接效果。
高熵合金AlFeCoCuTiNbx的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
喻望清 孙宇 张兆钰 肖睿 焦二龙 张雪 崔丹
口腔医学. 2019, 39(11):  998-1002. 
摘要 ( 3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测定新型高熵合金AlFeCoCuTiNbx的血液相容性。方法 通过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抗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实验手段,测试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结果 AlFeCoCuTiNbx(x=0.4、0.5)合金的血液相容性最佳,所有样品合金溶血率均小于0.5%,在抗凝血性能中,动态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Nb0.4、Nb0.5与纯Ti,和Ti6Al4V的时间相当,比其他试验组相对延长,而在PT试验无明显差异。血小板粘附实验显示Nb0.4、Nb0.5较少出现血小板粘附、团聚及伪足伸出现象。结论 高熵合金AlFeCoCuTiNbx(X=0.4、0.5)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在医疗领域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临床研究
原发性根尖周感染中牙龈卟啉单胞菌kgp基因多态性
毛骁俊 漆正楠 沈妙莲 王畅 何剑亮 诸晓丹 邹岩 唐子圣
口腔医学. 2019, 39(11):  1003-1008. 
摘要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kgp基因型在原发性根尖周感染患牙根管中的分布情况,了解kgp基因在原发性根尖周感染中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190例原发性根尖周感染患者,采集感染根管细菌学样本,抽提DNA,使用Pg的16S rRNA基因的特异引物PCR检测样本中是否有Pg,然后针对Pg检出阳性样本,再使用kgp特异引物PCR获得kgp催化域片段,通过Tru I酶切kgp催化域片段确定kgp的基因型,并使用Pearson χ2方法分析所得到的实验数据。结果 在本研究所采集的190例原发性根尖周感染样本中,共检出Pg55例,其中kgpⅠ型检出率为27.3%, kgp Ⅱ型检出率为38.2%。Pg的检出与临床症状有相关性;kgpⅠ型与疼痛具有相关性。结论 原发性根尖周感染的根管中Pgkgp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因为有些样本中Pg的量较少,本研究中kgp特异引物PCR的方法难以检测到kgp基因,所以今后需发展更灵敏的检测手段以对感染根管中kgp基因做进一步的研究。
MTA活髓切断术对龋源性露髓恒牙的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张耀 周欣 杨卫东 赵丹 谢思静
口腔医学. 2019, 39(11):  1009-1016. 
摘要 ( 5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MTA活髓切断术治疗龋源性露髓恒牙的疗效。方法: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MTA和氢氧化钙活髓切断术治疗龋源性露髓恒牙疗效的差异,计算MTA活髓切断术对于可复性牙髓炎组和早期不可复性牙髓炎组平均治疗成功率,研究根尖孔情况和术式对成功率的影响。结果:MTA活髓切断术2年疗效优于氢氧化钙,其可复性牙髓炎组1年、2年和不可复性牙髓炎组1年的成功率均为99%。可复性牙髓炎组中根尖孔闭合和未闭合1年成功率分别为100%vs99%,2年成功率为97%vs99%,不可复性牙髓炎组中两者1年成功率分别为99%vs99%;可复性牙髓炎组中全部和部分冠髓切断术1年成功率为100%vs99%,2年成功率为99%vs97%,不可复性牙髓炎组中两者1年成功率为100%vs87%。结论:MTA活髓切断术优于氢氧化钙。根尖孔未闭合及全部冠髓切断术可能会有利于提高活髓切断术的成功率。
透明托盘结合生物活性玻璃对诊室漂白治疗所致牙齿敏感的疗效评价
马骞 宋海洋 李次会 陈亚明
口腔医学. 2019, 39(11):  1017-1021. 
