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7-11-28
述评
牙周炎唾液检测标记物及应用前景
丁一
口腔医学. 2017, 37(11):  961-964. 
摘要 ( 3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唾液组学的发展使利用唾液寻找疾病标志物日趋成熟。牙周炎是口腔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失衡引发的慢性炎症,导致牙周软组织和硬组织的破坏。唾液中微生物来源的标记物,宿主牙周组织炎症反应和软、硬组织破坏相关标记物可以反映牙周病的发生和进展。本文就牙周炎唾液诊断标记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基础研究
Osterix在小鼠牙本质生成和修复过程中的表达
李功臣 胡凌玮 许婷婷 孙瑶
口腔医学. 2017, 37(11):  965-968. 
摘要 ( 4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鼠牙本质生成过程中Osterix(OSX)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功能及意义。方法:取小鼠胚胎、不同年龄段及建立修复性牙本质模型的下颌骨,石蜡包埋切片后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钟状期晚期,OSX在牙尖处成牙本质细胞核内表达。小鼠出生后三天,OSX在牙冠的全部成牙本质细胞核内高表达。2周龄小鼠,冠部成牙本质细胞核内几乎不表达OSX,磨牙根部成牙本质细胞核内OSX高表达。牙尖磨损建模7天后,OSX在成牙本质细胞核内表达升高,14天时表达量下降。结论:OSX在促进成牙本质生成和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
PRF复合组织工程骨修复牙周骨缺损中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董红宾 张悦 张琴 何惠宇
口腔医学. 2017, 37(11):  969-975. 
摘要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煅烧骨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牙周骨缺损中BMP-2、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制备单侧牙周骨缺损模型,其中3组于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煅烧骨、Bio-oss骨和煅烧骨/PRF复合物,以未植入任何材料者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l2周处死动物,获取完整标本,进行大体、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 结果与结论:masson染色:煅烧骨、Bio-oss骨和煅烧骨/PRF组术后4,8,12周新生骨成熟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煅烧骨/PRF组术后8周时就可见部分鲜红色成熟骨形成。免疫组化观察:术后4周、8周时煅烧骨、Bio-oss骨和煅烧骨/PRF组BMP-2阳性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煅烧骨/PRF组BMP-2、OPG强阳性表达,数目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RANKL 阳性细胞的表达4周均高于8周、12周,骨改建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煅烧骨/PRF组修复牙周骨缺损会增加BMP-2,OPG,RANKL 的表达,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而刺激 OPG 表达升高,抑制破骨细胞,有助于加快牙周骨改建,缩短骨愈合过程。
不同类型钛酸酯偶联剂对氧化锆陶瓷与树脂初期粘接强度的影响
杨路 陈莹 卢枳岑 张怀勤 谢海峰 陈晨
口腔医学. 2017, 37(11):  976-980. 
摘要 ( 4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几种不同类型的钛酸酯偶联剂(KR-TTS、KR-12、KR-38S)单独使用或结合两种不同磷酸酯单体(MDP、PENTA)对牙科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130枚氧化锆瓷片喷砂处理后随机分为13组,各组分别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表面处理:单纯包含一种钛酸酯偶联剂的自配底涂剂(KR-TTS,组Kt)、(KR-12,组K1)、(KR-38S,组K3)处理;包含钛酸酯偶联剂分别与磷酸酯单体MDP或PENTA组合的自配底涂剂(组MKT-PK3)处理;包含磷酸酯单体MDP(组M)或PENTA(组P)的自配底涂剂,以及商品化含MDP的底涂剂产品Z-Prime Plus(组Z)处理作为阳性对照组;喷砂处理后不使用底涂剂作为阴性对照组(组C0)。以上表面处理后的瓷片制作粘接试件,37℃水储24 h后测试剪切粘接强度。结果 各类型的钛酸酯偶联剂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磷酸酯单体(MDP,PENTA)组合使用,获得的剪切粘接强度均低于单独以磷酸酯单体MDP或PENTA自配的底涂剂或Z-Prime Plus处理组(P<0.05),部分使用钛酸酯偶联剂组的剪切粘接强度甚至低于单纯喷砂组。结论 钛酸酯偶联剂会负面影响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的粘接性能。
不同固化模式下的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刘莹 孙方方 孟翔峰
口腔医学. 2017, 37(11):  981-985. 
