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0-09-28
基础研究
BMP2和BMP4对牙釉质基质蛋白酶基因表达的调控
刘向晖 耿硕硕 吴迪 李莹 罗晓娜 许莹莹 袁浩泽 王秀梅 谢晓华
口腔医学. 2020, 40(9):  773-777. 
摘要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BMP2和BMP4对小鼠ALC(ameloblast-lineage cell)内牙釉质基质蛋白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0(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0,MMP20)和激肽释放酶4(kallikrein 4,KLK4)表达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在ALC细胞系中加入BMP2和BMP4重组蛋白,利用免疫印迹试验和荧光定量PCR检测BMP通路信号分子和牙釉质基质蛋白酶的表达变化。同期,在另一组ALC细胞系中加入BMP通路抑制剂(Dorsomorphin,Dor),检测牙釉质基质蛋白酶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BMP2和BMP4蛋白的作用下,ALC细胞中BMP通路的经典通路(Smad1/5/8)和非经典通路(p38)的表达显著增强,同时MMP20和KLK4的基因表达也有明显上调。同期添加Dorsomorphin的ALC细胞中BMP通路的经典通路的表达明显下降,而非经典通路的表达变化不大,同时MMP20和KLK4的基因表达也有明显的下调趋势。在另一组实验中添加BMP抑制剂的处理组则表现出MMP20和KLK4蛋白表达的下调,而使用BMP2和BMP4对抑制剂组进行处理的挽救组则表现出MMP20和KLK4蛋白水平的明显恢复。 结论 BMP2和BMP4可以通过影响BMP信号经典通路对牙釉质形成过程中牙釉质基质蛋白酶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大蒜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作用的研究
杜超 李国林 张雪松 郭净洁 王崇
口腔医学. 2020, 40(9):  778-785. 
摘要 ( 2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大蒜素对口腔鳞癌的治疗作用,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CCK-8方法、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在体外检测大蒜素对SCC-15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及侵袭活力的影响。获取口腔鳞癌致病基因数据集,根据大蒜素的2D和3D结构预测潜在作用靶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分析富集网络中的KEGG通路及GO功能。 结果 大蒜素浓度在200 μmol/L以上时可明显抑制SCC-15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时间及浓度增高而增大(P<0.01)。筛选出的大蒜素潜在靶基因中,有12个基因与口腔鳞癌靶致病基因相交集。KEGG分析揭示交集与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等有关。GO分析提示交集对口腔鳞癌细胞的生物进程、分子功能及细胞组分有多重影响。结论 大蒜素可能通过多靶点影响多信号通路,从而对口腔鳞癌细胞起到治疗作用。
激光联合氟钾酚醛树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芳 孙慧斌 李泽雨 孙莉青
口腔医学. 2020, 40(9):  786-791. 
摘要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刷牙实验前后氟钾酚醛树脂脱敏剂(fluorine potassium phenolic resin desensitizer,FR)、激光、激光联合氟钾酚醛树脂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情况,探讨不同脱敏方法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及抗洗刷能力。为临床上激光联合氟钾酚醛树脂脱敏剂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第三磨牙48颗,要求牙冠完整、无龋损,制备成3mm*3mm*2.5mm的牙本质模块,根据表面脱敏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B组为氟钾酚醛树脂脱敏剂组;C组激光组;D组为激光联合氟钾酚醛树脂脱敏剂组。B、C、D三组脱敏处理后,每组均随机选择6个标本作为即刻组 ,其余6个标本作为磨损组,进行刷牙实验 。每组随机选择一半标本沿牙本质方向纵行劈开,用于观察纵剖面。扫描电镜观察四组样本牙本质小管的表面封闭情况及纵剖面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深度,所得的数据均在SPSS24.0软件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B、C、D三组均能在牙本质表面形成有效封闭(P<0.05),D组具有更佳的封闭效果。2、纵剖面观察,B/D两组封闭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深于C组(P<0.05)。3、刷牙磨耗试验后B/C/D三组牙本质小管口的封闭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D组表面封闭性优于B、C两组(P<0.05),B组优于C组(P<0.05);4、纵剖面 封闭深度比较,B、 D两组均大于C组(P<0.05)。结论:1. 氟钾酚醛树脂脱敏剂、激光、激光和氟钾酚醛树脂脱敏剂联合应用均能在牙本质表面形成有效封闭。2. 激光和氟钾酚醛树脂脱敏剂联合应用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要优于单用脱敏剂或激光,更能耐受机械性刷洗,效果持久而稳定;激光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深度较小,且抗机械性刷洗的能力较差。
不同粘结剂对两种椅旁CAD/CAM全瓷材料粘结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娟 章非敏 胡建
口腔医学. 2020, 40(9):  792-795. 