摘要 ( 3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在诊室漂白治疗前,不同方式使用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对患者牙齿漂白性敏感的发生率以及敏感程度的影响。方法 45位受试者根据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使用方式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5人。A组采用涂抹法,B组使用透明托盘,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使用脱敏剂。每例患者的6颗上前牙作为观察单位。分别对3组受试者在漂白治疗术后即刻、24h、48h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进行牙齿敏感性的评估,对各组患者漂白治疗后牙齿敏感的发生率以及敏感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即刻实验A组33.33%的患者和实验B组13.33%的患者出现了漂白性敏感症状,VAS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0.33±0.49、0.13±0.35,而对照组C组有86.67%患者出现漂白性敏感症状,VAS评分的平均值为1.53±0.82,术后即刻A、B两组与C组VAS平均值及敏感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敏感发生率A、B组均为0,C组为40%,A、B组的VAS平均值为0,C组的VAS平均值为0.47±0.63,A、B两组与C组的VAS平均值和敏感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h,AB组的敏感发生率均为0,C组敏感发生率为6.67%,C组的VAS平均值为0.07±0.25,3组的VAS平均值以及敏感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以及透明托盘的使用可以显著减轻患者诊室漂白治疗术后的敏感症状,降低牙齿敏感的发生率。
Duraphat与Fluor Protector抑制固定正畸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比较研究
杨茜 付梦辰 王慧慧 乔璐 赵玉梅
口腔医学. 2019, 39(11):  1022-1026. 
摘要 ( 4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使用激光龋齿探测仪,比较两种含氟物Duraphat与Fluor Protector抑制固定正畸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直丝弓固定矫治的12-18岁青少年患者6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14.8岁。采用自身对照法,实验组A右上前牙及前磨牙涂布Fluor Protector,实验组B左下前牙及前磨牙涂布Duraphat,对照组A左上前牙及前磨牙不使用任何药物,对照组B右下前牙及前磨牙仅涂布0.9%的氯化钠水溶液。分别于患者粘接正畸托槽之前时、粘接托槽后1个月、粘接托槽后3个月使用DIAG-Noden激光龋齿检测仪测试受试牙牙面并记录数值,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数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1)正畸托槽粘接后1个月、3个月时,2组涂布氟漆的实验组的DD值均低于2组未涂布氟漆的对照组(P<0.05),说明Duraphat与Fluor Protector两种氟漆均显示了明显抑制釉质脱矿的能力。(2)正畸托槽粘接后1个月、3个月时,涂布Flour Protector的实验组A的DD值与涂布Duraphat的实验组B的DD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不同浓度的氟保护漆在抑制牙釉质脱矿的能力方面没有明显优劣。结论 (1)接受固定矫治的患者存在釉质脱矿的易感性。(2)Duraphat与Fluor Protector两种不同浓度的氟化物对于正畸过程中牙釉质的脱矿均有抑制作用,二者抑制脱矿的能力没有明显差异。(3)DIAGNodent激光龋齿检测仪适合临床探查釉质的脱矿及龋损,对釉质表面的改变感应相当敏锐,帮助医师对龋病做出早期诊断,及早监控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隐匿性黏膜下腭裂之MRI辅助诊断及治疗探讨
李冰 陈岩 姜晨惠 李盛 江宏兵
口腔医学. 2019, 39(11):  1027-1031. 
摘要 ( 3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隐匿性黏膜下腭裂(occult submucous cleft palate,OSMCP)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8例体格检查未发现明确腭部裂隙但存在高鼻音的患者,外院体检排除系统性疾病及综合征可能。行语音评估(以高鼻音程度为评分指标)及电子鼻咽镜检查后确定存在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 VPI)。对以上患者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腭部结构, 将发现存在腭帆提肌(levator veli palatine muscle, LVP)解剖异常的患者列为OSMCP病例。对其实行手术探查并行腭帆提肌重建术附加软腭逆向双“Z”形瓣移位术(Furlow术式)。术后3个月行电子鼻咽镜复查腭咽闭合情况,重新行高鼻音程度评估。结果8例患者经MRI检查后有6例显示双侧LVP肌肉组织在软腭部结构不连续。外科手术过程证实这6名患者双侧LVP失去正常连接并在腭部向前方异常附着。每位患者术后语音和腭咽闭合率均得到良好改善。结论MRI能较有效可靠地辅助OSMCP诊断。OSMCP患者手术采用腭帆提肌重建合并软腭逆向双Z形瓣移位术修复腭功能效果较明显。
经上颌窦前外侧壁穿刺冲洗治疗上颌窦提升术后并发上颌窦炎病例5例
周贝贝 胡琳驰 王仁飞
口腔医学. 2019, 39(11):  1032-1037. 