摘要 ( 4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在双重或化学固化模式下的浸提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制作2种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Biscem和RelyX U200)圆盘状试件,经过双重或化学固化后,避光保存24h。使用改良Eagle完全培养基制取试件的浸提液,滤菌后按照1︰5、1︰10、1︰20、1︰40、1︰80等体积分数进行梯度稀释作为实验组,未含浸提液的改良Eagle完全培养基组作为对照组。各组浸提液与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共培养24 h后,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通过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各组的细胞增殖率,利用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流式细胞术对细胞的凋亡/坏死情况进行检测。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不同的稀释浓度下,2种树脂水门汀化学固化下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低于双重固化,其中Biscem化学固化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RelyX U200的 (P<0.05),而在双重固化下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2种树脂水门汀化学固化下的细胞凋亡/坏死率均显著高于其双重固化下的,其中Biscem双重和化学固化下的细胞凋亡/坏死率均显著高于RelyX U200的(P<0.05)。结论 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种类及其固化模式能够影响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及凋亡率。
不同牙本质桩对上颌中切牙切角缺损树脂修复应力的影响
王卫国 张少锋 王利民
口腔医学. 2017, 37(11):  986-990. 
摘要 ( 3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牙本质桩对树脂充填上颌中切牙切角缺损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形态、尺寸正常的上颌中切牙,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中切牙邻面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对其进行桩道辅助设计,其中桩道深2mm,直径1mm;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树脂桩、纤维桩以及氧化锆桩对树脂充填后牙本质桩、树脂粘接界面以及牙体组织粘接界面最大主应力的影响。结果:各实验组最大主应力的分布相似,牙本质桩的最大主应力主要集中于树脂与牙体组织交界处;牙本质桩与树脂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集中于牙本质桩顶端;牙本质桩与牙体组织的最大主应力集中于树脂与牙体组织交界处。各实验组最大主应力峰值相差较大,其中氧化锆桩组的各项最大主应力峰值均较其余两组大;而纤维桩组与牙体组织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峰值最小。结论:纤维桩组可以有效增加树脂粘接面积,并降低树脂和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
骨质疏松对完成骨整合的大鼠股骨钛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何昇 杨璐铭 李运峰 胡静
口腔医学. 2017, 37(11):  991-996. 
摘要 ( 4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对已完成骨整合种植体的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实验在雌性Wistar大鼠股骨远端干骺端植入纯钛种植体,经过8周愈合期后随机分组,Sham组(30只)施行假手术,手术组(30只)施行双侧卵巢摘除术,于术后3周,6周,12周收集带种植体的股骨标本进行Micro-CT扫描分析、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实验,评估OP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Sham组各时间点测量结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组Micro-CT扫描分析测得的骨小梁数目和厚度,骨组织体积比均随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骨小梁间隙则明显增高(P<0.05),手术组骨整合率也随时间增加明显减低(P<0.01)。组织学观察示手术组种植体周围骨小梁和致密骨质层随时间的增加,骨质吸收逐渐加重。手术组测得种植体的最大拔出力随时间增加明显减低(P<0.05)。结论 骨质疏松的发生,会使已完成骨整合的钛种植体周围骨小梁和致密骨质层发生骨质吸收,降低骨整合率,导致种植体稳定性减低。
叶酸-壳聚糖载地西他滨纳米粒的制备及对舌癌细胞的靶向抑制作用
彭欢 黄旋平 刘雪莹 林曦 徐华生
口腔医学. 2017, 37(11):  997-1001. 
摘要 ( 4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合成性质稳定的叶酸壳聚糖纳米粒,并加载地西他滨,观察其对舌癌SCC-9细胞的抑制率。方法:我们采用离子交联法合成叶酸壳聚糖载地西他滨纳米粒,测其形态、平均粒径、电位,检测载药率以及包封率,并观察纳米粒作用于舌癌细胞后,载药纳米粒对舌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叶酸壳聚糖载药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12 nm,Zeta电位为31.8 mV,性质稳定。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为75%,载药率为18%。载药纳米粒组较单纯加药组对舌癌细胞SCC-9抑制率高。结论:叶酸壳聚糖载DAC纳米粒成功合成,性质稳定,载药率以及包封率较高,能够靶向作用于舌癌细胞SCC-9,抑制SCC-9的生长。
Eichner分类法评价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状态的有效性
何坤 孟翔峰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02-1006. 