摘要 ( 1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粘结剂及老化处理方式对椅旁CAD/CAM全瓷材料Vita Enamic及Vitablocs MarkⅡ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制备好的Vita Enamic(实验组)、Vitablocs MarkⅡ(对照组)试件随机分组(每组60个),分别应用3种常用树脂粘结材料(Panavia F、RelyX Veneer和RelyX Unicem),与离体牙(共计120颗)粘结,再随机分为冷热循环组和37 ℃水浴组进行老化处理。最后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每组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冷热循环组同种粘结剂与对应同种试件之间的粘结强度值较37 ℃水浴组低(P<0.05);②在37 ℃水浴及冷热循环条件下,三种粘结剂对于Vitablocs MarkⅡ及Vita Enamic的粘结强度均为Panavia F>RelyX Veneer>RelyX Unicem(P<0.05);③而三种粘结剂对Vitablocs MarkⅡ的粘结强度均高于Vita Enamic(P<0.05)。 结论 冷热循环老化试验可以降低三种粘结剂对两种瓷材料的粘结力。对于椅旁CAD/CAM全瓷材料,Panavia F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粘结强度。相较于Vita Enamic,Vitablocs MarkⅡ的粘结强度更高。
两种灭菌方法对离体牙灭菌效果及粘接强度影响的研究
史璐 李豪 郭笑 王鹏 马佳琳
口腔医学. 2020, 40(9):  796-799. 
摘要 ( 3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对离体牙的灭菌效果和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因正畸拔除的前磨牙40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颗,分别使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处理离体牙。另取10颗新鲜拔除的前磨牙作为剪切粘接强度测试的阳性对照。以营养琼脂培养法评价灭菌效果,以自酸蚀粘接剂可乐丽SE Bond粘接复合树脂于经灭菌处理的离体牙和新鲜拔除牙齿的牙本质面,行剪切力实验,计算剪切粘接强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灭菌方法处理后的离体牙,经营养琼脂培养法检验均显示灭菌合格。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高温高压组(47.66±1.22MPa)和低温等离子体组(36.88±2.61MPa)的剪切粘接强度均低于新鲜离体牙组(64.37±4.88MPa),(P<0.05),且低温等离子体组低于高温高压组(P<0.05)。结论 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可以被用于离体牙的消毒灭菌,但均导致牙本质粘接强度下降。
临床研究
低能量镓铝砷半导体激光对颞下颌关节疼痛的疗效评价
于林凤 阿迪拉·艾赛提 王琛 周薇娜 张静露 季琦 马骞 陈亚明
口腔医学. 2020, 40(9):  800-803. 
摘要 ( 2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低能量镓铝砷半导体激光对颞下颌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按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激光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激光治疗组患者采用低能量镓铝砷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能发出同样红色指示光的模拟激光照射治疗,两组照射时间均为5min,每天照射一次,连续照射3天。每次照射治疗前后均测量患者的开口度、前伸动度、患侧侧方动度、对侧侧方动度、压力疼痛阈值,并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记录相应分值,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激光治疗组患者低能量镓铝砷半导体激光治疗后,下颌功能运动状态(P<0.05)、疼痛症状(P=0.001)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的下颌功能运动状态和疼痛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能量镓铝砷半导体激光能够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其下颌功能运动状态。该激光具有疗程短、效率高、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糖尿病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朱洁 桂冠 胡小娅 施博玮 程筱番 卜寿山
口腔医学. 2020, 40(9):  804-806. 
摘要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4例需做根管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观察两组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情况以及6个月疗效。结果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及6个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者其治疗有效率高于血糖控制不佳者(P<0.05)。结论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对老年糖尿病根尖周炎患者行根管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再生性牙髓治疗的临床和组织学结果的描述性系统评价
陈霞 汪成林 叶玲
口腔医学. 2020, 40(9):  807-813. 
