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7-28
上一期   
述评
牙髓根尖周病的诊疗进展概述
李梦圆, 刘洁, 张悦蓉, 江飞, 张光东
口腔医学. 2025, 45(7):  481-487.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01
摘要 ( 24 )   HTML ( 1 )   PDF (88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髓根尖周病是口腔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诊疗技术的革新和模式的优化,牙髓治疗正逐步向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方向发展,牙髓保存成功率和患牙的留存率得到显著提高。多模态影像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应用,为牙髓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维度;牙科显微镜和静/动态导航的结合进一步提升了根管清创效率;生物活性材料的研发提升了牙髓及根尖周组织感染控制与组织修复的双重能力;基于组织工程的干细胞递送与仿生支架材料的结合则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本文就近年来相关技术的进展进行总结回顾,为优化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基础与临床研究
泛凋亡基因PRKAR1B中rs71518324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风险相关
高越, 潘永初
口腔医学. 2025, 45(7):  488-494.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02
摘要 ( 17 )   HTML ( 1 )   PDF (2082KB) ( 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确认泛凋亡是否参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发生并寻找其中的关键遗传变异和基因。方法 首先收集两阶段人群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以确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NSCL/P的相关性。接着选取泛凋亡基因集并提取SNPs,在一阶段人群中进行质控和基于基因的关联分析以筛选候选SNPs,二阶段样本作为验证。Haploreg、RegulomeDB、ATAC测序的功能注释结合基于连锁不平衡的聚集进一步鉴定关键功能遗传变异和风险基因。最后运用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eQTL)分析、RNA测序、单细胞测序和蛋白质互作分析预测位点和基因的调控效应。结果 rs71518324与NSCL/P的发病风险相关(Pmeta<0.001),所在区域富集了大量活性功能元件标志物。rs71518324对PRKAR1B基因的eQTL效应显著(P<0.001)。在RNA测序中PRKAR1B在颅颌面的表达随胚胎发育而增加。在单细胞RNA测序中识别了5个细胞簇,PRKAR1B主要定位于外胚层。结论 泛凋亡相关基因PRKAR1B中的rs71518324与NSCL/P风险显著相关。

miR-7975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恶性表型的影响
高腾, 赵振远, 赵梦然, 刘婕, 宋晓萌
口腔医学. 2025, 45(7):  495-501.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03
摘要 ( 12 )   HTML ( 1 )   PDF (4710KB)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miR-7975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PCR实验(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RT-PCR)比较了miR-7975在不同口腔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在OSCC细胞系HSC3及HN4中分别转染miR-7975 mimic以及miR-7975 inhibitor,利用集落形成实验、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探究miR-7975对OSCC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研究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RAS/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裸鼠成瘤实验进一步验证miR-7975对体内成瘤的影响。结果 OSCC细胞中miR-7975表达下调。miR-7975过表达降低了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相反,miR-7975表达下降则提高了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过表达miR-7975后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而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Snail和Slug则下降,RAS/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增多。miR-7975表达下降后EMT及RAS/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相反。相比于对照组,过表达miR-7975后裸鼠皮下的成瘤体积及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miR-7975表达下降后体内成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增大。结论 miR-7975通过调控EMT及RAS/ERK信号通路,抑制OSCC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发挥抑癌作用。

壁厚设计对三维打印树脂牙列模型精度的影响
赵艳芳, 张春宝, 刘欢, 李恺, 辛海涛, 胡家欢, 吴玉禄
口腔医学. 2025, 45(7):  502-505.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04
摘要 ( 16 )   HTML ( 1 )   PDF (1784KB)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壁厚设计对三维打印树脂牙列模型精度(正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上颌标准石膏牙列模型仓扫数据导入Exocad软件中,设计4种结构的打印模型,分别为壁厚2、3、4 mm的马蹄形空心模型和马蹄形实心模型,每组打印6个牙列模型。打印第1天和第7天对其进行扫描,扫描文件与相应模型设计文件导入Geomagic软件中进行偏差分析,获得其精度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牙列模型打印第1天的正确度范围为(34.63±4.17)~(45.26±6.5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密度范围(30.25±10.18)~(47.65±14.77)μm,实心组精密度低于其他3组(P<0.05)。4组模型打印第7天的正确度范围为(49.00±9.11)~(69.25±9.70)μm,壁厚2 mm组正确度低于实心组与壁厚4 mm组(P<0.05)。结论 4组模型的精度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模型打印第1天实心组精密度最差,打印第7天壁厚2 mm空心组的正确度较差。

