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4-28
基础研究
法尼醇对白念珠菌和粪肠球菌混合生物膜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徐瑞 顾静怡 刘思琪 段薇 黄云 吕盈 徐峥 张琴琴 魏昕
口腔医学. 2021, 41(4):  289-294. 
摘要 ( 203 )   PDF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法尼醇对白念珠菌和粪肠球菌混合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微量平板法制备24 h和48 h白念珠菌和粪肠球菌混合生物膜,每组膜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法尼醇(100~800 μmol/L)培养24 h,XTT减低法检测法尼醇对白念珠菌和粪肠球菌混合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混合生物膜形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法尼醇对白念珠菌和粪肠球菌混合生物膜的抑菌效果。 结果 法尼醇对白念珠菌和粪肠球菌混合生物膜有抑制作用,随着法尼醇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呈上升趋势。培养24 h,抑制混合生物膜50%活性的法尼醇最低药物浓度(sessil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SMIC50)为150 μmol/L;培养48 h,抑制混合生物膜50%活性的法尼醇SMIC50为200 μmol/L。 结论 法尼醇对白念珠菌和粪肠球菌混合生物膜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法尼醇对白念珠菌和粪肠球菌的混合生物膜抑制强度与法尼醇浓度和生物膜时相相关,高浓度法尼醇的抑制效果高于低浓度法尼醇。
双硫仑联合铜通过调控视神经萎缩蛋白1诱导舌癌细胞凋亡
金杯 戴盼盼 孙旺 顾卫燕 林海升 施更生
口腔医学. 2021, 41(4):  295-298. 
摘要 ( 15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在双硫仑联合铜(DSF-Cu)诱导舌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SF-Cu干预舌癌细胞Cal-27,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荧光素酶发光法检测AT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OPA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DSF-Cu能抑制舌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减少细胞ATP含量,并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示低浓度DSF-Cu对OPA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而中、高浓度的DSF-Cu显著抑制OPA1蛋白表达水平。 结论 DSF-Cu可诱导舌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OPA1表达。
不同表面处理对钛–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李蕾 张强 李彤
口腔医学. 2021, 41(4):  299-302. 
摘要 ( 98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钛-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方法 使用CAD/CAM技术切削出56个底面直径10 mm,厚3 mm的商业Ⅱ级纯钛片,并随机分为7组(n=8)。试件表面分别进行喷砂(B组)、涂布硅烷偶联剂(C组)、涂布金属处理剂(D组)、喷砂+硅烷偶联剂(E组)、喷砂+金属处理剂(F组)及喷砂+偶联剂+金属处理剂(G组)处理,而对照组(A组)则不作任何处理。粘接试件使用万能实验机测试剪切粘接强度,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使用Tukey检验进行组间比较(α=0.05)。观察断裂模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均表现出较高的粘接强度(P<0.05),其中F组的粘接强度最高,为(20.9±4.3)MPa,与G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G组与其他组之间,B、D组与A、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断裂模式分析显示,各实验组以界面断裂和混合断裂为主。 结论 对纯钛表面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尤其是喷砂与金属处理剂联合处理有利于提升树脂粘接强度。
临床研究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与健康人群颌面部机械疼痛敏感性的比较
阿迪拉·艾赛提 王琛 周薇娜 赵晶 于林凤 张静露
口腔医学. 2021, 41(4):  303-308. 
摘要 ( 152 )   PDF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定量触诊仪对受试者双侧咬肌区及关节区进行触诊,比较和分析疼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与健康人群口颌面部机械疼痛敏感性的差异。 方法 选取患有单侧咬肌区或关节区疼痛的TMD患者各40例作为试验患者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定量触诊仪在受试者双侧咬肌区或关节区进行触诊,通过口述疼痛模拟评分法(NRS)获得受试者不同检测位点的机械疼痛感觉,绘制机械疼痛敏感性地图,并计算熵值和重心坐标。利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性别和检查侧(患者组:健患侧;对照组:左右侧)对各组熵值和重心坐标的影响;利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性别、检查侧和检测位点对各组NRS评分的影响。 结果 TMD患者咬肌区及关节区健患侧熵值均有统计学差异(咬肌:P<0.001,关节:P=0.006),且患侧NRS指数显著高于健侧(咬肌:P<0.001,关节:P<0.001);但对照组咬肌区及关节区双侧熵值及NRS指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71)。 结论 机械疼痛敏感性地图技术在提供标准化触诊的基础上可以作为区分疼痛性TMD患者及正常人的有效辅助工具,并为该技术应用于TMD患者治疗效果评估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骨性Ⅲ类与Ⅰ类错患者基骨及牙弓宽度的比较研究
谭晓明 张凯莉 张纯溪 刘东旭
口腔医学. 2021, 41(4):  309-311. 