摘要 ( 2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年轻恒牙经再生性牙髓治疗后的临床结果与组织学结果,对年轻恒牙的再生性治疗的愈合结果进行描述性评价。方法 在MEDLI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索至2019年12月31日前对人年轻恒牙行再生性牙髓治疗且有组织学结果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所有文献均为病例报道,共包括25颗患牙。临床评价中,2颗牙治疗失败,2颗牙达一级目标,16颗牙达二级目标,5颗牙达三级目标。组织学评价中,达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的21颗牙中,有19颗牙行硬组织检查,仅2颗牙的组织学检查见典型的牙本质样结构,17颗牙硬组织均为骨样、牙骨质样或第三期牙本质样结构;有20颗牙行软组织的组织学检查,3颗牙见典型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有10颗牙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中5颗牙表现出神经再生。结论 年轻恒牙经再生性牙髓治疗后,可取得临床检查上的成功,但牙根的继续发育的实质为牙本质样、骨样和牙骨质样组织在根管壁的沉积;牙髓活力的恢复则伴有神经再生。
系统评价种植体周围病的危险因素:粘结剂残留
张琴 帅宾宾 潘岩 邓梦婷 王悦 文冰
口腔医学. 2020, 40(9):  814-819. 
摘要 ( 1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系统性评估粘结剂残留对种植体周围病的危险作用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粘结剂残留,为种植体周围疾病的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SinoMed数据库,查找过量粘结剂与种植体周围病发病风险的研究。结果 搜索产生了101个可能相关的标题,其中仅纳入13个研究,包括1 125例患者。研究表明,粘结剂残留可能为种植体周围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尽量避免粘结剂残留。结论 粘结剂残留为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可能风险指标,使用粘结固位的种植修复体需要使用精确的诊断方法及时检测残留粘结剂,并结合细致的粘结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粘结剂残留以降低种植体周围病的风险。
透明压膜保持器戴用前后咬合变化的T-scan分析
汝一雯 张卫兵
口腔医学. 2020, 40(9):  820-824. 
摘要 ( 3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运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采集分析正畸固定矫治结束患者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前后的咬合接触,探究透明压膜保持器在正畸保持期间对咬合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取结束固定矫治且在拆除矫治器后佩戴透明压膜保持器进行保持的患者34名。在患者固定矫治结束即刻(T0期)和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3个月(T1期)时采集患者最大牙尖交错位的咬合数据。对T0和T1期接触点数目、接触面积、力中心点矢状向位移等咬合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T0和T1期的咬合参数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接触点总数和接触总面积显著减小,其中牙弓前部的接触点数目和接触面积增大,牙弓后部的接触点数目和接触面积减小;力中心点向近中发生移位。 结论 正畸固定治疗结束后,使用透明压膜保持器会改变患者的最大牙尖交错位的咬合;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3个月后最大牙尖交错位的总咬合接触点和咬合接触面积减小,其中后牙区减小而前牙区增加。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口腔微环境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李佩 陈曦 林彤 郭莉
口腔医学. 2020, 40(9):  825-828. 
摘要 ( 1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正畸患者口腔微环境的改变以及对牙体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0例正畸患者(随机编号为1-10)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治疗前(T0)、治疗后4个月(T1)及8个月(T2)患者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利用16S rDNA测序法检测唾液中菌群多样性改变以及龋病、牙周病相关致病菌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PLI和GI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唾液中细菌多样性发生变化,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增高;在门水平,主要细菌丰度发生变化,但构成相对稳定(P>0.05);在属水平,细菌丰度改变,其中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bacillus)和奈瑟菌属(Neisseria)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的佩戴对口腔微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并引起菌群变化,但短期尚未观察到明显的临床损害。然而更长的佩戴时间是否会引起其他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
笑气吸入辅助拔除儿童埋伏多生牙的临床应用
刘靖 王万根 吴永正
口腔医学. 2020, 40(9):  829-832. 
摘要 ( 1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笑气吸入辅助拔除儿童埋伏多生牙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14例需拔除埋伏多生牙的患儿,随机分组分别进行笑气吸入辅助拔牙和常规拔牙,观察患儿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大多数患儿能够顺利完成拔牙术,未出现麻醉意外。笑气吸入组患儿拔牙时能根据指令作出正确反应并能保持呼吸道通畅,98.25%患儿可以顺利完成治疗,有效缩短操作时间(P<0.05),依从性评分标尺Frankle评分更低(P<0.05),患儿更配合,无恶心呕吐,拔牙后意识清晰,正常活动未受影响,未发生过度镇静和术后留院观察现象。结论:笑气吸入辅助拔除儿童埋伏多生牙疗效确切,并且可明显降低患儿临床焦虑情绪,缩短治疗时间,降低需全麻治疗的概率,提高治疗完成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综述
牙周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进展
张力木 林晓萍
口腔医学. 2020, 40(9):  833-838. 
摘要 ( 3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牙周炎是一种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可导致全身和局部炎症反应,并通过免疫反应破坏牙周支持组织。两者的临床病理均涉及结缔组织的破坏,发病机制也都涉及T、B细胞的表达和功能异常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紊乱。本文从流行病学表现、免疫、遗传及家族因素、细菌感染、细胞因子等方面对牙周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两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双向关系研究
沈慧 宋忠臣
口腔医学. 2020, 40(9):  839-842. 