不同腭侧颈部骨板厚度对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体受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张茜雅, 毕梦霏, 李非璠, 吴美琪, 沈铭
口腔医学. 2025, 45(7):  506-510.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05
摘要 ( 15 )   HTML ( 0 )   PDF (2218KB)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不同腭侧颈部骨板厚度对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及唇侧骨皮质所受应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CBCT扫描数据和有限元软件,构建上颌中切牙种植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种植体腭侧颈部骨板厚度分别为0、0.5、1.0 mm,模拟正常咬合状态下种植体的等效应力及唇侧皮质骨最小主应力(压应力)。结果 在正常咬合状态下,腭侧颈部骨板厚度分别为0、0.5、1.0 mm时,种植体的等效应力最大值均位于种植体与基台交界处的唇侧颈部正中,依次为106.8、103.5、99.7 MPa,而皮质骨的最小主应力均出现在种植体-基台与唇侧牙槽骨交界处的牙槽嵴顶,分别为107.8、103.2、95.6 MPa。结果表明,随着腭侧颈部骨板厚度的减小,种植体的等效应力最大值和唇侧皮质骨的最小主应力均呈上升趋势,但仍未超过各自的屈服强度。结论 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当种植体腭侧颈部骨板厚度为0 mm时,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依然是可行的。

ROS响应型纳米载体用于牙髓炎症的抗氧化治疗
王铭心, 段伊媛, 冯可嘉, 聂晨瑜, 马骞
口腔医学. 2025, 45(7):  511-517.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06
摘要 ( 18 )   HTML ( 1 )   PDF (5809KB)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掺铈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Cerium-containing 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 nanoparticles,Ce-MBGNs)作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响应型纳米载体对牙髓炎症的影响,及其促进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牙本质分化的潜力。方法 CCK-8检测Ce-MBGNs的细胞毒性,RT-qPCR检测其对DPSCs成骨/成牙本质分化相关mRNA以及对RAW264.7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碱性磷酸酶及茜素红S染色研究其促进牙本质再矿化的能力。免疫荧光及酶标仪检测Ce-MBGNs清除ROS的能力,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Ce-MBGNs生物相容性良好,可显著提高DPSCs中成骨/成牙本质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矿化。同时Ce-MBGNs有效清除细胞内ROS,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抑制促炎因子表达,促进抗炎因子表达。结论 Ce-MBGNs可以通过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控制炎症,保护DPSCs免受自身氧化损伤,并促其成牙本质分化,为开发口腔新型治疗药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的影响
于晨, 贺龙飞, 冯瑶, 葛潇, 崔云婷, 李倜, 于淼
口腔医学. 2025, 45(7):  518-524.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07
摘要 ( 17 )   HTML ( 1 )   PDF (3209KB)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ike type 1 molecule,NELL-1)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s)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对SHEDs进行分离、培养和细胞鉴定,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用于后续实验。SHEDs分为4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对照组)、50、100、200 ng/mL的NELL-1,利用CCK-8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细胞成骨能力改变;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ALP、OCN、Runx-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骨相关蛋白ALP、Runx-2、Col-Ⅰ表达情况。结果 SHEDs具有干细胞特性,50 ng/mL的NELL-1可显著促进SHEDs增殖(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加入NELL-1后,各组细胞成骨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50 ng/mL NELL-1组成骨效果最佳(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50 ng/mL NELL-1显著促进ALP、OCN、Runx-2成骨相关基因及ALP、Runx-2、Col-Ⅰ蛋白表达(P<0.05)。结论 NELL-1对SHEDs增殖、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滑液中Asporin水平分析
张磊, 卜海伟, 徐天宇, 张明旭, 牛萍, 霍峰, 刘锐
口腔医学. 2025, 45(7):  525-528.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08
摘要 ( 14 )   HTML ( 0 )   PDF (983KB)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患者关节滑液中无孢蛋白(Aspor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入选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因激发性疼痛及张口受限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TMD患者48例作为TMD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两组关节滑液中Asporin水平,比较两组滑液Asporin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TMD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TMD组滑液Aspor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液中Asporin水平与TMD患者的疼痛程度呈正相关(Rs=0.825,P<0.001),与张口度呈负相关(Rs=-0.945,P<0.001)。结论 TMD患者滑液中Asporin水平明显升高,TMD患者滑液中Asporin水平与TMD临床症状具有相关性,为TMD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EGCG/CeO2负载纳米颗粒在炎症微环境下对SCAPs的作用研究
吴雨婷, 戴明睿, 冷迪雅, 朱婷婷, 吴滔, 吴大明
口腔医学. 2025, 45(7):  529-539.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09
摘要 ( 13 )   HTML ( 1 )   PDF (5946KB) ( 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负载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及二氧化铈(cerium dioxide,CeO2)的复合纳米颗粒E/Ce@MCSNs,在炎症微环境下对人根尖乳头干细胞(apical papilla stem cells,SCAPs)成牙/成骨向分化及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制备E/Ce@MCSNs并对其进行表征;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E/Ce@MCSNs对SCAPs及RAW 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检测E/Ce@MCSNs的抗氧化模拟酶活性。模拟体外炎症微环境,采用DCFH-DA探针荧光法检测E/Ce@MCSNs对细胞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及半定量分析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P)、ALP、核心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Ⅰ型胶原(type Ⅰ collagen,COL-Ⅰ)、骨钙素(osteopontin,OPN)等成牙/成骨相关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评估E/Ce@MCSNs在该环境下对SCAPs成牙/成骨向分化的影响;采用RT-qPCR检测E/Ce@MCSNs对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和IL-10表达影响,并通过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6浓度。结果 当浓度≤100 μg/mL时,E/Ce@MCSN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E/Ce@MCSNs具有优异的氧化物清除活性,可高效清除细胞内活性氧(P<0.05);E/Ce@MCSNs可显著增强炎症微环境中SCAPs的ALP活性(P<0.001)、促进钙结节形成(P<0.001),上调成牙/成骨相关基因(DSPP、ALP、Runx-2、COL-Ⅰ、OPN)的表达(P<0.05);E/Ce@MCSNs处理后,RAW264.7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NOS)表达显著减少(P<0.01),抗炎因子(TGF-β、IL-10)表达显著增加(P<0.001),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 E/Ce@MCSNs通过清除过量活性氧,在根尖周炎中发挥抗氧化抗炎作用,促进SCAPs成牙/成骨向分化。