摘要 ( 133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骨性Ⅲ类错合与骨性I类个别正常合上下颌第一磨牙区基骨及牙弓宽度差异。方法:选取骨性Ⅲ类错合患者与骨性I类个别正常合样本各30例。测量CBCT数据中上颌骨颧弓点和下颌第一磨牙阻抗中心对应的颊侧骨皮质点间的距离作为基骨宽度;测量模型上下颌第一磨牙中央窝之间的距离作为牙弓宽度。使用SPSS 22.0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上颌基骨宽度Ⅲ类组(63.96±3.78mm)小于I类组(65.67±2.76mm);下颌基骨宽度Ⅲ类组(62.26±3.12mm)大于I类组(60.29±3.15mm);基骨宽度差为Ⅲ类组(2.31±2.41mm)小于I类组(5.38±1.2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组与I类组上下颌牙弓宽度均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骨性Ⅲ类患者存在上下颌基骨横向发育不调及上下颌磨牙的颊舌向代偿。
块状自体骨联合脱细胞牛骨基质重建牙槽嵴的影像学观察
刘堃 王舒思 张磊 汤春波
口腔医学. 2021, 41(4):  312-317. 
摘要 ( 121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以外斜线或颏部为供区的自体块状骨联合去蛋白牛骨基质表面覆盖可吸收生物膜进行牙槽嵴缺损修复时的骨再生效果及其吸收规律,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9月时间段内,术前CBCT评估骨量严重不足,需先行骨增量再行种植体植入患者共10例。手术以下颌外斜线或颏部为供区取自体块状骨,结合骨引导再生术重建缺损区牙槽骨。术后对创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和种植体植入前拍摄CBCT,对受区牙槽嵴顶、牙槽嵴中段和牙槽嵴基底部骨宽度进行测量。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取骨和植骨手术,术后均无头晕、头痛等不适。2例颏部取骨患者术后无局部麻木或异样感。1例患者(2个位点)出现移植骨块暴露,暴露率为9.52%,其余位点至种植体植入前均愈合良好。牙槽嵴顶、中段和基底部实际骨增量分别为:(3.93±1.80)mm、(3.90±1.60)mm和(2.89±1.43)mm,增量效果明显。牙槽嵴顶、中段和基底部增量骨吸收比例分别为:28.00%(13.55%,42.20%)、17.10%(8.20%,30.55%)和10.00%(5.80%,24.70%)。三组间移植骨吸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牙槽嵴顶与牙槽嵴基底部吸收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吸收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口内来源自体骨联合去蛋白牛骨基质进行引导性骨再生时,牙槽嵴顶处吸收率较基底部明显增大,提示临床操作时,我们更应关注嵴顶处的骨增量水平。
乳磨牙根管复杂性的CBCT研究
韦梦瑶 李晅 胡心怡 李冰
口腔医学. 2021, 41(4):  318-322. 
摘要 ( 18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CBCT研究上海地区儿童乳磨牙牙根数目及根管系统解剖形态,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选取167例患者(4~7岁)CBCT扫描图像,测量乳磨牙牙根数目、牙齿长度,分析根管数目和类型,并对相应结果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上颌第一乳磨牙牙根中三根占50.30%,双根占47.59%。上颌第二乳磨牙牙根三根检出率99.37%。下颌第一、二乳磨牙牙根以双根居多,分别为91.48%、72.95%。②上颌乳磨牙腭根的牙齿长度较颊根长;下颌第一乳磨牙近、远中根的牙齿长度未见明显差异,下颌第二乳磨牙近中根的牙齿长度较远中根长。③上颌第一乳磨牙根管数目以三根管居多,为97.59%。上颌第二乳磨牙三根管占87.13%,四根管占12.27%。上颌乳磨牙的根管类型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以Ⅰ型居多。④下颌第一乳磨牙中三根管占41.96%(近中根管为双根管的占39.10%,远中根管为双根管的占60.90%),四根管为39.75%,双根管18.30%。下颌第二乳磨牙中多为四根管,占83.28%。下颌乳磨牙的根管类型主要是Ⅰ型和Ⅳ型。 结论 乳磨牙牙根及根管解剖结构复杂多变、变异率高。上颌第二乳磨牙和下颌第一乳磨牙根管结构变异率较其他牙位高,结合CBCT有利于明确诊断和治疗。
数字化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精确性的临床对照研究
李佳洋 牛晨光 陈栋 韦晓玲
口腔医学. 2021, 41(4):  323-327. 