摘要 ( 4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经上颌窦前外侧壁穿刺冲洗治疗上颌窦提升术后并发上颌窦炎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在2012—2018年期间,我科142名患者接受了上颌窦提升术,其中5位患者于术后一周左右出现上颌窦炎症。对这5位患者进行经上颌窦前外侧壁穿刺冲洗治疗。结果:5例经上颌窦前外侧壁穿刺冲洗治疗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效果,术后上颌窦炎症状消失,复查CBCT见上颌窦窦腔内积液消失;上颌窦提升处成骨效果良好,植体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常规修复后1~6年随诊效果稳定。结论:经上颌窦前外侧壁穿刺冲洗治疗对上颌窦提升术后并发上颌窦炎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不同医生利用CBCT和数字化牙片测量牙齿长度的准确性研究
赵娜 陈鑫 周广超 孙超 许小会 吴大明
口腔医学. 2019, 39(11):  1038-1041. 
摘要 ( 4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医生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数字化牙片(digital periapical radiographs,DPRs)测量牙齿长度的准确性。方法 需拔牙的正畸患者拍摄CBCT,共46名患者82颗前磨牙纳入研究。由两名医生分别利用CBCT自带软件从轴位(axial planes,APs)、矢状位(sagittal planes,SPs)和冠状位(coronal planes,CPs)测量牙齿的长度。牙齿拔出后,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牙齿长度作为金标准。然后将牙齿放入人干头颅的相应牙槽窝内,分角线技术拍摄DPRs,并测量牙齿长度。比较每位医生利用CBCT和DPRs 测量牙齿长度的准确性。结果 单根前磨牙,CBCT-APs、SPs和CPs的测量值均低估了牙齿长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DPRs测量值显著高估了牙齿长度(P < 0.05)。双根前磨牙,CBCT-APs测量值高估了牙齿长度,CBCT-SPs 和CPs 测量值低估了牙齿长度,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DPRs测量值显著低估了颊根的长度,高估了腭根的长度(P < 0.05)。 两名观察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 > 0.05)。 结论 不同医生利用CBCT测量牙齿长度均显示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病案分析
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治疗联合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病例分析1例
李玉超 潘亚萍
口腔医学. 2019, 39(11):  1042-1046. 
摘要 ( 4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周炎是一种以菌斑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症是牙周炎治疗的首要目标,在菌斑控制的基础上,再实现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恢复牙周组织生理形态、维持长期疗效防止复发等目标,从而使牙周组织保持健康状态。本文报道了一例牙周炎第III阶段、B级的患者,基础治疗时采用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治疗,炎症控制后对具有深牙周袋位点进行GTR联合植骨术,患者定期复查,获得满意疗效。
综述
龈沟液生物标志物在慢性牙周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陈崇崇 钟良军
口腔医学. 2019, 39(11):  1047-1052. 
摘要 ( 4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是以牙周软、硬组织破坏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局部炎症微环境贯穿慢性牙周炎病损的各个阶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P诊断评价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和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牙槽骨水平等,但在明确牙周疾病进程、精确评估炎症状态等方面有所欠缺。通过生物标志物进行疾病的快速、精准筛查,提供准确的检测信息并可靠地评估CP的疾病状态,是研究的热点。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是牙周组织的血清渗出物或炎性渗出物,其中的生物标志物与炎症发展、结缔组织和骨组织破坏的关系密切,因此经常被用作检测CP病损程度的有效指标,对CP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预后的评估也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就GCF生物标志物在CP非手术治疗前后的评估价值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CAD/CAM复合陶瓷材料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
熊成立 郝爽 李娴静 王景云
口腔医学. 2019, 39(11):  1053-1056. 
摘要 ( 2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CAD/CAM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CAD/CAM复合陶瓷材料被应用于口腔修复学,其远期修复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修复体的粘接强度,其中影响修复体与牙体粘接强度的主要因素就是修复体的表面处理,该文就CAD/CAM材料的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