摘要 ( 3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Eichner分类法在评判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状况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岁以上牙列缺损的患者104名。由受过培训的口腔医生通过问卷调查和口腔临床检查对每位患者关于6种食物(包括软食:米饭、面条,硬食:苹果、坚果,粗纤维食物:肉类、芹菜)咀嚼状况进行评分,其中咀嚼容易为1分,咀嚼稍有困难为2分,咀嚼很困难为3分,从来不吃这些食物为4分。患者根据自身感受选择相应的分值,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咀嚼功能越差。按照Eichner分类法对每位患者进行归类,并与其相应的咀嚼功能整体评分以及每种食物的咀嚼功能评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ichner分类法的等级与患者的咀嚼功能的整体评分呈正相关(0
临床研究
Er:YAG 激光治疗6例牙龈黑色素沉着临床效果观察
许祥芹 杜劲英 吴华英 浦丽飞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07-1010. 
摘要 ( 6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Er:YAG激光牙龈黑色素沉着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Er:YAG激光对6例牙龈黑色素沉着患者进行黑色素去除治疗,选择R14手机,VLP模式,脉冲能量80mJ, 频率15 Hz,水2气2的参数,治疗结束后 1、6、12 个月随访观察效果,依据牙龈颜色和形态变化对牙龈黑色素沉着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Er:YAG激光治疗过程中患者舒适度高,术后反应小,术后一个月恢复良好,2例患者术后观察1-2年有轻度复发,其余病例观察时间6-12个月未见明显复发。结论 用 Er:YAG激光进行牙龈黑色素去除治疗,短期内效果稳定,但长期效果有待继续观察。
无颞颌关节症状成人最大牙尖交错位与正中颌位间髁突位移的测量
邵玉婷 韩旭 谢志伟 郭泾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11-1015. 
摘要 ( 5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无颞颌症状青年人最大牙间交错位及正中关系位下的髁突位移方向及大小。 方法 取得受试者的口腔工作模型、拍摄全口曲面断层及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筛选及jarabak头影测量分析。取得病人MIC咬合记录。取得病人CR位咬合记录,使用AD2解剖式牙合架记录上下颌位置。将工作模型自牙合架转移至MCD,分别于左右及横向3个面打点记录MIC和CR时髁突的位置,测量两种位置下的打点差异。统计受试者髁突位移数据并结合头影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MIC-CR髁突位移量在矢向、垂直向及横向均呈正态分布,P>0.05。②以Roth生理范围为标准,有34.5%的受试者其MIC-CR位移量在此范围内;未超过该范围(T0组)与超过该范围(T1组),两组头影测量指标之间未见差(P>0.05)。③ MIC-CR双侧髁突位移在三维方向不一致的比例约为31.1%;MIC-CR方向一致者(TC)与不一致者(TD),两组头影测量指标之间未见差异(P>0.05)。④ MIC-CR双侧髁突位移量与头影测量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中(Pearson分析),L角、Go角与左侧髁突矢向位移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385,r=0.467);后前面高比与左右两侧垂直向位移量同时存在负相关关系(r=-0.442,r=-0.380)。 结论 由于无TMD症状人群口颌系统功能评价标准不能完全确定,因此研究对象存在假阴性的可能。研究结论与以往相关研究的不同提示我们口颌系统生理代偿机制个体巨大的差异性。
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临床比较研究
李敏 孟翔峰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16-1020. 
摘要 ( 4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 比较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和解剖牙合全口义齿在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患者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例下颌牙槽嵴呈3级或4级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单盲法,让患者分别戴用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各3个月后,填写全口义齿使用质量评估表,医生通过吸光光度法测量花生米的咀嚼效率,记录每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疼痛调改次数,采用SPSS22.0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主观评分上,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美观、发音、舒适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稳固性、咀嚼能力方面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评分显著优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的(p<0.05)。两者在咀嚼花生米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疼痛调改次数显著少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的(p<0.05)。结论 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相比解剖牙合全口义齿更适用于修复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
全口牙拔除后口腔微生物变化的初步研究
张晖 徐宏宇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21-1024. 
摘要 ( 4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探讨全口牙拔除后,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寻找可能的原因,并分析对种植体植入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75例。入选患者现有余留牙4颗以上(每颗牙齿均有5mm以上深度牙周袋),余留牙无保留必要,拟拔除全部患牙。于患者拔牙前、拔牙后4周、3个月后收集口腔微生物样本。各时间点收集患者唾液2ml,无菌棉签反复擦拭舌背轮廓乳头、颊粘膜、牙槽嵴顶5次。同时在拔牙前用无菌试纸收集牙周袋内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单个菌落的菌落形态,并对其革兰染色鉴定细菌种类。结果:75名患者中在拔牙前后不同时间点,舌背、颊粘膜、唾液样本中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P<0.05)。拔牙前,牙周袋内厌氧菌所占比例高于需氧菌。全口牙拔除后,牙槽嵴表面的厌氧菌(中间普氏菌、福赛坦氏菌、微小微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直形弯曲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革兰阴性杆菌数量保持不变(P>0.05)。吸烟患者的革兰阴性杆菌数量与不吸烟患者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口牙拔除后,牙槽嵴厌氧菌数量显著减少,减小种植患者罹患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
SUS2矫治器联合微螺钉支抗治疗安氏Ⅱ1类患者的临床研究
任继业 王文君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25-1028. 