摘要 ( 155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数字化导板辅助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精确性。 方法 选择就诊于我院需进行显微根尖手术的受试者20例,术前行CBCT扫描,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根尖周病变的可视化三维模型建模、手术模拟并设计打印手术导板,在导板引导下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评估设计完成手术。两组手术均由同一治疗小组完成。术后拍摄小视野CBCT进行手术精确性对比分析。 结果 试验组的平均偏差((0.82±0.16)mm)明显小于对照组((1.89±0.61)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数字化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可显著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损伤。
新型饵激光与超声对根管荡洗作用的对比研究
王晓娜 石晶
口腔医学. 2021, 41(4):  328-332. 
摘要 ( 127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Er:YAG激光中的SWEEPS 模式(shock wave enhanced emission photoacoustic streaming,SWEEPS)和超声非切割(passive ultrasonic irrigation,PUI) 两种荡洗方式对根管内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 faecalis)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方法 选择人新鲜拔除的单根前磨牙共250颗,去除管壁玷污层,高温高压灭菌,建立E.faecalis感染模型。随机分为6组(n=40),SWEEPS-Er:YAG激光联合3%NaClO,SWEEPS-Er:YAG 激光联合0.9%生理盐水,PUI联合3%NaClO,PUI联合0.9%生理盐水作为实验组,3%NaClO和0.9%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定性观察两种方式细菌清除作用,平板细菌计数法定量检测两种方式细菌减少率,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荡洗前比,SWEEPS+NaClO组、SWEEPS+生理盐水、PUI+NaClO组、PUI+生理盐水组、3%NaClO组在荡洗后E. faecalis菌量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减少率SWEEPS+NaClO组>SWEEPS+生理盐水组>PUI+NaClO组>PUI+生理盐水组>NaClO组>生理盐水组。 结论 SWEEPS-Er:YAG激光荡洗对于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明显优于超声非切割荡洗。
对比树脂直接充填和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的疗效
樊勤 于金华 周洲
口腔医学. 2021, 41(4):  333-336. 
摘要 ( 141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树脂直接充填和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临床疗效的差异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3例后牙缺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6例(患牙34颗)予以树脂直接充填修复;观察组27例(36颗患牙)予以铸瓷高嵌体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时间、正中咬合情况以及随访12个月后的修复效果、修复成功率以及修复前后的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评分和主观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修复时间,在修复后即刻、3个月的早接触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修复后6个月的早接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侧力百分比在修复后即刻、3个月、6个月后偏高于对侧;对照组偏低于对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12个月后,在邻接关系、边缘密合和修复体完整性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BI评分(0.62±0.12)、GI评分(1.34±0.24)和主观满意度评分(44.87±4.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SBI评分(0.75±0.11)、GI评分(1.48±0.26)和主观满意度评分(38.84±4.03)(P<0.05)。 结论 对于后牙缺损患者,铸瓷高嵌体具有较优的咬合力分布,较低的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较高的修复效果、成功率和主观满意度,但在修复时间和早接触发生率方面要差于树脂直接充填修复。
骨性III类错患者双颌术后面部各区域软组织三维改变的研究
徐陆 吴嵩 许衍 宋志芸 陈文静
口腔医学. 2021, 41(4):  337-341. 
摘要 ( 112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后面部各区域软组织的变化特点。 方法 2017—2019年于我院就诊的18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男女各9例。使用3dMD摄影测量系统分别于双颌手术前一周内任一天和术后6个月拍摄患者面部图像,并通过Geomagic Qualify软件对手术前后的面部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匹配,分割各个面部区域,得出面部各区域软组织的变化量。 结果 术后颞区(R1)软组织改变量为-0.17 mm,颧弓区(R4)为-0.42 mm,下口角旁区(R11)为-0.81 mm,下唇及颏区(M3)为-3.08 mm,呈负向改变(P<0.05);眶下区(R2)软组织改变量为0.29 mm,鼻翼旁区(R5)为1.58 mm,上口角旁区(R8)1.08 mm,鼻区(M1)为0.59 mm,上唇区(M2)为2.05 mm,呈正向改变(P<0.05);左右两侧相同面部区域的软组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区域男性与女性的软组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后颞区、颧弓区、下口角旁区、下唇及颏区的软组织变得凹陷,而眶下区、鼻翼旁区、上口角旁区、鼻区、上唇区的软组织变得凸出。术后左右侧相同面部区域的软组织改变无差异,性别对术后面部各区域软组织的改变没有影响。
不同年龄成年患者活髓切断治疗临床疗效研究
熊煜华 陆亚倩 蔡逸馨 王畇钦 李谨
口腔医学. 2021, 41(4):  342-346. 