摘要 ( 1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周炎是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感染性疾病,随着牙周医学的发展,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已有临床研究发现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本文就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在流行病学、疾病发病机制与疾病治疗上的双向关系进行综述。
牙本质小管堵塞并诱导再矿化的研究进展
朱轩言 田子璐 王惠敏 杨宇斌 朱松
口腔医学. 2020, 40(9):  843-846. 
摘要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本质过敏症是由于暴露的牙本质受到外界刺激时,产生的一种短暂、尖锐的疼痛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堵塞牙本质小管能有效地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但单纯堵塞牙本质小管的治疗效果未达到理想效果。本文中介绍了三种堵塞牙本质小管并诱导牙本质小管再矿化的方法,包括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玻璃和没食子酸/金属离子络合物,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堵塞牙本质小管,并且能持续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堵塞牙本质小管,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并有望最终治愈牙本质过敏症。
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田子璐 刘艺萍 王珏 朱松 孙宏晨 倪世磊
口腔医学. 2020, 40(9):  847-850. 
摘要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成牙本质细胞由牙髓干细胞分化而来。大量实验表明,在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多种生物因子可激活Smad、MAPK、WNT、Notch信号通路继而影响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而成牙本质细胞分化是成牙本质细胞有序排列并形成正常牙本质的重要前提。因此下文就近年来对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Runx2基因表达与正畸牙移动牙周改建
邵佳琪 张佳男 卢海平
口腔医学. 2020, 40(9):  851-854. 
摘要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Runx2是一种成骨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在成骨细胞的形成以及分化、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化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畸牙移动(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OTM)是牙齿在受到一定正畸力的作用后,对牙周膜产生压缩或牵张的力,牙周组织发生生理限度内的改建,继而达到牙齿移动的一个过程。不少学者对加速正畸牙移动和维持正畸牙移动效果的方法感兴趣,研究认为Runx2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改建有重要作用,其基因的表达高低在正畸牙移动牙周改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对该方面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一个阐述。
正畸中釉质脱矿的控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买尔旦江·肉孜 彭怡然 曾福磊 周丹
口腔医学. 2020, 40(9):  855-859. 
摘要 ( 3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釉质白色损害即釉质脱矿白斑白班是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在50%~80%之间。其作为早期龋损,严重影响牙齿的健康与美观。因此临床上对正畸脱矿白斑白斑的防治提倡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目前,针对正畸脱矿白斑的防治包括清除菌斑、抗菌性粘接剂的使用、局部应用防龋药物、渗透树脂治疗等。研究表明,联合应用多种措施可达到更好的控制菌斑、终止脱矿、促进釉质再矿化的效果。本文将对正畸脱矿白斑的预防、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为正畸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偏侧咀嚼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郝玉秀 杨连平
口腔医学. 2020, 40(9):  860-863. 
摘要 ( 2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偏侧咀嚼是一种口腔不良习惯,它的成因复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偏侧咀嚼会使大脑面部感觉运动皮层及小脑的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咀嚼的偏好侧还与手、足、眼及耳等的偏好侧存在关联。本文就偏侧咀嚼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口源性口臭相关微生物及可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产生机制
单晨 叶玮
口腔医学. 2020, 40(9):  864-868. 
摘要 ( 2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臭是指呼吸时口腔发出的异常气味,已成为影响社会交往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而其中口源性口臭占到90%,其主要的致臭气体为硫化氢和甲基硫醇。目前认为口源性口臭主要源于口腔微生态的平衡被打破,造成厌氧菌的比例升高。本文就口源性口臭相关微生物及可挥发性含硫化合物(VSC)的产生机制作一综述,以期厘清其发病机制。通过现有的研究发现,口腔内多种微生物,包括牙周致病菌、S. moorei、唾液链球菌、念珠菌及一些其他的厌氧菌与口源性口臭的发生密切关联。VSC(可挥发性含硫化合物)中硫化氢和甲基硫醇的产生机制主要包括了糖蛋白的去糖基化和含硫蛋白的降解这两个重要步骤。这两个步骤又与细菌的作用密切相关,糖蛋白的去糖基化主要依赖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而含硫蛋白的降解主要依赖革兰阴性细菌的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分解半胱氨酸产生硫化氢和L-甲硫氨酸-α-脱氨基-γ-巯基乙醇-裂解酶分解甲硫氨酸产生甲基硫醇。为日后口臭的病因分析、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