摘要 ( 3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SUS2功能矫治器联合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的骨牙改变。方法:采用SUS2功能矫治器联合种植体支抗对15例安氏Ⅱ1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功能性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15例患儿矫治9~12个月,治疗前后SNB、Co-Gn明显增加(P<0.01),ANB、Wits、U1.NA 、U1-NA、覆盖、覆牙合明显减小(P<0.01)。结论:对生长发育高峰期Ⅱ1类错牙合患者,SUS2功能矫治器联合种植体支抗可以促进下颌骨生长,防止下前牙唇倾,改善覆牙合覆盖和磨牙关系。
综述
骨形成蛋白-2与其他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骨再生的影响
商玲玲 葛少华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29-1033. 
摘要 ( 5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长因子被应用到组织工程中参与骨组织的改建与修复再生,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是最为常用的促进成骨分化及骨组织再生的生长因子,并且BMP-2与其他因子的联合应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BMP-2与其他因子联合应用时所产生的促成骨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同种异体骨材料及其在拔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
李乔 陈武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34-1037. 
摘要 ( 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创伤、感染等因素常可造成牙槽骨不同程度、形状的骨缺损,对患者的外形美观以及健康造成影响。为了重建患者骨缺损区形态及功能,常需要对缺损处进行骨移植。自体骨移植作为骨缺损区植骨的“金标准”,其优点已被临床医生所熟知,但其来源受限、易造成“二次创伤”的缺点也不可避免。同种异体骨以来源丰富、可满足不同形态的骨缺损等优点,成为“金标准”后的第二选择,广泛地应用于骨科的脊柱融合治疗、口腔的拔牙位点保存等治疗中。本文将就同种异体骨的制备、生物学基础及其在口腔拔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牙种植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方欣怡 林赳 杨禾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38-1040. 
摘要 ( 5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是由同种或异种皮经特殊处理后制备的一种新型真皮移植材料,其最早应用在烧伤科的临床实践上。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由于ADM具备的低抗原性、易成活、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周围上皮爬行、能够与基底组织和黏膜较好地结合、良好的屏障膜功能等生物学特性,其临床适应症不断扩展,使其在其他临床学科中的应用逐步展开。本文就种植体植入前、种植体植入过程中、种植体植入后、ADM应用展望作一综述,同时简单介绍ADM的制备和生物学特性。
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治疗研究进展
李涛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41-1044. 
摘要 ( 4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长已经成为目前社会的关注的一大问题。持续性高血糖会危害机体各个组织,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口腔组织会受到高血糖所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大多数临床研究表明,即便是在中度不受控的糖尿病患者中,牙种植失败率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差异也并不显著。如果能够实施正确的治疗方案、术前及术后合理使用预防性药物并进行充分的术后维护,受控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与非患病人群拥有同样高的牙种植成功率。本文通过回顾近期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研究资料,对糖尿病患者的牙种植治疗做一综述,同时基于改善骨整合的理论及实验研究结果,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牙种植治疗成功率的措施提出一定的建议。
氧化锌纳米颗粒抗菌活性在医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王靖宇 王秀梅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45-1048. 
摘要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氧化锌纳米颗粒(Zinc oxide nanoparticles,ZnO-NPS)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nm。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具有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对ZnO-NPS抗菌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本文针对ZnO-NPS的抗菌作用在医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与展望。
显微CT在牙体牙髓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仇晓慧 徐海 张光东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49-1052. 
摘要 ( 3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显微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或μCT)是一种具有极高分辨率的能显示物质内部结构三维空间分布的影像学手段。它能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观察到包括牙体硬组织及牙髓腔在内的牙齿内部的结构,并能精确计算根管体积、表面积等参数,也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其力学性质,因而日益受到牙科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就Micro-CT在牙体牙髓病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CAD/CAM复合树脂的研究进展
徐通 高平 魏茜茜 严敏 张佳慧 朱松
口腔医学. 2017, 37(11):  1053-1056. 
摘要 ( 4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AD/CAM)技术因具有诸多优点,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应用日益广泛。此项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材料的进步,其中复合树脂材料由于易于切削和修改,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CAD/CAM复合树脂的新型聚合模式、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