综述
拔牙后牙槽窝骨组织改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林仁杰, 戴安娜, 汪淑华, 丁佩惠
口腔医学. 2025, 45(7):  540-545.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10
摘要 ( 14 )   HTML ( 2 )   PDF (70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拔牙后的牙槽窝愈合过程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牙齿拔除后,拔牙位点周围的软硬组织会改建。在此过程中,全身系统性因素及拔牙位点的局部解剖结构均对愈合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该综述对牙槽窝的愈合过程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临床医生评估不同拔牙位点的愈合潜力提供综合参考,从而帮助其作出更加全面和精准的临床决策。

聚醚醚酮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李丹阳, 丁皓, 吴婕, 谢红军
口腔医学. 2025, 45(7):  546-549.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11
摘要 ( 21 )   HTML ( 0 )   PDF (73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可摘局部义齿常用材料,钴铬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加工性和稳定性等,但同时也存在着弹性模量过高、美观性较差等不足;金属钛具有密度较小、抗腐蚀性能优越等优势,也存在着延展性不足、价格较高等劣势。因此,探索具有更优性能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材料一直是口腔修复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因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磨损性和生物相容性等而备受关注,逐渐应用于骨缺损修复、种植、修复及正畸等口腔医学领域。本文就PEEK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在可摘局部义齿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龈壁提升术操作流程与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王鲁涛, 夏昕雨, 范佳燕, 王梁
口腔医学. 2025, 45(7):  550-555.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12
摘要 ( 14 )   HTML ( 2 )   PDF (74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范围深龋和龈下深边缘是口腔临床中的常见情形,随着材料学和粘接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创牙科学理念的普及,龈壁提升术由于其微创及修复周期短等特点逐渐进入医生视野中。尽管龈壁提升术有诸多优点,因其技术敏感性较高而未得以广泛应用。目前关于龈壁提升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体外试验,缺乏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且尚无规范统一的操作流程可供参考。本文将从龈壁提升术的概念、操作流程和效果评价等方面作一综述。

预制式肌功能矫治器临床效应的研究进展
周艳, 林嘉兴, 张漫
口腔医学. 2025, 45(7):  556-560.  doi:10.13591/j.cnki.kqyx.2025.07.013
摘要 ( 21 )   HTML ( 1 )   PDF (69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预制式肌功能矫治器是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常用于预防或治疗错𬌗畸形的矫治器之一。在该矫治器发明之初,由于其结合了牙齿正位器以及功能矫治器的特点,常用于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𬌗畸形且伴有前牙深覆盖的儿童。随着正畸技术以及治疗理念的发展,预制式肌功能矫治器的适应证也逐渐扩展,学者们也对儿童使用矫治器时的心理变化、依从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回顾现有文献中有关预制式肌功能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旨在为医师使用该矫治器时提供参考。