摘要 ( 17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统计活髓切断术应用于不同年龄成年人成熟恒牙的成功率。 方法 收集61例18~76岁患者中因深龋或重度磨耗导致牙髓炎的67颗活髓后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年组(18~39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岁及以上)。使用MTA作为盖髓材料对患牙进行活髓切断术。在术后6个月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 结果 共对52颗龋源性牙髓炎以及15颗重度磨耗患牙进行了活髓切断治疗。老年组的成功率(80%)显著低于青年组(100%),而中年组(89%)和其余两组之间均未发现显著差异。成熟恒牙活髓切断术的总体成功率为92%。 结论 活髓切断治疗在成年人龋源性牙髓炎和重度磨耗患牙中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60岁以上老年患者活髓切断治疗成功率相对较低,临床应用时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综述
关于组织缺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赵晓露 魏福兰
口腔医学. 2021, 41(4):  347-350. 
摘要 ( 159 )   PDF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肿瘤、炎症等疾病会造成氧供给的缺乏,一些炎性过程如正畸牙移动时牙周组织学反应也是缺血缺氧的过程,这将直接影响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有效监测组织氧含量对于细胞组织进行正常生理活动非常重要。本文介绍几种评估氧含量的方法,包括:极谱氧电极测定、近红外线光谱成像、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缺氧相关标志物的检测、缺氧敏感性荧光探针等;每一种方法将从原理、特点、应用等着手,将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横向的比较。
牙周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共同危险因素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周政权 林晓萍
口腔医学. 2021, 41(4):  351-355. 
摘要 ( 120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牙周病两者都是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两者的临床表现均涉及结缔组织的破坏。该文就两者的流行病学情况、共同危险因素、相关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牙周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者之间可相互影响,感染细菌同源性,炎症因子和中性粒细胞都参与了两种疾病的过程,两者的共同危险因素有年龄增长、社会经济状况差、吸烟等,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明确牙周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
声动力疗法在牙周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王碧琳 闫春阳 庄德舒 张祎 王宜静 毕良佳
口腔医学. 2021, 41(4):  356-360. 
摘要 ( 157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周病影响范围广,是我国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因此有效的牙周病防治十分重要。当前常见的牙周病防治方法存在一定缺陷,声动力疗法(SDT)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简述了牙周病目前的防治状况,又重点介绍了SDT的概念、由来、对细菌的作用以及在牙周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厚度的研究进展
秦红菱 陈莉丽
口腔医学. 2021, 41(4):  361-366. 
摘要 ( 153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厚度不足可导致牙槽嵴边缘骨吸收,增加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发病风险,不利于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目前研究认为采用软组织移植术等方式可有效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厚度,改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提高种植成功率。该文总结了近年来采用不同方式和时机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厚度的相关报道,以期为目前临床工作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口腔种植中下颌神经损伤的评估、处理与预后
谢怡文 徐建刚 何福明
口腔医学. 2021, 41(4):  367-372. 
摘要 ( 221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下颌神经损伤是下颌后牙区种植手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对医患双方都会造成不小的困扰。本文就口腔种植手术过程中下颌神经损伤的评估手段、非手术治疗措施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做一综述,旨在为遇到该问题的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罗号 刘忠龙 李晓光 孟箭 何悦
口腔医学. 2021, 41(4):  373-376. 
摘要 ( 147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 是患者长期使用双膦酸盐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其主要症状包括软组织破溃、骨面外露、坏死区流脓、局灶牙齿松动等。目前的临床治疗以局部死骨摘除等对症处理为主,由于病因学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相应的对因治疗。学者们提出不同的病因学机制,包括颌骨代谢失衡、抑制血管生成、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软组织毒性等。现将近年来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腭部不同类型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的应用进展
吴聿淼 包涵 谢宁 葛悦 朱宪春
口腔医学. 2021, 41(4):  377-380. 
摘要 ( 133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上颌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面具是早期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常见方法之一。传统方法常用牙和黏膜支持式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早期的骨性Ⅲ类患者,随着种植支抗的发展,种植钉被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中,展示出稳定的骨性支抗效果。本文将对腭部不同类型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技术作一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正畸对牙周软硬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殷冉 潘亚萍
口腔医学. 2021, 41(4):  381-384. 
摘要 ( 155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对口腔颌面部的美观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错畸形患者寻求正畸治疗。通过正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颌面部外形美观,增强患者自信心,同时通过排齐牙列,使自我菌斑控制更容易,但正畸治疗对牙周软硬组织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就正畸治疗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牙周软硬组织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